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對華態度上,德國與英國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狀態。
英國,政治上干涉中國內政,在香港問題上與美國亦步亦趨,完全背離了中英關係發展的方向;經濟上,禁止使用華為設備,要將華為趕出英國市場。英國在政治上、經濟上完全倒向了美國,沒有了過去相對獨立的狀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中美到了「斷交」的邊緣,中英關係也已經到了嚴重倒退的邊緣。
德國,政治上對中國保持克制,沒有像美國那樣刻意批評中國,在香港問題上相比美英澳等國溫和得多,並且沒有採取更多的干涉中國內政的表現,另外德國作為下半年的歐盟輪值主席國,默克爾明確表態將對華關係列為外交的重點,同時德國與美國的節奏明顯有了較大差異;經濟上,德國則表現得更加積極與中國靠近,包括更多經濟合作。以最近復工復產為例,從5月下旬到7月上旬,中德「快捷通道」商業包機已分三批次從德國運回「數百名」德國企業家和他們的家屬,該通道也被形容為「新冠肺炎疫情下有溫度的中德快捷通道」。
相比德國和英國,法國則居兩者之前。一方面,法國沒有像英國那樣完全針對中國,另一方面卻也單方面對中國航班進行了限制,同時在香港問題上對中國的批評甚於德國,弱於英國。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同樣是面對中國,英國向左,德國向右,法國卻走中間呢?
這和他們的現實利益和政治價值取向有密切關係。
首先說英國。英國這個國家,政治上是非常老奸巨猾的國家,能在近代成為「日不落帝國」,後來又能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及時調整自己的國際地位,並最終很好地遊走在大國力量之間,這是英國的政治智慧。
歷史上,英國與歐洲次大陸國家的關係非常微妙,英法之間有百年戰爭以及海外的殖民爭霸歷史,一戰、二戰英國又和德國是之間的激烈碰撞。所以,英國對歐洲大陸國家一直是保持着警惕,擔心自己被歐洲大陸國家給吞掉,這種政治意識形態哪怕到今天也一直存在,這是島國意識使然。
基於這樣的意識形態,英國在二戰之後一直是在美歐之間遊走,一方面借美國之力在歐洲提升自己的話語權,另一方面又利用自身歐洲國家的概念在歐洲代表美國的利益,其戰略定位非常的巧妙。也正是這樣的定位,英國在過去幾十年既保持了自己的獨立性,又在歐美之間保持了較好的戰略平衡。
然而,隨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世界格局也發生着重大變化。本來,德法希望通過藉助金融危機加速歐盟的整合,這就涉及到英國兩個重大利益:一是補繳歐盟的會費,這是一大筆錢;二是歐盟統一權力意味着英國獨立話語權將被壓縮,譬如英國比較獨立的財政體系和貨幣體系,過去英國主要是跟着美國制定政策,現在歐洲要讓其放棄美國而回到歐盟,英國不幹,於是就搞出個「脫歐」運動,並最終脫離了歐盟。
英國如果脫歐,站在一個成熟政治家角度,他需要扮演好新的角色,其中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在美歐、中歐之間做好平衡,過去些年英國也一直是這麼做的,大力發展和中國的經濟關係、戰略關係,就是這一立場的體現;英國一直沒能實現脫歐,同樣也是英國糾結的體現。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文翠珊下台了,曾經的「美國人」鮑里斯·約翰遜上台了。他上台後兩件事幹得「驚天動地」:
一是實現了「脫歐」。「脫歐」使得英國戰略上更加貼近了美國,疏離了歐盟,在折騰幾年後歐盟也希望英國趕緊脫歐,快刀斬亂麻少牽扯那麼多精力。
二是徹底倒向美國與中國交惡。過去差不多十年,英國處理對美和對華關係都特別小心,盡量不太過傾向誰,一般政治上會更加傾向於美國,但並不會特別刺激中國;經濟上會一定程度上保持中庸,但積極發展對華經濟關係。然而,到了鮑里斯·約翰遜當首相後,政治上、經濟上都徹底倒向了美國,這實際上是英國在把自己未來的路堵死,因為未來無疑中國的經濟話語權在國際上會越來越大,英國這麼做是自絕前程。
那麼,英國為什麼這麼幹呢?表面上看英國迫於美國的制裁壓力,本質上卻是領導精英戰略上出錯了。也就是說,當美國向英國施加更大的壓力後,鮑里斯·約翰遜政府沒有能力來應對,於是就簡單地認為配合美國就能解決問題。然而,對英國來說,更大的長遠戰略問題就是得罪了中國。
所以,面對中國時英國選擇向左,一方面是脫歐後自己缺乏主心骨,當來自美國的政治壓力加大後,英國選擇了妥協;另一方面,就是英國人選擇了一個「德能都不配位」的首相來領導英國。
再說德國。相比英國,德國在過去一段時間以來一直在積極發展對華關係,尤其是最近德國與英國、法國表現明顯不同。那麼,德國做這樣的政治選擇又是為什麼呢?
德國與英國不同,德國是一戰、二戰的戰敗國,政治上二戰後一直都有被閹割,所以德國一方面在謀求更強的政治權力,但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引起盟友的戒備,所以德國在外交政策選擇上往往要穩很多,盡量不做出頭鳥。只有在需要出錢的時候,德國才會更加積極地發揮影響力,以通過經濟手段來提升自己的政治影響力。
這一次,德國與英國在對華態度上明顯相反,從根本上說是3方面因素所致:
一、特朗普上台後,德國已經測試過雙方很難在政治經濟上實現協調。特朗普上台後,德國為了討好美國,一度故意惡化對華關係,默克爾政府的意圖是,美國在軍費、對歐貿易戰方面把歐洲視作盟友,但特朗普政府「美國優先」的立場沒變,默克爾在特朗普面前幾次碰壁,後來逐漸調整了政策,其中包括對華態度。
二、德國明白,歐盟要想獲得更加獨立的政治能量,在中美之間平衡是關鍵。德國、法國一直是想讓歐盟具有更加獨立的影響力的,只是面對美國自己太沒底氣,再加上歐盟心不齊,所以這種事情推動很慢。但有一點德國是清楚的,那就是中國是全球第二大強國,政治影響力在不斷擴大,德國和歐盟要想提升自己影響力,與中國合作是不可避免的。譬如,德國就明確表示看到了中國在世衛組織發揮的影響力,並且顯現出與中國合作的態度。很顯然,這就是德國也想找到發揮影響力突破口意思。
三、德國、歐盟經濟的未來在中國。種種跡象表明,雖然德國、歐盟現在對美國經濟依賴程度依然更大,但歐盟與中國、美國的貿易額差不太多,同時中國市場在加速成長,而美國市場則已經沒有了空間。未來德國、歐盟經濟的未來在中國還是美國,一目了然。
默克爾政府在這方面明白了,當然在選擇的時候會有新的想法,這就是過去一段時間德國對華態度轉變的內在因素。
那麼,法國呢?法國這個國家是非常有趣的,他二戰後的五常地位某種程度上是「撿」來的。法國在二戰開始後不久的1940年就被希特勒的德軍給佔領了,所以在二戰中法國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在二戰快結束時大國開會原來的四巨頭分別是美國、蘇聯、英國和中國的元首。但是,聯合國五常投票總不能是雙數吧,所以後來就瘸子裡挑將軍加入了一個法國。當然,過程還是比較複雜的,但有一點可以確認,法國在戰後的秩序中一直是一個相對尷尬的角色。
不過,為了突出法國的政治地位和立場,法國一直表現得與眾不同,他一直以來都不太迎合美國,而是盡量在保持相對獨立的外交政策。這其實也是法國在政治上利益最大化的辦法。英國是肯定親美的,德國是戰敗國是缺乏話語權的,那麼法國如果也完全亦步亦趨跟着美國,豈不是要跟在英國屁股後面了嗎?所以,法國選擇較為獨立的外交政策不是沒有原因的,高盧雄雞「高昂的頭」,某種程度上代表着老歐洲的政治姿態。
然而,法國的政治態度在希拉克下台後開始出現明顯變化,時任法國總統薩科齊開始走親美路線。薩科齊下台後換了奧朗德,奧朗德也沒有把法國帶回到希拉克時期的影響力,而到了馬克龍這個奶油小生時期,最初也是表現得親美,但後來也是在幾次過招後被特朗普「傷了自尊」(馬克龍與特朗普在白宮一起種下的「友誼小樹」,在馬克龍訪問離開後就立刻被拔了),法國對美態度也有改變。所以,後來中法開始在「一帶一路」倡議方面展開合作,中法還搞了一個《全球治理論壇》。
然而,在過去一段時間裡,法國既沒有表現得像德國那樣更積極地拓展對華關係,也沒有表現得向美國靠攏,這其實也符合現在法國人的心態,那就是想保持一種刻意的「獨立」以顯得自己「獨立」。
面對這樣的局面,中國需要將英國與歐盟分開來看且分開對待,中國在發展與歐盟關係的同時,也要分別用不同的方式對待德國和法國,從而使得中國在對歐關係上形成新的突破。尤其是中德的合作尤其值得加速推進。
不過,我們也要明白,歐洲政治上很大程度上還是從屬於美國的,歐洲的態度是有可能隨着美國的壓力而變化的,其中也包括德國。所以,我們需要一方面積極發展對歐關係,另一方面也需要保持警惕,做好最壞打算。
但有一點我們可以明白,通過香港問題對西方測試後,西方國家雖然立場上有相似之處,但並不完全一致。這一測試,實際上為我們未來解決台灣問題提供了參數和參考。我們該如何去具體制定策略操作,已經越來越清晰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