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台灣當局的「友邦」還能剩多少?

后沙

2018年,嘴裡高喊提升「國際能見度」的台灣當局,不但國際空間被全面壓縮,還失去了三個「友邦」–多明尼加,布吉納法索,薩爾瓦多。

目前與台灣當局保持「邦交」的國家還有十七個:

歐洲:梵蒂岡。

非洲:斯威士蘭。

大洋洲:基里巴斯,馬紹爾群島,所羅門群島,瑙魯,帕勞,吐瓦盧。

拉美及加勒比海:巴拉圭,海地,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危地馬拉等九國(其它名字太長,打字嫌累)。

2018年,三次「斷交」,三次打臉,台當局每一次都要裝模作樣,聲淚俱下痛斥一番,一邊輕輕揉着臉,一邊作出含淚堅強的姿態,來回念叨這些「友邦」是被大陸花大錢買走的。

對台當局而言,外交除了錢就沒有什麼意義了。蔡英文最大悲劇還不是被甩,而是每次被甩前還得倒貼一筆,自取其辱。

2019年儘管還不確定哪一個會先跟台灣白白?但肯定不會只是一個。

歐洲的梵蒂岡,關鍵在於北京的態度,除了政治因素,最大顧慮是宗教因素,不急。

美國到了列根時代才與梵蒂岡恢復關係,英國是1982年。台當局會為中梵互動感到緊張,但它不是主要因素,只能說是一個小小的障礙。

非洲的斯威士蘭,奇葩的唯一的君主國,台灣當局錢給得不少,物以稀為貴,必須死死留住這個非洲「友邦」。中國不會對它直接施加壓力,南非就能搞定它。

大洋洲關係到美國的印太戰略,中國在南太平洋影響力逐漸增加後,可能會出現一鍋端情況,因為它們抱團意識比較強,現實的進程應當是各個擊破。

台當局竭力守護的「主戰場」顯然是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區,這裡既是美國後院,也是其玩弄「過境外交」把戲的由頭。

17個「友邦」有9個集中在這裡,不是沒有原因的。這並不是說台當局經營得有多麼成功,而是這些國家受到了美國直接的「親切關懷」。

當巴拿馬與多明尼加,薩爾瓦多與中國建交後,美國馬上作出了回應,9月初美國國務院取消了美國與中美洲國家的「共榮聯盟(Alliance for Prosperity)」會議,所稱事先就此取得過共識。

但薩爾瓦多表示,我們不知道啊,是美國單方面取消的。

9月7日,美國務院宣布,召回駐多明尼加共和國、薩爾瓦多、巴拿馬的大使,原因是這三個國家選擇與台當局「斷交」,不再承認台灣的地位。

9日,巴拿馬總統巴雷拉發表聲明,要求美國尊重該國的主權。

10日,中國外交部提醒美國: 不要忘了自己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幾十年前就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的事實。

美國擺出一副要收拾與台灣當局「斷交」三國的架式,本意並非想要改變它們的立場,而是恐嚇剩下來的九國,如果你們也這樣做,別怪我斷了援助。

像洪都拉斯,危地馬拉等國家,幾十年來的戰亂和經濟低迷,已經形成對美國援助的嚴重依賴性。

它們深知與中國發展關係對其發展的重要性,但決不敢拿與美國的關係冒險。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政治,像巴拿馬國內,一直有左翼力量,對世界格局認知也比較清醒,只要稍稍鼓起勇氣,就能擺脫與台灣當局的畸形關係。薩爾瓦多亦是如此,總統桑切斯在八十年代是赤色游擊隊成員。

問題是特朗普除了要使用暴力將難民阻擋在國境之外,而且他還在10月22日表示,美國將中斷對洪都拉斯、危地馬拉和薩爾瓦多的援助。

如果難民問題不解決,那麼洪都拉斯、危地馬拉將在失去美援的前提下,繼續與台灣當局保持關係,這就使得這兩個「友邦」跟台當局分手的可能性,突然大大增強,超過了梵蒂岡,尼加拉瓜,斯威士蘭。

與中國關係正常化,與中國開展全面合作才能使本國走出一條健康發展之路,這是巴拿馬對中美洲國家的告誡,而且巴拿馬成了合作模範。

巴拿馬利用運河的優越地理位置,與中國合作後,正成為該地區一體化的中心,而且實際地位還在不斷提升。

回過頭來,巴拿馬又提高了與美國討價還價的籌碼,改變了自己是美國「世襲領地」狀況,美國再想重演90年代將巴拿馬總統抓到美國審判的一幕時,就要顧忌國際的反對和干涉。

表面上,中美洲國家不遵從美國旨意,根據獨立自主原則與中國建交,會受到美國的經濟制裁和國家安全威脅,但這只是短期的。

只要長期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路線,結果會恰恰相反,不但經濟得到推動,而且安全更有保障。

2018年,蔡英文機密「外交」預算是17.2億新台幣,而這只是打點關係交際費,使用細節不能公開,當年阿扁貪污過這些錢。

而台灣當局以援助名義的撥款,包括實物贈送,援建電廠等開支,每年在90億以上。

這17個國家與台灣省貿易額只有8.4億美元(出3.7億,進4.7億),台灣省有1億順差,但馬紹爾群島的造船項目就達1.2億美元,很可能船造好后還是台當局買單。

蔡英文總是大吹特吹與「友邦」合作重要性,鼓勵台企前去投資,然而,哪個企業敢到一些連基本社會治安都無法保障的國家投資?

而這些問題絕不是台當局能夠解決的,一旦企業遭遇危險,找的還是鄰近國家的中國大使館。

蔡英文家族企業如正中公司、東道公司、富鈦投資等企業,寧可到大陸投資,也不去拉美,洪都拉斯怎麼叫都不去,真香!

如果你自己家族企業不去,叫別家去投資鞏固「邦交」,這不是騙子嗎?

這些國家對台灣當局也不客氣,談錢傷感情,但除了錢,還有什麼好談?

鞏固「邦誼」要定期打錢,而且,每次在國際場合替台灣發聲也要筆筆清,聯合國價格最高,接下來是世衛織織,最低的是地區論壇。就算這樣,連台灣都在抱怨,替它發聲的「友邦」越來越少。

10月2日73屆聯大辯論,洪都拉斯,危地馬拉,海地,尼加拉瓜,梵蒂岡全部拒絕提及台灣,叫得最響的就是伯利茲。

台灣當局目前還是用「外交戰」來看待「友邦」去留問題,這種畸形思維源於畸形定位。

北京已經沒有必要再去主動出擊,包括巴拿馬,薩爾瓦多,都是對方主動願意建立正常關係,而且在馬英九那八年中,北京還冷凍了一些建交提議。

2019年,台灣當局面臨的是「外交」全面崩盤之局面,2018年台灣經濟增率只有2%,一方面,軍公教退休人員養老金發不足,要砍掉一些,一方面,承擔著數百億台幣的財政援助負擔。

蔣孝嚴曾經說過,當「友邦」低於20個時,就談不上「國際人格」了。

以前,大陸還顧及台當局的「人格」面子,擔心它們受刺激過度,鋌而走險,破罐子破摔。

現在還要顧及嗎?就算歸零又能如何?當這17個「黑,小,窮」國家出於自身利益離台灣當局而去時,蔡英文狗急跳牆能跳到哪去?

她唯一辦法就是藉著每一記耳光,來煽動對大陸的仇視和敵意,像潑婦一般倒地打滾,向美國哭訴。

從中美博弈關係來說,大陸與台灣的「外交戰」概念早已消失,無論是基於經濟還是政治,台灣當局都失去了「邦交」主動權,而美國無法一直強迫這些國家拋棄尊嚴和利益與中國隔絕。

美國會在後院國家與中國建交後,把手伸到台灣海峽對中國進行干擾,並可能將台灣省納入「印太戰略」框架。

從效率上看,不如趁這兩年收光台當局的「友邦」,不然,2020國民黨要是上來,你又不忍心了。

2019年,台灣當局失去「友邦」數量不會低於2018年,這是蔡英文死不悔改態度決定的。

蔡英文它們不把自己當中國人,別人又怎麼會把它們當人看?鬧劇開場最終只能是悲劇收場。■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