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能輕易放過澳洲

雲石

最近中澳博弈激戰正酣,隨著中國在經濟和輿論領域的接連出手,澳洲已經明顯感受到了壓力,雖然莫里森依然扭扭捏捏不想認慫,但隨著中國市場對澳洲龍蝦、煤炭、紅酒、小麥等各領域的相繼關閉,鑒於對華出口佔全澳出口近四成這驚天份額,以及全球經濟疲軟,除中國外再無其他大買家的現狀,這麼搞下去,澳洲認栽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

但就在這種時候,網絡上卻出現了一種聲音:認為中國應該見好就收,對中澳博弈降溫。這些人的邏輯是,隨著漫畫事件發酵,各國,尤其是西方國家紛紛開始出聲,站隊澳洲,而中國方面則顯得形單影隻——基本上除了阿富汗這個苦主,即便是伊斯蘭世界,到現在也都沒有開腔。

當然,前面的兩篇文章《澳洲漫畫事件背後,是中國開始憑實力教西方「做人」》和《沒有人救得了澳洲》中,雲石君已經分析了,現在這形勢,西方國家的幫腔,只不過是口惠而實不至,甚至口頭喊土澳挺住的同時,背地裡還拼命的趁機搶佔土澳騰出來的在華市場份額,彌補自家因疫情和經濟衰退導致的巨額財政虧空。

不過,這些反對者也有自己的邏輯:雖然現實中,現在深陷大坑的西方,確實未必能把中國怎麼樣;但中國對土澳的這種窮追猛打,以及背後暗含的,借經濟手段逼土澳乃至西方改變一慣性對華歧視和敵意的做法,確實很容易引發西方的恐慌,加劇他們對中國改變現有秩序的憂慮。這種情緒驅動下,西方反華意願很有可能會進一步提升——這對致力於避免西方反華聯盟成型的中國來說是相當不利的。

這種邏輯,怎麼說呢?你也不能說沒有道理。畢竟東西方不同的發展態勢,決定了中國現在最重要的是爭取時間。安寧的國家大環境拖的越久,越有利於中國積攢實力,所以為了這個目的,再多忍一時之氣,似乎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如果結合形勢的發展和變化趨勢來看,這種想法其實就有大問題了:

不錯,中國是要竭力阻止西方反華聯盟成型。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明白,從長遠看,中美脫鈎乃至走向新冷戰,在某種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時間上或有緩急,但這個方向不可能逆轉。

既然中美注定分道揚鑣,那麼隨著美國對華圍堵的加劇,其他西方國家與中國的關係肯定也會或多或少的降溫——這是他們的美系盟友身份決定的。雖然這些國家會不會與美國徹底綁定,這個現下尚不能確定,但指望他們完全不理會美國的要求,這是不可能的事。

這種大趨勢下,繼續延續過去那套韜光養晦,和氣生財,已經不足以維繫東西方的歲月靜好。你再怎麼忍,西方各國也不可能對中國崛起的衝擊,對來自美國的巨大壓力無動於衷。甚至,你越能忍,西方越覺得中國好欺負——反正你被抽了臉也不還手,那我為什麼不一邊吃你的飯,一邊砸你的鍋?這樣既佔了中國便宜,又合了美國老大哥的心意——甚至沒准還可以以此為條件,在中美身上多要點好處,兩頭通吃!

所以,進入到新的歷史階段後,中國必須要進行戰略調整。除了過去的裝孫子外,中國也有必要適當亮劍,利用經濟大棒,震懾宵小,讓他們基於利益考量,而不要輕易上美國的賊船,更不要動不動拿中國當棒槌!

而最重要的是,當下與未來的大環境,也有利於中國實施這種胡蘿蔔和大棒並舉的新套路:

一方面,雲石在《沒有人救得了澳洲》一文中已經說了,現在全球深陷疫情大坑,未來又將面臨經濟衰退甚至大蕭條,這種鬼見愁大環境下,中國是所有主要大國中,基本面最好,最有能力扛住衝擊的一個——中國之於世界的重要性,正在較大幅度的相對增加

另一方面,中國的經濟思路也開始重大調整——不僅啓動雙循環,做大國內市場,在對外貿易方面,中國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竭力擴大出口,追求貿易順差,而是轉向追求國際貿易收支平衡。

後面這一點,其實很多人沒有注意到,但卻非常重要。畢竟看美國這經濟形勢,美元只會越來越不值錢,越來越沒信用,崩盤風險也在不斷增加——這意味著累死累說出口賺回來的美元,實際價值在不斷縮水。再加上美國對華封鎖加劇,中國捏著這麼多不斷貶值的美元,卻換不回自己想要的高科技——其他的東西中國又不是太缺,所以再拼命賺美元,真的就成了給美國白打工,還不如放棄出口賺順差的傳統模式,轉而追求貿易收支平衡,做大內需市場,增大中國市場對外國的吸引力,強勢助推人民幣國際化(想來我家市場賺錢,就用人民幣結算!)

這種大環境變化,以及中國經濟思路調整,意味著中國揮舞大棒的底氣,比過去要大大增加。以前更求著人家賞我們飯吃,所以不想裝孫子也沒辦法;接下來變成我們賞人家飯吃,這種情況下,中國使用大棒的底氣本來也已經大幅提升。

而除了有利的大環境,從中美博弈的技術層面來看,中國現在教育澳洲,也是正當其實。

其實西方國家的口頭反對都是虛的,他們如果真要把這種反對以及對華之恐懼、擔憂化為行動,必須要美國出面組織才有可能,否則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而現在美國正處在一個權力交接的真空期。這種交接期,正是中國教訓澳洲的最好時機——特朗普馬上就要滾蛋了,他出面組織,估計也沒什麼人理它,就是搭理了他,短短一個多月,也折騰不出什麼大動靜。何況特朗普現在的主要心思,也都在政治善後,為自己下台後逃避政治追殺和2024捲土重來做準備,這種情況下,他也沒什麼功夫來組織對自身政治利益沒多大直接效果的反華聯盟。

這是從特朗普角度來說的。而從拜登角度來說。拜登畢竟不是特朗普,他雖然也反華,但至少是一個可以打交道,可以談的對象。他上台後,中美關係是具備緩和空間的。鑒於此,教育土澳就要盡快,如果拖到拜登上台後再動手,這等於是說給拜登出了個不大不小的難題,逼的他不得不為維護盟友利益,而採取一些強硬態度。而現在動手,責任就在特朗普頭上,等拜登上來,這事兒沒准就已經了結了——就算沒了結,也過了高潮,這樣拜登就不必為此承擔什麼責任,也不必為此大傷腦筋——這樣,就在滿足了達到目的的同時,盡可能的避免給未來四年中美關係製造麻煩。

當然,很多人也會有這樣的疑問:拜登上台後,肯定會加強對盟國的籠絡,反華聯盟的組建,在他手上,肯定比在特朗普手上要順利的多。咱們現在這麼整土澳,不是把西方國家往拜登那邊推嗎?

關於這個問題,雲石君文頭已經給瞭解答——西方國家跟美國走是一種本能;不管中國動不動手,只要不是特朗普這種混球在位,西方都會下意識的配合美國反華。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更應該未雨綢繆,利用好自己的優勢,拿土澳來殺雞儆猴,讓他們有所顧忌!如果沒這層顧忌,以現在的東西方格局演化,就算中國姿態再謙卑,也攔不住他們吃中國的飯,幫美國的腔!

綜上所述,現在這一輪對土澳的窮追猛打,是絕對正確,也是完全有必要的。說白了,中國本來也不可能長久容忍西方的侮辱和打壓,總有一天,要改變這種不平等、不合理的現狀。現在無論是實力對比、整體環境、還是技術空隙,都是中國出手的最佳時機。正所謂天賜福取反受其咎,要是現在不動手,給西方一個震懾,等後面拜登上來,積極推動西方抱團,中國再要動手,反而就失去了最佳時機,這樣,就不划算了!

這就是雲石君堅決支持對澳施壓,反對在這件事上見好就收的原因。韜晦是一個宏觀戰略,但具體到微觀層面,我們也應該審時度勢,抓住機會,敢於亮劍。量變積累成質變,隨著這種微觀層面的亮劍越來越多,現有的框架格局就會越來越千瘡百孔,最終支撐不住,轟然倒塌——這樣,中國才能在不引發大的世界衝突的同時,達到和平崛起的戰略目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