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蝗災、洪水,到底是不是澳洲那場大火給世界埋的坑?

大田、酒六

最近的世界實在是災難頻發,新冠疫情還沒結束,蝗災洪災糧食危機接踵而至,鄰國又出現不明原因的肺炎,昨天我們說了哈薩克斯坦的不明原因肺炎之後,有讀者聯想到去年澳洲的那場大火:新冠、蝗災、洪水,到底是不是澳洲那場大火給世界埋的坑?

其實這種懷疑並非僅存在於評論區中,微博上無數人也把澳洲大火和新冠疫情聯繫在一起討論。

為什麼人們會把這兩件事情聯繫在一起?澳洲那場大火之後為何世界出現這麼多一連貫災難?這兩者之間到底是否有聯繫?

我們今天來看看大家為何把今年的災難和澳洲的大火聯繫在一起。

7月3日,從海關總署傳出觸目驚心的消息:從厄瓜多爾凍南美白蝦外包裝中檢出新冠病毒。這是繼北京新發地和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後,再一次傳出海鮮和新冠有關聯,立刻引爆了輿論熱議。

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的消息,我們得知:目前,海關對進口冷鏈食品開展新冠病毒監測。7月3日,全國海關共抽樣監測樣本227934個。其中,大連海關從裝載厄瓜多爾註冊編號24887生產的凍南美白蝦集裝箱內壁一個樣本中、厄瓜多爾註冊編號681生產的凍南美白蝦的三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同日,廈門海關從厄瓜多爾註冊編號654生產的凍南美白蝦的兩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上述企業的凍南美白蝦蝦體和內包裝樣本,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這次出事的厄瓜多爾凍南美白蝦和此前的三文魚一樣,都是大家餐桌上非常常見的海鮮食物。

厄瓜多爾南美白蝦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這就表示在北京新發地農貿市場三文魚案板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後,國家補上了檢查「冷鏈傳輸」這一環;而且,這加速了北京疫情溯源的進程。

現在種種跡象,都把新冠病毒傳播的一個箭頭指向了「冷鏈」,尤其是進口冷鏈。

此前我們一直很納悶,在中國嚴防死守的情況下,新冠病毒到底怎麼傳到中國來的?

加上此前,世界多地的新冠疫情爆發在海鮮市場附近,這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冷鏈食品傳輸是不是出問題了?

這次南美白蝦也是,蝦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外包裝出現問題,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冰。

這些進口的魚蝦來自哪裡?他們的生長環境怎麼樣?

今年,南北極都有科學家預測隨着氣候不斷變暖,南北極永凍層融化將可能釋放出沉睡數萬年甚至幾十萬年的病毒和細菌。

有遠古病毒,加上南北極氣溫達到歷年新高,現在大家提出一種新的假設:冰層逐漸融化,已經融化到有病毒的那層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會帶來一個可怕的事情,全球變暖南北極冰層下上遠古年間的病毒浮現出,污染了水源。

由於許多海鮮並沒有肺,是屬於比較單一的生物,原則上不會感染新冠。

但它們生活的海呢?水域裡是否已經被南北極冰川融化釋放出的病毒污染了?這種病毒會是新冠病毒嗎?

我想,這個問題現在雖然沒有確切的答案,但不失為一個我們討論的方向。

不然怎麼解釋世界多國新冠爆發於海鮮市場呢?

細思極恐。

而按照這個邏輯推測的話,我們發現了可怕的「罪魁禍首」——去年澳洲燒了8個多月的超級山火。

8個多月啊!

燒毀了1260萬公頃的土地——超過了比利時+丹麥+荷蘭的國土面積總和。

排放出約4億噸的二氧化碳——(統計截至2020年1月16日)超過116個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國家的年排放量之和。

奪去了451人,和數十億動物的生命——消防員的犧牲、居民吸入濃煙、動物無處可逃、許多生物物種瀕臨滅絕。

………

這可以說是一片生靈塗炭。

而更可怕的是,澳洲山火帶來的溫室效應,加劇了全球變暖。

誰敢說南北極氣溫突破新高跟這場超級山火沒有關係?

澳洲山火過後,家園盡毀

這個時候,我們總結了幾個關鍵詞,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它們是:

澳洲山火、二氧化碳、全球變暖、南極突破20度、北極氣溫直逼38度、科學家稱南北極凍土層有遠古病毒、南北極冰川融化、多國海鮮市場首爆發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發…

看看,這個時間線,這些「可怕」的字眼,我們不得不懷疑,澳洲山火是否就是新冠的元兇?

這個時候,倒是蠻適合用上特朗普那句名言:想想吧!

是啊,該想一想了,還要往深處想,從科學的角度去想。

等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天,所有人一定都會吃一大驚。

如今,澳洲大火已經熄滅,但這一場熊熊大火,燒的不僅是樹木、動物,很可能燒的是人類的未來。

事實上,在澳洲,夏季發生小規模山火是不算太稀奇的事情。在澳洲東南部,由於夏季和秋季時,空氣濕度減少,草地和森林變得乾燥,所以很容易發生火災。

有一些山火不需要人為干預,就會慢慢自己熄滅。

但2019年的這個夏天,是澳洲有記錄以來:氣溫最高、最乾燥的夏天。

極端的高溫、持續的乾旱和強風的綜合作用,造成了這次災難性的山火。

根據2019年12月7日的衛星圖片,紅點標誌為森林大火發生地,澳洲東海岸多處受災。

2019年的澳洲,不僅迎來了史上最乾燥春天;12月中旬,更創下有史以來最熱一天:平均最高氣溫41.9攝氏度。

正是因為這樣的極端氣候,讓這場叢林大火「有持無恐」,甚至燒到了居民區。

區別於以往的山林大火,這場火災的起始早,持續久:大火在2019年9月開始並爆發,但在12月到2020年的1月才達到頂峰。

期間各種救援隊、直升機,都沒有特別明顯的制止作用。

最終收復山火的,還是大自然。

直到2020年2月,澳洲的降雨季節到來,降雨量開始增加,山火才逐漸停止蔓延。

自然氣候是澳洲大火的誘因,但不可否認的是,人類活動導致的氣溫升高,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

法國於洛基金會的顧問Jean-Marc Jancovici 替大家算了一筆數:一般來說,一公頃的森林會含有40到100噸的二氧化碳,倘若僅有其中一半的林木在本次大火中被焚燒,也就是說,每公頃森林的焚燒至少向大氣釋放出平均30噸的二氧化碳。
當然,這裡面還沒有考慮到火災將土壤中吸收的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氣中的部分。

「澳洲大火」和「全球變暖」,瞬間就變成了「相輔相成」的搭檔。

大火中排放的4億噸二氧化碳,超過了全球116個「2018年度排放量最低」的國家的總和,是2018年加州山火二氧化碳排放量的9倍;

煙霧覆蓋面積高達2000萬平方公里,足以籠罩整個俄羅斯;

大火煙霾擴散,大量污染物吹響新西蘭,染黃了新西蘭天空;

新西蘭冰川、雪地倍煙塵污染,由白變黃,變色冰川和雪地無法反射陽光熱能,加速融化。

除了釋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銳減的森林面積也大大降低了吸收溫室氣體、調節氣候的功能。

簡而言之,大火和氣候變化是個惡性循壞,他們互相「成就」了對方。

澳洲大火後,當地居民的空氣和水資源被污染、澳洲生物多樣性遭受了嚴重威脅、受傷的動物們無家可歸。

但影響遠遠不僅是這些。

2020大蝗災

  • 2019年12月底,3600億隻蝗蟲摧毀了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17.5萬英畝農田;
  • 2020年2月,沙漠蝗蟲「佔領」巴基斯坦多地,導致當地農作物絕收;
  • 沙漠蝗蟲「入侵」印度,造成糧食減產 30%-50%;
  • 東非國家遭遇了25年來最嚴峻的沙漠蝗蟲災害。

無獨有偶,蝗災的起源,也得到了極端天氣的「助力」。

沙漠蝗蟲的生活區域,位於西非和印度間的乾旱地區,面積約1600萬平方公里,覆蓋約30個國家。

由於氣候乾旱,蝗蟲一般數量很少,獨居為多,所以對農業發展並沒有過大的威脅。

但如果幹旱地區的植被迅速增長,蝗蟲就會迅速繁殖,瘋狂生長,並趨向集體活動,並對農作物造成危害。

糧農組織(FAO)表示,2018年的時候,阿拉伯半島南部曾爆發颶風和大雨,受到氣候變暖影響,這片蝗蟲的居住土地變得濕潤起來,也為蝗蟲的繁殖和生長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而2019 年 9 月的「極強熱帶印度洋偶極子正位相事件」,更是使東非沿岸一帶降水量增加。

恰逢九、十月份是幼蟲破土而出的時間,充足的水分加上良好的土地條件,使蝗蟲加倍加速地成長,猖獗地剝奪土地、破壞農作物。

中國的持續暴雨

截至7月2日,中央氣象台已連續31天發布暴雨預警。

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發布的2020年夏季預警大數據報告數據顯示:今年進入五月後,雷電和大風預警最多,分別比過去四年均值增長了103%和81%;6至8月,最常見的則是雷電、暴雨預警。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特別顧問丁一匯指出: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北半球的氣候格局或已發生改變。

在常態下,南北溫度分佈為南熱北冷,赤道和極地溫差較大,在這樣的大氣環流格局中,北半球形成的是較強西風帶。

但全球變暖後,極地和中緯度之間的溫差減小,西風帶強度減弱,高溫熱浪向北推進,壓迫極地冷氣團南下,形成了全國大範圍的降水。

亞馬遜森林的大火、冰蓋融化、林北線北移、北極急速升溫…

隨着各種事件的發生,這似乎是大自然給我們的警告,人為的變暖信號、氣候紊亂的影響在世界各地變得越來越清晰。

圖為亞馬遜森林大火

北極迅速變暖,使永凍層逐漸解凍,釋放出來的還有大量的碳與甲烷、有毒的汞和古老的病毒。

甚至有人猜測,新冠病毒是冰封的遠古病毒中變異的形態。

這,並不無道理。

或許從前大家會覺得,氣候變化對我們來說,太遠了,都是科學家、政治家的事情,我們並做不了什麼。

今天,大火、降雨、病毒、空氣質量卻實實在在地警示着我們:全球變暖,人人相關!

「眾人拾柴火焰高」,在各國積極採取措施應對氣候變化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自己的力量:做好垃圾分類、出行多使用公共交通、少用塑料製品、多走路多種樹,都是一些我們力所能及做貢獻的事情。

澳洲大火是停了,但我們不希望報導停止了,火不燒了,人們對氣候變化的關注也消失了。

人類是健忘的,需要被提醒。但人類也是有愛的,能團結起來面對苦難的。

我們可以用錢破滅一場大火,但卻不能用錢買來重新冰凍的冰川。

我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全面減緩氣候變化,不是等我有時間了再做,不是等我有錢了再做,不是10年、15年後才開始做。

而是現在就開始做。

而2020年新冠、蝗災、洪水等一連串災難到底跟全球氣候變化有沒有關係,相信時間和科學會帶來真相。

只是,但願人類不要明白得太晚。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