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衝突——三大原因決定中國絕不會重蹈日本覆轍

雲石

隨着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瀰漫在兩國乃至全球市場上空的空氣也越來越緊張。尤其是隨着特朗普極限施壓大棒的肆意揮舞,大家都在擔心,中國會不會像三十年前的日本那樣,最終還是頂不住美國的威脅,被迫簽下《廣場協議》城下之盟?

這個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畢竟中國現在全球經濟領域的地位跟30年前的日本頗有相像之處—都是全球第二經濟大國;體量都與老大美國有一個身位的差距,同時又甩老三一個身位;都處在美國主導的全球政經秩序之下,對美國經濟存在依賴性,同時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制於美。這種格局,加上美國現在咄咄逼人的架勢,讓人不得不對中國在這場博弈中的結局感到憂心。

這種擔心其實大可不必。現階段美國和特朗普並沒有做好充分準備,也不具備將貿易衝突進行到底的基礎(換句話說這次貿易糾紛大概率還是會以媾和結束);就算這場糾紛真的走向長期化,中國也不大可能重蹈80年代日本之覆轍。

之所以這麼篤定,主要還是基於以下三個原因:

首先是經濟結構。眾所周知,現代日本經濟,一直高度依賴於海外市場。毫不誇張的說,海外市場就是日本經濟的生命線。

這個是很正常的。畢竟日本只有一億人口,不到38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這樣的市場規模,根本不足以支撐起世界第二這種檔次的經濟體量。而日本之所以能做到,主要就是靠海外市場的經營。沒有這些外部支持,光靠日本內需,日本再怎麼折騰,也最多就是個二流經濟體的規模,根本不足以撐起全球第二經濟大國的場面。

但中國不同。中國本身就是個世界級的地緣大國,坐擁14億人口和近千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如此龐大的體量,決定了只要進行一定程度的開發,單憑這個市場本身,就足以支撐起一個世界級的經濟體。

而現在的中國,就已經處於這樣一個階段。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市場已經發展到了相當程度。按照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現在中國經濟增長還是內需拉動為主,2017年的經濟增長中,91%靠內需,內需裡面六成是消費拉動。雖然這裡的數據只是經濟增長,而非經濟規模佔比,但從中不難看出,中國經濟,早已過渡到了內需驅動佔主導的地步。

也許這和很多人的習慣認知不符。畢竟這麼多年來,大家已經習慣了內需不足的說法。但實際上,所謂的內需不足,只是說以14億人的現有規模和經濟發展水平,還有極大的增長空間;但以現有存量來說,中國市場的規模,早已超過除美國之外的任何一個國家。

經濟結構的不同,決定了中日面對美國經貿大棒,其之抗壓力是完全不一樣的。海外市場是日本的命根子,一旦失去海外市場,日本經濟立馬就會一落千里。而中國,由於經濟是內需驅動主導,所以即便海外市場一時遭受重挫,也不會傷筋動骨。

而具體到海外市場方面,今天的中國,與當年日本所面對的國際經貿環境,也是有很大差別的。

日本被美國威逼的80年代,世界還處在冷戰環境中,所謂的全球化,其實只是半個,或者說大半個地球的全球化而已;蘇東陣營的經濟與西方世界是基本隔絕的。而在蘇東陣營之外,像非洲、中東等等,由於經濟或者政治等各方面因素,對全球化的參與度也很低。所以美歐市場,尤其是美國市場對日本來說幾乎就是海外市場的命脈所系。而且在當時,歐盟尚未成型,歐洲獨立性有限,美歐關係也遠比現在密切,這種情況下,美國一旦對日本出手,日本幾乎沒有反抗掙扎的餘地。

但今天中國所面對的環境,跟當時已經有了很大變化。首先,冷戰已經結束,蘇東陣營瓦解,這個構建在互助會基礎上蘇東獨立經濟體系已經不復存在。其次,隨着全球化的擴散和發達國家經濟增速的放緩,亞非拉廣大後發國家和地區,也逐漸邁入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成為全球經濟的重要增長點。最後,歐盟的出現,使得歐洲獨立性相對增強,美歐同盟體系下美國的絕對主導地位,受到了一定削弱。而特朗普上台後四處敲竹杠,更是嚴重動搖了美歐同盟的基礎。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無論是自身市場在中國海外市場中的地位,還是美國在國際經貿秩序中的影響力,跟30年前相比都已經有了不小的削弱。

實際上,這一點從數據中就可以看出來。根據中國商務部披露的數據,2018年,中美兩國貨物貿易超過6300億美元;而根據此前海關總署披露的數據,2018年,中國進出口總值高達4.62萬億美元;前者在後者中的佔比,不過是13.6%。

當然,這並不是說美國市場對中國就不重要了——畢竟13.6%也同樣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只不過,中美貿易對中國的殺傷力,並不至於像上世紀80年代美日貿易之於日本那樣,足以讓日本傷筋動骨。而且,中國人對中美貿易重要性的習慣性認知,這裡面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它是中美關係的壓艙石——換句話說,政治的因素,讓中美貿易的重要性被放大了。但回歸經貿本身的話,美國市場對中國的重要性,其實並不如我們想象中那麼大。

美國市場本身對中國的重要性沒有當年之於日本那樣大,同時,美國對其他海外市場的制約能力,也沒有上世紀80年代那麼強。這種情況下,今日中國在海外市場方面的轉圜餘地和騰挪空間,明顯也是當年的日本所不能比擬的。

最後一點,則是政治和心理因素。眾所周知,日本不管表面上多麼風光,但本質上就是美國的一個附庸國,連國家主權都被美國高度鉗制。這樣的政治格局,決定了日本在面對美國的威逼時,根本缺乏抗拒的本錢,更遑論反擊。而在心理層面,二戰中大日本帝國被美國打的土崩瓦解,幾乎亡國,這場戰爭也改變了日本國民的心理認知,讓他們對美國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恐懼。

這種政治和心理的雙重臣服,使得當美國的大棒指向日本時,日本舉國上下都陷入極度恐慌,根本不能、也不敢跟美國扳手腕,割地事美,委屈求全成為下意識的反應。從1976年開始,美國通過301條款,對日本發起過15起調查,包括汽車、鋼鐵、電信、半導體、製藥等。1985年,國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了貿易保護主義的「丹佛訣議案」,幾個月後,民主黨主要領導人在國會集結併發起了加收25%關稅的貿易戰法案。1987年,美國進一步,對所有日本電子產品徵收100%的關稅。而面對這一系列針對日本支柱產業的無底線打擊,日本卻完全不敢反擊,坐視半導體等戰略性產業從此淪落,並最終在美國的威逼下籤下《廣場協議》,給後來的「衰退20年」埋下禍根——毫不客氣的說,日本是用自己的半條命,換來美國的大度,保全自己的苟安。

而中國不同,政治上,中國是這個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準確點說,就中美俄三家)完全擁有獨立主權的國家。世界第二的綜合國力(不僅僅是經濟),安理會五常的江湖地位,決定了中國不可能像日本那樣,躺下身子任由美國宰割。

而在心理上,中國沒有像日本那樣,在對美戰爭中輸的徹徹底底,更沒有被美國征服;相反,在朝鮮戰爭中,中國還曾成功將美國逼回談判桌,取得了勝利。所以,雖然中國人同樣存在畏懼美國的心理(這個沒辦法,美國超級大國硬實力擺在那,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畏美心理),但這種情緒並不是特別嚴重,遠沒有達到心理臣服的地步。

政治層面和心理層面的差異,使得中日在面對美國威逼時,主觀態度是完全不一樣的。雖然美強中弱的整體格局,以及中方和平崛起的國策,決定了中國也願意在美國面前保持一定弱勢,甚至在不平等的基礎上,仍給予美方一定的讓利;但這種退避是有限度的。一旦過了底線,不僅中國政府敢於亮劍;就是普通國民大部分也能立刻凝聚共識,堅定抗美決心。

經濟結構的差異,國際環境的不同,以及中日在政治和國民心理層面的區別,決定了同樣是面對美國貿易大棒,中國人的底線,要比日本高的多,反抗美國霸凌的底氣、能力和決心,也比日本要強的多。同樣的配方,美國或許可以搞定1980年代的日本,但想搞定2019年的中國,那是絕無可能!■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