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長跑,三十多輪的磋商,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終於達成。
中歐投資協定簽署,一個比RCEP還要重磅的利好消息!
這絕對是一份重磅的新年禮物,翻過全世界都承載了太多苦難的這一年,實在是太需要一件大喜事來沖沖運了。
其背後的利好,很多人都站在不同的角度做出了分析:
- 中歐牽手不帶美國玩兒了;
- 世界格局的重心開始從海權轉為陸權;
- 中國成為新全球化秩序的主導者;
-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又一節點;
- ……
這些看法都對,但其實都沒說到點兒上。
因為,這份協議的詳細內容還沒有正式公布,而我們看待這個協議的價值和意義,首先需要從協議的本身着眼。
先說老蔣的觀點,中歐投資協定是比RCEP簽署更重大、更深度的合作。
RCEP的核心是免稅,是降低交易成本,關鍵點還是落在「貿易」上,而這次中歐協定的關鍵點,落在了「投資」上。
要知道,國與國之間,投資是比貿易更深層次的依存。
經濟體之間的依存關係,可以由低至高的分為三個層次:貿易依存、資本依存以及科技人才依存。
比如中美之間,就是較為單純的貿易依存關係。
在2017年貿易戰的前一年裡,中國對美國資本的進口依存度只有1.575%,而美國對中國資本的進口依存度是2.200%。
換句話說,在中國吸收的外資中,只有1.575%來自美國;美國吸收的外資中,只有2.200%來自中國。
中美兩國之間的資本往來度和依存度,其實都非常低。
作為對比,中美之間的貿易額佔中國貿易總額的14.28%。
我們都知道,貿易建立起的關係是非常脆弱的,因為絕大多數商品在國際貿易中都不是絕對的「非你不可」。
今天買你的,明天就可以買別人的,今天兩國關係好、貿易額走高,明天撕破臉、生意就可能不做。
比如中澳之間,不買澳洲的煤,蒙古、印尼、加拿大的,我們照用不誤。
所以,國際貿易關係實際上是一種短期而脆弱的關係,容錯率低,可替代性高。
因為「分手成本」比較低,國與國之間就很難依託於貿易建立起穩定的依存合作。
但投資就不一樣了。
投資意味着生產關係的介入,會讓雙方建立起一種長期而複雜的依存關係。
在這種依存關係下,「分手」帶來的沉沒成本,誰都無法接受。
日本的照相機,中國說禁就能禁,但要禁了豐田、本田,廣汽、一汽聽了都得昏過去,誰都擔不起這個後果。
所以,投資關係一旦建立,起碼就能維持幾十年甚至更久。
比如八十年代日本經濟最輝煌的時期,日資在全球買入大批資產,現在日本海外資產高達十萬億美元,全球第一,這樣的家底再吃幾代也吃不完。
又比如我們在非洲搞基建投資,就是為了深度參與非洲的開發並獲得先手優勢,我們在非洲投資建立的第一條電氣化鐵路,這樣的紅利我們能吃多少年?
這才是國際關係中不容易被替代的深度依存。
再多說兩句最高層次的科技人才依存。
在科技人才上的依存,要求國與國之間的利益高度一致,彼此高度信賴,在全球範圍內,基本只有歐盟之間可以勉強做到。
比如全球最大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歐盟各國出資建在瑞士的地下,各國共同維護,科研機構一起使用。
但對我們而言,由於在體制和價值觀上的分歧,我們基本和發達國家不可能建立這種層次的關聯了。
所以,建立資本上的依存關係,就是我們和西方發達國家建立深度合作關係的關鍵。
中歐之間的投資規模,已經在100億美元左右徘徊多年了。
去年,我們對歐盟的出口金額是4278億美元,但直接投資金額只佔到2.5%。
我們總說加強中歐之間的經濟合作,要加強世界第二三經濟體之間的互相賦能,但我們究竟應該怎麼做?
很顯然,中歐之間想要更進一步,只靠貿易的獨輪走不了太遠。
更何況還有美國和意識形態因素的干擾在其中製造顛簸。
所以,我們必須把投資放開,讓投資這一深層次的依存關係,將中歐之間緊密而穩定的聯繫到一起。
我們要繼續開放,繼續參與全球化,貿易只能算是手拉手,必須要把關係穩定在投資這個層面上,才算根連根,才算我們深度融入了經濟全球化。
而且老蔣再做一個判斷,中歐之間的協議一定會非常非常的穩固,後續基本不會出什麼岔子。
對我們來說,我們擴大開放的信念決心不動搖,我們的的政策本身就具有長期性穩定性。
對歐盟來說,他們實在是太需要我們去投資了。
從2014年起,歐元區就進入零利率時代。
零利率還不夠,這些年已經開始負利率了。
丹麥的貸款利率是-0.50%,借銀行1萬,還9950就行。
政府已經是求着大家來借錢了,來投資消費,來創造價值。
中歐投資協定簽署,一個比RCEP還要重磅的利好消息!
同時,德國的國債收益率是-0.76%,買1萬國債不僅沒利息賺,國家還要扣你76塊。
政府是拿着大棒子抽存錢的人,不許來存錢,去把這筆錢花掉!
利率搞成這個樣子,沒有投資,沒有消費,沒有需求,經濟徹底墮入深淵。
歐盟就像是一塊馬上要乾涸的池塘,亟待活水的進入。
而中國,就是這汪清泉。
歐洲的資本進入中國市場,享受中國的增量;中國的企業進入歐洲,搶佔市場份額。
我們看中他們的市場基數,他們看中我們的增量空間。
我們是穩賺不賠,他們是久旱逢霖,而主動權還掌握在我們手裡。
這就是中歐投資協定將會保持穩固的根本所在。
於經濟、於國際形勢,中歐投資協議都絕對的利好,都是我們收到的重磅新年大禮。
而振奮人心的新年大禮,還不止這一件。
昨天,國產新冠疫苗獲批上市。
今天,衛健委副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曾益新就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新冠病毒疫苗的基本屬性是公共產品,價格根據使用規模大小會有所變化,但一個大前提肯定是為全民免費提供。
划重點:價格會有所變化,但肯定免費提供。
葯企的生產價格會出現變化,國家的採購價格也會出現變化,但無論花多少錢,都由國家為14億人買單。
葯企要有利潤,人民沒有負擔,我們的祖國詮釋了什麼才是真正的群體免疫。
全球疫情持續嚴峻怎麼樣,國內防控輸入壓力增大又怎麼樣?
全面接種疫苗,就是要徹底解決疫情對國內的威脅。
全球經濟下滑怎麼樣,逆全球化浪潮怎麼樣?
左手RCEP、右手中歐投資,我們就是世界經濟的最大引擎。
這些讓人糟心的問題,都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迎來最好的解決。
2021年,我們中華民族贏定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