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貴快遞!「劫走」華為包裹的聯邦快遞,35億沒了

6月1日,據央視新聞報道,最近,美國聯邦快遞在中國發生未按名址投遞快件行為,嚴重損害用戶合法權益,已違反中國快遞業有關法規。國家有關部門決定立案調查。

6月3日,紐交所收市,聯邦快遞報收152.34美元,下跌1.26%,以此計算,這家快遞巨頭當天蒸發5.1億美元(約合34.68億元人民幣)。

史上包裹莫名被轉運美國 聯邦快遞聲明被「打臉」

據此前央視消息,北京時間28號上午,路透社記者發出快訊,中國通訊設備製造商華為正在重新評估其與聯邦快遞的合作關係。華為稱這家美國的快遞公司在未經申明的情況下將兩個原本是要發往華為亞洲辦公點的包裹發往了美國。

央視新聞客戶端查證發現,5月23日18點42分,聯邦快遞中國公司官方微博曾經發帖否認轉運事件,稱「有關近期社交媒體平台流傳聯邦快遞將客戶貨件沒收,並轉運至美國檢查的消息與事實嚴重不符」,但聯邦快遞在路透社等媒體報道出來後,突然又改口承認「失誤」,前後表態180度大轉彎,背後更顯蹊蹺。

有網友稱,這起所謂的失誤屬於「精準失誤」,其所謂失誤的說法實在難以服眾。

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副教授沈逸表示,聯邦快遞的這種舉動令人不得不懷疑是不是接到了美國情報機構的指令,因為這種「劫持」物流的舉動已經完全超過了正常的界限和規範。他還認為目前來看聯邦快遞已經「不安全」了,其在中國的相關業務也應該接受調查,而在明確其安全之前,則應該對其予以業務暫停。

被立案調查,聯邦快遞盤前大跌

盤中股價創三年新低

6月3日,聯邦快遞盤前大跌3.14%。后因華爾街見聞報道了其誤送包裹事件,止漲轉跌,最後收跌1.26%,報152.34美元,盤中股價跌至150.68美元,創三年新低。過去12個月,該只個股累計跌幅39.93%。

在聯邦快遞公司在全球範圍內錯投華為快件後,商務部上周啟動「不信賴實體名單」制度,針對非商業原因嚴重損害中國公司合法利益的國外企業、機構和個人。而在社會中,聯邦快遞有可能首批列入這個「黑名單」。

不僅如此,中國郵政監管部門還對聯邦快遞的錯投進行立案調查。

6月2日,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採訪時表示,最近我們接到用戶投訴,美國聯邦快遞公司在沒有徵得用戶同意的情況下、也在沒有事先對用戶告知的前提下,擅自將快件轉寄他地,沒按約定的地址進行投遞,嚴重違反了我們國家快遞業的法規,也嚴重損害了用戶合法權益。

聯邦快遞公司通過官網回應:「聯邦快遞高度重視我們在中國的業務。我們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及所有中國客戶的關係,對我們十分重要。聯邦快遞要求自己為客戶提供高標準的服務。我們將全力配合任何對聯邦快遞如何服務客戶進行的監管調查。」

但聯邦快遞的錯誤行為,已經在中國引發公憤,不尊重行業規則,侵犯用戶隱私的作法,也讓第三方國家的人們極度不滿,宣稱不再使用聯邦快遞的服務。

因此,資本市場普遍看淡聯邦快遞的股價。據央視報道,瑞銀證券已將聯邦快遞目標價從161美元下調至136美元。

進入中國35年 存在感越來越弱

記者注意到,作為全球物流業巨頭之一,聯邦快遞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1984年,成立11年的聯邦快遞便以中外合作的方式進入中國。

聯邦快遞(中國)官網顯示,目前公司在中國區擁有員工約9000人,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和杭州的機場均有服務,每周還有220個航班為其貨物提供運送。此外,聯邦快遞在中國的分公司已達到78家,運輸車輛約2700輛,中國區的地面操作站近90個。

公開資料顯示,聯邦快遞進入中國的首站選在了上海。它在上海設立了辦事處,只有3個人,主要通過代理商利用商務航班為中國市場提供服務。

1995年,聯邦快遞以6750萬美元收購了當時唯一可以直飛中國與美國的常青國際航空公司,開通了上海往返美國的定期航班,主要向中國運送進口貨物,成為第一家由美國直飛中國的國際快遞物流公司。

此後,聯邦快遞不斷拓展其在中國的直航業務,國際業務不斷擴大,2007年之前,聯邦快遞在中國只開展國際快遞物流業務。

聯邦在2007年完成合作夥伴大田集團國內快遞業務的收購后,聯邦快遞也推出了國內快遞服務,與順豐們開始了正面對決。

然而,由於近年來網購推動物流行業飛速發展,聯邦快遞在面對中國郵政、順豐、「四通一達」等快遞企業的包圍時,其在中國快遞市場的份額非常低。

隨着中國電子商務的超速發展,中國本土的物流行業也得到飛速提升,順豐、菜鳥、京東物流,以及四通一達等企業,都向聯邦快遞發起了強勁挑戰。在中國本土市場,聯邦快遞的存在感並不強,但在國際件業務上,2018年,聯邦快遞仍能從中國市場上掙到180億-200億元。

天風證券研報認為,本次聯邦快遞事件再度強調了內資快遞、物流企業的戰略重要性。長期看,國際件尤其是國際商務件利潤豐厚,隨着內資企業逐步壯大海外網絡,遠期將成為新的增長點。

上市公司方面,2018年順豐的國際件收入達到26.29億,國際件市場市佔率為4.5%,而國際快遞業務占順豐整體收入比重則為2.9%;通達系快遞亦有國際件業務,如同樣擁有航空網絡的圓通,2018年國際件收入2.13億,申通、韻達等均已提供標準化的國際件進出口服務。客觀地看,當前上市快遞公司在網絡健全度等方面與海外巨頭、EMS 等確實存在差距,且主要服務於電商類需求,但長期看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 。■

來源:21財聞匯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