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能賺到1000億的關稅便宜?如何理解特朗普的貿易邏輯

風留痕

特朗普終於還是加徵了關稅,如何理解特朗普的貿易戰邏輯?他到底要達成什麼目的?

談及對中國加徵額外關稅時,特朗普說:「我們等等看他們會怎麼做。但我們的另一個選擇非常好。這是我多年來一直呼籲的另一種選擇,我們每年收入將超過1000億美元,我們從來沒有從中國收到過10美分。坦白說,我認為這將是一個有力的日子,但我們等等看。」

加徵了關稅,美國政府就真的能夠每年收入千億美元嗎?特朗普恐怕太樂觀了。

首先,這千億美元的關稅本身就是一個虛數。貿易挑釁之後,中國不管是政府層面還是企業層面,都早已經開始準備對策。通過結構性改革、技術創新、產品更新換代以及調整產品結構等措施,足以降低一定的成本。快一年了,早已準備好了應對之策。一句話,就是成本的降低。

其次,就是人民幣的貶值。雖然近一段時間以來人民幣有所升值,但較之關稅戰之前還是明顯的下降。一旦協議無法達成或展開關稅戰,人民幣還會適度貶值。這也會增加出口優勢,同時也可以化解徵稅。而特朗普顯然高估了加徵關稅的估值。

其三,在特朗普做出加徵關稅決定之後,美國的六大行業協會同時發表聲明讓其收回成命,幾乎理由一致,那就是加徵的關稅等於是加在美國的消費者頭上。懲罰的是美國人自己。

其四,加徵關稅,肯定會影響到一部分消費品的進口額度,而這一部分的消費品價格肯定會上升,這同樣會增加消費者的負擔。

這樣一來,特朗普就不得不加強財政補帖,這肯定要從加徵的關稅中出。

其五,加徵的關稅,相當一部分產品是美資企業的產品,這直接影響到的是美國的跨國企業,是自已在傷害自己。

其六,中國的大幅降稅效應,也部分抵消了關稅損失。

只以上這六點,就足以表明,特朗普根本拿不到這1000億的關稅便宜。而中國的輸美產品也不會有太大的波動。一句話,美國無論如何難以消除貿易逆差。

特朗普不但拿不到這千億美元的關稅收入,反過來自己還要承受貿易損失。

如果中美達成協議,最容易見效的就是中方會大量進口美國商品。即使一年內增加不了千億至少也得500億以上。而反過來,談判一旦終止或延期,或者中方也進行關稅報復,中國當然就沒有理由大量進口美國貨,這損失恐怕也得在500億左右。從可能增加的進口到可能減少的進口,這一里一外,何止千億?也就是說,達成協議美國才有便宜可佔,達不成協議美國的損失可就大了。這個賬特朗普應當會算,而美國人也應當會算。

重要的是,中國承諾的大量進口商品,主要的就是大豆、農副產品以及能源。農業是是特朗普的票倉,是他最看重的領域。不僅對中國,對歐日也是重點問題。而能源出口,是美國政府的新能源戰略。

不管農產品還是能源,中國都是第一需求大國,世界各國都虎視眈眈盯着這塊大肥肉。一旦達不成協議,首先打擊的就是這兩大領域。

近期的損失是不能大量對華出口,遠期的損失是被其這國家搶走了市場份額,想奪回就沒那麼容易了。重要的是,這會增強中國與各國的合作關係。特朗普不僅是要算經濟賬,還得算政治賬。

不僅是農產品和能源領域,總的貿易也是如此。一季度,我國對歐盟進出口總值為1.11萬億元,增長11.5%,佔我外貿總值的15.8%;我與東盟貿易總值為9345.5億元,增長8.1%,佔13.3%。同期,中美貿易總值為8158.6億元,下降11%,佔11.6%;中日貿易總值為5055.5億元,增長3.2%,佔7.2%。

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2萬億元,增長7.8%,高出外貿整體增速4.1個百分點,佔我外貿總值的28.6%,比重提升1.1個百分點。其中,對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埃及進出口分別增長9.8%、33.8%、18.3%。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合作潛力正在持續釋放,成為拉動我國外貿發展的新動力。

可見,中美貿易下降,中國與其它國家的貿易額就會迅速增加。這同樣損失的是美國的市場份額。

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如今的中國製造,可以說有很大的不可替代性。加徵關稅也擋不住中國產品的進入,因為中國製造短時間之內無可替代,影響到的是美國人民的日常生活。

特朗普雖然着急,但卻不想表現出來,一旦表現出來是他談判的藝術就不靈了。為了不顯露出着急,在對華關稅問題上他一直強調自己佔盡了便宜。他強調,如果加徵關稅,他可以從中國身上撈到1000億美元的便宜,而以前連10美分都得不到。其實,到底佔不佔便宜,佔了多少便宜,不是列出個數字就能說明問題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