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會在日本大阪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美方早前透露,特朗普有可能在會上提到香港人權問題。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張軍周一(24日)在媒體吹風會上表明,G20峰會上不會討論香港議題,重申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
香港的《逃犯條例》爭議早已引來西方國家政府與商會憂慮,本月,香港發生了兩次上百萬人參與的反條例修訂遊行,併發生多次群眾集會抗議和警民衝突,引來國際社會關注。
香港民間人權陣線(民陣)宣佈,將在G20峰會召開前夕再次舉行集會,希望繼續施加壓力,促請港府完全「撤回」條例修訂,以及收回以「暴動」定性6月12日的警民衝突。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已就事件公開道歉,並宣佈「暫緩」條例修訂,但並沒有直接回應示威者訴求,預料港府繼續以暴動罪向示威者追究責任。
美國與中國的立場
美國總統特朗普先後兩次回應香港近日的抗議事件,第一次發生在首次百萬人遊行之後,他當時簡單回應稱,那是他看過「最大的遊行」,相信中港兩地自有方法解決。
林鄭月娥宣佈暫緩修訂後,特朗普接受美國《時代》雜誌訪問時再次回應事件,稱示威者已發揮了作用,港府作出讓步,並相信會有「進一步退讓」,再次強調中國和香港的示威者會自行解決他們的問題。
正當特朗普的說法被解讀成無意把香港問題放上談判議程之際,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接受福克斯電視台採訪表示,特朗普會在G20峰會與習近平會面時討論香港人權問題。
相較特朗普,美國就香港議題發聲的一般是對中國立場強硬的國會議員。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表明,如果《逃犯條例》修訂通過,要重新評估香港是否在「一國兩制」下有「足夠自治」,國會可以考慮重新《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檢視美國與香港的關係。
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主席、聯邦眾議員麥高文(James McGovern)早前亦聯同共和黨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眾議員史密斯(Chris Smith)等,提出新版本的《香港人權和民主法案》,獲另外10位跨黨派參眾議員支持。
不過,中國立場強硬,外長王毅曾經作出呼籲,要求外國勢力「收回黑手」,強調「香港不是你們橫行的地方」。
而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張軍明確表示,G20峰會期間,中方不會討論香港問題,也不會容許討論香港問題。他重申香港事務屬於中國內政,不允許任何國家干涉中國內政。
在針對《逃犯條例》的抗議活動爆發前,香港政務司前司長陳方安生和香港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已到美國,與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等美國政客會面爭取支持。有網民發起白宮聯署要求美國回應有關條例。
分析認為,在這場中美之爭中,香港最大的價值在於與美元掛勾的港元,以及香港的獨立關稅區地位。對中國大陸而言,這有助大陸企業透過香港吸納外資,在中國與美國發生貿易戰時,香港也暫時不受影響,成為緩衝區。
對西方國家而言,香港的經濟自由度以及它們較為熟悉的司法與運作系統,能幫助西方企業接入中國市場,所以西方國家擔心香港通過《逃犯條例》可能衝擊歐美商界在香港的潛在利益。
但香港的獨特地位也不時引發西方國家擔憂。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政治經濟學教授孔誥烽在香港《明報》撰文稱,西方國家意識到中國利用香港,對西方國家的安全構成威脅,當中包括一些中國企業會通過香港繞過針對朝鮮和伊朗的制裁,或是北京會透過香港轉移資金以及獲得一些在北京得不到的高科技技術。《逃犯條例》成為一個觸發點,令歐美政府再次審視香港地位。
也有分析指出,歐美國家不一定希望香港會有翻天覆地的改變,所以如何打香港這張牌,會份外小心,要確保在向中國施壓的同時確保不會損害自身的利益。
香港失掉獨立關稅區地位的可能性
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副教授陳家洛接受BBC中文訪問時表示,西方國家的選項之一就是針對技術轉移和知識產權問題,向香港企業施加嚴格的審查。
陳家洛認為,香港已經是中美貿易戰下被考慮納入的因素之一,西方社會看得出香港的戰略角色,北京則可能在國際壓力作出讓步,避免香港受到制裁。
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趙雨樂則認為,香港議題本身很難成為中美貿易談判的一張牌,但這次(抗議)事件「對中國來說是很尷尬,因為香港人想借外力施壓,這令中國領導人很難堪」。
他認為,美國想打這張香港牌,因為這樣能觸動中國的情緒,對西方國家與中國博奕有利。
「但中國絶對不想在G20上討論這個話題,如果美國真的要打這張牌,中國一定會爭辯說這是內政不容外國插手。」
陳家洛估計,隨著大選臨近,美國政界會繼續留意香港的發展,就算特朗普今次在G20峰會不會高調談論香港問題,其他官員和政客或許也作出一定行動。■
轉載:BBC中文網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