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永遠也無法挑戰中國

花貓哥哥

西方媒體報導發展中國家最喜歡吹捧的有兩個點,講個人就吹捧曼德拉,講國家就吹捧印度。我們有些腦殘對西方媒體都是盲目的信任,所以中國也有一批「印吹」粉,三天兩頭嚷嚷,印度是中國未來最大的潛在競爭對手。

今天就來講講印度。

先給個一劍封喉的結論:印度永遠也無法挑戰中國!

記住,是永遠!不管這個星球未來怎麼運轉,不管國際局勢出現什麼變化,印度也沒有半點挑戰中國的機會。

為什麼?

基因、文化、制度、基礎……只要你能想出影響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印度都不如中國。就像一個賽道有兩個運動員,印度這個運動員先天基因有缺陷,後天營養有問題,教練水平也差,訓練水平更是遠遠不如,這兩個運動員就是比賽一萬次,印度也會被虐成渣啊!

我們一個一個來說。

1、國家與民族的基因

先講講印度這個國家與民族的基因問題。

談到印度這個國家的基因,甘地就是一個繞不開的人物。甘地身後獲得兩個稱號,每一個都達到不得了的高度。一個是「聖雄」,這是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首先喊出來的,意思就是「聖人中的英雄」,比「聖人」還高一個級別。

所以,如果人類歷史上所有的「聖人」在一起合影,甘聖人都得站C位。

另一個就是「國父」,意思就是印度全國人民的爸爸。有點育兒經驗的人都應該知道,爸爸不僅對孩子的基因有決定性的影響,而且對孩子的性格、氣質影響也非常大。

所以,研究1948年立國印度的基因、氣質、風格,首先就得研究甘國父。

下面有請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先生出場!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右上)

1869年,甘地出生在一個印度教家庭,父親是當地土邦首相,所以,甘地是正經的官二代。甘地從小接受的是印度教教育,印度教對他有很大的影響。19歲甘地赴英學習,專業是法律,但是甘地卻對基督、伊斯蘭等宗教表現出很大的興趣。

最後甘地形成的三觀基本就是一個類似於將全球三大宗教印度教(印度教其實與佛教差不多)、基督教、伊斯蘭教糅合在一起的綜合體,當然決定性的還是印度教——印度教的基本教義就是仁愛、非暴力、不殺生。

雖然甘地在英國近距離的學習了西方文明,但是根深蒂固的宗教思想讓甘地對近代工業文明是一種嚴重排斥的態度。

甘地就明確說過,印度不是壓抑在英國鐵蹄之下,而是壓抑在近代文明之下,並且堅決反對在印度進行工業化建設。「在印度發展工廠,倒不如直接把錢送到曼切斯特(英國的工業區),使用曼切斯特的布(工業品),我們還只是損失了金錢,但如果印度也產生一個曼切斯特,我們生存的道德基礎將毀滅」。

所以,印度的國父甘地就是一個這樣的人——一個宗教思想佔據主導地位,嚴重敵視工業文明的人。這樣的人成為印度的開國國父,是印度這個國家與民族先天基因就有重大缺陷的重要原因。

為什麼?

殖民地時代的印度與舊中國情況很類似,其實都是面臨著三座大山的壓迫——帝國主義(殖民者)、封建主義、官僚資本(買辦)。這三座大山就是依附在國家與民族軀體上吸血的食利階層。

你不管是反帝還是反封建,本質就是要奪走某個特定食利階層的利益——俗話說,擋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這是你死我活的殘酷鬥爭,而甘地卻是一個滿腦子「仁愛、非暴力、不殺生」宗教思想的人。

這樣的人最後卻成為反抗殖民主義壓迫的領導人簡直就是一種諷刺。至於被後世倍加推崇的所謂「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簡直就是一個笑話。

偉大領袖有一段名言: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

這段名言深刻揭示了被壓迫階級與壓迫階級之間只有你死我活的關係,沒有其它的選擇。

甘地對殖民地時代印度的階級壓迫視而不見(呃,這也可以理解,甘地自己就是官二代出生,他所加入的國大黨就是一票買辦資產階級成立的政黨)。不僅從不觸及殖民地時代印度的封建主義(地主)、官僚資本階級(買辦)的階級壓迫,而且即使是反對殖民主義,也不敢將矛頭直接指向英國殖民者,而是將印度人民的苦難歸結到一個近代工業文明上。

這種認識水平不客氣的說——與義和團運動的拳民差不多,唯一的區別甘地是一個崇尚非暴力的拳民。

按:以上分析與描述可能一般人覺得有點枯燥,但是對於後期印度這個國家為什麼先天基因不良,發展遲緩有非常重要的關係。

那麼,甘地是如何成為印度反殖民主義運動的領導人的呢?

一切都是機緣巧合。

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因為軍費開支巨大,就加劇了對殖民地的掠奪。戰爭期間,英國在印度不但將稅負增加了50%,還濫發貨幣對印度人民進行搜刮。

兩項措施導致印度物價飛漲,民不聊生。以物價為例,如果戰前印度物價指數為100,到1919年,糧食價格為190,布匹為290,土布為160。

為了籠絡印度人民,防止印度人民反抗導致自己後院起火,在戰爭最困難的階段,英國發表了蒙太古宣言,承諾戰後將在印度成立責任政府——當時印度精英階層認為這是英國承諾將在戰後讓印度實現自治,於是全力支持英國對德國的戰爭。

結果戰後英國拋出的蒙太古—蔡姆斯福德方案讓印度精英階層大為失望,這個方案不過是在殖民體制上做了微小的變革,距離印度自治的目標差距有十萬八千里。

蒙太古—蔡姆斯福德方案一出,印度舉國大嘩。當時印度最大的政治組織是國大黨,這個國大黨是19世紀末成立,核心力量就是印度的資產階級——

大家想一想,一個殖民地國家,資產階級除了買辦資本還能有啥純粹的民族資本?所以,這票印度資產階級與英國殖民者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說白一點,這票資產階級本質就是在英國殖民者手裡討飯吃。

大英帝國建立人類歷史上疆域最大的帝國,對殖民地管理是很有一套的。比如對印度這麼大的國家,僅靠殖民者自己是絕對不行的。必須尋找本地合作者——而買辦資產階級就是最好的對象。

所以,當時不僅英國殖民政府充斥着大量的買辦資產階級,還扶持這票資產階級成立的國大黨成為印度影響最大的政治組織。

所以,在蒙太古—蔡姆斯福德方案公布後,國大黨一票領導人雖然表面上對這個方案提出尖銳的批評,但是最後的表態還是準備接受這個方案。

反正殖民地老爺多少也讓渡了一點權力出來,先拿到手也是不錯的選擇。

國大黨的表現不僅非常讓印度人民失望,就算是黨內也出現嚴重的分歧,很多基層黨員也覺得黨的領導人態度太軟弱,應該有所行動給英國殖民地當局施加更大的壓力。

在這個關鍵時刻,甘地帶着新的策略閃亮登場了。

甘地的策略就是「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這是一個恰好能滿足當時印度各方的一個折中的方案:

不合作:滿足印度人民以及黨內激進派希望抗爭的訴求;

非暴力:能控制抗爭的力度,對殖民地當局的刺激較小,又能滿足買辦資產階級不與殖民地當局撕破臉的訴求。

對於甘地而言,「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最能體現其既要抗爭,也要滿足「仁愛、非暴力、不殺生」的宗教思想。

為了贏得黨內與黨外的群眾的支持,甘地信心滿滿宣稱,只要執行他的這個「非暴力不合作」策略,印度就能「在一年內實現司瓦拉吉」!

呃,這個「司瓦拉吉」又是一個令人蛋痛的名詞,它的意義是含糊不清的,溫和派把它理解為在英國領導下的「高度自治」;激進派把它理解為徹底趕走殖民地當局,實現印度的完全獨立。

反正怎麼理解都對——這是佛教的獨門絕技,創造一個含義不清的名詞,不同的人群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投射它的含義,等到最後結果出來后,掌握最終解釋權的大師自然會出來說,我之前說的就是這個結果。

這麼一個含糊的口號因為滿足了不同人群的訴求,所以,最後甘地就獲得黨內黨外絕大多數人的擁護。

那麼這個「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主要內容是什麼呢?

1921年甘地主導的「非暴力不合作」主要就是三點內容:

  • 不為殖民地當局做事(不當官);
  • 不去公立學校學習(不上課);
  • 抵制英國商品(不用洋貨)。

這三點除了抵制英國商品能給殖民地當局帶來點壓力,其餘兩點都是渣啊——不為殖民地當局做事,相當於放棄公務員鐵飯碗,不僅個人利益損失很大,而且對殖民地當局真沒有一點壓力,任何時代,一個鐵飯碗總有無數人盯着,你不幹有的是人干。

不去公立學校學習——那啥,英國人會在乎殖民地人民拒絕受教育嗎?

甘聖人制定一個「非暴力不合作」計劃,計劃內容就是不當官、不上課、不用洋貨,這個計劃對殖民地當局的影響力微乎其微,而甘聖人卻樂觀地認為靠着這些手段可以讓英國人在一年內乖乖讓出自己的殖民統治——

制定一個小計劃,卻認為可以迅速實現一個大目標——這簡直就是清新脫俗的迷之自信啊!

現在大家知道印度人迷之自信的基因來自哪裡了吧?

下面我們來看看「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成果。

不為殖民地當局做事:1921年有87人放棄在殖民地政府的公職,另外有94民穆斯林警察辭職。這點數量對於殖民地官僚體系數十萬雇傭人員相比,連杯水車薪都算不上。

不去公立學校學習:這個倒是成績顯著,1921年——1922年,殖民地公里學校學生減少了42000多人,大概有30%的學生翹了課,我不知道這個對殖民地當局有沒有壓力,倒是很可能給執政者省下一大筆教育經費。

抵制英國商品效果很明顯,國大黨全黨動員,向印度老百姓廣泛開展民族主義教育,提倡用國貨——呃,就是國大黨資產階級自己生產的土布、煙、酒等商品。

這種事情國大黨動力十足,買國貨不但可以批上一層「民族主義」的高尚外衣,而且這個利益也是實打實的啊!

以英國進口布匹為例,1920年印度進口英國布總值約10.2億盧布,1921年降到5.7億盧布,樸實的印度民眾在國大黨的號召下,紛紛把自己身上的洋衣服脫下來,付之一炬,印度國產土布銷量暴漲,國大黨一票資產階級賺得盆滿缽滿。

抵制洋酒也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據當時的新聞媒體報道,在芒吉爾,一個女僕拒絕為女主人服務,直到女主人的丈夫戒酒為止——這種清奇的腦迴路讓我讚嘆不已。(這個案例見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印度近現代史》)

我們後世總覺得印度這個民族很奇葩,其實這個奇葩的基因在甘聖人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已經是種下了。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一開始就像一部喜劇片,但是隨着運動的影響力擴大,特別是底層的工農群眾參與,這個喜劇片就漸漸變成悲劇片。

比如工人罷工與英國工廠主的衝突,以及農民與英國種植農場主的衝突,要完全實現「非暴力」就非常困難。

這個時候,國大黨全面出動,在全國各地不停地安撫工農群眾,力圖將所有的抗爭納入「非暴力」的軌道——其實就是讓底層民眾面對殖民地當局的野蠻鎮壓時,做到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甘地在這個時候也是聖人光環附體,對於底層民眾運用激烈手段對抗殖民地當局的暴力,毅然決定絕食來抗爭——呃,不是抗爭殖民地當局,而是抗爭底層民眾——也就是說,工農群眾你們不能動手啊,你們動手我就不吃飯了!

但是甘聖人只能約束老百姓,卻無法約束殖民地當局的暴力行為。

1921年5月,英國種植園有6000工人成群結隊和平地離開種植園,我不給英國老爺幹活了行不行?結果種植園主對離開的工人開槍射擊。

1921年——1922年毛普拉群眾因為警察開槍打死多人,忍不可忍的情況下發動起義,結果被英國殖民地當局殘酷鎮壓,被打死上萬人,而國大黨與甘地卻公開譴責毛普拉群眾的暴力行為。

由於英國殖民地當局的暴力鎮壓,激發了印度國內更大的反抗情緒,即使在國大黨內部,升級「非暴力不合作」的呼聲也非常高。這個升級手段就是抗稅、不納稅來給當局施加更大的壓力。

但是甘地對於用「抗稅」的手段非常猶豫,他很清楚一旦走到這一步就時與殖民地當局徹底撕破臉,所以,他當時一直在黨內做安撫工作,並且對黨內宣稱等待他與殖民地當局談判結果。

結果,甘地還沒來得及與殖民地當局談判,1922年2月5日,在聯合省曹里曹拉村發生了和平遊行的村民與警察的暴力衝突,憤怒的群眾燒毀了當地警察署,22個警察被燒死。

在報紙上看到這個消息的甘地突出做出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終止「非暴力不合作」!

也就是說,這個「非暴力不合作」搞了才一年多,廣大印度群眾的熱情剛剛被調動起來,卻遇到兜頭一盆冷水,運動的主要領導人甘地決定不玩了!

對於終止「非暴力不合作」的原因,甘地解釋——「這麼發展下去,就是真正的暴力鬥爭了」。

呃,在甘地看來,運動的形式(非暴力)遠比運動結果(爭取民族自治)更重要!

所以,印度民族注重形式而不看重結果的基因也是國父甘地遺傳下來的。

但是,還有相當多的群眾嚴格執行了甘地「非暴力」的要求啊!之前忍辱負重受盡傷害就白費了?

甘地的決定連國大黨的其他領導人也看不下去了,尼赫魯(記住這個哥們)就尖銳的批評:「如果科摩林角上的一個村莊沒有遵守非暴力原則,難道喜馬拉雅山角下的城市就應該受到懲罰?」

正當甘地的威望受到廣泛質疑的時候,英國殖民地當局來了一波神助攻,1922年3月10日,殖民地當局逮捕了甘地,判了6年監禁——甘地入獄讓所有對甘地的批評戛然而止。

因為甘地的威望越來越高,第二年殖民地當局就把甘地給放了。

縱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有幾個規律很好玩。

第一,只要英國殖民地當局對印度資產階級壓榨得狠一點,甘地與國大黨就組織來一波「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印度獨立前有三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第一次是1920年(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第一次是1930年(全球經濟危機之後),第三次是1940年(二次世界大戰英國最艱苦的時期)。

第二,三次「非暴力不合作」持續時間都不長,第一次只有1年、第二次不到3年,第三次只有1年。中間停頓的時間一般都有8年左右。

第三,只要「非暴力不合作」出現較大的「暴力」行為,甘地都會緊急叫停整個運動。

第四,在甘地組織領導「非暴力不合作」時,英國殖民地當局毛都不會碰甘地一根,但是只要甘地叫停「非暴力不合作」後,殖民地當局一定會把甘地抓起來送進監獄,然後過了不久就會把甘地釋放。

所以,雖然每次叫停「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都讓印度革命群眾非常失望,但是大家的怨氣都衝著國大黨其它領導人去了,多次入獄的甘地威望反而越來越高。

按:甘地在監獄中應該伙食條件很不錯,因為甘地進了監獄後多次絕食(或者因為民間的「暴力」行為,或者抗議殖民地當局的「暴力」鎮壓),但是甘地不管是絕食一周、二周,三周都屁事沒有。

最神奇的是,1943年2月10日,甘地以74歲的高齡宣布絕食三周——也就說整整21天只喝水,不吃任何東西——所有的人都認為這次甘地絕對要領盒飯,最後甘地卻神奇的活下來。

這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大名鼎鼎的英國帝國主義怎麼突然變成了傻白甜?怎麼不趁着甘地絕食的機會下毒手啊?甘地在印度民眾威望這麼高,又一直與殖民地當局作對,隨便找個人拿着枕頭對甘地來一下——

就像潘金蓮對武大那樣,不就一了百了了嗎?屆時對外宣稱甘地因為絕食而死,自己連道義上的責任都沒有。

現在我們把進度條拖快一點,直接略過長達二十幾年的「非暴力不合作」——其實這個過程也沒啥好描述的,甘地與國大黨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就是不停的緊一下又鬆一下,如此反覆多次,最後印度人民的反殖民統治的運動就達到高潮了。

2、印度獨立與甘地封神

這裡講講最後印度是怎麼獲得獨立的。

首先是蓬勃發展的印度民族獨立運動已經遠遠超越了「非暴力不合作」範疇——包括1930年興起的印度共產黨領導的工農運動,以及殖民地印度軍隊的動搖——

特別是1946年孟買爆發的海軍起義給英國殖民地當局施壓了越來越大的壓力。

雖然在這個過程中,甘地與國大黨拚命給民族運動降溫,力圖回到「非暴力不合作」範疇,但是,連英國殖民地當局也明顯感覺到,這樣發展下去,國大黨將最終喪失對鬥爭的領導權。

一旦鬥爭的領導權被印度共產黨掌握,英國將丟失在印度所有的政治與經濟利益。

二戰之後,西方列強的工業化已經完全進入到機械化、電氣化時代,工業化的進步代表着工業社會與農業社會的經濟發展的代差進一步拉大。

對於英美這些工業強國而言,一個還停留在農業社會的殖民地最大的價值就是兩個:原材料提供地與工業產品的傾銷地。

直接佔領控制殖民地意義已經不大——農業社會的稅收有限,在扣除治理成本與基礎設施建設之後其實也榨取不了多少財富。

所以,二戰之後,歐美列強的殖民地紛紛獨立——歷史書上把這個現象解釋為歐美列強因為戰爭導致實力大損,加上殖民地人民的覺醒,導致列強已經無法繼續維繫殖民地的統治。

其實,這個解釋很牽強。真實原因就是,歐美列強主動推動了大部分殖民地的獨立——

就讓一票土著自己去承擔治理責任吧,他們愛咋折騰就咋折騰,只要控制住最賺錢的產業,只要保持貿易自由——

說實話,一個工業強國與一個農業國家「貿易自由」就是單方面的掠奪。而退出殖民地直接統治的列強,連治理的道義責任都不用承擔了!

好處基本保留,責任全部免除——這就是英美列強主動讓殖民地「獨立」的動力!

比如二戰後國力如日中天的美國就主動讓菲律賓獨立;比如現在政治上早已實現「獨立」的北非一票國家,其實國家經濟命脈還被法國牢牢控制;比如,英國在二戰後幾乎丟掉了所有的殖民地,但是英聯邦系國家還是與英國保持着政治、經濟、文化等等密切的聯繫,正是在這票英聯邦國家的支撐下,倫敦才成為與紐約並駕齊驅的全球兩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

印度獨立也是如此,當英國發現因為印度民眾的抗爭讓殖民地當局治理成本越來越高時,就迫不及待想從印度抽身了。

1946年3月15日,英國首相艾德禮宣布準備接受印度獨立的要求。

英國準備讓印度獨立,目的還是要最大程度維護自己在印度的傳統利益。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印度總督蒙巴頓策劃了一個印巴分治的方案——就是把印度分為兩個國家:以印度教為主的印度,以及以MSL為主的巴基斯坦。

這個方案很能體現英國佬全球攪屎棍的風格。

英國人殖民統治很有兩把刷子,其主要策略就是製造種族矛盾,然後分而治之。

當時印度有兩個影響最大的政治組織,一個是國大黨,另一個就是穆斯林聯盟。國大黨的基本盤是印度教群眾,而穆斯林聯盟的基本盤是穆斯林群眾。

在過去反抗英國殖民地統治的運動中,兩派一開始還是堅定的同盟,鬥爭矛頭一致指向英國殖民地當局,後來英國人運用分化、拉攏、打壓等多種手段,成功的挑起了穆斯林與印度教的宗教矛盾。

英國政府剛一宣布準備接受印度獨立,穆斯林聯盟就堅決要求獨立建國,國大黨堅決不同意。但是蒙巴頓制定的分治方案卻明顯傾向於穆斯林聯盟的意見——英國佬殖民地統治的基本策略就是扶持少數派,打壓多數派。當時穆斯林人群在印度屬於少數派。

於是,在印度獨立已經看見曙光的時候,印度教與穆斯林的矛盾就立刻爆發,印度各地教派衝突此起彼伏,流血事件層出不窮。

1947年2月英國人突然宣布,最遲不超過1948年6月英國殖民地政府將退出印度。也就是說,到1948年6月,如果國大黨與穆斯林聯盟屆時不達成共識接受蒙巴頓方案,英國就扔下一個爛攤子拍拍屁股走人了。

雖然國大黨一萬個不願意印度剛一獨立就得面臨分裂的結果,但是,如果繼續與穆斯林聯盟扯皮,整個國家將面臨四分五裂的局面,最後甘地與國大黨妥協,接受蒙巴頓方案。

印度即將獨立!這個結果讓甘地的威望達到頂峰。接下來的日子裡,甘地以自己的威望去平息各地的宗教衝突。在東孟加拉,在加爾各答,甘地所到之處,前一分鐘還殺紅眼的兩派教徒如同麥浪一樣紛紛拜倒,奇迹般的恢復了和平。

甘地的威望讓印度教狂熱的教徒非常不滿——有甘地在,印度教激進派對穆斯林的打壓就被捆住了手腳。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印度教狂熱分子刺殺,甘地也就從此封神。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自治領宣告獨立,15日,印度自治領也宣告獨立。1949年印度聯邦制憲會議完成憲法制定程序,新憲法宣布印度是主權的民主共和國。

現在讓我們來回顧一下印度獨立的這段歷史。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讓我們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歷史與印度獨立歷史對比一下:

1921年,甘地獲得國大黨領導權,開啟反抗殖民統治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

大家起點的時間差不多,但是基礎不一樣,1921年國大黨已經是一個成立幾十年的成熟政黨,擁有黨員幾十萬人,而1921年中共成立之初只有57名黨員。

雙方的目標不一樣,甘地與國大黨的目標一開始不過是希望實現印度自治,後來才發展到爭取印度獨立;整個目標也就是趕走英國殖民地當局。

中共成立之初制定的目標就是要推翻三座大山——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這是將當時舊中國所有的食利階層都當做了敵人——與印度甘地的目標相比,中共一開始就給自己開了一個難度極高的地獄模式。

最後中印都是差不多的時間建國,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那是真把「屋子打掃乾淨了」。

印度呢?地主、買辦資本等食利階層幾乎完整的保留下來,英國雖然結束了對印度的直接統治,但是英國所有的資本都得到保留,國大黨高層不僅一直與英國政界保持密切的聯繫,甚至連印度軍隊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英國人擔任總司令以及軍隊高級軍官。

由於印度食利階層完整的保留下來,所以,這個國家從建國之初就存在先天性的缺陷,這直接導致後來印度的發展步履艱難——這個我們後面來談。

印度獨立實現了甘地一生奮鬥的目標,也讓甘地走上了神壇,被印度民族尊稱為「聖雄」、「國父」,所以,甘地的性格氣質對印度這個民族影響是非常大的。

甘地給這個民族遺傳的基因包括濃厚的宗教思想、理想主義與迷之自信、做事散漫隨意缺乏恆心與韌性。

上述的特點我想經常與印度人有接觸的讀者應該有所體會,這裡就講講宗教思想對一個國家現代化進程的影響。

馬克思曾經說過,宗教是麻醉人民的精神鴉片。

這句名言是非常深刻的。但凡一個人沉迷於宗教,其生活態度多半有點頹廢,不管是遇到什麼困難,第一反應就是逃避——宗教就是最好的精神避難所。

一般來說,基礎條件差不多的宗教國家相對世俗國家經濟水平都要差一個檔次。宗教氛圍越濃,整個民族就越缺乏一種吃苦耐勞的奮鬥精神,缺乏一種戰天鬥地的狠勁。

從全球維度來看,為什麼東亞三國(中日韓)的人民工作最勤奮?原因就是東亞地區是一個比較純粹的世俗社會,受宗教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印度從歷史傳承來看,就是一個宗教影響比較大的國家。

獨立建國本來是一個最好的轉型成為世俗社會的機會,但是開國太祖甘地卻是一個渾身上下都散發著宗教思想的人(我發現自己能找到的所有甘地照片這哥們着裝都是袒胸露乳),這就導致了印度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擺脫不了宗教的影響。

莫迪在印度恆河冥想

3、印度建國後的道路

現在大家對印度獨立歷史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之後,下面我們來看看,印度建國之後的走過的道路。

如果甘地是印度的開國太祖,那麼,尼赫魯就是印度的立國太宗。這兩人基本決定了印度的國運。

下面,請甘地同學退場,有請尼赫魯同學上場。

尼赫魯(左)與甘地(右)

尼赫魯出身顯貴,家世比甘地還好。其遠祖是莫卧爾帝國皇帝非常尊崇的學者,祖上世代在莫卧爾帝國擔任高官。尼赫魯的教育經歷與甘地差不多,也是從小接受印度教教育,長大之後赴英國求學。

這哥們是一個學霸,在英國讀書成績特別好,提前考入劍橋大學,主修自然科學——甘地在英國學的文科法律,尼赫魯卻是學習的理科自然科學。

文理上的差別,讓兩個人對近代工業文明的認識完全不同。

尼赫魯在劍橋大學畢業之後,又進入倫敦法學院學習法律。在這個時期尼赫魯接觸了各種流派的政治思想,對「費邊社會主義」心馳神往(請記住這個費邊社會主義)。

從印度回國之後,尼赫魯加入國大黨。在印度爭取獨立的歷史中,尼赫魯其實也是國大黨主要領導人之一,不過甘地光芒太盛,尼赫魯是條龍也只能盤着。

1948年1月甘地遇刺,尼赫魯終於脫穎而出,1950年成為印度的首任總理。然後,這哥們就在總理的位置一直干到1964年自己領盒飯——尼赫魯領盒飯之前,把總理的位置交給了自己的女兒英迪拉甘地。

如果說甘地對印度影響更多是基因、文化、性格等層面,那麼,尼赫魯就直接決定了印度建國之後的走什麼道路的問題。這哥們設計的尼赫魯模式一直影響到1991年。

那麼,尼赫魯時代走的是什麼道路呢?

說出來可能你都不敢相信,尼赫魯時代走的是計劃經濟道路。

對!你沒看錯,資本主義選舉制度的印度建國之後的工業化建設走得是正經的計劃經濟道路。

呃,印度學者把自己建國之初的道路稱為「費邊社會主義」道路。所謂費邊社會主義,是19世紀末期流行於英國的一種思想,這種思想主張對資本主義制度進行漸進式改良修復,從而最終從資本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

但是,我們尼赫魯的步子顯然遠遠比費邊社會主義者的「漸進式改良」大多了。

尼赫魯執政之初,就拿出一個雄心勃勃的工業化建設方略,包括:

1. 抑制民營企業的投資與生產,大力扶持印度的國企發展。

2. 國家優先發展工業部門,重點是電力、鋼鐵、採礦、機械、石化、化肥等基礎性工業。

3. 模仿前蘇聯以五年為一個階段,制定五年發展計劃(讀印度歷史,看見印度的一五計劃、二五計劃、三五計劃……我彷彿感覺自己是拿錯了劇本)。

大家對尼赫魯這套工業化建設方略有何感覺,假如,我是說假如當時尼赫魯把這套計劃遞給偉大領袖,估計偉大領袖會大吃一驚:你們怎麼有我們的計劃?誰泄的密?

工業化路線與我們一樣,印度基礎條件卻比1949年的中國好多了。

做為大英帝國皇冠上的明珠,印度是大英帝國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殖民地。所以,在殖民地時期,印度獲得了英國相當大的投資。

比如在印度獨立時,印度鐵路網就號稱全球第四大鐵路系統,鐵路網遍布印度次大陸。至於最重要的工業體系,到二戰時期,印度已經建立了包括重工業、化工、機械等核心工業,印度獨立時甚至具備生產汽車的能力。

據印度經濟學家巴特爾統計,二戰期間印度生產的工業品在全球名列第十。呃,阿三的統計數據大家也不要太當真,不過就算是打個折也要甩舊中國幾條街啊。

有了這麼好的基礎,印度政治上又是選擇的「先進」的西方民主制度,工業化道路也與我們一模一樣——那麼,最後結出一個什麼樣的果實呢?

一個苦澀的果實。

在尼赫魯執政時期(1950——1964),印度的經濟發展堪稱蝸牛速度,尼赫魯執政15年,工業產值僅僅增加了94%,農業產值僅僅增加了41%,最重要的糧食生產只增加了46%。

按:對比一下基礎條件更差,同樣走計劃經濟路線的中國。

1950年,中國工業總產值55億元,到了1964年達到1164億元,工業總產值增長了20倍;

1950年中國農業總產值約為300億元,1964年達到560億元,農業產值也增長了80%+。

那麼,同樣是走計劃經濟道路,為什麼印度發展這麼慢?

兩個原因。

其一,缺乏可持續的資本投入。

工業化建設就是一個吞金獸,特別是至關重要的重工業部門,投資周期長,效益低,這個是需要持續的資本投入的。

那麼這個資本從哪裡來?西方列強是出去搶,通過掠奪殖民地獲得持續投入的資本。中國的方案是幹掉食利階層(地主、買辦資本家),用食利階層的收入作為工業化的持續投入。

那麼,印度怎麼辦?

印度獨立時,食利階層幾乎完整的保留下來,執政的國大黨本身就是食利階層的政治代言人。

尼赫魯威望再高也不敢去觸動食利階層的利益,只能靠國家財政擠牙膏式的一點點投放工業部門。一個農業國家財政能有多大盈餘,這就必然導致工業部門投入嚴重不足。

其二,印度是實行土地私有制。土地都掌握在地主手裡,工業化建設需要大量的廉價土地,這種需求與土地私有化制度嚴重不匹配。

所以,建國之初共產黨把「房子打掃乾淨」有多麼重要。

其三,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扭曲的計劃經濟模式。

1950年開始,印度中央政府調集資源,傾盡全力去進行工業化建設,重點就是扶持國有經濟的發展。

經過十幾年發展,印度建立起一個規模龐大的國有經濟。但是,這些國有企業在印度皿煮制度下漸漸發展成一個奇葩的怪胎。

如果是社會主義制度,由於執政黨長期執政,政局穩定,黨的力量壓倒一切資本力量。國企就是執政黨最有利的臂助,一聲令下層層動員,國企就可以按照國家戰略去衝鋒陷陣。

但在印度民主制度下,政局不穩定,執政黨經常變化,你方唱罷我登場,最後印度國企竟然漸漸發展成為一個獨立性很強的「諸侯」。

政府不僅根本指揮不動國企,國企形成的利益集團反而能左右政府的政策。不僅政府無法調遣,印度國企該有的國企病一個不落下——腐敗、效率低下,漠視市場變化等等。

計劃經濟與西方皿煮制度的結合,最後就誕生了印度國企這個怪胎。

印度國企不僅沒能承擔工業化建設的重任,反而產生了制度化、普遍化的腐敗,形成遍地開花的利益集團,不僅吞噬了大量的財政資源,最後反而成為國家工業化發展的障礙。

比如印度非國防研究發展組織(Defe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DRDO),強大的內部利益集團使他們既在市場上油鹽不進,也對行政命令熟視無睹。

直到2016年還在趕1984年的研發進度,印度軍方、國防部、甚至最高領導人都曾對其咬牙切齒,但是卻又無可奈何。

時至今日,印度一方面每年撥付大量的資金來養着這票軍工國企,另一方面還得動用巨額的外匯儲備從國外進口軍工裝備。

印度工業化搞了70 年,現在軍隊的裝備還嚴重依賴進口。至於國產的裝備——算了,說起來歷任印度領導人都要淚流滿面。

工業化道路步履蹣跚,但是尼赫魯心中的大國夢卻更加熾熱。

為了成就印度的大國夢想,尼赫魯玩了一套「遠交近攻」的把戲。

在國際上,尼赫魯聲稱印度的外交政策是謀求和平,與周總理共同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他提倡不結盟運動,在第三世界國家中贏得很高的威望。

但是,這些只是印度夠不上的地方。

對印度的周邊國家與地區,尼赫魯卻是一幅大國沙文主義的作態,先後吞併錫金、不丹等小國,還在克什米爾爭議地區與巴基斯坦大打出手。

說實話,對於尼赫魯這一套「遠交近攻」的策略,我是覺得很難理解。

二戰之後,歐美列強紛紛在放棄殖民地統治,改為經濟滲透,而印度呢,卻一幅中世紀帝國的作態——熱衷於「開疆拓土」,吞併小國。

錫金、不丹這票內陸小國,要資源沒資源,要財富也沒財富,地理位置也是身處內陸,印度一幅吃相難看的吞併它們有啥用處?

除了地圖上看上去國家地盤大一點,簡直沒有任何實質上的利益,自己反倒落了一個壞名聲!

印度的行為如同一個城市居民突然跑到最貧困農村對一戶家徒四壁的人家大喊:「以後,你們必須跟我姓!我們以後就是一家人了!」如果真有這樣的奇葩,估計周圍看這人的眼神都像看傻子一樣。

對!列強對於印度吞併錫金、不丹就像看傻子一樣,大家都裝着沒看見,反正這些鳥不拉屎的地方列強半點興趣都沒有,印度你愛咋折騰就咋折騰好了。

尼赫魯要開疆拓土,捏捏軟柿子也就罷了,偏偏迷之自信的印度還要強行踢鐵板——對中國提出領土要求。這就是不作死不會死了。

1914年,英國統治印度時期,曾經秘密與西藏地方政府非法搞了一個「麥克馬洪邊線」,將藏南大片土地划入印度殖民地地盤。這個「麥克馬洪邊線」歷屆中國中央政府都堅決否認,從來都不具備法理上的效力。

印度獨立後,就認為自己可以繼承英國殖民地當局的所有權益——不管合法還是非法,印度人都要拿在手。

「麥克馬洪邊線」以南的藏南土地,土地貧瘠人煙稀少,當初英國人要搶下這塊地盤不過是作為繼續向我西藏滲透的一塊跳板,從經濟角度沒有任何價值。但是印度獨立后卻擺出一副強硬的姿態——一定要中國把這塊地盤讓給印度。

中國建國之初,與印度關係還不錯。所以,對印度強佔「麥克馬洪邊線」東段的地區保持克制與忍讓,但是印度人卻得寸進尺,又對於「麥克馬洪邊線」西段的阿克賽欽地區也提出領土要求——

這可是新疆入藏的重要通道,無論如何我們是不可能退讓的。

於是我們找印度人談判解決邊界問題,在談判桌上印度上氣焰囂張,開口就要我們單獨補償它幾十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他們才會考慮放棄對阿克賽欽地區的領土要求——

我始終就沒想明白印度人提出這些要求的迷之自信來自哪裡?

為了和平解決邊界爭端,周總理4次訪問印度,希望談判解決,但是那時的尼赫魯心高氣傲,要價太高,實在無法達成一致。

談判上陷入僵局,印度人單方面採取行為,1961年,尼赫魯制定了「前進政策」,派出軍隊向阿克賽欽地區推進,每佔領一個地方就建立哨所,準備一步步蠶食掉整個阿克賽欽地區。

這個時候是確實沒辦法了,只能與印度幹一仗。

決定對印度反擊戰之前,偉大領袖說了一句話:「我想了十天十夜也沒想通為什麼印度要搞我們」。呃,阿三清奇的腦迴路連雄才大略的偉大領袖也無法理解。

1962年10月,中印戰爭爆發。中國前後僅出動4萬人軍隊,就將數十萬印軍打得潰不成軍,中印傷亡比達到1:6,印軍全程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碾壓,光是俘虜就抓了上萬人,其中軍銜最高的還有一個準將旅長。

尼瑪,前期不可一世的印度軍隊竟然是一盤渣啊!

軍隊的戰鬥力源自組織度。當時中國軍隊的組織度已經達到人類輕步兵的巔峰,而組織渙散的印軍不過是一群長着鬍子的娃娃兵。

據我軍戰後內部評估,印軍的戰鬥力連國民黨的雜牌軍都不如,大致相當於國民黨地方民團的水平。

隨便舉兩個案例,讓大家看看印軍的戰鬥力。

中印戰爭時期,在一次攻擊作戰中某部副班長龐國興與部隊走散,又遇到另外3個「散兵」,在職業軍隊中這種失去建制的散兵都要被歸為「失去戰鬥力」這一類。

那麼請看看中國散兵的表演——

龐國興與另外3人主動結成一個戰鬥小組,由龐國興指揮,在敵後穿插15里。連續作戰5次,殲滅了5股逃敵,打掉了印軍2個炮兵陣地,光是加農榴彈炮就繳獲7門,後來又聯繫一個連隊再繳獲8門榴彈炮。

印軍第五野炮團一共就24門榴彈炮,居然就被龐國興小組幹掉了大部分!一組「散兵」幹掉了大半個印軍野炮團。這固然因為中國軍人強悍,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也因為印軍的戰鬥力低劣才讓一組4人的散兵在印軍後方如入無人之境。

再來一個案例。

印軍馬德拉斯聯隊第一營(欠第四連)約300人從邦迪拉撤退,於1962年11月21日10時到達多龍橋,當時這個橋對岸只有我軍一個營部的一支27人的小部隊(含一個15人的迫擊炮排)。

27 PK 300,如果其他國家職業軍隊會作何選擇?估計90%選擇是撤退,最多有10%特彆強悍的選擇去狙擊(當時我軍其他部隊都在3公里以外)。那麼當時我軍指揮員選擇是什麼?

合圍這支印軍!

27人合圍300人?科幻小說都不敢這麼寫啊!

偏偏我們的指揮員就這麼強悍,而且我們的士兵執行這個命令也沒有半點違和感——看到這裡我都忍不住為三哥嘆息,這是多麼瞧不起印軍才能做出這樣的決策啊。

於是一個「宏大」的包圍圈就展開了。副指導員王文保親率2人去堵正面,派出4人(還TM是炮兵)去堵側翼,再派出5個人去堵後路,其餘士兵(主要是炮兵)堅守炮兵陣地提供火力支援。

你看看,總共12個人的包圍圈「主力」還在側翼與敵人後方(生怕敵人跑走幾個),正面只有三人!部署完之後,王文保也感覺正面3個人「實力」確實弱了一點,回到營部兜一圈,確實沒有人了,只找到正在做飯的炊事班(7個人)。

於是炊事班一人發一條槍也拉上去加強正面。至此12人的「主力部隊」+7人的炊事班惡狠狠的向印軍一個營撲去,不到一個小時就結束戰鬥,我軍以傷3人為代價,擊斃印軍35人,俘虜206人,印軍馬德拉斯聯隊第一營被全殲。與迷之自信的阿三作戰真有喜感啊。

從此之後,中印邊境對峙,印度軍隊長期要集結10倍於我軍的力量才稍微放心。

順便提一句,中印戰爭中,我軍出動的還是二流邊防部隊,一流野戰主力長期集結在北方。

中印戰爭規模不大,但是影響力卻很大。

經比一戰,印度獨立後苦心經營的大國形象轟然倒塌,國際形象一落千丈。尼赫魯也因為此戰敗得太慘而抑鬱成疾,最後於兩年後鬱鬱而終。

尼赫魯同學雖然領了盒飯,但是接替尼赫魯執政的還是尼赫魯的女兒。所以,尼赫魯的路線一直執行到90年代初。

1990年,海灣戰爭爆發,國際油價急劇上升,國內工業化進程遲緩,導致印度國際收支出現嚴重的危機——

這沒辦法,印度工業品太渣,只能勒緊褲腰帶出口糧食來換取外匯(當時印度還有30%的國民處於飢餓狀態)。即便這樣,印度的外匯儲備曾經一度只能支付一周的進口開支。

內憂外患下,1991年的國大黨拉奧政府決心徹底與尼赫魯模式決裂,對經濟發展模式進行大的調整,由過去壓制私營企業扶持國有企業的計劃經濟模式,轉向放開、鼓勵私營經濟發展,並且不再實行工業建設優先的策略。

這就是1991年印度版的改革開放。

第二年,中國有位80歲的老人來到南方,發表了重要的講話,於是中國也在這一年正式建立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

中印幾乎同時進行的經濟體制改革都取得不錯的成果,印度在改革開放前十年取得了年平均5.5%的增長率,是不是感覺很不錯?但是與中國相比,印度這點成績就不夠看了。

中印GDP增長圖

92年中印GDP差不多,但是到2018年,中國GDP已經是印度的5倍。

為什麼同樣是改革開放,中印經濟發展差距這麼大?

因為在此之前計劃經濟時期,中印工業化奠定的基礎完全不一樣。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所以,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可以依託前期奠定的紮實工業基礎,一飛衝天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製造業大國。

而印度呢?

前期工業化基礎基本是一個渣,所以91年改革開放之後,印度的工業化進程不進反退,陷入停滯狀態。

1990年印度工業產值在GDP佔比27.6%,到2000年降低為26.6%,2017年已經降低到25%以下(中國工業總產值在GDP佔比是40%)。

印度近三十年經濟增長其實主要是第三產業的增長,這個過程中,因為工業化成績乏善可稱,所以時任印度領導人乾脆又走出一個驚人之舉——

在工業化還沒有形成氣候,就越過第二產業,直接發展第三產業,其經濟結構直接過渡到類似發達國家的經濟結構——第三產業為主,第一、第二產業佔比還不到50%。

但是,三哥你知道嗎?發達國家第二產業(工業)佔比低,那是別人保留的都是最賺錢的高端產業,你印度有啥工業?仿製葯還是貼牌手機?至於被印度吹捧的軟件服務業不過是一個外包勞動服務業而已,根本談不上有多大的技術含量。

沒有工業化支撐的第三產業是註定走不遠的。

2014年,莫迪就任印度總理,這哥們上台不到半年就迫不及待地推出“印度製造”戰略,企圖利用印度巨大的市場潛力與豐富廉價的人力資源再次啟動工業化建設。

但是工業化建設哪有那麼容易?

美國從奧巴馬時代就拚命招商引資搞製造業回歸,但是現在製造業在GDP佔比還不到20%。台灣號稱全球半導體製造業最發達的地區,現在包括台積電這樣的巨頭也紛紛把產業向大陸轉移。川普對中國發動空前的貿易戰,結果關稅聽證會上90%以上的美國企業主表示,根本無法從中國轉移產業鏈;

知道這一切是為什麼嗎?現代製造業的門檻越來越高了!

現代製造業需要完善的基礎設施,需要穩定的電力供應,需要發達的物流與完整的配套產業鏈,需要熟練的技術工人與優秀的工程師……而同時具備被這一切條件的只有中國!

美國沒有熟練的產業工人,台灣沒有穩定的電力供應——僅僅就差這麼一點條件,這些發達國家與地區都無法發展製造業。

印度有什麼?印度什麼都沒有!

這個國家從獨立運動開始就缺乏一種強國的基因以及堅韌的氣質,

這個民族從來都不具備戰勝困難與險阻的能力與勇氣,不管是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還是建國后的工業化建設,但凡遇到障礙都是退縮與迴避。

這個民族的領導人總有一種投機取巧不切實際的幻想——總希望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成果,在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甘地希望以最輕微的軟暴力獲取民族的獨立,尼赫魯在中印邊界爭端中期望通過訛詐就獲取中國的領土,工業化進程中,面對盤根錯節的利益集團阻擾卻束手無策一籌莫展。

但是這一切,卻並不妨礙這個民族對自己永遠存在一種「迷之自信」。他們永遠活在自己的幻想之中。

時至今日,印度有1/3的人口在挨餓,有1/4的人口還是文盲,他們的人均壽命只有67歲,他們的工業基礎不值一提,他們每年新增1000萬適齡勞動力,但是由於經濟結構性缺陷卻只能提供100萬個就業也崗位,他們的人均GDP只有中國的20%並且差距越來越大,當中國已經準備進入5G時代時,印度大部分農村還無法保證電力供應……

這樣的國家與民族,你現在還認為將是中國未來最大的挑戰者嗎?

中國未來混得再差,也不可能從成年組降到兒童組去打比賽啊!

這不是明顯欺負人嗎?■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