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香港富豪李嘉誠就香港局勢再發聲,稱年輕人應該體諒大局,政府也應該對「未來的主人翁」網開一面,引來網友爭議。
在李嘉誠表示應對「未來的主人翁」網開一面後,12日至13日,中央政法委所屬官方微信《中央政法委長安劍》、《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官媒接連發文,直指香港修例風波背後亟待解決的香港社會深層次矛盾——住房問題,並呼籲各界將私人利益、局部利益放一放,懇請地產商釋放最大善意,真正對年輕人「網開一面」,共同建設香港的未來。
13日,李嘉誠透過發言人表示,自己此前的言論被曲解,最為重要的是「寬容不等於縱容,不等於無視法律程序」。
李嘉誠發聲,政法委:「到底誰該給香港人網開一面?」李嘉誠的言論引起爭議,
有網友直言,「香港金融危機時怎麼不見你給換不起房款的市民網開一面?」
9月12日,中央政法委在所屬官方微信《中央政法委長安劍》發文表態,香港少數「未來的主人翁」在街頭非法集會、毆打路人、圍攻警察、縱火燒街……種種暴行不一而足。提出對這樣的人網開一面,無非就是縱容犯罪。這可不是「為香港着想」,而是看着香港滑向深淵。
對於此前的爭議,13日,李嘉誠透過發言人表示對自己的言論被誤解十分遺憾,並指多年已習慣了那些莫須有的指責,永遠會虛心接受批評,但最為重要的是“寬容不等於縱容,不等於無視法律程序”,並重申對任何衝擊法治的行為都不能接受。
雖已「改口」,但李嘉誠這番言論引起的爭議背後,是公眾對香港風波背後更深層原因的探討。如政法委文章指出的,這個夏天發生在香港的修例風波,探尋背後的深層的社會根源,高房價無疑是其中重要的一個。
不約而同地,13日,《人民日報》、《新華社》也發表評論表示,修例風波發展至今,折射出的香港社會深層次矛盾亟待解決。「風波背後,住房問題已經成為了影響香港發展的最突出、最迫切、最讓人詬病的問題。」
阻礙社會發展的住房問題三大官媒共同指出,香港的居住問題有目共睹,而且正變得日趨嚴重。
在香港「全球最有競爭力經濟體」等光鮮靚麗的外衣下,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平均一萬多港元的工資,面對着逐年上漲、動輒每平方米20餘萬港元的高房價,就連租金也是每月一萬元以上,不僅買不起房,連租房都是一件奢侈的事。
在公共設施完備精良、交通快捷方便、樓宇繁華體面的背後,有着大量低收入人群棲身在「鴿子籠」或狹小、不安全的劏房裡。
另一方面,不斷推高的香港樓價房租桎梏了政府、社會經濟發展的思路,吞噬了產業發展空間,阻礙了新興經濟的發展。
香港經濟結構單一化、空心化日趨嚴重,地產經濟獨大,中小企業失去生存空間,久而久之,社會漸失活力,中產向下“淪陷”,青年難覓上升通道,貧富差距加大,階層固化,社會矛盾不斷產生。
香港基層市民和青年一代只有「望樓興嘆」,甚至連收入不低的中產市民也叫苦連天。這些人日日辛苦打拚,卻難以分享到香港經濟發展的紅利,實在不合情理,也為社會的動蕩埋下了伏筆。
香港努力過,他們的發泄找錯了對象在這樣的亂局中,香港政府頻頻採取手段,尋求積極的改變。如何讓更多的香港人住得起房,始終是首席行政長官千頭萬緒的工作中最緊迫的那一個。
董建華上任之初提出《八萬五計劃》,提出每年興建公屋和私營住房不少於八萬五千套,10年內讓香港七成家庭能自購住房;
2018年,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明日大嶼願景”,將跨越20年至30年,建造約1700公頃的多個人工島。透過填海所得的土地儲備,可規劃用作興建26萬至40萬個住宅單位,供70萬至110萬人居住,其中七成為公營房屋……
但因各方面的阻力,這些改變,一度只能成為「設想」。
「無論是填海造島,還是開發棕地,總是會有各種環保組織、非政府組織、反對者站出來,『從香港的未來考慮』『理性發聲』,導致這些和香港民生息息相關的議題在相關程序中久議不決,推進得困難重重,希望在一天天的拖延中變得渺茫。」
正如中央政法委文章中所提的那樣,有人說,各種利益集團打着「保護環境」「擔心政府財政」之類的旗號出來,其實就是想維持香港的高房價,喊着最高尚的口號,來掩蓋自己損人利己的目的。香港樓宇的「天價」對誰有利,答案或許並不難猜。
在反對派為反對而反對,地產商為既得利益,要挾政府、捆綁民意之下,公眾對特區政府改善民生的能力,不了解、不信任。有不少香港年輕人把房價高、租金貴的不滿甚至憤怒發泄到了政府頭上。「不得不說,他們的發泄,也許搞錯了對象。」
解決住房問題,香港不能再等了!就在9月11日,香港民建聯在報刊登全版廣告,促請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增加土地供應,大量興建公營房屋,縮短公屋輪候時間,爭取達到「3年上樓」的目標。這一倡議引起很大關注。
《人民日報》指出,要援引《收回土地條例》,意味着自有財產與公共利益之間的一次利益平衡。
這些土地,主要指囤積於地產商手中長期不開發的土地。由於《基本法》第6條與第105條對私有財產權的保護,外加援引條例或遭曠日持久的司法覆核,特區政府對於是否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有過遲疑。然而,諸路不通後,收回土地是可行之道。根據《基本法》105條,徵用土地的補償「相當於該財產當時的實際價值」,收回是有償的。
儘管香港主流媒體稱該條例是解決土地問題的「尚方寶劍」,但這些大量的閑置、荒廢土地,要成為港人的安居之地,沒有廣大香港市民的積極推進,篤定還需要費上不少周章。
《新華社》在時評中呼籲,不管引用《收回土地條例》這樣的措施是否最終可行,希望香港各界將私人的、局部的利益放一放,誠懇切實地思考當前香港社會的難題,逐步凝聚共識。
對於地產商李嘉誠們而言,也如《人民日報》所說,如為公共利益計,為解決民生計,地產商是時候釋放最大善意,而不應只打自己算盤、囤地居奇、賺盡最後一個銅板。什麼才是對香港未來負責?什麼才是對年輕人「網開一面」?這才是。■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