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媒援引印度官方人士的消息,印度計劃耗資835億盧比採購118輛國產Mk-1A阿瓊主戰坦克。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在完成這批訂單後,阿瓊坦克生產線很可能就此關閉。
印度為搞這個國產坦克花了三四十年,耗資200多億美元,只搞出個閱兵用的廢品,再玩下去恐怕只是將大量資金砸向無底洞。
不得不說,印度這個決定,還是非常正確的。
至於印度為什麼會有此決定,最直接原因就是阿瓊太菜了;還有一個背後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在與北方某鄰國的對峙中,受到對方新裝備的刺激,從而在深思後進行的改變。
且聽作者略作介紹。
阿瓊坦克於1974年立項,搞到現在差不多快50年了,是印度一直寄予厚望的國產之光。
印度人的雄心永遠值得肯定,即使搞坦克,也一定要使用最尖端的技術,做到世界最強。
比如動力方面,印度一開始為阿瓊定下的動力是1500馬力,假如實現了,那速度與機動性絕對是超強的。
在主炮上,號稱最強三代坦克的德國“豹-2”坦克,也才使用105毫米炮,印度一定要超過德國,直接上120毫米線膛炮。
在懸挂技術上也要採用液壓懸挂,都是比較先進的技術。
在其它方面,印度都瞄準的世界最頂尖,它不追求成熟技術,一定要最尖端技術。
並且,印度還要立足於自己「國產」。
然而,現實很殘酷,印度很快就迎來了各種問題。
比如,在設計動力時,印度打算自己搞出1500馬力柴油機,樣機搞出來後一測試,才500馬力,連小拖車可能都帶不動,更別說五六十噸重的坦克了。後來不斷折騰了好幾年,才終於搞到了1000馬力左右,依然沒法用。
最後只好進口德國動力,即使如此,阿瓊溫度一高,就直接熄火趴窩了。
120線膛炮,印度自己也搞出來了,結果老是炸膛,最大壽命120發炮彈就報廢了,這讓印度兵在戰場上還得數着打,印度坦克兵大概心裡也會想「我太難了」。
履帶,印度國產履帶最多跑200公里、少則幾十公里就斷了,得換。一雙偽劣鞋子還能穿個一天,印度履帶往往跑不了一天就完了。
液壓懸挂方面,也是各種漏油出問題。
還有重量,印度在設計阿瓊時,借鑒了俄羅斯T-90炮塔與結構,又引進了西方的防護理念(集各家所長,用最先進的),最後兩頭落空,不論機動性還是防護力都不好,變成了一個超重超大的大胖子。
這直接導致了阿瓊的運輸與遠距離部署成為了難題,有分析認為,阿瓊重量普遍超出印度國內絕大部分橋樑承重上限8~12噸,難不成還要為阿瓊專門修條路?
印度基建本來就不好,記得去年中印對峙時,一個小小的運輸車就直接壓垮了邊境橋樑,要這坦克上去,那估計印度基建全得重來一遍。
還有炮管易炸膛;裝彈時炮管要一定仰角,否則無法裝填;炮管正前方時,駕駛員無法進出駕駛艙;駕駛員開窗駕駛時,炮塔會碰頭;
總之,阿瓊坦克在剛開始搞出來後,毛病不斷,各種缺陷,其中包括準頭不好、過熱停車、國產裝甲不合格、超重超大、火控不佳、行駛不穩、可靠性堪憂…
一開始測試時,阿瓊總共有七八十項缺陷,完全沒法用,印度陸軍自己根本不要。
後來印度吸取了教訓,不再強調國產,而是廣泛引進美國、日本、以色列等國配件。比如動力使用美國康明斯發動機、主炮與液壓懸挂技術從英國引進、熱成像儀從法國購買、火控技術來自加拿大。
各種買買買的結果就是成本必然很高,比如本次印度採購的118輛阿瓊,總計835億盧比,單價達到了973萬美元,比俄羅斯T90(單價200~250萬美元)高出了四五倍,它原計劃是與T90同價位的。
就這價格,要是到了戰場,交換比也完全沒了,幹掉一輛阿瓊得擊毀4輛T90才能達到1:1的交換,或者說四輛T90群毆一輛阿瓊,這還怎麼玩。
不能根據需求來自行設計生產,而是把各國的東西加在一起,往往重量也是問題。像阿瓊原本設計的是不超過50噸,如今被干到了68噸左右;體積也超大,寬度達到了3.87米,火車運輸板才3米,鐵道寬度標準是4米,也就是說阿瓊一上火車運輸,會直接掃翻鐵路兩邊的信號桿、電杆之類的。
另一個問題在於,由於是「萬國造」,配件來自很多國家,這讓後勤就直接吃不消了。
後勤也是一個重要問題,比如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敘以坦克在戈蘭高地較量,敘利亞數百輛坦克被以色列一個坦克旅給幹掉了,原因就在於以色列的坦克壞了自己會修,比如履帶斷了自己很快修好,而敘利亞的坦克會用不會修,壞一輛就少一輛。
所以說,通過上面的介紹就能知道,印度阿瓊坦克說好聽點是性能不足,說直白點就是個垃圾,花了近五十年、耗資200多億美元搞了個垃圾出來。
但畢竟這是印度的國產之光,所以,印度官方還是要買一些,雖然印度陸軍一直不想要,但其國防部還是壓着其陸軍必須買。
但總這樣玩下去,不是個辦法,所以若是後面印度真關了阿瓊生產線,就無須奇怪。
另一個原因,有可能是受到了北方鄰國的刺激。
在與北方鄰國對峙期間,有兩樣東西印度肯定是看到了的。
一是鄰國在對峙前沿部署的坦克不但有99A重型坦克,還有15式新輕坦,跑得飛起來,性能世界領先,據說後來連美國都要效仿搞新輕坦了;
二是北方鄰國在撤軍時,一天就撤離了200輛坦克,這恐怕是印度遠遠達不到的,真若有戰,這速度就恐怖了。這還只是其中一個點,真若玩起來,實際能力可能遠遠不止。
也是,五六十噸的重型坦克很大程度只能走地面,三二十噸的輕坦則輕鬆被空運,這部署速度就大大不一樣。
所以印度媒體本次透露的消息,除了很可能關閉MK1阿瓊坦克生產線外,印度還打算搞25~30噸左右的新輕坦了。
最後,祝福印度吧,願它向天再借50年、再耗資數百億美元,搞出新一代印度國產之光「阿冏」坦克。■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