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曾說過:「在政治裡,沒有什麼事情的發生是偶然的。如果發生了,我可以跟你打賭,這一定是事先安排的。」
對於特朗普支持者的「國會暴亂」事件,已經過去整整一周時間,除了憤怒的民主黨人要求彈劾特朗普外,還有就是那幾位「一戰成名」的MAGA肇事者被抓,接著特朗普迎來了他4年任期的第二次被彈劾 ……
不過以往美國發生重大事件,所有的政府機構與警局都會在最短時間內做出反應並立即召開新聞發佈會,但是這次頗為蹊蹺,只有美國聯邦調查局在事發六天後才召開了記者會,而且留下了很多疑問。而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托弗.雷從始至終都沒有露面。
不過隨著媒體的深挖和越來越多的當事人打破沈默,這場暴亂的細節,開始慢慢浮現,然而其背後的一些原因,依然撲朔迷離…
前後矛盾的FBI當局
首先令人不解的就是FBI,他們前前後後對媒體所說的完全不符,迷一般的操作後,選擇了回避掉所有問題的關鍵點:FBI既然已經有情報得知國會將有發生暴亂的可能,為什麼沒有及時通報國會警察與五角大樓?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其實早在集會發生前,FBI內部就流傳著一份報告,而這份報告中清楚的「警告」了特朗普支持者集會可能會演化成暴力事件甚至是「戰爭」。報告中,一位FBI的工作人員摘抄出這麼一段來自特朗普狂熱支持者的話:「做好作戰的準備!國會需要聽到玻璃破碎,門被踢開,鮮血從BLM抗議者和Antifa人群中濺出的現場。讓我們變得暴力,不要再稱這是一次集會,遊行或者是抗議了!現在就做好戰鬥的準備。我們要麼得到總統,要麼死去。沒有其他方式可以達到這個目標!」
也就是說,在事發前,FBI內部是有人知道國會有發生暴力事件的可能性。但是在事後,FBI卻試圖否認事先知情,裝起了無辜。在暴亂後,FBI對外宣稱,並沒有情報顯示示威活動會超越和平示威。
《華盛頓郵報》挖了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FBI工作人員,這位匿名者表示,之前的預警報告在抗議活動前一天,已經與華盛頓的各情報與安全機構分享了。不過報告中的內容都是「很粗糙的數據」,FBI根本不清楚在網上發佈叫囂「戰爭」的人的身份。這份報告並非「最終評估的情報」。
FBI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的工作重點是查明,調查和破壞煽動暴力和從事犯罪活動的人,正如我們在正常業務過程中所做的那樣,收集信息以識別任何潛在威脅。」不過FBI官方對於這份報告閉口不提。
14號《華郵》又爆出更勁爆的消息說,有數十名美國聯邦調查局恐怖分子觀察名單上的人員參與了1月6號美國國會暴亂,這些人中大部分是白人至上主義者。由於這些人在過去從事過令聯邦調查人員高度警惕的行為,因此他們被列入到國家恐怖分子篩查數據庫,被標記為可能造成潛在安全隱患。恐怖分子觀察名單中大批人員聚集在一個地方,但是當局並沒有採取更強有力的安全措施保護公眾,這是美國情報失敗的又一個例證。
生命受到威脅的國會議員對騷亂的發生表達了極大的憤怒和困惑。國會警察局局長史蒂文·桑德(Steven Sund)第二天宣佈辭職。美國眾議院警衛官保羅·歐文(Paul Irving)同樣宣佈辭職,而參議院最高級別的聯邦執法官邁克爾·斯坦格(Michael Stenger)則被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炒了魷魚。
憤怒辭職「不背鍋」的首都警長
55歲的桑德對《華盛頓郵報》透露:「我知道集會的人會很多,我們也掌握了相關情報,知道這樣的人群極可能會發生暴力。但是沒有跡象表明這批人會佔領國會。」為了確保安全,桑德在週一時就向兩院的安保官員提出讓國民警衛隊來支援,但是他的提議被拒絕了。
其中一個原因是,眾議院警衛官保羅·歐文認為在國會聯席會議前宣佈緊急狀態並且出動國民警衛隊不是個好主意。參議院最高級別的聯邦執法官邁克爾·斯坦格建議桑德通過「非正式」的方式來尋找警衛隊聯繫人,要求他們「待命」保持警惕,以防國會的警察需要他們的幫助。桑德說,這些問題還這只是冰山一角。他先後5次尋求幫助,但都遭到了拒絕或者推延,除了國會的安保官員,還有五角大樓。
在1月6日下午,儘管國會周邊安排了1400名警力人員,但是面對8000名特朗普的支持者,他們在人數上依然處於嚴重下風。而第一批的特朗普支持者在中午12點40抵達國會大樓,很快當時的警力根本無法阻止大量的抗議人群。
桑德回憶說:「我在華盛頓30年以來,從未見過這樣的場景。這些暴徒他們帶有護甲,防毒面具,盾牌,胡椒噴霧,甚至是攀爬工具!當防護欄被攻破,我意識到事態已經失控了。」
下午2點26分,抗議者已經爬入國會大廈時,桑德向五角大樓打電話求助:「這是非常非常緊急的情況,我需要立即得到國民警衛隊的支援。」但是陸軍參謀部主任沃爾特·皮亞特(Walter Piatt)拒絕了他的請求,因為他無法向自己的上級陸軍副部長瑞恩·麥卡錫(Ryan McCarthy)作出這樣的建議。他不希望看國民警衛隊包圍國會的畫面。
而其他參與了這次電話會議的官員形容,桑德當時聽起來無比絕望。桑德還打電話向華盛頓市長請求支援。
3點04分,美國代理國防部長克利斯夫托夫·米勒(Christopher Miller)口頭授權了出動全部華盛頓國民警衛隊。
但是從答應開始,這些國民警衛隊人員總共用了2個小時才最終趕到現場。最終,當國民警衛隊在下午5:40分抵達現場時,國會大樓已經被闖入,而有四人在動亂中死亡。
五角大樓的重要當事人,陸軍參謀部主任皮亞特駁斥了桑德的言論,說這個鍋他不背!皮亞特說自己絕對沒有任何拒絕或推遲國會警察支援的言論。當陸軍副部長麥卡錫接到了國會警察提出的支援要求後,「立即跑向了代理國防部長那裡,要求批准請求。」對於桑德所說的,派遣國民警衛隊,會讓局面顯得很不好看的言論,根本沒這回事。
國會暴亂後的各種謎團
作為美國的政治核心區,美國國會理論上應該享有全美最周密的安保措施,而特朗普的集會也早在一周前就有預警,國會是如何被暴徒入侵?
網絡上充斥著各種陰謀論,認為這可能是民主黨或者共和黨的人有「內應」。下面梳理幾個疑點:
國會工作人員「被放假」:部分在國會的工作人員,在國會暴亂前一天得到了放假通知,理由是當天的國會有「安全風險」,而風險的系數遠遠高過過去兩年在華盛頓發生的任何遊行活動。
國會安保松懈:南卡州議員吉姆·克萊伯恩(Jim Clyburn)說,當天他去國會時,就感到整個氛圍「不對勁」,整個的保安舉措甚至不如平時的正常日期,更像是週末時的國會。國會警察也沒有像以往那樣,在一些地區設置隔離帶,以及放置路障與鐵絲,禁止人群通行。本應該是重點提高防範安全等級的一天,卻比平日裡更鬆。
暴徒瞭解國會地形:美國國會的地形猶如迷宮,為何抗議者在衝進國會後可以如此迅速的找到佩洛西等議員的辦公室?
由於疑點重重,陰謀論流傳開來:可能存在有國會警察給抗議者引路。在特朗普的支持者中,有大量的退伍軍人,而國會警察中以及五角大樓的部隊中,同樣有特朗普的支持者。當天現場,部分警察非但沒有制止暴亂者,反而是與闖入者合影,這也成為了輿論指責的焦點。
國會暴亂背後的陰謀論
從陰謀論的角度上來講,如果這一切都是一場「被安排」好了的局,那麼背後的操盤手,又會是誰呢?
如果從終極獲益者來反向分析,有一種理論是民主黨人贏得了大選和參眾兩院,他們並不希望在早已確定結果的大選日,鬧出新的幺蛾子,順利交接才是民主黨最大的訴求和利益。而建制派的共和黨中,他有太多人政治利益與選票同特朗普緊緊的捆綁在一起,但是隨著佐治亞州最關鍵的兩張選票丟失,從麥康奈爾到其他建制派共和黨人,都已經失去了對於特朗普繼續依附的必要。需要以快刀的方式盡量切分,避免自己的政治勢力進一步受損。
而這麼一出「國會暴動」事件,特朗普的政治形象以及同「白人至上」以及「極端主義者」畫上了等號後,此時最有可能讓「更為理性」的共和黨選民回歸建制派的共和黨人這裡。
不過這個理論的缺陷在於,現在民主黨和共和黨建制派聯合啓動彈劾,反而把特朗普塑造成了年度悲情人物,從而進一步凝聚了特朗普和他的支持者。這可能成為未來特朗普捲土重來的重要政治力量。
陰謀論歸陰謀論,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策劃」了這一出大戲,真正損害的都是美國的民主和國際形象。誰能想到,象徵美國權力的國會大廈,會一夜之間成為了「戰區」!
如今的華盛頓,就像911事件發生後一樣,如臨大敵!從2001以後,美國聯邦政府的安保措施徹底轉變和提升,政府大樓外都修建了隔離帶,而且民眾再也不能自由出入聯邦大樓。就如同20年前一樣,即使兩萬名國民警衛隊撤離了,美國國會的安保措施也會永久性升級。更重要的是,此次事件也會像911一樣,在美國人心中留下烙印。但不同的是,上一次面對的是外國恐怖分子,這一次面對的是自己人。■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