26日,市場上傳來一個重磅消息:11月4日起,崑崙銀行將暫停接收伊朗款項。中國企業通往伊朗市場唯一的路可能也被堵死!
此消息一出,涉及對伊貿易的企業頓時炸開了鍋,小夥伴像熱鍋上的螞蟻,大概內容如下:
大概意思是:我們之前伊朗客戶付錢到我們代理的崑崙銀行賬上,但是崑崙銀行通知,要麼這個月發貨,要麼把錢退回去。否則,11月4日之後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最差的可能就是錢在崑崙賬戶上,但是取不出來,也退不回去。
對相關企業來說,這當然是一個晴天霹靂。但這個消息背後,卻似乎透露出一個重要訊息——即中美很有可能要媾和了!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首先從崑崙銀行說起。
但凡對中國對外貿易有點了解的朋友,大概都知道崑崙銀行是個什麼機構。形象點說,這個銀行有點像是中國避開美國幹濕活兒的存在。
眾所周知,美國經常對伊朗、朝鮮等看不順眼的國家予以經濟制裁,限制其之國際貿易。而且美國的這種制裁措施,還不僅僅是自己單方面的,經常要求國際社會一起加入制裁!
這當然是霸權主義!你自己制裁那是你自己的事,你憑什麼要其他國家為你的利益買單?
但美國就是幹了。非要問原因,誰叫它是美國呢?作為全球霸主,美國強大的實力和無以倫比的影響力,決定了它事實上具備單方面制定規則的能力——哪怕這種規則明白的就是霸凌,但很多國家迫於美國之勢,也不得不遵從。
只不過,很多國家不得不跟,這話反過來說,就是依然有一些國家和企業敢於不跟。畢竟美國再強大也是相對的,它的威脅也不是對所有國家都奏效,有些國家或勢力——比如歐盟、中國等等,雖然比不上你美國,但至少保持相對獨立性的能力還是有的。
這當然讓美國不爽。但它也不能為了一些對伊、對朝之類小國的制裁,而跟中歐這種級別的強大勢力徹底鬧翻。這種情況下,美國就祭出第二張牌——制裁不聽話的銀行。
國際貿易離不開結算,而這種大買賣,結算方式當然也不可能是現金或者以物易物,當然要通過銀行來進行——而美元結算通道,當然是掌控在美國手裡。
鑒於事件的嚴重程度,並沒有達到需要美國直接跟中歐這些大塊頭翻臉的地步,那美國索性就饒過國家,直接制裁銀行,禁止違反制裁規則的銀行在美國開展業務,甚至禁止其用美元結算。
這個就比較狠了。一般的外國大型銀行,都免不了要在美國開展業務;更重要的是銀行就是做錢的生意。而美元是主要世界貨幣,其地位迄今無可替代。對大型銀行來說,不允許在美國開展業務,這就已經很難受了,如果再不讓它們用美元結算,這簡直就是要了它們的命。有這麼個殺手鐧,全球但凡上的了檯面的銀行,不管多麼咬牙切齒,幾乎都不得不受美國鉗制——2014年,法國巴黎銀行就因違反美國法律為美國實施制裁的國家轉移資金,結果被美國司法部處以89.7億美元的罰款,一時就轟動全球。
法國巴黎銀行和其他國家之間做生意,結果卻因觸犯美國的法規而受罰,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強盜邏輯。但巴黎銀行家大業大,承受不起退出美國市場,尤其是被關閉美元結算通道的損失,所以只能低頭認栽。
但是,這套強盜邏輯也不是萬能的。大銀行不行,那就換個小銀行唄,搞個業務方面和美國、美元都沒關係的銀行,這就可以避開美國。
崑崙銀行就是幹這買賣的。崑崙專門針對伊朗這種美國制裁的國家,它既不在美國開展業務,也不用美元結算通道(以前用過,2012年被美國給關閉了),而用人民幣和歐元。這樣美國就奈何它不得了。
當然,美國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不能直接動你,但它可以找你東家——中國政府的麻煩。
但這樣一來,這事情就納入到了中美關係這個整體框架中。這個框架下中美的利益糾葛可以說是包羅萬象,而且這種層面的博弈都是宏觀層面的,一家崑崙銀行在裡面的分量簡直是微不足道——這即是說,崑崙銀行相關問題的處理,是被囊括在中美態勢這個整體中,作為一個小因子存在,所以不大可能作為一個單獨的問題被擰出來解決。
而現在的中美態勢是什麼?所有人都知道——貿易戰。現在的中美關係,可以說是自2001年南海撞機以來的最低點,雙方在經貿領域大打出手,彼此殘殺。在貿易戰這種經貿領域互相敵對的整體格局下,中國不可能去給美國面子,遵守什麼美國的對外製裁禁令——換句話說,如果中美貿易戰繼續持續下去,崑崙銀行對伊朗的業務是不可能停止的,不僅不能停止,還要大做特作——這一方面是為了給自己賺錢,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增強伊朗的抗制裁能力,給美國添堵。
但現在,崑崙銀行卻突然暫停了接收對伊貨款,這無論從哪方面看,都透露出一個信號——即中美有可能要媾和了。
雖然中美博弈未來趨勢是越來越緊張,但就這一輪的中美貿易戰來說,特朗普其實沒有什麼精心準備;而且從打法來看,特朗普在打擊中國的同時,也在向全球其它各國開刀——這種玩法明顯不合常理,也超越了美國的能力。從這兩點分析,特朗普對中國的這一輪貿易戰,並不是以取得全方位勝利為目標的——其真實目的,除了對內樹立強勢形象,為中期選舉爭取選票外,在中國這裡,最多也就是嘗點甜頭就足夠了。
而這兩點目標,現在的特朗普都差不多做到了。鑒於中方對美有高額順差,所以中美貿易戰進行到當下階段,中方的實際損失是高於美國的。這時候的特朗普,既可以拿出漂亮的數據,向民眾證明自己取得了優勢;也可以攜當下之優勢,以較高的姿態與中方進行談判,索取更多的回報。如果再進行下去,隨着貿易戰的繼續深入,這時候中國的體制優勢就會逐漸顯現——中央集權的體制,決定了中國政府有超強的承壓力;而美國方面,隨着貿易戰效應的逐漸顯現,中國製造在美銷售價格將明顯上漲,中短期內又不可能有相同性價比的替代品,民眾的不滿就會提升,進而影響到特朗普的政治根基。到時候,反而就會過猶不及。
所以,如果排除「壓倒中國」這個華而不實的肥皂泡似目標,而從理性務實角度來看,如果媾和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實現,特朗普會收穫相對最大的實惠。
而對中國來說,雖然它也足夠強悍,但跟美國這個全球霸主比起來,整體實力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雖然憑着制度優勢,中國政府能擁有比特朗普更強的抗壓能力,但這種戰鬥力的優勢,並不能改變自己實力方面受損更重的客觀現實。所以,中國始終擁有強烈的媾和訴求,所謂的抗爭,也都是技術性的,其目的絕不是血拚到底,非要分出個勝負,而是以打促和。
所以,只要美國真有媾和之意,中國是肯定會跟的。而在媾和條件上,雖然核心利益中國方面肯定不能讓步(如果願意讓步,中國之前也不會選擇死扛了),但鑒於美國更強大的整體實力,中國為了停戰,在一些非核心利益方面,應該會在一些邊緣領域,有選擇的做出一些妥協。
而對伊朗之貿易,無論從哪方面看,都符合可供拿來做交易的「非核心利益」之一。首先,對伊貿易本身雖有收益,但畢竟有限,相較於中美貿易戰帶來的內傷來說微不足道;何況對伊貿易,本身就是借伊朗問題反制美國的一種手段——換句話說它天生就適合拿來跟美國做利益交換;而從歷史上看,奧巴馬時代,中國也曾為了維護中美關係的大局,而被迫選擇部分性遵守美國對伊制裁約束。綜合上述三點,中方停止對伊貿易,完美具備充當中美媾和條件的資格。
中美如果繼續打貿易戰,中國肯定不會停止對伊貿易;而如果中美媾和的可能性出現,那麼鑒於對伊貿易的各種特徵,其之中止,是最符合邏輯和情理的。現在,崑崙銀行作為中國企業通往伊朗市場的唯一通道,它宣布即將暫停接收伊朗款項,這當然不可能是崑崙的日常經營決策,其背後,極有可能是中美貿易戰的走向正在發生根本性改變。
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測而已。所謂窺一斑而見全豹,也有可能是盲人摸象。不過,這種猜測,確實具備足夠的邏輯和現實基礎做支撐,所以不可忽視。至於最終這種猜測是否正確,我們不妨拭目以待!順便說一句,前階段被跌慘了的股市小韭菜們,以及從事對美貿易的小夥伴,現在開始,需要打起精神,高度關注時事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