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糧食供應沒有問題,但是未來的形勢不容樂觀!

天涯補刀

最近幾天,網絡上「囤糧」的聲音不斷,雖然有很多文章進行了說明,然而由於很多人都生活在城市裡,對農村和農業沒有直接的認識,所以還是不能打消很多人的顧慮。

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與空洞的文字和抽象化的數據相比,最真實的圖片和親身感受或許是完全不一樣的。

昨天,我花了一下午的時間,在農村拍攝了大量的圖片,相信大家看完以後或許會有一個更為感性的認識。

我所在的地方屬於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新溝鎮下面的一個村子,正好位於洪澤湖和大海之間。

然後,我以我家為起點,沿着常規的道路拍攝了大量農村的場景。

下面我們就以我所在的這個區域從道路、水利、農作物和新農村建設方面給大家一個最為直接的認識。

我們先說說道路。

目前農村的道路非常的好,主幹道路都已經是柏油路、支幹路都是兩車道的水泥路、農田之間是單車道的水泥路。

我們再說說水利。

我記得小時候,我們這邊每年夏天都要旱一次、澇一次,對農業影響很大,但是從前的情況來看,基本不太可能再出現這種情況了。

在我所行走的這段路線上,大概2公里左右就有一個水站,用來灌溉和泄洪的,水站都非常標準,有專人負責,運行正常。

路的盡頭有一條在我們這個地方非常有名的河流——射陽河,在河的兩岸有比較堅固的防洪堤。

防洪堤高出水面和農田大概5米左右,兩側都種上了樹木。

或許有人會問:5米高的防洪堤夠高嗎?

足夠!

我所走的這段路線的河流連接着射陽河和灌溉渠,而它們均連着大海。

從下面的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射陽河是一條自然的河流,灌溉渠是一條人工河流,它們都連接着大海。

試問:你能讓大海的海平面漲高1米嗎?恐怕0.1米也做不到。

在我小的時候,由於整個水利系統建設非常差,經常會出現乾旱和洪澇,但是現在基本沒有這個問題了。

有了大量調節水流的水站和堅固的防洪堤,乾旱和洪澇幾乎很難發生了:當局部地區發生暴雨,很快的就可以排到海裡;當局部地區乾旱的時候,其它地區的河水也可以迅速補充到乾旱的地區。

沒有了旱和澇,糧食生長就不會出現大問題。

或許有人擔心:現在種地不賺錢,還有人種地嗎?有沒有土地閑置着?

通過我的觀察,目前還不存在土地閑置的情況。

在農村,非但沒有閑置的土地,甚至連房前屋後、路邊、灘頭都種滿了各種農作物。

既然種地不掙錢,為什麼還有人種?

通過我的調查,主要有三種原因:

第一,年紀比較大,無法出去打工的老人。

現在,留守在農村的主要都是60歲以上的老人了。

這些老人一直都生活在農村,土地是他們的生命,他們是離不開的土地的。

第二,種地沒有以前那麼累了。

現在耕地和收割幾乎都是機械化了,只有在施農藥的時候需要少量人工。一個月只需要去地裡幾天時間就夠了。

第三,國家了取消了各種稅費,而且還有補貼。

2006年,國家取消了農業稅。

現在,非但沒有了稅費,每年每畝地還有300元的補貼。

在我們這,目前的大概情況是:不算人工,一年能種兩季,除去種子、化肥和收割等費用,能賺一季,每畝地大概收入為1000元左右。

以前,農村人口多,平均每人只有1畝地多點,種地是無法生存的。現在很多人家都搬到城裡了,就給了鄰居免費種了,平均能有3-5畝,每畝地一年能收1200斤水稻和800斤小麥。

這樣算下來,兩個老人種地,一年大概能有3-5000元左右的收入——農村消費水平比較低,再加上自己種菜,養活自己問題不大。

另外,隨着國家對農村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住房條件也得到極大的改善,水、電、網、路,都非常的好,子女也沒有太大必要「強制」老人往城裡擠了。

在我所走的這條南北路上,短短的5公里,就有5處康居工程——最大的一處達到了800戶。

這些新農村建設的非常好,都是類似別墅的小二樓。

只要你放棄以前的屋基地,按照你原有的面積給你房子,每平方只需要額外交300元就可以了,超出原有房屋的面積按照900元一平方計算。

也就是說:一般人家,只要花3-5萬就可以換一個這樣的小樓。

當然了,這個是沒有強制性的,也有很多人家不願意拆了以前的老房子。

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很多人家已經是樓房了,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屋子。

像下面的這些人家早就是小二樓了,雖然質量沒有新建的那麼好,但是都裝修好了,條件也不錯,拆了可惜,所以他們就住在以前的房子裡了。

另外,在老地方,屋前屋後還有很多的面積。如果拆了,那些都是不算面積的,不太划算。

第二,很多人家在城裡已經房子了,老屋子只是留着做個「紀念」。

村裡有子女的,大多都在城裡有房子了,很多老人大多也跟着子女住到城裡了,帶帶孩子什麼的。

留着老屋子,過幾天回來種點菜,也能帶着種地,一個月有那麼幾天住在老屋子裡,沒有必要去換新樓——換新樓需要3-5萬,如果加上裝修等,最低也還需要5-10萬。

完善的給排水工程,最大限度的減少自然災害的影響;沒有了各種稅費,還有補貼,足夠老人們自給自足;機械化的普及,種地沒有以前那麼累了;道路、住房、水電網等非常完善,生活環境非常安逸……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讓很多老人們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土地,還在種植糧食,保障着我們的糧食安全。

有人說:現在的農村有大片的土地被荒蕪了,至少在我這個地方還沒有出現。

雖然我所在的這個地方只是一個「點」,但是有時一個「點」能體現出一個「面」來。

想要證明這點,並不太難。

只要我們打開地圖,就會發現到處是非常有規則的土地,而且綠意盎然。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也證明了這點:2019年中國糧食總產量6.64億噸,比2018年增加0.9%,創歷史最高水平,實現了「16連豐」。

目前,中國口糧年均消費量為2億多噸,2019年中國小麥、玉米、大米三大主糧庫存結餘2.8億多噸。

其實,統計局還有一筆糧食沒有計算:農村老百姓的儲糧。

這個糧食的數量是沒有辦法計算的,但是我們可以估算。

下面的圖就是我三姨家和外婆家儲存的糧食:三姨家16口袋,外婆家8口袋,平均每口袋100斤左右。

這個糧食夠他們吃多久?

大概三年。

這個我計算過,去年我在農村,一年只吃了不到200斤的大米。

現在中國農村的人口還有大概5億多人,就按每人儲存了5口袋計算(每口袋100斤),那麼就是2500億斤,夠全國人民吃1.5年的。

農村儲存1.5年的,國家儲存1.5年,加起來就是3年。

也就是說:就算整個中國三年顆粒無收,也不會發生糧食危機。

或許有人會有疑問:糧食能儲存三年嗎?

能的。

糧食在每家儲存,只要天氣好,就可以拿出去曬,可以儲存很長時間。

農村為什麼會儲備這麼多的糧食?

關於這點,我問過我外公和外婆。

他們年輕的時候,正好是中國最窮、最苦的時候,被餓怕了,所以他們什麼都可以不存,但是糧食不可以不存。

無論是哪一年,他們都要儲備至少2年的糧食。

我可以告訴大家:你們吃的糧食,幾乎都是陳糧。

農村產出來的糧食,一般只會賣一半,剩餘的一半要到下次豐收的時候才會賣——新糧下來以後,把去年的陳糧賣掉。

其實,國家儲備的糧食也基本是這樣的。

所以,大家完全不用擔心糧食的問題。

目前中國進口的主要是副糧,大豆和菜籽等,主糧進口非常的少:進口副糧主要是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肉類的產量;進口少量大米,主要是為了滿足一些人的不同口味,並不是因為我們缺少大米。

那麼,如何不讓我們的副糧被別國控制呢?

最主要的做法就是大量囤積副糧。

比如,我每年需要100萬噸大豆,你每年產100萬噸大豆,你的大豆都賣給我了。如果你想囤積起來抬高價格,那麼我就可以依靠龐大的庫存不買你的,然後等你下一年新的大豆下來了,你就沒有地方儲存了。如果你新建儲存的倉庫,那麼成本非常高,而且還需要各種管理費用。

正是因為我們擁有龐大的儲備,2018年的時候,美國和我們打貿易戰,大豆非但不是美國對付我們的武器,反而是我們對付美國的武器——我們對美國大豆加徵了高額關稅,美國大豆價格暴跌。

那麼,是不是說中國糧食就絕對安全了呢?

通過這兩年我在農村觀察到的現象,我認為有很大的隱患。

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種地的老人不斷的在減少。

現在還在種地的基本都是60歲以上的老人,這部分人經歷過吃不飽飯的歲月,被餓怕了。再加上,他們也沒有能力出去打工,所以他們還在種地。

2019年,中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25388萬人,佔總人口的18.1%,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7603萬人,佔總人口的12.6%。

正是因為有這2億多的老人還在種地,所以我們的糧食供應沒有出現問題。

雖然他們還在種地,但是隨着年齡的增大,每過一年,他們就少一些。

在農村兩年半的時間內,我感觸非常的深,幾乎每個星期都看到有人老去。

在50-60歲這段年齡的人,這部分人還有一定的勞動力,大多都是出去打工,種地的極少。

30-40歲這段年齡的人,經歷過一些困難,但是餓肚子的情況幾乎是沒有經歷過的,這部分人基本沒有在農村的。

30歲以下的人,趕上了好時期,他們幾乎沒有經歷過飢餓,所以他們對農業的重要性幾乎是沒有任何概念的。

所以,未來的形勢會很不樂觀:種地的人越來越少了。

第二,耕地不斷的在被侵佔。

由於種地的老人越來越少,逐漸的,很多地被承包了出去。

這些承包出去的地並不是被用來種植糧食,而是被用來養殖螃蟹和小龍蝦了。

在兩年多的時間內,我看到大量的永久耕地在被人不斷的改造成蟹塘和蝦塘,而且規模越來越大。

下面的圖就是我實地拍攝的。

這些蟹塘動輒4-50畝,有些甚至達到百畝,幾乎到處都是。

這點,我們從谷歌地球上也可以明顯的看出來。

下面圖中圈出來的地方都是螃蟹塘,大家可以看出蟹塘的規模很龐大,幾乎不比耕地少多少。

按照規定,這些地都是永久性的耕地,不得改作其它用途。

然而,我們看到的是:現在,這些地都被改造成蝦塘、蟹塘了。

為什麼會這樣?

主要原因就是:種地不掙錢。

前面我們給大家說了,如果是你自家的地,不算人工的話,一年兩季,能賺一季,一畝地的收入大概1000元。但是,如果你想要承包土地,那麼你一年要給農戶900左右。

也就是說:如果你承包土地種糧食,幾乎是白幹。

一畝地最多也就掙100元,要是你承包100畝,累死你才賺1萬塊。

更何況,要是碰上糧食價格下跌,或減產,那就虧大了。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即使有人承包土地了,也不會去種糧食,很多地方政府也對這種改變耕地用途的做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有些村的幹部甚至鼓勵和協助一些人,去承包農民土地養殖螃蟹和小龍蝦——因為現在農村沒有了農業稅,村裡沒有太多來錢的途徑,幫助一些大戶承包土地,他們可以從中得到一點錢。

糧食價格過低、種地的人越來越少、永久耕地不斷的被改變用途……

我覺得,我們的糧食安全還是有很大隱患的。

在我們的網絡上,也曾有一些「名人」主張完全放開糧食市場。

比如,茅yu軾就曾提出「18億畝耕地是拍腦袋拍出來」「中國的糧食可以完全依靠進口」等。

我覺得,這些人真是太壞了。

其實,我們不需要多說,看看其它國家的是怎麼做的就知道了。

沙特整個國家沒有一條河流,幾乎都是沙漠。然而,沙特寧願花費巨大代價也要在沙漠中種植糧食。

韓國是發達國家,山地面積比較大,但是它寧願讓本國人高價購買農產品也要保護本國農業;日本是美國的「哈巴狗」,什麼都可以聽美國的,但是就是不對美國開放大米市場……

雖然目前我們的糧食供應還不存在太大的問題,但是亂象已起,希望能夠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

糧食,是民之生命,國之根本!

我們一定要把糧食生產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