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競選時就高喊:振興美國製造!增加就業!上任後,特朗普也把振興製造業作為其讓美國重新偉大的工作重點。為此,特朗普採取了大規模的降稅措施,並且給投資美國的企業巨額的補貼,土地幾乎白用······
在巨大利益誘惑下,富士康決定考慮在美國威斯康星洲投高達100億美元建液晶顯示器工廠,並承諾創造1.3萬個製造業崗位。這其中,威斯康星洲的補貼就高達40億美元,另外還有一系列稅收、土地優惠。對於郭台銘的投資,特朗普曾不惜各種讚美之詞:郭台銘是最偉大的商人、他不遺餘力地為美國找工作······特朗普甚至在2018年6月與郭台銘一起,在富士康美國建廠的動工典禮上親自動手鏟土,與郭台銘稱兄道弟。
然而,時間僅僅過去半年,郭台銘好像就變卦了。據媒體報導,富士康集團宣布,正在重新考慮對美10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稱該計劃主要是招聘工程師和研發人員。富士康的這一變化意味着,在美國建設的將不是一家創造1.3萬人就業的工廠,而是一個研發中心。這一消息引爆了美國輿論,甚至稱該項目根本就是個騙局。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既然特朗普政府降稅後美國稅收那麼低,富士康在那建廠還有高達40億美元的補貼、幾乎免費的土地優惠等一系列優惠措施,最後郭老闆為啥卻準備選擇「逃」了?
其實,郭老闆還是後知後覺了!中國的另一位大企業家曹德旺,早就把美國看穿了!當然,之所以看穿那麼快,也是因為曹總更早將工廠投資到美國。
說起曹德旺曹老闆,那是個真正幹事業的人,僅僅玻璃一個產業他做到了全球第一,他最廣為人知的是這些年默默捐款百億。
2016年10月,由於他在美國的投資10億美元引發「曹德旺跑了」的輿論,後來他不得不出來澄清,那是為了發展美國市場的投資,是綜合比較後的選擇。當時,在央視對話中曹總還就為什麼去美國投資做了解釋。很顯然,就當時的情況而言,他認為去美國投資是非常划算的買賣。與其把費用花在運輸上,不如直接美國辦廠。
然而,一年後的2017年底,曹總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曹總在接受《財經》雜誌採訪時談起美國投資時警告說:國外水很深,盲目走出去有去無回。不要忘了,曹總是觀察了美國市場20年才出手投資,然而到那之後發現水真的很深,比想象得深多了!
《財經》雜誌那篇《福耀玻璃美國投資鏡鑒:看得見的優惠,想不到的煩惱》報道向我們呈現了曹總在美國投資的煩惱。為什麼曹總投資的時候沒有煩惱?因為那個時候,他算賬之後發現「在美國辦廠比在中國利潤高」。然而,到那之後發現,你賺了錢,接踵而至的行政罰款你受不了,美國的工會阻撓讓你的生產完全無法像中國那樣開展,而且在美國熟練工人非常難找,藍領工人工資非常之高。報道中說,曹總感嘆「(對於美國工廠)有時候我會沮喪得快要昏過去」。
根據《財經》的報道,福耀玻璃從1995年開始在美國投資,直至2014年才選擇設廠——2014年,福耀玻璃決定投資10億美元在美國俄亥俄州莫瑞恩(Moraine)市成立全球最大的汽車玻璃單體工廠;2016年10月,該工廠竣工投產。然而,2016年福耀玻璃美國有限公司財報虧損4161.05萬美元,2017年上半年又虧損1044.10萬美元,而在此之前曹德旺設定的目標是2017年在美國市場掙2億美元。從計劃一年掙兩億美元最後確一年虧幾千萬美元,這個差距當然會讓人無比沮喪。當時,曹總在接受採訪時說,大概那裡比在中國多賺十幾個百分點,但實際情況卻是虧損,這已經充分說明美國的隱性成本太高了,你想都想不到。
那麼,到底為啥美國讓曹總又愛又恨地深陷其中?又為何郭老闆說好的百億美元投資說撤就撤?其實,美國的好曹老闆已經說了,稅費低、土地成本幾乎為零、有補貼、能源費用低等等。然而,既然有這麼多優點他們還是不爽甚至要撤,最根本的原因應該有四方面:
一、藍領人工成本太高
曹老闆在2016年接受採訪時就說,美國藍領工資成本是中國的8倍,這麼高的藍領成本搞製造業,的確對企業來說是巨大壓力。哪怕如此,由於美國藍領工人少,工人依然是比較難招的。
二、工人技術水平太低、效率太低
最關鍵的還不是工人工資高,而是工人的技術水平太差、工作效率太低。而且,由於美國處於老齡化社會,工人的年齡也比較大,再加上文化衝突,非常難以管理。試想,工廠投下巨資,然而卻常常不能滿負荷開工,工人工作效率還低,換誰不鬧心?
三、工會找各種麻煩、各種法律問題、各種行政罰款等
在美國,由於文化、法律等等衝突,再加上美國工會對工人的保護措施比較多,於是企業在與工會博弈過程中完全出於劣勢,再加上各種行政罰款,這又是困擾企業發展的問題。
四、產業鏈不完整,生產發展基礎差
其實,美國製造業恢復困難最大的問題不在於上述幾點,而在於美國產業鏈的斷裂。
前幾天《紐約時報》有一篇報道,稱2012年蘋果CEO蒂姆·庫克在黃金時段播出的電視採訪中宣布,蘋果將在美國生產一款Mac電腦——Mac Pro。它將是這麼多年來首款由美國工人製造的蘋果產品。性能強悍的Mac Pro將會被打上一個不同尋常的標籤:「美國製造」。然而,當蘋果開始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生產這款售價3000美元的電腦時,他們發現很難找到足夠的螺絲釘。結果,新版Mac Pro的測試被拖後,螺絲釘短缺是導致蘋果Mac Pro推遲數月上市的多個原因之一。
在市場激烈競爭的當下,連蘋果公司都能因為螺絲釘而不得不推遲新品發布,那麼其他企業呢?一家企業,在一個產業鏈完整且豐富的地區,其生產成本和產品迭代速度,是其他地區完全無法比擬的,那麼在產業鏈根本早已不完整的美國,又如何開展這些製造?其製造業成本會比產業鏈完整的中國高多少?其產品迭代速度會慢多少?如何進行市場競爭?
所以,在美國恢複製造業,談何容易!《紐約時報》在報導中說,蘋果發現,從製造規模、技能、基礎設施以及成本綜合考慮,沒有任何國家能夠趕得上中國,美國肯定不行。看看,特朗普應該終於知道,為啥他那麼威逼利誘,蘋果就是不把工廠搬回美國的原因了。
投資100億美元,美國州政府補貼40億美元,土地幾乎免費,還有各種優惠,總統特朗普親自站台······為啥這麼多好處,最後郭老闆還是準備跑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估計工廠投在那裡,會像曹老闆那樣,不但不賺錢,還賠錢!
美國,已經沒有了承載製造業的土壤,說得直白一點那裡就是製造業的荒漠,無論描繪得藍圖再好,最終都長不出好「莊稼」!
在這個世界上,在未來可以預期的時間裡,不會有任何一個國家在製造業領域能比中國綜合條件更好的!除了技術上我們落後於他人的,不可能有任何一個國家的製造業競爭能力比中國更強!所以,投資製造業,還是老老實實投中國靠譜!
這不,郭老闆準備從美國「跑路」,準備在珠海投資90億美元造芯片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