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現在怎麼樣了

三表龍門陣

人們除了在4月15日大火熊熊燃燒時,通過社交媒體花式表達對巴黎聖母院的哀痛之外,隨後好像就不再關心它怎麼樣了。

巴黎聖母院的重修工作還未正式展開,建築表面留着火災後斑駁的痕迹,曾經戳進天幕的塔尖不見了,腳手架密密麻麻地包裹着建築主體。

《紐約時報》9月14日報導,巴黎聖母院周圍因這次事故存在嚴重威脅人類身心健康的「鉛污染」。他們獲得的來自勞動監察員的機密信函顯示,針對大教堂內部的檢測發現,鉛含量為監管要求的588倍。

記得在4月份,很多法國的富豪們群情激昂嚷着要捐款。可截至今日,在總計8.5億歐元捐款承諾中,實際到賬僅8000萬歐元,佔認捐總數約9%。

沒錢修、鉛污染,巴黎聖母院的修復之路漫漫遠兮。

不管你對這座瑰寶是不在意了,還是仍然抱有信心,我們都得面臨一名法國官員披露的事實:「針對巴黎聖母院開展的工作不是要恢復其原貌,而是避免其進一步坍塌。」

沒錯,這座擁有850年歷史的大教堂不可能重複昔日榮光了。實際上,大火燃燒之前的,你到了法國必去打卡的大教堂,就已經是歷經滄桑,幾經修復了。

法國總統馬克龍曾哀嘆:「那些我們認為堅不可摧的事物,也有可能遭到損傷。」白居易說的更透徹:「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套用雨果的一句話:「可敬的歷史性建築的每一個側面,每一塊石頭,都不僅是歷史的一頁,而且是科學史和藝術史的一頁。」

我們該如何保護他?

如果從所見即所得的角度講,一眼千年,你來過了,看過了,記住了,走了。

可這一頁,後人還得繼續去翻閱,去評點,去錄入記憶中。那一代人便有了一代人的責任,就像上一代人留給我們可供追憶的家國印記一樣。

拋開天災人禍不談,光是歲月侵蝕這種自然的不可抗力,越久遠的越是漸趨凋零,能做的似乎就是延緩,就是修復,就是保存現在所能呈現的。理性點說,對歷史建築物、文物來而言,今天樣貌的一定是好過明天的。

歲月無情,它蠶食過往。歲月亦有情,它催生了科學技術,讓我們有了把傳統變得熠熠生輝的可能。

外媒SFGATE就曾表示過《刺客信條》中精細的 3D 圖像資料或許能對巴黎聖母院的修繕工作起到幫助作用。因為育碧的設計師 Caroline Miousse 曾花兩年時間造訪、研究巴黎聖母院,並在《刺客信條大革命》中1:1重現了巴黎聖母院。

你不曾想過,一個遊戲公司能對巴黎聖母院的修復工作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就因為他們掌握了核心的技術。

說到巴黎聖母院,我就想到了故宮。紫禁城即將迎來建成600周年的歷史節點。

有朋友來北京,我是力薦他們去故宮看一看的。故宮不僅是偉大的建築群,還是一個頂級博物館,更是一個動人的文化符號。

我每年都要去上幾次,最讓我遺憾的是兩點。一是,有些建築的簡介牌中寫了:因XX原因,在XX年損毀,並與XXX年修復;二是,翻閱過資料,得知還有大量的「寶貝」,礙於環境、展示條件等原因,不能與公眾分享。

我便有了兩個期待,一是,我所見的能夠存續下去,讓後世觀者不再有遺憾,二是,那些我不曾見過的,也終有一日得窺「尊榮」。

誠然,故宮這幾年的工作做的很好,變成了年輕人心目中的大IP,「故宮熱」持久不退,並越發紅火。

但故宮的腳步並未停止,文化的傳承需要藉助科技的力量,這也是歷代院長大力推動的方向。上文說到了育碧對巴黎聖母院的還原,彰顯了科技力量對傳統建築保護的重要作用。但那是滯后的,科技理應提前介入。

故宮是這麼想的,騰訊也是這麼做的。

就在9月16日,騰訊與故宮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通過數字化+雲化+AI化,在文物數字化採集與文化研究等領域深入助力「數字故宮」建設。

這項合作能解決我上文提出的兩個遺憾。譬如,故宮博物院有186萬件藏品,你日常所見極少,有了數字化的介入,你就能看到更多。

通過騰訊提供的技術,你能夠自由縮放、高清呈現名畫細節的「故宮名畫記」、可以多角度、立體化看文物的「數字多寶閣」,以及公開了五萬多件高清文物影像的「數字文物庫」。

這樣做的好處在於,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數字故宮」讓我們可以在線上對文物觸手可見,細窺端倪,這也是對文物愛好者的很大的福利。

再有一點,故宮文物浩如煙海,如何查找就是個大問題。會不會有那麼一天,你鍵入「康熙+扇子」,敲一下回車,就能得到一副高清、立體並且史料翔實的圖像呢?

數字化介入后,這是很快就能實現的。基於故宮專家的學術研究,騰訊雲計算可以把相關數據整合起來,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打造出一個文化大數據引擎,相當於為研究者配備一台「放大鏡」,可以從海量數據當中,根據年代、地理、人物等多重維度篩選信息,形成知識圖譜,從而挖掘文化研究的新坐標、新角度和新線索。

實際上,這幾年故宮活起來、火起來,騰訊從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玩轉故宮」地圖導覽小程序、「故宮:口袋宮匠」微信小遊戲、故宮QQ表情、奇迹暖暖——故宮傳統服飾主題、天天P圖——「故宮國寶唇彩」換妝程序、古畫會唱歌音樂專輯、故宮南遷歷史漫畫《故宮回聲》等。

騰訊調動了旗下多款國民級的運用進行「集團式作戰」,使傳統有了新意與活力,讓年輕人愛上了傳統與國風。

為什麼讓年輕人愛上傳統如此重要?因為他們是傳承的力量,更是未來的主人翁,包括故宮、敦煌在內的歷史文化瑰寶,需要他們來保護,需要他們把其中的故事講下去。

那麼,既懂年輕人又懂技術的騰訊當仁不讓。除了上文提到的那些工作外,5G時代撲面而來,點兵點將,騰訊影業也不甘其後,他們與故宮合作,探索以「5G+4K超高清+互動多結局+場景沉浸」的創新形式製作劇集《故宮如夢》,講述年輕工匠蒯祥參與營建紫禁城的過程,弘揚中華工匠精神與故宮歷史文化。

雨果說,組建成巴黎聖母院的那些石頭像波瀾壯闊的交響樂。那麼插入數字翅膀、雲翅膀的故宮,就像永不停筆的華章。■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