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全世界都在「印度化」?

二號頭目

前兩天我寫了篇文章(《印度這次弄不好真要掉坑裡了》)傳到印度去了,還被印度的一個大佬寫文登報批評了下。不過尷尬得很,他的文章是英文寫的,要知道,印度只有幾千萬人能看懂英語,剩下十幾億人能識字就不錯了,所以網上才有「印度有一億人和十二億牲口」的段子。

現在一個印度人,用英語回擊別人指出他們兩極分化,發在印度的報紙上,而90%的印度人根本看不懂他寫了啥,這簡直算得上我們印度的黑色幽默了。而且網上那麼多講印度不好的帖子,他們卻只揪着我那個對印度充滿了感情的帖子批鬥,可見他們有多瞎。

當然了,批評我的不止這個印度人,一堆印度相關的中國公眾號也在那裡發帖,說我誇大了疫情,黑化印度。有小夥伴看到這類文章後,後台發私信讓我反駁,我說沒必要,你們等幾天。

果然,這幾天印度相關的視頻開始流出到網上,大家都看出來印度情況比我說的嚴重得多。他們這些號又後知後覺集體改口,說印度是下一個大雷。真是惹不起他們,「一點臉都不要」這種氣質被他們拿捏得死死的。

不過這段時間體會最深的,還不是印度,而是西方那種反智程度。

一個呼吸道傳染病,整個歐美竟然在糾結戴不戴口罩,還糾結是不是應該避免聚集。美國都成那樣了,這兩天警察還在天天驅散聚集人群,而且總有人屢禁不止。

我前兩個月,還在厭惡國內一些庸官做得太差,後半期發現,這些官員到了西方個個能當部長,——西方那種反應遲鈍、上下隔閡、各自為政的做派,讓人大跌眼鏡。

美國CDC這樣權威的機構,還有特朗普這樣的權威人士,也多次自己打臉,一會兒說不需要戴口罩,一會兒又說需要戴,問題是老百姓竟然毫無波瀾,果然是見過大世面。

這段時間我想出來一個詞,叫「印度化」,專門描述一些國家跟印度越來越像;當然了,這個詞最早是給美國專用的,後來發現這個幸福溫暖的大家庭成員越來越多。

「印度化」有如下特點:

1、上、下層生殖隔離,互相不通婚,類似有種姓制度。

2、國內有2%的世界級精英,10%的正常人,剩下的是糊塗蛋;大家住在一起,但互相沒義務。

3、少量上層精英,接受精英教育;其他大部分下層人,接受隨機教育,自生自滅,自由發展。事實上整個國家很自由,上、下層互相沒有義務。你愛幹啥幹啥,只要不影響其他人,想幹啥都沒人管你,倒了霉也沒人管你。

4、整個國家宗教氛圍濃厚,老百姓都有種「認命」的美德;越底層越反智,連基本的科學常識都不接受。

6、政府內部各自為政,也就是大家說的,「散裝的」。

如果對歷史比較熟,大家估計已經看出來了,從古到今,包括古羅馬、拜占庭、奧斯曼、大英、大唐、大明和大清,這些帝國和朝代後期都這造型,大家都「印度化」了。

這麼看來問題很明顯了,帝國晚期都這樣。或者說,國家發展一兩百年,都會形成這種效果。

那大家可能納悶了,不對啊,博主,印度還沒發達呢,怎麼就呈現出晚期癥狀了呢?

其實想想也不奇怪,印度跟中國美國不一樣,不是革命建國。我們建國後把整個社會犁了一遍,破了四舊,然後在新平整好的地上搞發展,整個社會沒大戶、沒宗教集團,沒有龐大的利益階層以及大地主等等。

印度不一樣,它在英國人手裡混了幾百年,封建迷信的牛鬼蛇神一樣都沒除,都被保留下來了,而且英國人並沒有興趣去改造印度。英國人走後,古代印度基本無縫對接到了現代印度,整個上層基本沒變,社會結構也沒變,種姓制度名義上沒了,可是一直都活在大家心裡。新印度直接繼承了殖民地時期的結構,可不就老態龍鍾嘛。如果我國從大清直接過渡到現在,估計跟印度差不多。

所以我今天就來分析下,為啥這麼多國家跟印度越來越像,難道說,印度模式才是所有國家的最終歸宿嗎?

這方面原因很多,不過我今天選一個最重要的,專門講講財政方面的原因。當然了,財政原因倒也不是唯一原因,但絕對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1、財政是個啥?

我經常說,幾乎所有的大國崩潰,都是財政的崩潰。

這事一直也沒展開講,不過財政的重要性比大家想象的重要得多。像美國人達利歐他們那樣的投資界大佬,很少聊經濟學,反而常年累月地研究各國財政相關問題,因為財政問題才幾乎是所有各國問題的總根源。

我以羅馬為例,說一下怎麼運轉的,畢竟現在的美國和當初的羅馬太像了。

羅馬最重要的事,就是帝國要在北方邊境跟蠻族作戰,防止蠻族進來燒殺搶掠。而且要保證國內的治安,不然老百姓也不上班,都去搶劫了,到最後誰都沒法好好做生意。

另外要修路搭橋,不然運輸成本高到物資沒法在境內流通。還要興修水利,如果飲用水出了問題,沒等蠻族進來,城市自己先崩潰了。而且還得有垃圾處理系統,唐朝首都長安就是大家把垃圾扔地下水裡去,最後水源和土質都出了問題,武則天開始總往洛陽跑。

此外,還需要維持一個官僚系統,不然你想結婚都沒地方去領證,想打官司還得去土地廟。

到後來,國家還要搞義務教育、承擔科研項目,海軍去保障海外商道等等。

大家看出來了吧,這些都需要錢。

這些事短期收益往往不太好,需要國家來做,國家自己又不會賺錢,所以就需要對社會徵稅。關於徵稅,這個問題非常複雜,既不能徵太多,也不能徵太少。

如果收得太多,大家生產做買賣的積極性就沒了;如果收得太少,政府又沒錢,沒法修橋補路,也沒法抵抗外敵,不好好打仗,到時候大家就可以向蠻族納稅了,不僅納稅,可能還得納點別的,比如老婆閨女什麼的。

至於稅率,我算了下,美國財政收入大概是GDP的30%左右,也就是GDP的30%被徵稅了。中國財政收入佔GDP的20%左右,不過加上土地出讓金後,中國也是30%左右;此外中國政府還有一些國企收入,整體而言財政還是挺足的。(這些數據都是公開的,可自行查看。)

下圖是美國財政結構,大家可以看到,個人所得稅所佔比重最大,由普通老百姓來承擔。中國個稅只佔4%。

一般來說,一個國家剛建國時,非常艱苦,因為大家都很窮,政府沒地方去收稅。我常講的英帝國,伊麗莎白那會兒,全國只有幾十條舢板,窮得不行只好去當海盜。美國也一樣,美國財政部剛成立那會兒,國庫裡只有一堆借條;聯邦法院聽起來這麼高大上的機構,辦公室竟然是個半地下室,混得還不如個北漂。

如果國家從一開始就沒發展起來,那相當於一出門就掉坑裡,剛誕生就「印度化」了。這種情況在非洲十分常見,我們熟知的那些國家,基本都是這樣。

如果經濟能順利發展起來呢,就跟美國一樣,蓬勃發展,政府也就有稅收,收了稅,政府去給大家打仗搶地盤,或投資修運河什麼的,經濟更加蓬勃發展,一切欣欣向榮。

一開始也有窮人和富人,但富人沒那麼富,空白的土地也多,窮人可以去種。中國曆朝剛開始時,都要大規模重新分配土地。美國人建國那會兒也把英國人的土地給大家分了,後來不夠,又去買法國人的地,搶了印第安人和墨西哥的地,給大家種;大家有了地就可交稅,政府有了稅金就可以擴大軍備,繼續給大家去搶地搶地盤。

但到了後期,又出問題了。按理說經濟規模變大,政府稅收變多才對,但這個世界詭異就詭異在這裡,大部分國家到了後來經濟發達了,用錢的地方多了,稅收反而不夠了。

這一點在唐朝、明朝、清朝、羅馬和奧斯曼帝國,以至於現在的美國,都反覆重演。國家GDP翻了好幾番,但政府卻越來越沒錢,債台高築。沒錢就啥事都幹不了,國家後期財政都陷入了困境,社會秩序開始解體。國家越來越沒譜,碰上一次災難就栽一個跟頭,栽跟頭次數多了就掉坑裡了。

2、財政怎麼就崩潰了?

大家可能覺得很迷惑,按理說國家發展到後來,肯定比前期發達啊,怎麼會稅收越來越不夠用呢?

其實也不複雜。一開始大家到處徵地,人人種地,部分人還搞點小發明發了財,這時候稅基很大,家家戶戶都納稅,國家花錢的地方也不是太多,咬咬牙就過去了。

但隨着時間流淌,政府要支出的費用越來越大。比如社會上老人越來越多,政府得養着;巨大的基礎設施到後來維護成本也越來越高,因為肯定越來越陳舊嘛;而且各國無一例外,公務員也越來越多。變成強國后,不可避免又要到處去打仗維護商道,這玩意更是吞金獸,再疊加幾個災難,幾乎不可避免會變得債台高築。

而政府的收稅能力卻越來越弱。因為財富越來越向少數人聚集,這一點在全世界都是相通的,沒有任何一個朝代例外,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例外。

比如美國現在400個頭部公民,擁有的財富比他們1.85億個同胞擁有的財富都多。

但他們納稅是啥情況?他們納的稅,跟那1.85億人一樣多嗎?

不不不,他們比那1.85億人納的稅少得不是一點半點。富人有的是辦法避稅。

比如特朗普多次在推特發文,指責亞馬遜那個貝索斯不納稅;問題是他自己到現在都不出示納稅記錄,據紐約時報猜測,他納稅可能為0。嗯,都是一個揍性。

為啥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也不複雜,政府也是人組成的。國家越往前發展,各種利益集團的人開始進入政府擔任高官,他們會積極推動有利於他們自己的稅收政策,什麼工商集團、土地集團和軍工集團等等,到最後都在減稅,減來減去,稅收由工薪階層來承擔。而富人卻有的是辦法避稅,請律師找漏洞,實在不行就去避稅天堂躲着。

特朗普減稅,很多人就懷疑他是為了給自己家族減稅。這個不是非主流說法,美國不少評論員就是這麼分析的,那個美國問題專家翟東升也是這麼理解的。

所以吧,所有王朝後期的共同徵兆:

國家花錢越來越厲害,真有錢的大戶不納稅,稅收基本壓在中產階級身上。

不僅現代國家有這個問題,歷史上所有大帝國都發生了這個問題。我下面舉幾個例子。

羅馬帝國的元老院都是貴族和大戶,他們自然不可能隨便通過對自己不利的法令,這也是為啥羅馬會有格拉古兄弟的改革。

我國明朝,一開始通過科舉選拔倒是還好,能平衡各個階級。越往後,江南經濟好,出身江南富商的子弟讀書越厲害。這個也正常,有錢可以多請幾個老師嘛;別人家裡只能供一個讀書,富戶家裡供三個。就這樣,南方官員優勢越來越大,,朝中江南富戶出身的官員們慢慢開始把持朝政,明朝後期陷入了黨爭。

大英帝國後期也一樣,議院裡基本都是各種金融大佬和政治家族,類似丘吉爾那種。不過大英學會了徵收貿易稅,後來貿易地位不行了,帝國也就完蛋了。

大清後來也出現了這個問題,稅收嚴重不足,鴉片戰爭那會兒差點窮死了。不過鴉片戰爭后不是欠了英國人錢嘛,英國人說你真傻,連個稅都不會收,你收關稅啊,想學我教你啊。

大清從此開徵關稅,通過關稅給自己續命七十年。後來蔣委員長崛起於江浙,他也收不到大戶的稅,靠着江浙地區的關稅混了二三十年。

政府收稅能力差,可花銷卻不少。官僚是不是得養?龐大的社會機器是不是得維護?所以吧,所有大國的後期都是入不敷出,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拿不出來錢。

而達利歐他們研究的結果認為,所有帝國都有兩件最重要的事,技術進步和災難處理。

技術進步會擴大稅基,比如現在互聯網產業大發展,國家也能多收點稅。

而災難是對帝國的大考。他研究了6個強權,大明、大清、荷蘭、西班牙、英國和美國,前五個都是在災難中逐步崩潰,因為到了後期,財政苟延殘喘,碰上大災難處理不過來就掛了。他現在認為美國也處於面對災難束手束腳的下行通道裡。

印度也一樣,印度別看成天吹牛逼自己是東亞強國,其實財政一塌糊塗,單是外債欠了1.4萬億美元(內債不算債,外債是要剛性兌付的,這麼大的數字非常危險了),而我國現在攢下3.1萬億美元。這個邏輯上講,印度糟糕的財政狀態碰上這次疫情,不爆都沒天理。

不過好在他們前段時間把去貧民窟檢測的醫務人員給趕出去了,場面一度非常混亂,不過印度人民成功地遏制了疫情,控制了確診數,印度就是這樣一個善於解決問題的國度,非常講究技巧。

這次疫情中歐美表現最好的,應該是德國,德國頭鐵的原因就在於我們說的毛病他一個都沒踩,非常穩的財政(其他國家都欠一屁股債,它還有盈餘),強悍的基礎教育,國民素質也高得多,還是製造業強國,整體遊刃有餘,還能頂一段時間。畢竟德國也是個新國家,跟中國差不多,建國七十來年。不過也有個大毛病,在這篇文章裡說清楚了《美股已經塌了,下一個就是歐洲》,德國一直在吸血南歐國家。

其他國家和朝代都差不多。明朝為啥完蛋得那麼慘?明朝晚期經濟翻了好幾番,稅收卻跟建國那會兒差不多;北方又要對蠻族用兵,又碰上了瘟疫,繼續向農民徵稅,最後被農民起義給推翻了。明朝用整個國家的稅收都打不過後金,清朝入關後用一個北直隸的稅收就平定了天下,這就是財政能力的差別。

奧斯曼帝國晚期也這樣,英帝國晚期也這樣,現在的美國就更是這樣了。富豪不上稅,不承擔義務,全讓中產來承擔,中產不萎縮真是奇了怪了。碰上災難束手束腳,讓全世界納悶,這還是那個曾經的世界頭號強國嗎?

3、財政崩潰還影響哪些方面?

你如果看美國新聞,就能知道,各州州長都在找特朗普要物資,可特朗普也沒有餘糧。大家互相扯皮,在推特上互相罵,在新聞發布會上罵;不僅特朗普罵,他還讓他的女婿去罵,女婿說話太衝,表情太gay,又激起一番軒然大波。

你發現了吧:如果國家財政不行,很快就會出現「印度化」的跡象。政府相互扯皮不作為,老百姓也跟着越來越糊塗。

老百姓變糊塗這事也不難理解。比如上層老百姓有錢,所以搞精英教育,恨不得一個孩子三個老師,就像我前面說的明朝江南富商一樣,這種情況下,孩子上名校的概率大幅提升。如果你家好幾代都在一個名校,而且長期捐款,那概率會進一步上升。美國上層和下層一樣,巨能生,看特朗普一家就知道了,只有中產階級不敢生。

下層沒錢,按理說國家得給搞義務教育。但政府也沒錢,只好湊合著教育。教師工資也上不去,地位也不太高,積極性不太強,這就演變成了美國公立學校的「快樂教育」,——畢竟我教不會你東西,還不能讓你快快樂樂當廢物?

美國那邊,很多孩子到了初中,對知識的把握不如我國小學二年級,很多華人家長急得要死。甚至一些家長費盡心機出了國,看着自己的孩子要放羊,又進不了歐美的頂級私立學校,只好把娃送回中國讀書,準備將來讀完中學再去美國讀大學。

這樣的玩法持續幾十年,上下層隔閡就非常明顯。美國和印度差不多,上層非常優秀,中層正在萎縮,剩下的全是一幫糊塗蛋。歐美中下層非常非常蠢,而且有種獨特的蠢,傻白甜那種,其實不能算蠢,應該算無知,沒接受過正兒八經的教育就這毛病,打過交道就會有感受。比如今天推特上,一幫歐美和印度網民(推特上到處都是印度人)在熱烈探討這麼幾個問題:

  • 比爾蓋茨在搞人口清洗;
  • 推廣5G導致呼吸衰竭;
  • 英國人燒了手機基站和天線,說那玩意傳播新冠病毒;
  • 大家對白宮醫生福斯博士和比爾·蓋茨發出了死亡威脅;
  • 病毒是比爾·蓋茨散播的;
  • 有個貨說是自己被腦控了,大家圍着問「被腦控是一種什麼體驗?」

說實話,每次登陸推特都被那幫反智玩意氣得肝疼。中國的義務教育比較過硬,儘管我國蠢人也不少,不過很多基本觀念是能達成共識的,比如進化論、基本世界史常識、基本數學幾何素養,再比如「疫苗應儘快研究」、「對付病毒就該隔離」等等常識還是有的。歐美基本沒啥東西能形成共識,除了大家都不太喜歡中國。

而推特上那幫蠢貨,聽見「疫苗」第一反應是比爾·蓋茨要下毒,簡直匪夷所思。下篇文章我給大家解釋下比爾·蓋茨這些年的名聲為啥這麼臭。

這就是平時不好好學習,滿腦子漿糊,聽啥信啥的結果。關鍵是政府不管,放任基層一直浪下去,可不就「印度化」了嘛,一個國家裡,10%的精英帶着90%的糊塗蛋。後續看到歐美老百姓們蠢得要死的舉動,你用這個邏輯一套,立刻就明白了。

財政出問題,很快也會體現在社會治安上。國家沒錢去充分打擊犯罪,警察需要社區養着,哪些社區有錢、納稅多,警察優先照顧那些社區。這種情況中國很少見,你很難理解同一個城市,一些小區治安好,其他的都不行。但出了中國,就是常態,巴西、阿根廷和美國等等,都是富人區治安好。尤其在印度,這兩天你也看到了,警察揮舞着藤條像打狗一樣修理那些老百姓,但在富人區裡警察溫和得一批。

由於治安的惡化,富人不願意在城裡獃著。他們搬到城外,不再給城裡納稅,把城市留給了窮人,城市變得更加沒譜。現在美國有12個城市在破產邊緣,就是這個原因。你去美國城裡看,發現不少城市真要變印度那樣了,再到城外的富人區,又感覺漂亮得恍若隔世。大部分國家現在富人跟窮人都涇渭分明,下圖我不說大家也知道那邊是富人區吧?

政府沒錢,公共設施也修不下去。大家去了歐美經常有種感受,那邊很多東西都年久失修,主幹道經常路中間有個坑也沒人管,不過政府確實也沒錢。這次紐約州的那個州長,天天在電視上抱怨紐約州從中國買呼吸機要買破產了。

4、繞不過的三百年

大家可能要問了,這麼看好像不可避免啊,難道我國常說的「三百年大限」在歐美也成立?

很悲觀地講,似乎好像沒法避免。從財政角度講,無論是中國的歷朝歷代,還是西方的大帝國,發展兩百多年後,無一例外會陷入「財政陷阱」,變得入不敷出、債台高築,最後出一大堆問題,而且都解決不了。

這不是我發現的,橋水和高盛都有類似研究成果。歐洲貴族可延續千年,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昌盛三百年,包括英帝國。假如說近代英國是從光榮革命開始,到二戰結束后帝國落幕,中間正好250年。所以西方沒有300年大限一說,他們一般說250年大限,不是說250年後亡國了,而是250年形勢就徹底變了。250年類似於一個債務周期。(這個話題太複雜,我還沒想好怎麼講。)

因為誰都解決不了財富向少數人集中這個問題,而從他們那裡又收不到稅,整體非常尷尬。至於「民主」,不說也罷,因為我們剛說的這幾個問題,民主根本無法解決。事實上民主基本什麼都解決不了。西方國家都是變成強國後才民主了,不是民主后變強的,反倒有好幾個民主後變弱雞了。不是說民主不好,是說這玩意不解決問題,咱們不討論價值判斷,只討論現實和邏輯。

達利歐在接受CBS採訪時反覆說,現在這種財富分化非常非常危險,扼殺了美國夢,撕裂了社會,造成國家財政危機。

如果問題大到一定程度,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會引發社會巨變,這也是為啥他一直在呼籲給富人上高稅(他自己就是超級富豪),叫「造反稅」,也就是富人通過上稅來避免社會動蕩,巴菲特和比爾·蓋茨也有類似想法。不過畢竟他們在整個富豪階層裡算少數,大部分富人都是貝索斯和特朗普。

現代國家還有個毛病。古代沒法印錢,現在各國不一樣了,碰上問題狂發錢。問題是,政府發錢這個行為不是均勻地發到每個人身上,有個比喻形容它是往你腦袋上澆了一盆水,腦袋濕透了,腳還是乾的,所以政府發錢會導致貧富分化進一步拉開。

貧富分化越來越大,政府收稅能力變得更弱,更沒錢搞點公共設施和猛抓義務教育,導致教育進一步拉大差距,教育如果拉開差距,後邊其他的差距也會越來越大。

這不只是窮人考不上大學的簡單問題,而是一個把下層養成豬的問題。

如果一個人在學校放羊一樣放到中學畢業,必然腦子一團漿糊嘛,連超過70個字的一段話都讀不下來,注意力只能集中30秒,除了看短視頻啥也幹不了,加減乘除都算不清;這樣的漿糊腦子,就算有機會能致富,也不一定能抓住機會。現在歐美國家外表光鮮,但很多國家下一代的大部分人就這水平。

一般來說,把一個人培養成廢物不可避免,把人群中80%培養成廢物,那可就真「印度化」了。大家可以自我檢視下,看視頻這事連貓都會,閱讀長文卻需要十幾年的教育。

當然了,前面說了大半天,最後總結下,這其實也是對我們自己的一個警鐘。中國現在整體還處於上升期,我走過幾十個國家,中國無疑是最生機勃勃的,老百姓素質也高,每個人都想着賺錢發財,其他國家有這種想法的人確實是不多。

至於接下來會發生啥,我就不說我自己的看法了,我說說達利歐的觀念。

他認為美國糟糕的財政和債務會徹底拖垮美國,當然了,不是現在,可能還得幾十年。

中國現在依舊處於上升期,機遇和挑戰共存,但他覺得中國人能找到出路,正如過去兩百年中發生的一樣,中國人團結,善於吃苦忍耐(這是個好素質,牛人的基本素質,不知道為啥這兩年好像被污名化了),而且優秀的人有責任感,願意為了其他人去選擇自我奉獻,正如這次疫情中表現出來的一樣。此外,中國教育機制好,人口整體素質高,又能從巨大的人口基數中選拔人才。現在全世界有人口的國家沒選拔機制,有選拔機制的沒人口。

至於網上說的中國超過美國這事,我倒覺得沒意義而且也沒必要太激進,畢竟美國兩百多年的積累,毫無疑問擁有世界上最頂尖的人才梯隊和科技水準。美國頭部精英還是非常厲害的,美國的頭部位置應該還能維持幾十年。

不過我覺得只要像前些年那樣艱苦奮鬥,超不超美國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我們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物質更豐富,環境更優雅。我一直說,中國差不多處於美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那個位置,競爭力上來了,但地位還沒上來,被普遍低估,被大家敵視。

不過這些問題通過發展都能解決,你糾結他們不喜歡你沒啥用,偏見這玩意不是一兩天形成的,也不是一兩天能改得掉。他們不會因為不喜歡你就不做買賣了,那是小孩的想法和行為,市場是超越個人愛憎的,利益也是超越組織、超越意識形態的。國家間互相捏着鼻子做買賣是常態,比如我們經常說的俄羅斯跟土耳其,他倆基本是世仇,互相發自內心地嫌棄,但依舊貿易不能停,大家別那麼孩子氣把愛憎看得那麼重要。

眼前是有不少麻煩,不過如果放在更大的視野下,眼前的困難不算啥,只要我們自己不故意踩坑,比如通過放羊教育主動降低國民素質,再比如國家經濟脫實向虛轉向金融業,我相信中國國運還能持續下去。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