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反修例」風波至今已經持續半年多,不但未見停止的跡象,反而湧現越來越多古怪的行為和現象。
最新的一個例子是:少數所謂的香港「學者」有見一些餐館的生意因為支持示威者而增加,竟然異想天開地不斷鼓吹要在社會上打造「黃色經濟圈」云云。
這些「學者」口中的「黃色經濟圈」是什麼意思呢?
簡單而言,就是示威者先建立一個智能手機的應用程序,列出支持和反對特區政府的餐館或店鋪,然後鼓動「黃絲」消費者全力光顧「黃店」,同時抵制「藍店」,以此達到逐步陰乾「藍店」、令其虧損甚至關門,從而達到削弱支持特區政府的經濟力量的目標。
而光顧「黃店」只是「黃色經濟圈」的初級階段,接下來還有不少「宏圖大計」,譬如成立「黃色公社」,由「光復香港」進化到「光復」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最終建立脫離中國元素的「純香港經濟」。
可見,「黃色經濟圈」實際就是經濟包裹的政治運動,它試圖將政治戰場轉向民生、經濟兩大範疇,全方位地推進一些人決意「攬炒」香港的圖謀。
「黃色經濟圈」自帶「反中」底色,想要在經濟上「去中國化」,但在當前香港的經濟結構下,這一點幾乎難以實現。
以港人常吃的一碗燒鴨飯為例,一家茶餐廳表面上是「黃店」,但該店燒鴨的供應商是黃還是藍?而煮出這道食物的調味料如鹽、油、醬,是不是內地貨?甚至這個茶餐廳交租的業主是黃還是藍?最終獲益的是「黃店」,還是「藍店」?
凡此種種,怎能區別?
實際上,按照「黃色經濟圈」發起人的思維邏輯,他們應該呼籲全面杯葛所有「藍店」。可惜現實卻是,經濟制裁要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雙方實力的對比,實施制裁方要比被制裁方具有更大的經濟規模。問題是,「黃店」和「藍店」的經濟規模根本不在一個檔次。
說白了,隨着國家或地區之間的交流增加,彼此的依賴和相互依存越來越大,要簡單地完全切割「黃店」和「藍店」利益關係的難度也越來越大。
環顧當前香港商界,大多是「藍」或「紅」,偏「藍」的明顯比偏「黃」的多。在社會運動情緒高漲之際,「黃色經濟圈」支持者或許還可以透過宣傳刷一下存在感,但長遠而言根本沒法自給自足,也很難長期持續。
聲稱「黃色經濟圈」已經成功的人,只是在一廂情願地自欺欺人。
事實上,日子一長,所謂「黃色經濟圈」潛在的問題,如餐廳食物不好吃和服務欠佳,正在逐漸顯現。
不少理性的港人開始質疑,政治立場是否大於一切?這一動作是否會破壞香港一直以來運作良好的自由市場規則?
進一步說,所謂「黃色經濟圈」不但無法影響到財大氣粗的大型「藍店」企業,受害的反而只會是小本經營的小商鋪。
他們本身只是希望過着安穩的生活,不分政治光譜,但在社會泛政治化的氛圍下,再加上香港經濟已步入衰退,卻要被迫政治歸邊,生活難上加難。
說到底,香港是多元化的社會,光顧或者杯葛什麼商戶是個人的自由選擇。
可是如果搞所謂「黃色經濟圈」蔚然成風,甚至呼籲示威者以暴力破壞「藍店」,強制市民支持「黃店」,是毫無民主的思維,是一場損人不利己的自嗨,註定將成為一戳就破的政治泡沫。■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