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台灣高雄市長罷免投票開出93.9萬張同意票、2.5萬張反對票,韓國瑜被罷免。
這個「創造奇迹」的男人,一年多前以黑馬之姿拿下民進黨統治20年的高雄,隨後直取「大選」,一年多後卻黯然下台,成了台灣首位被罷免的「直轄市長」。
韓國瑜的個人成敗或不足道,但他「雲霄飛車」般的起落軌跡,是「台式民主」荒誕特質的鮮明註解。
被罷當日,韓國瑜發表網文喟嘆「誰會是贏家」;一向支持他的高雄市議長許崑源當晚墜樓身亡,臉書的最後遺言也是:「這一次,誰會是贏家?」
回到原點
韓國瑜2018年當選高雄市長時,得票89萬餘,此次罷免票數高達近94萬。高雄民心為何二次「翻轉」?
韓國瑜出任市長几個月後轉攻「大選」,已一再被證明是失策之舉。在他贏得高雄市長選舉、人氣爆棚之際,很多人拱他「再上層樓」。面對誘惑左右為難,也屬人情之常。
鴻海集團前董事長郭台銘宣布參加「大選」時,韓國瑜若能「就坡下驢」,或可成就「兩全其美」佳話。可韓不但未抓住良機,反而喊話「有人背後打槍」,形象瞬間重傷。
台灣「名嘴」李正皓6月6日晚發文表示,去年他與郭台銘及許多藍營朋友公開預言,韓國瑜如果參選「大位」,唯一下場就是讓國民黨被「三殺」(「大選」、「立委」、市長皆失),「如今全應驗了」。
韓國瑜的市政成績其實並不差。高雄近日暴雨,路面積水2小時就能退去,跟過去動輒積水數天相較已大有改觀,更與陳菊治下路面出現5000個「天坑」形成鮮明對比。
馬英九辦公室6日表示,高雄市政府團隊過去一年半來在治水、修路、防疫、雙語教育等各方面,較民進黨「執政」時期有明顯進步,如今不能再繼續為高雄市民服務,「十分遺憾」。
然而,台灣的選舉總是感性大於理性,民進黨恰恰最擅長玩弄感情、製造仇恨。這次,民進黨死盯韓國瑜「背叛」高雄這一點,放大高雄人的怨念,終將韓國瑜打落塵埃。
當初,韓國瑜以「發大財」鼓起高雄人的希望,以「高雄又老又窮」激發高雄人的不甘;而今,憧憬被怨恨取代,市政實績不重要,快意恩仇才是「民主嘉年華」的主旋律。
「罷韓」之後,高雄幾個月內要進行一次大型補選,2021年底要開始2022年縣市長選舉——2018年到2022年間,該市共計經歷5次大型選舉,勞民傷財之餘,“贏家”顯然不是高雄。 【韓國瑜參加2020年台灣“大選”(圖源:紐約時報)】
至暗時刻
「罷韓」鬧劇是台灣選舉史上少見的「至暗時刻」。
為「追殺」韓國瑜,民進黨先是隱身幕後支持「罷韓」團體,宣稱「罷韓」是「公民運動」,自己「不會參與」,最後乾脆跳上台前,毫不避諱地用盡行政資源「催票」,吃相之難看令人咋舌。
「罷韓案」中有不少違背島內「選罷法」的操作,但台「最高行政法院」4次駁回韓國瑜停止執行「中選會」罷免案的申請。本該中立的「中選會」,更對「罷韓案」一路開綠燈:疫情期間籌借投票場所有難度,「中選會」主委李進勇嚴令校園和行政機關出借場地,稱「不借我頭剁下來給你」。
台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投票前夕稱「發燒者可在適當防護下出門投票」。台衛生部門負責人陳時中直言:「讓居家檢疫者能出門投票。」
此外,台教育部門發通函給大學院校,強調必須放假以便師生投票;台交通部門促台鐵提醒員工投票;台防務部門延期防務大學入學考試,以利考生投票;「罷韓」團體將台當局法務部門標誌用於「罷韓」宣傳,法務部門負責人表示「能原諒就原諒」;而當韓國瑜呼籲民眾「不投票,只監票」時,台「警政署長」疾呼「有黑道幫韓國瑜監票,導致民眾不敢去投票」……
投票前3天,蔡英文以民進黨主席身份裁示,無異議通過民進黨中常委立委沈發惠提案,呼籲6月6日高雄市民踴躍「行使罷免投票公民權,共同決定高雄城市未來」。
原來,民進黨所說的「民主價值」,就是不擇手段搞死對手的價值。從瞞天過海的「兩顆子彈」到明火執仗的公器私用,民進黨的選舉「奧步」越來越沒底線。
誰是贏家?顯然不是民主。
打開魔盒
此次「罷韓」最大意外,是高雄市議長許崑源的墜樓身亡。這位對韓國瑜寄予厚望、盼他查辦陳菊「3000億新台幣弊案」的長者,或許是對台灣政治徹底絕望,選擇了縱身一躍。
許崑源之死,是「罷韓」所引發的台灣社會對立和族群撕裂的縮影。在「兩年拼選舉,兩年拼經濟」的台灣,選舉曾造成眾多家庭失和、兄弟夫妻反目、親戚朋友老死不相往來。而今,令人心力交瘁的選舉過後,竟然還有罷選,選舉症候群的焦慮指數自然會飆升破表。
與此同時,得意忘形的民進黨及綠營支持者,還要對死者落井下石、在生者傷口上撒鹽。民進黨台北市議員梁文傑在網上貼文稱「嚇死人,是有賭很大嗎」,暗示許崑源是在「罷韓」地下賭盤賭輸後自殺。
有這樣的民進黨、這樣的綠營支持者,台灣社會怎能不加劇撕裂、加速沉淪?
「罷韓」過程中,韓國瑜始終低調應對,強調市政優先,未動員「韓粉」投反對票。國民黨亦無明顯反制動作,僅由高層作出部分「挺韓」表態,配合宣傳高雄市政成績,給人以「只挨打不還手」的觀感。
台灣罷免辦法規定,罷免同意票數大於不同意票數且同意票數達到選舉人數的25%,罷免即可通過。島內選舉勝負差距一般都不大,只要會操弄仇恨,動員25%的罷免票並非難事。
既然如此,嘗到甜頭的民進黨會不會如法炮製?慘遭凌虐的國民黨會不會憤而復仇?「罷韓」很可能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擺在台灣面前的,恐怕是更深層的撕裂對立和無休止的虛耗空轉。■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