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大事了,以色列炸了伊朗的船!有3大重大意圖

占豪

薩維茲號

以色列把伊朗的船給炸了!

據環球網轉引美國《紐約時報》的消息稱,以色列在紅海襲擊了伊朗船隻《薩維茲》號,並於事後通知美國。而在當天早些時候,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援引消息來源稱,《薩維茲》號在紅海發生事故,原因是布在船身的雷發生爆炸。還有報導稱,《薩維茲》號遭遇了導彈襲擊。

塔斯尼姆通訊社稱,《薩維茲》號過去幾年一直駐紮在紅海,支持伊朗護航商船、反海盜的任務。阿拉伯衛星電視台援引消息人士稱,《薩維茲》號是在厄立特里亞海岸遇襲的。該報導還稱,《薩維茲》號屬於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但半島電視台指出,尚未有證據能支持《薩維茲》號屬於革命衛隊的說法。《紐約時報》稱,《薩維茲》號儘管是一艘貨船,但卻具有軍事用途。

上述信息確認了三點:一是以色列的確襲擊了伊朗的船隻,可能是用水雷或導彈進行的襲擊;二是以色列第一時間通知了美國;三是《薩維茲》號是一艘具有一定軍事用途的貨船,這一點從下圖中可以看出來。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以色列會不會打擊伊朗?為什麼以色列襲擊伊朗的這艘“貨輪”?其政治意圖是什麼?

關於以色列是否會打擊伊朗這事之所以拿出來討論,是因為以色列曾威脅如果美國重返伊核協議,就會對伊朗發起軍事打擊。關於這個問題,之前占豪分析過,結論是半真半假。

之所以說半真半假,原因在於從以色列的視角來看,如果美國重返伊核協議,意味着伊朗的經濟發展將迎來重大機會,伊朗經濟的快速恢復必然促使其在中東地區擴大存在,這就會對以色列構成巨大壓力,所以以色列是有軍事打擊伊朗的動機的。

但是,從另一個視角來說,伊朗不是敘利亞,伊朗是有強大地區軍事能力的國家,伊朗的戰略導彈是能打到以色列境內的,所以一旦以色列發起對伊朗的軍事打擊,那就可能是一場大仗。對以色列來說,這種操作毫無疑問有較大風險。

這事半真半假,可以肯定的是以色列不敢輕易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但以色列的威脅客觀上卻起到了作用,因為美國拜登政府沒有如他在競選時說的那樣,真的上任就重返伊核協議。

美國沒有儘快重返伊核協議的後果也來得很快,伊朗最終對美國徹底失去信心,並與中國簽署了25年的戰略合作協議。與中國簽署了戰略協議意味着伊朗外交和經濟在戰略上的突破,因為中國可不會照顧美國和以色列的情緒,中國接下來會大規模進口伊朗的石油天然氣,並且會對伊朗進行大規模的投資。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伊朗接着在伊核問題上直接把美國踢出了局。

據央視總台報導,當地時間4月6日,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聯合委員會政治總司長級會議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這次會議,儘管美國總統伊朗事務特使馬利也率代表團抵達維也納,但因美國已退出伊朗核協議且伊朗拒絕與美方直接對話,美方代表未出席此次會議。歐盟代表作為調解人與各方進行磋商,再通過「穿梭外交」的方式溝通美國和伊朗方面的意見。會後伊朗方面表示,各方同意繼續進行專家級別磋商。

看到沒有,正是因為中國和伊朗簽署了25年的戰略合作協議,伊朗的腰桿硬了。對伊朗來說,美國現在是否重返伊核協議變得沒那麼重要了,所以伊朗提高了要價,若美國不是無條件重返伊核協議,伊朗直接不再和美國直接談了,溝通意見都還得歐盟的代表穿梭轉達。

伊核問題是全球最重要的政治議題之一,美國混到無法坐上談判桌的地步,也再次證明美國在全球的地位已大幅下降,或者直接說美國已經說了不算了。

這個時候美國說了不算了,伊朗開出的條件是要想重返伊核協議就只有一條路,那就是無條件解除特朗普政府單方面對伊朗的制裁。對以色列來說,如果美國真這麼做了,就是對伊朗的戰略鬆綁,以色列當然不願意。這就是以色列襲擊伊朗貨輪的政治大背景。

事實上,之前以色列攻擊伊朗貨輪的事情就時有發生,只是相關的事情沒有太多曝光,伊朗迫於形勢暫時忍了。前不久,美國媒體曝光了以色列頻繁襲擊伊朗貨輪的事,伊朗迫於國內壓力「回應」了以色列,也襲擊了以色列的一艘貨輪。但很顯然,伊朗的反擊也是一種警告性質,只是把以色列船隻的右舷給炸了個洞,船可以繼續行使。以色列宣稱這次襲擊伊朗貨輪是「反擊」,實際上在這個時機點上是具有明確政治意圖的操作。

以色列此時襲擊伊朗貨輪有三大政治意圖:

一、警告美國

以色列襲擊伊朗油輪為什麼還要告訴美國?其實就是在警告美國,「要求」拜登政府不要重返伊核協議,暗示如果美國重返伊核協議,以色列就會發起對伊朗的戰爭。

以色列發起對伊朗的戰爭為什麼可以拿來威脅美國?因為,美國和以色列是盟友,如果以色列與伊朗發生戰爭,美國必須站在以色列一邊。所以,以色列的意思是,美國要是重返伊核協議,那以色列就用戰爭「自殘」的方式迫使美國重新站隊。

以色列的這個警告有沒有用?對其他國家可能沒有效果,但對美國來說還是有效的,因為猶太人在美國的影響力太大了,內部遊說集團加上以色列的警告,至少能讓美國再討論一陣,拖一拖時間。以色列的目的之一,就是以拖待變,通過拖來推進形勢發展,從而拉高美國重返伊核協議的門檻。

之前若非以色列警告,拜登政府可能上台就考慮重返伊核協議,而如果拜登是上台就和伊朗談重返伊核協議,那當然就沒有現在中國伊朗簽署25年戰略合作協議后伊朗對美國抬高要價的動作了,說不定現在美國重返伊核協議就談妥了。

所以,現在看,以色列通過威脅以拖待變的效果還是很明顯的,再拖一拖,內部再遊說遊說,美國重返伊核協議就有可能黃了。

現在,由於以色列的威脅,美國很尷尬,全球第一強國被排除在了全球最重要的政治問題之外,美國是真的遇到令人頭疼的問題了。無論怎麼選擇,其實都有些尷尬。

二、警告歐盟

以色列襲擊伊朗的貨輪主要就是在地中海,一則是以色列的海軍主要是小型艦船,活動範圍就在地中海;二則是因為在地中海行動以色列空軍、導彈可以為其海軍的行動提供支撐。這兩點是技術條件所限,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地中海襲擊伊朗貨輪主要目的之一是在警告歐盟。

為什麼說是警告歐盟呢?

以色列的意思是,一旦歐盟重新與伊朗展開經濟合作,那麼伊朗的貨輪就面臨安全問題,歐盟就可能遭受重大損失。很顯然,這一做法很流氓,但這種流氓做法對付流氓出身的歐洲國家,往往卻是有效的,猶太人非常了解歐洲這一點。

事實上,如果大家注意,這次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聯合委員會政治總司長級會議是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負責斡旋伊朗和美國關係的正是歐盟。基於這一點,以色列對歐盟的不滿是顯而易見的,之前頻頻在地中海襲擊伊朗的貨輪,目的也是在阻礙歐盟恢復與伊朗的經濟關係。

當然,以色列的這一行動到底對歐盟有多大效果,也還有待進一步觀察,但很顯然以色列在努力,伊朗也在忍耐,都是想以拖待變,如此總有質變的一刻。

三、為進一步攻擊伊朗做準備

如果局面真的發展到了美國重返伊核協議的地步,以色列會發起對伊朗的軍事打擊嗎?這個可能性是一定程度存在的,但這個打擊不會一下子就發展到直接打擊伊朗本土的地步,更可能是一步步升級。譬如,以色列派空軍打擊伊朗在敘利亞、伊拉克的人或機構,或者是打擊伊朗的貨輪等。然而,真的到了一定程度,不能排除以色列與伊朗互射導彈測試。只有在極其極端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爆發以色列與伊朗的直接重大軍事衝突。當然,現階段,一切可行性都是存在的,因為全球大國博弈已經到了深水區,局部爆發軍事衝突將並不令人意外,哪怕是以色列和伊朗。

因大國博弈而出現的地區小國之間的軍事衝突,都不是一下子發展到大打出手的地步,往往是有一個逐漸升級的過程,因為無論是主動方還是被動方,都需要一個升級確認的過程。

現在,伊核問題正在出現重大變化,以色列採取對伊朗的一些行動就是想阻止這一切,而伊朗的超強忍耐也是在將大勢推向有利於自己的局面。這種演化趨勢,在局部出現重大變化將一點不意外。

一方面,中國與美國在阿拉斯加攤牌了,中國與伊朗在簽署25年的戰略合作協議時已完全甩開了美國的關切;另一方面,美國面臨著重大戰略選擇。就這兩點,就決定了大環境在局部一點就着。

伴隨着中美的攤牌,以色列與伊朗也瀕臨攤牌。從形勢變化看,現在的局面意味着,中美關係開始出現新質變後,中東局勢也正在發生着深刻變化。所以,不久的將來發生重大「意外」事件將是非常可能的!

炸了!以色列的這一炮,有可能點燃中東的戰火!■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