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俄羅斯,美國也不高興了,印度好難!

縱橫十

本文探討一下現今印度,其「大國戰略」的思想根源。然後就能懂得印度為何總是讓人啼笑皆非。

最近發生了一件好玩的事情,那就是不僅俄羅斯,連美國也對印度不高興了。

據路透社近日報導,美國已明確告訴印度,如果不取消從俄羅斯購買55億美元防空系統(S400)的計劃,美印關係將面臨危機,印度不大可能得到美國的原諒。

報導還指出,拜登上台後,不大可能會轉變這一態度,因為拜登已明確表示將會對俄羅斯採取更強硬的態度。這不僅令人想到印度有可能像土耳其一樣,因為購買俄制武器而遭到美國制裁。

很明顯,美國也對印度不高興了。

俄羅斯對印度的不滿,原因之一就是不滿印度購買的美國武器太多(當然也有地緣政治因素)。

2020年12月14日,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表示,印度正受到西方國家操縱加入「反華遊戲」,並背棄莫斯科。

12月28日,俄媒《生意人報》又傳出報導,普京已取消訪印之行,兩國持續了20年的「俄印峰會」被取消。

這下玩得好,美俄兩國都對印度不高興了,並且還是賣家對顧客甩臉色,這顧客當得真窩囊。

這背後,其實反映了印度的一些問題。

第一是印度的「一大一小」

「一大」指的是印度的野心大,「一小」指的是它的格局小。

印度的野心不小,同時還很自負,狂妄之態隨處可見。

弄個疫苗,它就敢說要拯救全世界;

前總理瓦傑帕伊曾叫囂「21世紀屬於印度」;

莫迪2019年豪言「5年建成5萬億美元經濟體」,「印度不僅要成為國際安全架構的提供者,更要成為其中的領導性大國」,云云;

但同時,印度的才華又撐不起它的野心,顯得非常短視。這一點不用多說,凡是有關注印度的都知道,隨便能列舉一火車的例子出來。

比如疫情期間對中國落井下石、真正有疫苗後宣佈自用不幫助別國、排斥中國企業與基建、與中國進行戰略對抗,等等。

就包括這次,印度讓美俄兩邊不高興,其實還是自己野心大、格局小,兩邊不討好的結果。

二是印度的「戰略透支」

過大的野心,就容易變得自負,最終有可能在冒進中多點開花,從而將自己的戰線拉得過長,印度也有這種味道。

它在南亞奉行霸權政策,與周邊國家的關係都不好;

同時與中巴交惡,甚至一度出現了與中國、巴基斯坦、尼泊爾三國在邊境陳兵對峙的態勢;

與中國進行戰略對抗,甚至想上演軍備競賽;

國內疫情嚴重,經濟在疫情之前已是連續10個季度下滑,GDP增長率從2017年第四季度的8.67%高位,一直下滑到2020年第一季度的3.1%,第二季度更是直接下滑23.9%;

印度更是拋出「北極政策意見稿」,直接惹上俄羅斯;

在美印之間左右不討好,大國戰略玩得並不熟練,惹得兩邊都不痛快;

印度過度的自信已變得自負,過長的戰線有可能造成自身的戰略透支,新興國家在發展時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冒進」,最終造成自身損傷甚至是潰敗。

三是「零和思維」並不合時宜

印度繼承了西方那一套思想理念,奉行霸權政策,很喜歡玩「零和遊戲」,處處充滿著對抗性思維。

若是倒回到大航海、殖民那些野蠻生長時代,當下的這個印度肯定是非常適合的,但如今這個時代若老用「對抗性思維」來處理問題,恐怕不是太合時宜。

中國經濟連續40多年高速增長,2020年GDP直接突破百萬億元大關,全世界都應該要看到,這世界的原始資本積累,除了西方的暴力掠奪式,還有一種東方方式叫「勤勞致富」。

印度一會兒靠近俄羅斯,一會兒又靠近美國,如今更是表演給西方看,希望西方扶持印度、幫助印度實現工業化,只怕又是不靠譜的希望。

印度為何會有上述一系列非常雜亂的思想與行為?

主要原因可能是兩點:

一是印度的歷史文化使然

孔雀王朝時期,印度有一位著名戰略家考底利耶,他在他的代表作《政事論》中這樣寫道,「國際關係是一種以征服者為中心的動態等級體系,直接鄰國是天然的敵人,而敵人的敵人又是天然的盟友」

這種思想體系充滿著對抗與征服,此後2000多年直到如今,印度精英一直深受這種思想影響。

二是印度對西方思想的繼承

印度遭受英國殖民數百年,從英國繼承了西方那一套霸權思想,就包括西方所倡導的自然法則、零和博弈。

上述兩點共同構成了現今印度「大國戰略」的思想根源,導致了印度不僅懷揣著「大國夢」,還有一個「霸權夢」,不僅僅想做一個地區性大國稱霸南亞,還想著稱霸整個亞洲乃至領導全世界。於是其言其行,其行事時常自負托大、強硬霸道甚至是狂妄;但印度當下的實力又撐不起它的野心,然後體現在印度身上各種奇奇怪怪、讓人啼笑皆非甚至是匪夷所思的東西,就出來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