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上周在北京進行總第六輪的貿易談判(重啟談判後第三輪),就貿易摩擦達成了原則性共識,本周中國代表團將很快趕赴華盛頓進行第七輪談判,雙方距離達成協議已到最後衝刺階段,有可能就剩臨門一腳了。
特朗普這個人,可真的是閑不住的,而且是到處用他那所謂的「交易的藝術」搞事情,和中國的貿易戰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發生的。記得貿易戰之初的時候占豪就分析提醒過包括歐盟、日本等美國盟友那些國家,建議他們藉此機會與中國深入、快速談經貿合作,因為這樣可以更快與中國達成更好的妥協,然後共同反對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這樣可以實現他們的利益最大化。
如果他們不這麼做,其結果只有一個:當中美妥協之後,他們再與中國談判門檻也就提高了,而美國一旦與中國妥協,必然把炮口對準他們,他們將會遭到美國的敲詐。所以,當時占豪說,中美貿易戰正式歐日的機會。
相比歐盟,日本要機靈得多,安倍更早與中國改善了關係。歐盟則愚笨得多,德國甚至在過去兩年對中國不夠友好,與中國的合作推動力度也遠遠不夠。他們,愣是眼睜睜地看着中美達成一次協議,然後又眼睜睜地看着中美即將達成新一輪協議。
然而,問題在於,一旦中美達成新的協議,特朗普大概率就要調轉炮口對準歐盟了!
為什麼說特朗普大概率會調轉炮口對準歐盟呢?有三大理由:
一、與中國妥協,就可以拿中國標準敲詐盟友了。
特朗普本來也想敲詐中國,他敲詐中國主要想達到要中國放棄高科技研發和產業升級,同時大筆購買美國高端產品的目的。這樣的條件,中國當然不答應,最後美國重返談判桌,雙方逐漸達成妥協。從披露的消息可以看出,美國不再和中國打貿易戰,同時不再以貿易為籌碼要中國停止「中國製造2025」計劃,中國則多買一些美國產品,同時制定規則保護美國在技術領域的利益。
這樣的妥協一旦達成,對中美來說算是貿易利益都受損後實現了雙贏。美國得到了實惠,因為中國市場需求大,可以多買美國點產品,買誰的不是買呢;中國則得到了穩定的戰略預期,爭取了戰略發展時間。
然而,中美一旦妥協,美國就可能拿着中美達成的標準要求盟友。這樣盟友可就麻煩了,因為中國是14億人的市場,市場足夠大可以承載美國的一些商品從而削減美國的貿易逆差,歐盟對美貿易順差國則不行,沒有那麼大的市場容量。但特朗普不管那一套,上來就會敲詐。
二、美歐2018年貿易逆差創歷史新高。
特朗普搞貿易保護主義搞了一年,美國的貿易逆差創了歷史新高,歐盟對美貿易順差同時也創了新高。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一定不會人的。以德國為例,人口尚不足1億,但德國2018年對美貿易順差依然在接近500億歐元。這麼一來,德國想縮減對美貿易順差是非常困難的。一個德國尚且如此,整個歐盟2018年對美貿易順差高達1397億歐元。
更為重要的是,相對於中美在經濟結構上的互補而言,美歐的經濟結構具有高度同質化,因此歐美貿易順差更難減少。
基於上述,一旦特朗普敲起歐盟來,歐盟可就真的要喝一壺了。但,以特朗普的性格,能眼睜睜看着逆差創歷史新高而無動於衷嗎?
三、美國要敲打歐盟迫使其在伊核協議上讓步。
現在,美歐在伊朗核協議問題上吵得不可開交,美國是想施壓迫使歐盟讓步,一起聯手制裁伊朗。但是,歐盟堅決拒絕,現在雙方已唇槍舌劍。在這種情況下,考慮到中美一旦妥協美國就騰出手了,那麼特朗普就很可能用貿易戰的手段來達到其政治目的——施壓歐盟在伊核問題上讓步。
綜上三個原因,下一步特朗普可能要把炮口對準歐盟、對準德國了!當然,估計日本也跑不脫,特朗普一貫盟友身上割肉不客氣的。
當然,如果我們再看最近幾天默克爾的表態就能從中玩味出一點東西了。默克爾一邊說德國希望中國也加入美俄的軍控,很顯然這是在替美國說話,也是在提醒美國中國才是美國的戰略對手,不要忘了遏制中國;另一方面,默克爾卻在非洲問題上拍起了中國馬屁,稱德國應該向中國學習云云。其實,默克爾一邊給中國挖坑,一邊討好中國,就是在這種背景心態下發生的!
然而,這種投機取巧是沒用的,馬上中美就要妥協了,歐盟是得考慮考慮後邊的事情啦!特別是應該想想,怎麼和中國合作才能對沖美國的施壓,這個非常重要!■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