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走進義烏的福田二區,你才能知道世界上到底需要多少聖誕老人。
隔壁福田小學上學的孩子都知道,聖誕老人是浙江人,來自義烏而不是北極。
一旦踏進這個地方的輻射範圍,就等於陷入了一個聖誕噩夢,路邊到處堆滿了所有你能想到的聖誕產品,全年隨時都能在這感受到聖誕氣息,很容易讓人懷疑耶穌可能是在義烏降生的。
頭一次到這裡的老外都會發現,義烏比耶路撒冷更像聖城。
從福田二區順着商城大道再往東走 10 幾分鐘,國際商貿城是另一片聖誕迷宮,曾經有 BBC 的記者為了探究義烏與聖誕之間的玄奧聯繫,在裡面迷路了 3 個小時。
「我被人造聖誕樹、小飾品、仿真雪、聖誕老人帽,以及 LED 馴鹿包圍着,耳中聽到的全是節慶音樂,到處看起來都是一樣的,我覺得自己似乎永遠出不去了,註定要在一座無邊無際的聖誕老人屋裡度過餘生。」
作為 21 世紀全球化最典型的產物,不管你去沒去過義烏,都沒辦法和這個地方切斷聯繫。
除了給全國各地的旅遊文化街供應特產,義烏還同時承包了全世界基督文明地區的剛需。
聖誕節這天在時代廣場被擠掉的聖誕帽,10 個有 9 個產自義烏,不管是佛羅里達的二愣子,還是法蘭克福的金融高管,每年都得靠義烏傳來的福音裝點自己的虔誠。
照這樣發展下去,去國內任何地方旅遊基本都不買東西的義烏人,將來可能去國外也沒什麼可買的了。
在這個見人就可以叫老闆和老闆娘的 5A 級購物城市裡,開貨車的大概率是百萬富翁,撿破爛的大爺可能家裡都住別墅。
但這些商戶老闆和員工們依然堅守義烏的傳統,努力為共和國創造着外匯,要是他們不幹了,全世界基本沒什麼人能過聖誕節。
根據央視的報導,義烏有 600 多個聖誕產品加工廠,擁有超過 500 個聖誕產品商家,每年至少生產價值 30 億美元的聖誕產品,全世界的聖誕商品有 80% 是在中國製造的,中國份額里 80% 是義烏製造的,《華盛頓郵報》曾公開表示全球的聖誕節都離不開義烏。
當你開始為聖誕節做準備的時候,義烏的聖誕節已經結束了。
但在李老闆看來只要能賺錢就是過節,「每年春節一過我們就開始生產聖誕樹,一直賣到聖誕節前,大部分客戶都在夏天來,因為要走海運,9 月底基本外貿生意就結束了,之後來的基本都是韓國人。」
從沒出過國的李老闆僅通過聖誕樹交易就能知道各國人的性格特點:
「歐洲人有品味,喜歡買沒有裝飾素雅的樹 ; 澳洲人比較原生態,一般到室外隨便砍一棵 ; 往南美賣的話要紅配綠,最好再加點紫色的燈。」
每年最熱的時候,來自加拿大的 Jack 都要到義烏進行一次朝聖之旅,第一年來這裡的時候他就通過倒賣聖誕帽在加拿大老家買了房。
只有在義烏他才領悟了什麼才是生意和人文關懷的終極結合,除了「你好」「再見」「謝謝」之外,Jack 學會的第一個漢語詞彙是「廠家直銷」。
當越來越多的老外得知聖誕老人其實是來自於義烏的勞務派遣,也不免對義烏有更深層的理解,「製造業是現代文明的基礎,義烏就是製造業的基礎,如果從這種角度出發,義烏才是世界中心。」
「 100 個聖誕帽 5 塊人民幣,你能找到比義烏老闆更像上帝的人嗎 ? 義烏就是我的聖城家園。」
有國外導演還為義烏的聖誕節拍攝了一部紀錄片。
常有人說北京三源里菜市場的菜販子英語好,他肯定沒來過義烏。
即便作為一個縣級市,這裡依然是中國最多元化的地方之一,每年到義烏進貨的老外超過 55 萬,1.3 萬境外客商常駐義烏,大部分商戶招工的第一條標準就是會外語。
就像南宋時期的泉州之於歐洲,義烏街頭隨處可見各種膚色的人混在一起,商戶的招牌基本都印着中英韓三語和阿拉伯文。
甚至很多韓國人第一次吃到正宗的印度菜,就是在義烏。
義烏就像古老的加利福尼亞,你可以找到任何你需要的東西,來自全球的勘探者都在這裡淘金。
國際商貿城相當於 26 個紐約梅西百貨,入住商家超過 7 萬,每家看 5 分鐘,差不多需要看 3 年,但只要你在賓王夜市擺個地攤,就算是做國際貿易的了。
人與人之間的物理距離隨着科技發展一直在快速消融,近年義烏開通了直達倫敦、布拉格和馬德里之間的貨運火車。
而在千禧年之前,義烏還只有五家左右生產聖誕產品的商戶,將近 20 年過去之後,他們基本已經統治了全球的聖誕產業。
根據義烏市聖誕用品行業協會秘書長蔡勤亮的說法,只要是過聖誕節的國家和地區,就是他們的客戶,即便是貿易戰也沒能對義烏造成影響,今年出口美國的訂單還增加了 20%。
「聖誕禮物和裝飾品是季節性的,我們的出口標準都是歐盟和日本標準,任何國家仿製產業鏈都將十分昂貴。」
「特朗普做什麼跟我們無關,我們不過聖誕,我們只生產聖誕,美國依賴中國的製造商,最終美國關稅將轉移給美國消費者。」
義烏市聖誕用品行業協會已經制訂了 7 個關於聖誕產品的行業標準。
在義烏海關給出的數據裡,今年 1 到 10 月,義烏市出口聖誕用品總計 19.2 億元,同比增長 23.9%,這個增速比去年同期高了 10.6%。
這已經足以改變很多國家人民的固有認知,以至於整個越南的基督社區都不買其他國家聖誕老人的賬。
「他怎麼不會吹薩克斯 ?」
「為什麼中國的聖誕老人總是吹薩克斯 ? 」
但任何事物永遠都存在兩面性,另一部分人從生產原材料上提出質疑:「慶祝聖誕節的不製造聖誕樹,而不慶祝聖誕節的人只是為了賺錢就用那些紅色油漆和粉塵給自己的後代留下污染。」
對此也有人說小商品本來就是義烏立足於世界的根本,聖誕節更是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產業,而且當地政府已經在要求工廠改善工作環境了。
1982 年,商人們為了能夠方便地全國人民品嘗祖國工業革命的勝利果實,在義烏開設了露天市場攤位,彼時倒爺們只要南下一次就能翻身。
如今義烏已經是全世界的風向標,從某個工廠的訂單你就能得知世界政治的走向。
當年的美國大選前夕,義烏人民早就通過來自美利堅的支持者 T 恤訂單數量,提前知道特朗普會勝出。
作為「中國製造」現象的始發地,義烏的一切都像潮汐一樣,來這裡的人目的非常單純,就是為了賺錢。
往來的人流和商貿註定了它不是一座安靜或者文藝的城市,但義烏人說凡是文藝青年愛去的地方,都一定有義烏的小商品。
最後在人們還在爭論這一切到底是西風東漸還是東風西漸的時候,義烏早就把聖誕節笑納了。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