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談判團凖備周三(1月30日)開始一連兩天在華盛頓舉行經貿談判,規格是去年12月兩國就經貿糾紛「停火」以來最高。
兩國代表必須在3月1 日限期前達成共識,否則它們之間貨物的進出口關稅會再被提高,我們就會被卷進新一輪的貿易戰。
分析認為,北京面對國內不斷放緩的經濟,越來越需要盡快與美國在貿易問題上達成共識。
中國經濟增長放慢
中美貿易戰並不是中國經濟增長放慢的原因,但它肯定令情況更差。
中國上周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它國內的增長降至1990年以來最慢,但除了這個數字,中國的消息者信心和零售數字都在急速下跌。中國的中小型公司也受訂單減少和存貨量下跌影響。
中國共產黨主要領導人上周一連數天舉行研討班,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研討班期間強調必需「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防控能力,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被視為習近平「罕有地」承認中共現時因經濟增長放緩影響承受巨大壓力。保持中國的強大,對中共維護自己的執政合法性十分關鍵。
世界工廠褪色
調查顯示,許多在華開設工廠的公司由的開始同時在其他國家開設工廠,有的完全撤離中國。
總部設在香港的亞洲品質檢驗有限公司(QIMA)早前訪問超過100家在華的國際公司,當中有超過30%表示他們會減少依賴「中國製造」。其中超過75%的公司表示,他們已經在中國以外的地方找到供應商。
如果這個趨勢持續,中國工人的工作就可能會受威脅。摩根大通上周發表報告,指中國工人就業情況是最令人擔憂的短期問題。
中國的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密不可分,中國共產黨要取得人民認同,必須為他們實現中國夢。中共對此十分清楚。
華為因素
不論是從商業還是外交角度考慮,中美貿易談判的過程與科技公司華為的命運息息相關。
中國政府經濟顧問唐恩(Einar Tangen)對我說,象徵性意義在中國來說十分重要,中方「不相信巧合」。
他留意到,華為副董事長兼首席財務官(CFO)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的同一天,習近平剛好在G20峰會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碰面,並同意貿易戰暫時停火,讓兩國官員可以就糾紛開展談判,限期為90天。
這個星期除了中美貿易談判,也是美國向加拿大申請將孟晚舟引渡到美國受審的限期。
唐恩指出,中方認為這兩個日期顯示美國嘗試利用華為問題,「在中美貿易糾紛談判上牽制中國」。
特朗普和習近平還是哥們嗎?
美國在另一方面也凖備針對華為在國內展開調查,最終結果可能令華為無法向美國公司購買零部件,與中國另一家科技巨頭中興去年的命運一樣。
但唐恩同時警告,向中方施壓可能會引起反效果,因為中方視這些舉動為「美國嘗試打擊中國」。
「這並不是對與錯的問題。中國會把這些舉措與過去百多年,因為西方國家而遭受的侮辱連在一起考慮。中國不會想這些歷史重演。」
美國同時受壓
中國的談判對手美國同時也受到壓力,要與中方達成共識。
許多在華的美國公司不滿特朗普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貨品徵收關稅,影響它們的業務,希望美國能達成一個好的協議。
美國埃金-岡普-斯特勞斯-豪爾-費爾德律師事務所國際貿易律師史提芬‧科(Stephen Kho)認為,美國政府堅持徵收關稅,顯示它不介意損害美國經濟。
他認為,美國公司希望中美雙方能抓緊這個機會,在談判中達成一些重要的協議。「它們會希望中國除了承諾購買更多美國貨品外,還會答應做一點體制上的改變。」
無論如何,中美能夠解決貿易糾紛,對全球都是一件好事。
這兩國經濟強國繼續互相徵收關稅的話,我們購物就要花越來越多的錢,許多公司賺到的錢也越來越少,全球經濟增長也會放慢。
中美雙方都有壓力要達成共識。但史提芬‧科認為這始終是一個中美之間的「膽量遊戲」:先讓步的那一方,很可能成為最大輸家。■
轉載:BBC中文網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