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南亞裔為何熱衷於亂港活動?

有理兒有面

留意香港新聞的朋友,會發現近一半香港暴力犯罪及相當一部分的普通刑事犯罪新聞,都和南亞裔有關。

僅看最近兩個月,比如就有:8月底177公斤冰毒、海洛因的跨國販毒案,兩南亞裔落網;9月底重慶大廈內「南亞兵團」黑幫火並;10月11日南亞裔入室盜竊港警拔槍追捕;10月12日限聚令下南亞裔經營的非法賭檔被端;10月15日南亞裔到便利店偷啤酒被發現毆打店員……

根據港媒東網報導,僅其採訪的黃埔地區就有超市從3月起,至少9度被南亞裔賊人「光顧」,被偷走食米、飲品、奶酪、急凍牛肉、大蝦、廁紙等貨物,多名假難民被捕,但仍然有人「屢挫屢犯」,將超市視為盜竊樂園。

近年香港涉及南亞裔的罪案包括販毒、盜竊、傷人、集體毆鬥、謀殺、行劫、縱火、強姦、非禮、私藏武器、襲警、洗黑錢、行使偽鈔、刑事毀壞、詐騙、販賣私煙、拒捕、無牌賣酒、種植大麻、逾期居留、從事黑工、偽造證件、阻差辦公等等。情況嚴重,令人十分憂慮!

本文南亞裔指原籍是南亞次大陸居民,包括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孟加拉國、尼泊爾等地。他們中一些已經通過各種途徑,如移民、家庭團聚、香港出生等獲得香港居民身份,也有一些是以「難民」身份留港的。雖然渠道不同,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基本是一個群體的。

南亞裔港人的由來

歷史上香港與其他的前英國殖民地一樣,在殖民初期,出於政治上、經濟上及對於當地華人不信任等原因,英國政府殖民地部從英屬印度徵募及調派英屬印度軍人及警察派駐香港作為英國人管治的副手,實行「以夷制華」的手段管理人口佔大多數的華人,此外再透過法制與秩序的建立,進一步鞏固港英政權對於統治香港的正當與合法性。

英國通過戰爭從中國手上「租借」香港後,將香港作為中國與印度之間貿易的中轉站,為宗主國帶來巨大利益。由於英式法例及政策,吸引更多已經被英國人統治習慣的南亞裔人前往香港尋找發展機會,其中部分人從此定居香港,組成香港南亞裔人口的基礎。

殖民初期,南亞裔在香港從事的職業主要是軍警、勞工、商人及公務員,由於南亞地區的社會、經濟、種姓制度及英國殖民地之間寬松的移民政策等因素促使大量的南亞裔從英屬印度移居到其他英屬海外殖民地(如馬來西亞及新加坡有大量的印度裔人口)落地生根甚至移民旅居英國,而不選擇回流母國。2016年,香港政府統計處中期人口統計(少數族裔),香港的人口主要是由華人組成(92%)及非華裔(8%),香港南亞少數族裔佔非華裔人口的13%。

自1841年香港被英國奪走,首批2700名印度裔英軍登陸香港島,負責香港防務、維持治安,這些人主要來自印度的旁遮普人、帕西族、博拉人、古吉拉特人、泰米爾人。

之後的印度裔軍警主要是招募自印度旁遮普地區的錫克教徒。因為該群體在1857年印度大起義中,協助英國人鎮壓本國人民,使得英國信任及重用他們。港英政府於1882年起從旁遮普邦各地大量招聘人員來港工作,主要擔任軍警,他們退役之後繼續留港擔任監獄、警隊要職。

汲取印度民族主義萌芽的教訓,英國人在管治殖民地時,會吸納多個不同的宗教和種族,因此香港警察在港英殖民時期,主要由英國人做最高領導,印度教徒、穆斯林、華人相互制衡來達到權力平衡,不對其統治產生威脅。

後來受到印度獨立的影響,港英政府停止繼續直接從印度招聘英屬印度公務員,轉為招聘香港本地的印巴後裔以及已經移民到香港的南亞移民。

在印巴分治後,許多南亞裔利用殖民初期所建立的網絡,大批「經濟移民」家族關係移民前往香港定居。

90年代英國即將交回香港主權時,突然民主「開化」,賦予香港大量英國人都沒有的「民主」後,將過去港督專制的港府完全架空,又同意了大批南亞裔的香港居留權。例如駐港英軍中由尼泊爾人組成的廓爾喀軍團,就不少尼泊爾人在這段時間獲得香港居民身份,後來又使用家庭團聚的方式陸續將眷屬從尼泊爾申請到香港定居生活。

大部分南亞裔在獲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之後,由於文化與生活習俗關係,並沒有融入香港社會,而是更多的聚居,形成「南亞村」模式。而近年來偷渡抵港的「假難民」,更霸佔天橋底、空地等,形成吸毒、犯罪式的「南亞村」。

南亞裔「假難民」蜂擁抵港

90年代香港黑社會電影《古惑仔》曾經紅火一時,而近年來香港該題材電影,黑社會成員逐漸出現南亞裔身影。藝術源於生活,現實中的香港黑幫為了犯罪需要,大量吸收低成本、敢拼命的南亞裔「假難民」,「南亞兵團」黑幫勢力在港崛起,嚴重影響香港治安。

其實「南亞兵團」抵港犯案,源於港英時期英國要求香港實施「酷刑聲請」的入境政策。酷刑聲請者只需聲稱在自己國家遭受政治迫害或受到酷刑,都可以來港申請尋求政治庇護。當香港入境事務處審核他們符合酷刑聲請的資格後,申請人便不會被遣返回原居地,而入境處會將個案轉介至聯合國難民署,由該署確認酷刑聲請人為難民,以及為獲確認為難民的人安排移居至第三國家。

但是,聯合國難民署審核需要時間,許多南亞裔一住便是十多年。以往,他們在逗留期間,被容許從事有薪工作。這種入境政策的漏洞吸引了不少非華裔偷渡來港,然後申請酷刑聲請,實際目的是在港工作賺錢。然而,特區政府在2009年修訂入境條例,禁止所有非法入境者在香港從事雇傭工作,以堵塞這個漏洞。當這班「假難民」失去了合法賺錢途徑,更多南亞裔便鋌而走險,加入黑幫違法犯罪以賺取快錢。

為瞭解決「假難民」的問題,前任特首梁振英在2016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到政府將全面檢討處理酷刑聲請而留港的外國難民,包括檢討《入境條例》,強調加快審核聲請及打擊非法入境及逾期居留問題,甚麼考慮退出《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

然而,當時梁振英的言論卻引來亂港派以人權為藉口的大肆批評,包括前民主黨主席劉慧卿、人權監察總幹事羅沃啓,以及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等等。他們聲稱如果香港退出《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將會嚴重影響香港人權。其中,張超雄不但沒有想辦法解決「假難民」的問題,反而借關注所謂滯港難民的權益、為他們爭取福利,因而獲得「難民之父」的稱號。

南亞裔「假難民」與香港越南難民情況是一樣的,只是逃港追求經濟利益。

為此,建制派政黨民建聯曾經在2016年,向香港保安局提議在離島重新設置禁閉式難民營,限制酷刑聲請的申請人,讓他們在營中等候入境處覈實其難民身份。然而,這個建議又遭到亂港派反對,認為會剝奪酷刑聲請人士的人權。最後,保安局沒有對這個建議作出跟進,不了了之。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對136個國家和地區進行調查,香港曾在2017年被列為全球最安全城巿的第5名,遠超英美等傳統熱門國家。然而,隨著「南亞兵團」與「假難民」的問題浮現,香港的安全指數出現隱憂。因為各種原因,香港被迫作為21世紀「亞洲難民第一收容港」,這實在不符合香港發展的利益。

「修例風波」中的南亞裔

去年開始的以港毒為推動力量的「修例風波」中,南亞裔和「越南人」一起站在了港毒分子一邊,為反中亂港推波助瀾。

去年10月份一次亂港分子非法遊行中,一些南亞裔人士主動向港毒分子派發瓶裝水和食物,展示「團結友善」,獲許多在場黑暴的歡呼支持。

如此「普世價值」的鏡頭,「引來」了英國BBC的記者。

據BBC報dao1:十多名少數裔群市民在重慶大廈大門向參加遊行途經的非法集會者派發瓶裝水,又以廣東話和英語向在場人士問好,高呼「我們都是香港人」。遊行暴徒偶然會拍掌支持,又高喊示威口號回應。

派發瓶裝水的包括一名香港脫口秀藝人Vivek Mahbubani(別名「阿V」)。他是印度移民第三代,在香港出生和長大,說得一口流利的廣東話。他向BBC記者表示支持「不同政見」與「我們都是香港人」。

這只是眾多報導中的其中一篇。

這位南亞裔用支持港毒來表達自己是「香港人」,明顯這個「香港人」並不是中國人。

而香港社會中更為人熟知的南亞裔是香港電台主持利君雅。

利君雅在香港土生土長,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社會科學系,主修廣播新聞。2019年7月21日黑暴襲擊元朗被村民著白衣擊退,被亂港媒體歪曲為無差別襲擊市民、恐怖襲擊。翌日特首林鄭月娥與一眾司局長會見媒體,利君雅利用記者身份在會上發難,定性元朗為「官警黑合作」,要特首交待問題。但對於特首的回復,竟直接用「請講人話」來評價,如此獲得港毒分子的一致叫好,稱其為「良心記者」。

事後利君雅又多次利用其公職身份(香港電台主持為公務員身份)在節目中支持反中亂港,打壓包括何君堯在內的愛國愛港人士。

其行為受到港毒猴子黃之鋒等亂港頭目好評,在臉書上專門發帖「支持利君雅」,其實也是號召其他南亞裔向她學習,全力投入反中亂港活動。

2016年港毒電影《十年》中,就有一個和利君雅相似的故事,講一個香港出生的南亞裔女子,為爭取「香港毒立」與大批港毒分子一起走上街頭,最後「被鎮壓」。這部港毒電影醜化內地、歪曲事實,但是南亞裔與港毒走上街頭的情節,卻在3年後的2019年成為事實。

兩個例子不多,但已經很能說明問題。

南亞裔本身不是中國人,港英時期獲得永久身份的南亞裔港人基本不認可中國。這批人中大都同情、支持港毒,並希望通與港毒勾結而獲得「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港毒勢力也樂於利用他們,因為他們的存在是「香港人不是中國人」的重要證據之一。

而「假難民」式的南亞裔,更多是為了賺快錢。他們在法律上,大都無法成為永久居民,遲早要被遣返或者離開香港,在利益追求上大都是以違法犯罪的手段賺錢揮霍,其結果是嚴重破壞香港法治,成為亂港的重要勢力。

來源知道了,原因找到了,事實也存在,要如何解決?這就需要考驗特區政府的政治智慧了。■

參考資料:1、林伯強《南亞兵團對香港治安造成隱憂》

2、吳文瀚《香港南亞裔歷史與現況》

3BBC《少數族裔和多元文化成為焦點——我們都是香港人》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