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冠疫情中逐步解脫出來的人們可能想不明白,為什麼在中國大陸以外,尤其是在不少發達國家,手紙會成為社交網絡上僅次於新冠病毒的熱門話題?
2月5日,香港互聯網出現傳聞:由於內地生產線停工,惠康超市多種日用品如紙巾、大米等只有限量供應,導至民眾大量購買紙巾:
記者曾經向現場市民查詢,部份人表示今早收到親友通知,家用衛生紙巾將於短期內短缺,擔心現時為疫症高峰期,日用品一旦不足夠會相當不便,故「寧願信其有」,亦有不少人坦白說,「其實我都唔知發生咩事,攞住幾條(紙巾)包無死,就算囤積咗,點都用得著!」
香港人的行動拉開了世界人民搶購手紙的大幕。
儘管香港政府發表聲明,對謠言造成廁紙短缺感到遺憾,並表示控制疫情不會影響貨物供應,搶購風潮卻愈演愈烈。2月17日,香港3名賊人搶走了放在超市外面的600卷廁紙,被各國媒體廣泛報導。
廁紙短缺的傳聞也很快在日本傳開。雖然以智能馬桶蓋聞名鄰邦,日本人民也沒能淡定。
2月28日,每日新聞報導,在熊本市一家藥店,27號晚上突然有很多顧客開始搶購廁紙和紙巾,這些物品在一個小時內就銷售一空。
「手紙的原料與口罩相同,隨着口罩的生產量增加,必然會導致手紙短缺」、「中國停止給日本提供紙漿」等消息,和貨架空空如也的照片,在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
熊本市市長接連兩天發布推文「衛生紙幾乎全都是在日本製造的,因此無需囤積,請大家冷靜一下,傳聞消息不是真的。」
但無論官方聲明還是媒體的澄清,都沒有阻止相同的劇情繼續在其他國家和地區上演。
3月4日,澳洲媒體報導了當地人民喜迎搶廁紙的事迹。社交媒體上隨處可見本地超市手紙脫銷的照片,當地報紙 The NT News 專門額外印了8頁空紙,以方便讀者在手紙短缺時應急。
恐慌性搶購的風潮也傳到了英國和美國,廁紙也是其中主角。
就算見慣了國內搶方便麵搶大米的風潮,囤積廁紙這樣的迷惑行為還是讓中國人難以理解。
事實上,這在西方當代史上並不是第一次,搶購和囤積也絕不是中國大媽的專利。
為什麼是手紙
1973年11月19日,一場脫口秀節目引發了美國歷史上第一次由消費者造成的嚴重短缺,主角就是廁紙。
當天早間,脫口秀演員約翰尼·卡森的一個台詞寫手聽到威斯康星州議員哈羅德說:「聯邦政府在提供廁紙的招標工作上有些落後了,美國可能在幾個月內面臨廁紙短缺。」於是便在脫口秀裡加了一個段子:
你知道什麼正從超市貨架上消失嗎?廁紙。在美國,廁紙嚴重短缺。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此舉在隨後的幾天裡引發了全美的廁紙搶購狂潮。雖然約翰尼·卡森本人在幾天後就道歉並且澄清了不存在短缺的情況,然而,在長達四個月的搶購潮中,廁紙都是稀缺商品。
就在美國人民搶購廁紙的前幾天,同樣情形已經在日本發生過一次。
當年11月1日,位於大阪的一家商店貼出「(因為價格超級便宜)紙快沒有了!」的特價廣告,導致人們誤以為廁紙即將售罄。
市民蜂擁而至,不僅買光了所有的特價廁紙,還把其他的紙都買空了。媒體報導進一步助長搶購潮,商店藉機漲價,廁紙之亂愈演愈烈,持續到次年4月才恢復正常。
廁紙,是你不曾注意過的生活必需品。
雖然在1857年專用廁紙發明以前的漫長歲月裡,人類使用過任何你能想象得出的東西來解決問題,但是如今,絕大多數人已不能想象沒有手紙的世界。
據statista在2018年的調查統計,美國人每人每年需要消費141卷衛生紙,也就是2-3天消耗一卷,是世界第一,而中國每人每年消耗49卷衛生紙,大約是一周一卷的量,遠低於這次發生搶購的那些發達國家。
與食物、飲水等其他生活必需品相比,廁紙是一個更容易引發恐慌性囤積的對象。
食物具有廣泛的可替代性:不能吃米飯有麵條,沒有麵條有餅乾,沒有餅乾還有麵粉雜糧零食罐頭等等。飲水來源廣泛,且只要有火源就可以簡易消毒。而廁紙幾乎沒有可替代性,來源也十分單一。
廁紙一般只有在商場貨架上才有,比起可以佔用數十排空間的食品,往往只有一排貨架。而且密度低,體積大,一個貨架上最多也只能擺放幾十件,一旦出現了刺激人們集中購買的信號,極易被搶購一空,引起「恐慌-搶購-加劇恐慌」的連鎖反應。
1973年11月的美日廁紙恐慌,就有一個非常具體的背景。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宣布對支持以色列的歐美國家實行石油禁運。
當時歐美、日本正在廉價石油的基礎上高速發展,油價突然暴漲給其經濟社會,尤其是製造業帶來巨大的衝擊。短時間內,一些產品因成本激增而停止生產,一些產品則大幅漲價,讓普通市民對個別商品的短缺變得極為敏感。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眾媒體上的一則假消息或一個被誤讀的廣告,足以引發恐慌。
超市的正常儲備無法應對激增的需求,當第一波大採購結束後,空蕩蕩的貨架無疑為那些還空着手的人傳達出這樣的信息:廁紙短缺是真的。連鎖效應隨之開始。
囤積也可以發生在其他貨物的身上。一篇1975年的論文中揭示了被囤積的商品的特性,他們常常是需求彈性較小,沒有什麼替代品而且價格不會過於高昂,當然還要利於儲存。不管是曾經被中國人瘋搶的食鹽,還是現在被買光的廁紙,都符合這樣的特性。
近年來,一些地方廁紙短缺或引發搶購的消息不時能見諸主流媒體的報導。
比如從2013年起,委內瑞拉出現了廁紙短缺,當地豪華酒店提醒外國遊客要自備衛生紙。但幾年後所有東西都陷入了短缺,廁紙也就不那麼突出了。
另一個因為經濟困難導致大規模廁紙短缺的是古巴。從2009年起,古巴人民只得用廉價而大量的官媒報紙解決問題。
2011年3月,日本東北部大地震和海嘯發生後,東京等地也發生了廁紙搶購和短缺。日本政府事後復盤,發起了一場鼓勵在家儲備衛生紙的運動。
2019年3月,英國紙業企業警告,由於英國是歐洲最大的衛生紙進口國,無協議脫歐可能造成英國廁紙供應突然中斷,市民紛紛開始囤積……
這些消息,無疑讓世界人民意識到了廁紙的重要性和廁紙供應的脆弱性。
神經科學的研究表明,當人類面對威脅時,負責處理恐懼和情緒的杏仁核就會過度激活,而杏仁核活躍性的增強,會短暫影響人的理性思考能力,會讓人在從眾心理下,做出不理性的決策。
在社交媒體上接受廁紙恐慌,隨後衝進超市搶購廁紙,完全符合這一原理。也正是如此,當搶購發生時,各地政府的表態都是讓人民不要恐慌,要理性。
然而,類似的表態幾乎無一例外的失敗了。這是為什麼?
也許,囤積並沒有那麼不理性
接受南華早報採訪時,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的社會心理學教授約翰·德魯里表達了這樣一種觀點:當人們處於恐慌時,政府對於人民「不要恐慌」的勸導,不僅沒用,反而更糟糕。
因為,公眾的恐慌本身就部分源於對政府掌控局面的不信任,而這類說法留給公眾的印象是官員在批評「不明真相的群眾」,反而會加劇人們的不信任感,覺得政府在輕描淡寫、隱瞞實情。
更何況,政府的表態經常是矛盾的,甚至還在不少場合鼓勵囤積。
比如美國,在其國土安全部官方的應急指導網站(www.ready.gov/pandemic)上就建議在傳染病大流行尚未發生時,儲備夠用兩周的食物和飲水和足夠的藥品。雖然沒提廁紙,但都到這份上了,當然也是得備好的。
包括美國心理學會前主席弗蘭克·法利(Frank Farley)在內的多位專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如果預期有傳染病流行,政府會採取隔離措施,那麼採購廁紙也就沒有什麼不合理的。
2014年,日本政府為了預防在下一次自然災害中遭遇1973年和2011年的廁紙短缺,發起了一項公眾運動,號召居民除了日常使用的衛生紙外,還應當額外儲備更多的手紙。
日本產經省表示,由於日本40%的廁紙是由東部沿海的靜岡縣生產的,這裡又是海嘯和地震密集區,如果受災,日本將陷入長達一個月的廁紙短缺。
當然,這一輪的日本廁紙搶購潮是建立在錯誤的理由上的。日本廁紙主要在本土生產,不會受到中國疫情的影響,恐慌性囤積本來是沒有意義的。
此外,美國、日本等國建議市民做物資準備,也主要是建議早做打算,時刻準備着,並不是讓人到了危急時刻臨時抱佛腳,在短時間裡大量搶購物資,衝擊市場。
然而,從現實的個人利益的角度上說,如果市面上已經發生了搶購風潮,及時跟風一把至少不是最壞的選擇。
決定這一點的,是現代社會的高度複雜性。
現代零售業是按照正常的銷售量計算和確定日常庫存的,不會為了無法預料的緊急事態額外儲存某種商品,這樣才能實現儘可能高的商品周轉率,把其餘倉儲空間用來提供儘可能豐富的其他商品,並實現利潤的最大化。
· 對於現代零售業而言,最忌諱的就是大量商品長期積壓在倉庫裡吃灰,還不如低價甚至免費處理掉,以騰出倉儲空間。更何況是廁紙這樣體積大、單價低的商品
基於這一原理,任何商場在某個瞬時的廁紙倉儲,都是遠遠無法滿足所有人同時搶購的,而且零售業越是發達,社會商品種類越是豐富,商品周轉率就越高,倉儲量也就越低。2019年英國脫歐危機時預計,英國全國商場儲備的衛生紙僅夠1天用量。
等到搶購已成既成事實,庫存在短時間內被清零以後,再有理性精神的人,大概也不能在空蕩蕩的倉庫裡瞬間變出手紙來,到這時,大概才能品出生存主義者的金句「文明不過是一間紙牌屋」的深刻含義。
在現代社會,大到醫療資源,小到手紙,任何一個行業都經不起擠兌。如果發生了大範圍的擠兌,一定時間內的短缺就是必然的,等下一批加急採購的商品上架,很可能是好幾天,甚至好幾周後的事了。
要打消大眾的恐慌,最有效的辦法從來都是用事實來證明引起恐慌的短缺並不存在。各國政府也都是這樣做的,但由於種種現實因素,總會存在程度不一的滯後性。雖說大道理是不要讓老實人吃虧,但實際執行中顯然不一定。
看外國人搶手紙的笑話,嘲諷疫情關頭還去扎堆搶菜的大爺大媽是容易的,但真到抉擇時刻,最好還是保持作為個體的警醒,多為家人着想,不宜在此時太標榜理性、冷靜。
為了防核輻射囤碘鹽當然是缺乏常識和荒唐的,但面臨傳染病大流行的威脅,儘快囤積些食物、廁紙則未必是不理智的表現。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