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走了,下一個離開的是誰?

蔣校長

英國終於脫歐了,經過三年的扯皮,歐盟還是不得不面對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減員”,無論在過去三年歐盟是否已經消化了英國脫歐對經濟的負面預期作用,但這一次對於在成員國擴張問題上一路高歌猛進的歐盟來說,脫歐着實為一次重挫。

相較於歐債危機爆發後,首當其衝的希臘討價還價式的脫歐鬧劇,當英國真正與歐盟揮手告別時,人們不禁好奇,這會不會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導致各國競相效仿離開歐盟?

英國走了,下一個離開的是誰?

01、政治與經濟

德國問題

事實上,自歐盟成立之初,各種懷疑和不信任的聲音便不絕於耳,但是自2012年起爆發的歐債危機卻讓歐盟內在的矛盾實實在在地暴露了出來,即經濟一體化和政治一體化的不同步。或者更具體地說,政治一體化遠遠滯後於經濟一體化。

考慮到歐盟成立的初衷,這着實有點諷刺。

歐盟的成立,本身是一項政治安排,最初是為了緩和法德宿怨,避免德國再次成為戰爭策源地。而德國加入歐盟也是為了表示德國是「歐洲的德國」,儘快擺脫二戰帶來的負面形象,恢復社會秩序和經濟發展。

而這一切在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德國統一之後發生了變化。統一後的德國打破了歐盟的力量平衡,不出意外地成為了歐盟乃至歐洲的火車頭,並且不出意料地逐漸開始主導歐盟的經濟、政治和安全事務。

面對歐洲各國「恐德症」的死灰復燃,為了消除各國的恐懼,德國將馬克換成歐元,以「貨幣換統一」的交易表示德國將堅守歐洲一體化。

但這又導致了另一副作用,即德國強大的工業能力使其利用統一貨幣的優勢,強化了在歐元區中的經濟、金融和貨幣優勢。這為後來歐債危機中德國與重債國之間的矛盾埋下了伏筆。

2012年歐債危機爆發,德國認為根源是重債國(即當時所謂的「歐豬五國」)好吃懶做、在政府開支上不加節制,導致負債纍纍,現在卻要讓勤勞節儉的德國人為其埋單,表示德國的救助必須以重債國縮減開支、減少赤字為條件。

這簡直點燃了火藥桶,重債國認為德國甚至歐盟是在干涉其主權,激化了南歐國家和德國之間的矛盾,希臘甚至對債務違約進行公投。

結果是希臘賭贏了,歐盟批准了希臘援助計劃,但是這暴露了歐盟政治一體化進程的緊迫性。

大歐羅巴

歐盟的妥協雖然出人意料,但是卻合情合理,因為歐洲大陸從未像21世紀這樣接近實現「大歐羅巴」的理想,雖然希臘的債務問題令人頭疼,但歐洲人更不願意看到歐盟因為希臘的離開而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

自羅馬帝國崩潰之後,歐洲就陷入了連綿不斷的戰爭中,並直接催生了一戰、二戰爆發。無論是戰爭帶來的巨大損失和創傷,還是冷戰開始之後歐洲被籠罩在霸權的陰影之下,都讓歐洲人意識到,只有團結才是唯一的出路。

而在冷戰結束之後,歐盟更是積極吸納加盟前蘇聯的東歐國家。由於歐盟成員國的經濟優勢對東歐國家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歐盟的擴張並未遇到太大的阻礙。但是,成員國數量暴增之後,多元的利益使得歐盟內部的凝聚力下降。

在危機爆發之前,經濟的發展掩蓋了其他矛盾。但在危機爆發之後,主權利益與歐盟利益之間的衝突便被推到了風間浪頭。

因為在經濟一體化和政治一體化不同步的情況下,歐盟釋放經濟發展活力的最主要動力必須來自於進一步的政治一體化。然而主權問題一直都是個敏感問題。如果歐盟無法通過財政改革以推進各國經濟發展,當經濟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那麼誰也不能保證歐洲不會走從前的老路。

德國前總理科爾曾說過:「歐洲一體化政策實際上是21世紀是戰爭還是和平的一個問題。」他警告說,如果從歐洲的進一步一體化後退,就有可能使歐洲大陸在下個世紀陷入新的「民族主義」戰爭。

02、民族與民粹

核心與邊緣

歐盟從來不是鐵板一塊,內部也分三六九等,以德-法為中心的核心國家主導着歐盟的議程,而南歐國家以及后加入的中東歐國家更多的時候只能被動接受歐盟的決策。

為了刷存在感,2003年伊拉克戰爭期間,中東歐的「新歐洲」國家比德法這些「老歐洲」國家更加支持美國入侵伊拉克,逼得法國總統希拉克怒斥中東歐國家「閉嘴」。這種傲慢的家長式作風使二者之間地位的不平等表露無疑。

毫無疑問,在歐盟擴張的過程中,經濟的吸引力是首位的。但是,當新成員國加入之後,故事卻不那麼美好。

成員國數量增加導致的福利開支使歐盟背上了沉重的財政負擔,引起了英法德的不滿。另一方面,作為廉價勞動力的輸出國和德國工業品的傾銷地,「新歐洲」國家也認為自己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雙方都在指責對方「吸血」,而2015年之後爆發的「難民危機」則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難民危機

自從歐盟決定對北非難民進行救助開始,歐盟內部就一直爭執不休。由於各方利益衝突,歐盟始終無法建立一個統一的難民分攤系統。德國認為難民的到來能夠為歐洲補充勞動力,但對於經濟本來就不景氣的國家而言,難民是在加重其財政負擔。

漸漸地,不斷增加的難民數量開始超出了德國能夠承受的範圍,默克爾希望其他國家分擔,而後者則將皮球踢回給德國,奧地利甚至直接用火車將難民運回德國。

無論是默克爾的獨斷專行,還是難民在歐洲各國引起的文化衝突,都激起了歐洲各國的民族主義情緒。民眾開始意識到,歐盟的利益與其自身的利益並非一致。而難民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更讓主流民意轉向右翼民粹主義尋求解決方案。

右翼的崛起似乎在預示着歐洲又開始遊走於民粹主義的邊緣,離心力在增強的同時,歐盟疲軟的經濟又無法帶來凝聚力。當不信任的情緒開始蔓延,政治一體化便失去了動力。

英國走了,下一個離開的是誰?

03、不進則退

歐盟及其成員國左右為難:歐盟需要提供良好的經濟預期增強凝聚力,但其經濟的增長必須以政治一體化的深化為前提,這要求成員國進一步讓渡主權;但是,在民粹主義浪潮下,共識被撕裂,對主權的要求無疑會引起各成員國的強烈反彈,反過來可能會加速歐盟的解體。

這看似是雙向選擇,其實更像是一條單行道。無論是為了政治上的穩定,還是經濟上的發展,歐洲人只有團結起來才能保證利益最大化。而且,歷史經驗證明,歐洲人總是能在最後關頭折中妥協,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一攬子」解決辦法。

那麼,回到最初的問題,其他國家也會追隨英國脫歐嗎?我認為不會。

與其他國家歐盟成員國不同的是,英國加入歐盟最主要的原因不想坐視德法做大,始終擺脫不了「局外人」的心態,而歐洲大陸的國家則多少更有「大歐羅巴」情結,做不到英國這般決絕。更何況,其他歐洲國家除了留在歐盟,並沒有更好的選擇,既沒有與美國的特殊關係,單個國家的體量也無法在國際競爭的談判桌上爭取到什麼優勢。

正如「歐洲之父」莫內所說:「歐洲只有在危機中才會實現統一,而且也很可能是為了解決這些危機才採取行動」。

當然,這一過程必然不會太順利。有位歐洲政治家曾將歐洲一體化進程生動地比喻為「自行車爬坡」:越往後越吃力,進展越艱難。

然而,究竟歐盟能夠克服內部矛盾進一步整合成政治更加集中的邦聯,還是共識破裂退一步淪為大號的自由貿易區,這就取決於歐洲政治家的決心和智慧了,讓我們拭目以待。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