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密事件與拒絕會面事件

清風

特朗普對領導班子內部講話內容接二連三被泄密,說明一個嚴重的現實:它的領導班子內部矛盾非常大。

一、關於特朗普內部會議內容被泄密事件

關於這件事,有幾個看點:

(1)美國利益集團其它代理人奉命而為。特朗普的團隊中,不少是「金主」的人,這些金主出錢自然需要回報,所以「建議」特朗普任命自己的人擔任重要部門的職務,這個現象在美國很常見。奧巴馬時期有位老兄助選它時出了大價錢,這位老兄沒有安插自己人在政府任職,而是提出要求干一任大使,結果奧巴馬滿足了它,讓它去非洲比較重要的國家幹了大使。

問題的關鍵是,這次泄密事件,極有可能是特朗普讓利益集團不開心,或者說特朗普違背了對利益集團的承諾,利益集團有意給它難看。這種情況就難辦了,特朗普很容易找出來是誰,但又不能「查」出來,得罪金主那是了不得的大事,只能通過罵的方式表達憤怒。

(2)博爾頓派的報復。

博爾頓壯志未酬被解職,一直耿耿於懷,在被解職第二天就言稱給特朗普難看,而且還真行動了,它支持其它五位共和黨候選人。

博爾頓作為國家安全顧問,知道的太多,但都是暗箱操作,不能曝光的東西,所以不能透漏,而又不能曝光特朗普個人隱私的東西,那可以說是搞政治的大忌,但它可以通過威脅要曝光去挾特朗普不能處理泄密者。這次極有可能是這位仍然在團隊中的老兄奉博爾頓之命給特朗普不大不小的警告。

(3)團隊中的與特朗普政見不合者。

這位老兄極有可能是受夠了特朗普的折磨,擺出不怕被炒魷魚的架勢,反正受夠了,死豬不怕開水燙。如果是這種情況,估計特朗普又要開人了。

(4)被監聽。這是最嚴重的一種情況。這種事美國歷史上不是沒有。

如果發生這種事,說明美國利益集團對特朗普不放心了,特別是軍工複合體,擔心特朗普最近的策略讓它們受到重大損失。

沙特油田被炸事件,不是小事,除改變了戰爭形態,讓未來戰爭模式出現「非美國化」趨勢外,還可能影響到美國大筆軍工生意。

如果真這樣,特朗普連任就玄了。

(5)賊喊捉賊,轉移視線。特朗普目前受到國內壓力很大,不排除特朗普故意為之,吸引國內百姓關注,利用「民意」擺脫通烏門嫌疑,及民主黨有彈劾它的壓力。

特朗普是維個人形象至上主義者,到處自吹自擂,它幹得出來這種事。

二、聯大會議

這次聯合國大會,美國政客發言受到普遍冷眼,而且開成了對美國的批鬥大會,成了美麗風景。要知道這是在美國地盤上讓美國人享受如此待遇,美國人情以何堪!

美國的盟國領導、包括美國自己的政客,竟然打瞌睡的打瞌睡,玩手機的玩個不亦說乎,更有甚者,竟然有在底下聊天的。但一到其它國家發言批鬥美國時,這幾位老兄精神突然飽滿了。

我大體看了相關新聞,國際貿易、國際合作、氣候方面,美國成了靶子。

現在美國遇到的外交困境,比小布什時還嚴重。

三、馬克龍、約翰遜「勸說」伊朗總統魯哈尼主動見一見特朗普,魯哈尼拒絕。

(1)這個視頻是真的,可能是伊朗方面「不小心」泄露出去的。這是不給特朗普加分的意思。

(2)馬克龍與約翰遜可能是替特朗普說情與談話。

特朗普最初聽信博爾頓的瘋狂計劃,認為伊朗承受不了壓力會「投降」,但與預計相反,這也是博爾頓被解職的真正原因。特朗普知道步子走老了,需要個台階下,如果魯哈尼接受建議 然後在自吹自擂,取得外交得分。

(3)馬克龍與約翰遜見魯哈尼前肯定與伊朗方面提前溝通過,這種「偶然」的機會可能性非常小,而且估計溝通時建議魯哈尼「僅作參考」。

(4)伊朗方面,不可能得罪歐洲太深。伊朗核協議歐洲是支持的一方,而法國最近還提出有給伊朗150億美元貸款。礙於情面,魯哈尼也不能得罪歐洲,既然伊朗知道這種情況,那麼就耐人尋味。這只有一個可能:歐洲事先與伊朗溝通前給了伊朗底牌:你愛見不見。

(5)魯哈尼不可能此時接受歐洲建議去見特朗普。一個是國內原因,伊朗是宗教政權,魯只是二把手,如果此時見,伊朗什麼都得不到。

隨後魯哈尼的發言可側面印證:魯哈尼指出伊朗與美國談判的前提條件是美國取消所有制裁。

(6)伊朗就是要向世界表明伊朗在極限訛詐下不屈服,更意味着美國對伊朗極限訛詐的失敗。

由於伊朗的良好表現,很快俄羅斯、中國就表示支持,而且還傳出中俄伊三國軍事互動的消息 。

也幸虧伊朗沒屈服,如果屈服了,中國就不會有這個態度。

五、偶然看到美國又轟炸了利比亞,這是敲打歐洲。

(1)利比亞戰爭導致的難民讓歐洲吃了大虧 這次轟炸時機是耐人尋味的。

(2)利比亞是歐洲不通過紅海蘇伊士運河的能源來源。利比亞再亂一亂,歐洲就緊張了。

(3)美國可能追求能源市場「繁榮」。因為現在掌管美國的是軍工複合體,能源是它們取得利益的手段,所以石油價格長一上符合它們利益。■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