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軍上校:中國汲取洞朗對峙教訓 1897公里高速公路悄然建成

易軍評

2017年7月發生的中印洞朗對峙至今已過去18個月時間,雖然事件最終和平解決,中印兩國關係也逐漸回到衝突前水平,但雙方都對該事件進行復盤,彌補各自在邊界山區的不足。中印兩國都制定了長期的改善邊界地區道路的規劃並付諸實施,在這場基礎設施建設競賽中,中國毫無疑問領先於印度。

近日,印度陸軍情報官員,資深衛星分析師Vinayak Bhat上校再次發布衛星圖像稱,中國正在快速推進京藏高速公路建設,將對印度產生重要軍事影響。這是繼今年10月,Bhat發文稱中國汲取洞朗對峙教訓,通過東中西三條線路完善前線物流和供應體系之後,再一次對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發表評論。

Vinayak Bhat上校稱,衛星圖像顯示中國已經開始或加速了連接西藏的各種公路和鐵路項目,特別是在中印邊境附近地區。中國正在加速建設從西寧到拉薩的G6高速公路,將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與首都北京直接相連,這可能對印度產生重要的軍事影響。

正如去年10月衛星圖顯示的動態,解放軍通過自動供應管理系統對其後勤保障和物流分佈體系進行了現代化改造,並進行多次地面試驗,以驗證新系統的可行性以及成效。從這些試驗中得到的經驗或許推動了中國建立連接西藏的高速公路。

2018年12月18日的最新衛星圖像顯示,3725公里長的G6(也稱為京藏高速公路或北京-拉薩高速公路)正在快速建設中。目前,北京和青海西寧之間的高速公路已經完工。從西寧到拉薩段的距離為1897公里,包括唐古拉山口以外546公里的路段,這段高速公路可能在2018年初制定方案,並於2月中旬開始施工。

正在施工的道路寬度在30-45米之間不等,表明這條高速公路可能是一條六車道公路。在從唐古拉山口到拉薩的所有隧道都是雙隧道,每條隧道寬約15-20米。此前,連接西藏的道路主要是上世紀修建的青藏、新藏和川藏公路,這些公路建設時間早道路寬度有限,更重要的是這些道路作為國道使用,承載着重要的經濟職能。進入21世紀后,青藏鐵路的修建大幅改善了西藏的交通便利程度,從拉薩到日喀則的鐵路支線已經投入使用,從拉薩到林芝鐵路正在緊張施工,而從日喀則到亞東縣(洞朗地區隸屬亞東縣)也已納入建設規劃。

不過,鐵路建設特別是連接亞東的支線鐵路建設周期較長,施工難度大,短期內尚無法投入使用。既有三條入藏國道在戰時通行能力也難以滿足要求,因此,建設新的高速公路是着眼軍事運輸需求的重要舉措。

衛星圖顯示,G6高速公路沿線可以觀察到大量的建築材料,中國在十字路口和河流交叉口附近特別建造了施工基地。這些基地用於建造橋樑,道路和涵洞的桁架和其他混凝土塊。這些基地內通常包括重型起重機,運輸車輛,存儲營房,破碎機,攪拌機和壓縮機。

中國民用高速公路沿線通常會設有加油站、食品、休息區組成的服務區,滿足長途通行需求,未來G6高速公路應當也會有服務區,不過暫時還沒有從衛星圖中觀測到。除了主要城市和城鎮之外,整條公路附近都能觀測到緊張的施工活動,這條高速公路的建設速度快得令人驚訝,建造步伐表明解放軍對完成任務的緊迫性。

從西寧到拉薩的高速公路對解放軍具有巨大的戰略意義,顯然,對印度軍隊也是如此。在緊急情況下,解放軍後勤保障車隊能夠在4天或更短時間內跨越3725公里,從北京抵達拉薩。高速公路將確保車隊通行非常順暢,沒有任何瓶頸或任何額外的人力負擔,這是現有三條國道所無法比擬的優勢。高速公路的修建不僅降低了遭遇印度軍隊遠程打擊的風險,也提高了快速反應能力,在衝突發生後獲得源源不斷的軍事優勢。

中國在中印邊界地區採取的是管控現狀+快速反擊的策略,由於印度並非主要戰略對手,中國通常僅在西藏駐守數個邊防團和機動作戰旅。在戰時,來自西南、西北和內陸腹地的兵力將源源不斷支援前線。

這種策略避免了類似印度在邊界地區部署近十萬兵力的高額消耗,但對基礎設施建設提出較高要求。洞朗對峙使中國檢驗了現有交通體系的不足並加以優化,印度也加強了道路和機場建設,不過,論基建水平中國早已將印度甩開幾條街。

除了加強道路建設外,中國從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先後進行三次從後方到前線的物流保障體系演練。三次演練分別從新疆、青海和四川三個方向,依託鐵路、公路、沿線兵站、油料與彈藥庫、大中型城鎮,檢驗了後方支援前線的物資補給能力。期間,解放軍運輸團100多輛卡車於2018年3月從成都出發前往西藏林芝,檢驗了冬季降雪時期的後勤補給。這種硬件+軟實力的組合,為中國獲得對印軍事優勢提供可靠保障。■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