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點危險了!當這麼多人問中美會不會打仗

李小飛刀

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近日應約同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通電話。

我們注意到,上一次中美防長通話已經是5個月以前的事。

當前中美關係正面臨建交以來的最嚴峻局面,美方不斷製造事端,挑起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的時刻,兩國軍方的舉動尤其受關注。

今年以來,美國軍機進入中國周邊海域已經超過2000次,就在5日晚間,美偵察機一度抵近距離廣東海岸不到100公里的位置,中美間發生軍機碰撞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從7月4日至今,美國持續派出雙航母艦隊在南海進行巡航和軍演,針對中國南海島礁的“航行自由行動”頻率持續增加。

中美有可能因撞機、撞船而擦槍走火嗎,美國在謀划著什麼,中美有可能走向戰爭嗎?刀哥就此採訪了四位權威軍事專家。

1、中美之間有可能爆發全面戰爭嗎?

專家A:我認為不可能。

按照古代爆發戰爭的程序,叫「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下伐兵」。所謂「伐謀」,就是你暗算我,我暗算你;所謂「伐交」,就是雙方拉幫結夥打外交戰,我們看的很清楚,現在美國已經在試圖通過拉攏反華聯盟來「伐交」;而所謂「伐兵」就是搞戰略威懾。

可以看到,美國目前對華主要採取的都是小規模的干擾式威懾,沒有採取大規模的全球性調度。針對中國這樣的大國,調動兩條航空母艦實在算不上什麼威懾,中國兩下就能讓它們沉到海里去,如果是把部署在整個歐洲的兵力向亞太調動,那可以說戰爭正在逼近。因此從發生戰爭的一般規律判斷,還沒有到進行戰爭準備的階段。

目前中美也沒有開戰的理由,雙方矛盾沒有激化到需要通過戰爭來解決的地步,在兩個核大國間也不存在誰能把誰打垮的情況。美國目前在軍事上的動作,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配合戰略上對華全面削弱圍堵干擾的動作,軍事目前還只是作為金融戰,科技戰方面的一個外交運用。

家B:我認為沒有可能。

首先我們需要區分衝突、戰爭和大規模戰爭。衝突指的是在一定範圍之內,由於擦槍走火或者為了實現一個比較小的目標所引起的,規模比較小的戰鬥;戰爭比衝突烈度要高;再往上是大規模戰爭、全面戰爭和核戰爭,類似朝鮮戰爭、一戰、二戰那樣以大規模侵入別國領土殺傷人員為目的。

中美不能排除衝突,戰爭的可能性不大,沒有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

中美雙方都沒有走向戰爭的意願,中美作為有核國家,戰爭資源近乎無限,對任何一個有理智的領導層而言,都能夠認識到大規模戰爭的結果不可控。

專家C:我認為沒有可能,要看清美國的目的是什麼。

中美兩國無論是經濟、政治還是軍事力量在世界上都是舉足輕重的,兩個大國間爆發全面戰爭,不但對兩國,對全世界也將造成毀滅性影響。

就中美而言,一國對另一國沒有壓倒性的勝利把握,必然受到反擊,虎視眈眈的第三方(印度、日本)反而有可能得利,因此在正常情況下(不出現一個「瘋子」),中美爆發全面戰爭的可能性不大。

美國目前的動作,是謹慎的有所計算的踩點式步步緊逼,其目的是試探中國的底線,比如軍艦巡航,軍機外海抵近,踩我們一下,又不把我們踩太疼,挑動我們,讓我們產生煩躁、失控情緒,給美國國內製造政治需求炮彈,同時引誘我們犯錯誤。

但中國領導層始終保持着高度理性負責任的態度,美國穿軍裝的軍人也保持着理性,兩國發生全面戰爭的可能性比較小。

專家D:大戰,我認為美國不是不想打、不能打,它是不敢打,畢竟是處於核恐怖平衡下的兩個大國。

中戰,主要看雙方的意志,狹路相逢勇者勝。

小戰,我們必須做好準備。把小戰戰火撲滅在萌發階段,否則會引發中戰。

美國為了轉移視線,有可能挑起戰爭,關鍵是看我們的準備,如果我們的準備無懈可擊,美國有可能望而卻步,只有我們做好準備,才有可能遏制戰爭的爆發。

這裡的準備是指做好真打的準備,而不僅僅只是口頭上的威懾或者演習警告。要讓美國意識到,如果它準備報復,必須承受代價,這種代價是美國意想不到或者承受不了的。

什麼叫威懾,要有威懾能力,威懾渠道,威懾可信度。

因此,第一,我們的準備要無懈可擊。

第二,做好反擊預案。如果美國準備打第一槍,它會感受到我們回擊的不可接受度,比打第一槍付出的代價大得多。

2、中美之間有可能擦槍走火嗎?

專家A:我認為存在這種可能性。

擦槍走火作為一種戰爭邊緣政策,有可能往這個方向演化,比如美國為了吸引中國的注意,持續性的進行挑釁騷擾,但會保持在中美雙方嚴密可控的範圍內,確保擦槍走火不升級為雙方的大規模衝突。

中美之間有可能逐漸向中印邊界「可控衝突」模式靠攏,比如美軍在高層授意下做出一些挑釁性的行為,衝突過後,高層再逐級為事件降調緩和。一線部隊發生衝突后,前線指揮員呼籲雙方緩和局勢,各自官方更不進一步發表好戰言論,這就是典型的危機管控,一線可以衝突,二線絕對控制。

專家B:我認為存在這種可能性。

影響結果的變量一個是意外事件,包括撞機、撞船或者偶然的擦槍走火沒有控制住升級成為戰爭,但我認為意外事件不會引發大規模戰爭。還有一個是第三方因素,比如台海、南海,但台灣當局目前看主動打破台海現狀讓美國陷入不得不出兵的可能性不大。南海方面我們也看不到一個有意挑起中美爭端的第三方,但不排除第三方與美國聯動,美國故意放任一些事態發展,切香腸式的逐漸讓一些事達到臨界點。

專家C:雙方由於「戰略意外」擦槍走火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由於一個小規模的衝突,雙方誰也不願意放棄尊嚴首先做出妥協,小事變大。這主要集中在海空方向,東海、南海、台海三個方向都有可能。

東海方向,原來美國打算挑動中日間的擦槍走火,包括軍機衝撞事故,再在旁邊敲邊鼓,但從目前來看,中日都有克制的意願,發生衝突的可能性不大。

南海方向,美國出動飛機軍艦打着自由航行的旗號,到島礁近海域甚至領海進行赤裸裸的挑釁,刺激中國的耐性,不做反應傷害國家尊嚴,做反應就可以進一步給中國扣上在南海咄咄逼人的帽子,挑動中國和鄰近國家的矛盾。

台海方向 ,取決於美國挑釁的程度以及「台獨」勢力的瘋狂。大陸的底線很清楚,反對美台發展正式的外交關係,如果一旦發現有違反《反分裂國家法》的動作,中國一定會動用包括軍事力量在內的一切手段。

美國對中國是全方位的打壓,試圖讓中國喘不過氣,煩躁憤怒。我認為,美國越瘋狂,我們應該越冷靜,瘋狂反映出美國的虛弱,招數的貧乏。中美關係也不單單是中美兩國間的博弈,也有世界上其他戰略力量的參與。現在西方盟國間就真正重大的政治安全、意識形態聯繫仍在,但盟國體系體系受到衝擊,盟友對美空話多,實際支持少。

因此我們大的方針是以戰略定力來應對戰略瘋狂,隨着時間推移,美國大選鄰近、疫情嚴重、經濟糟糕,而中國扎紮實實地發展,我們越來越有信心,美國越來越心虛。所謂「亂雲飛渡仍從容」,亂的表象說明了態勢的變化。

3、中美之間有必要建立管控機制嗎,難度在哪?

專家A:美國現在對管控機制的訴求是,美國可以不斷挑釁,但中國不要做出對等反制,美國方面很擔心中國像互關領事館那樣在軍事上的對等還擊。美國人現在既怕打,又想往前走,心裏面實際心驚膽戰,這就是美國人的思維方式。我判斷,美國人認為的高壓線是,美軍可以進入中國領海,但是不能作停留。

專家B:中美有一部分現成機制,比如中美航行安全行為準則,海上意外相遇規則,重大軍事行動相互通報機制等等,但是這些機制相對於當前形勢既不夠也不完善。問題是中美間的認識差異太大,對一些基本問題無法達成共識。比如什麼是公海,2海里以外是公海,還是毗連區以外是公海,還是專屬經濟區以外是公海,在領海邊上動用軍艦軍機,是對一個國家安全的威脅還是所謂航行自由,這些問題中美都有不同看法。

危機管控細化需要雙方讓渡一些基本的情況,先對雙方兵力部署有基本溝通,才能在此基礎之上進行管控,但目前雙方就一些基本信息沒有達成交換共識。雙方都認為缺乏管控機制是個問題,都有解決問題的意向,但接觸之後又發現問題解決不了。

特朗普這一任期中美間恐怕很難再達成什麼實質性的機制,雙方關係不出現急速下滑就很不錯,到了下一屆,如果特朗普連任或者拜登上台,中美才有可能再進一步。

兩個職業拳手,以往都沒有獲得過冠軍,狹路相逢,要爭得拳王的位置,雙方勢必都要使出渾身解數拚命一搏。

一個老拳王,守擂多年,想贏怕輸,面對他所認為的挑戰者,是不會捨命一搏的,必定會使出各種手段,最大化地減少自己的損失,同時干擾對手,來爭取成本最小的勝利。

從四位權威軍事專家的分析也可以看出,美國就是那個老拳王,它追求的或許不是主力決戰,而是試圖與中國打全面包圍,局部游擊,我疲它擾,我退它追。

不能排除中美間爆發傳統衝突的可行性,但中國目前更多面對美國的是非傳統、非對稱手段,這比決勝於一隅更考驗我們的定力與智慧。■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