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變成「四國麻將」!無論美國選誰,結果都很慘淡

大國博弈不僅僅是硬實力的碰撞,更是戰略上的較量,是智力和智力的遊戲,「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善之善者也」,動則以武力來對抗,那是莽夫,只會為別的國家做嫁衣。那麼在崛起的過程中,中國該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呢?

一方面,「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原本是學士朱升獻給朱元璋用來平定天下的戰略,但也非常符合目前中國的鬥爭需要。「高築牆」是加強國防,航母、055大驅、東風系列導彈,還有核彈頭,都可以適當地多搞點,咱們不想打仗,但不能沒有打仗的本錢和實力,《解放軍報》也說了,「想要和平那就先準備戰爭」,「只有戰爭才能反對戰爭」,當今世界的和平,原本就是建立在「實力均等」和「核恐怖平衡」之上的。

「廣積糧」是發展經濟。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本經濟研究中心(JCER)以及摩根集團的預測,得益於抗疫的成功,中國的GDP將提前3-5年超過美國,在2025-2028年之間,中國就將成為全球最強大的經濟體。這意味着,美國將丟掉自1895年以來維繫了一個多世紀的世界經濟霸主的寶座,這將是美國霸權崩解的一個再清晰不過的信號。因此,目前中國務必繼續「埋頭發展」,「能不打仗就不打仗」,「保持戰略定力」。

「緩稱王」那是不謀求霸權,至少不「主動謀求」霸權。霸權這個東西需要具備兩樣東西才能得到,一個是實力,一個是德行。美國為何能夠稱霸,一來是因為美國在二戰時期強大的軍事實力,二來美國善於宣揚自己的民主和價值觀,三來美國善於隱藏自己的野心,先挑起英國與德國之間的戰爭,扶植納粹崛起,自己再出來收拾殘局。目前中國實力還不夠,中華文化雖然正在飛速傳播,但這個世界主要還是「西方」的。

如果這個時候中國表示要「稱霸世界」,那麼勢必陷入孤立之中,所以夢想可以有,但不必大家都知道,中國要「默默向上游」,等到實力足夠了,霸權不是你的又是誰的,這才叫「眾望所歸」。所以歷朝歷代的開國君主們,沒有不一開始就推辭皇位的,都表示不願意登基稱帝,但最後都當了皇帝,這是「勉為其難」,沒辦法,用《蜘蛛俠》的台詞來說,那就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也暗合中國老子的「不爭是爭」的道理。

這是「大戰略」,但還不夠完美,因為這個戰略主要講的還是自己,但在國際博弈當中,一切都是瞬息萬變的,僅僅「做好自己」是遠遠不夠的,還得「縱橫捭闔」,要在戰略博弈上比對手高一籌。眾所周知,俄羅斯對於中國的崛起是非常重要的,俄羅斯就像楚漢戰爭中的韓信,韓信倒向劉邦,劉邦勝,韓信倒向項羽,項羽勝;它幾乎可以在中美博弈當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美國當然知道這一點,也在積極爭取俄羅斯,只是普京要價太高,「不好收買」。

為了維持戰略均勢,爭取更多的「崛起時間」,中國有所準備。就在2020年12月30日,21世紀即將邁入第2個10年的最後兩天,中歐投資協定敲定了,談判結束了。消息傳出後,美國媒體炸鍋,紛紛表示「震驚」、「擔憂」,通過這份協定,中歐在相當程度上結成了「戰略同盟」,所以歐盟領頭羊德國才會公開支持中國提倡的多邊主義,反對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但這還不是最關鍵的。

關鍵在於,中國悄然將中美俄「三國演義」,變成了中美俄歐「四國麻將」,如果美國聯合俄羅斯,中國就聯合歐洲,因為俄羅斯是歐洲的死敵,美國聯歐,中國就聯俄,美國不可能同時聯歐又聯俄,這是做不到的,做到了歐盟不用存在了,北約也可以解散了。如此以來,不管美國怎麼做,中國都能有充分的「縱橫捭闔」的空間,美國永遠不會有機會將中國逼到「戰略死胡同」而迫使中國「不戰而降」。

諷刺的是,中國爭取俄歐,幾乎不用花費自己太多的本錢。俄羅斯之所以支持中國,歐洲之所以也願意與中國合作,除了經濟利益之外,也是因為他們「渴望崛起」,中國帶頭,俄歐跟上,大家「平分天下」豈不美哉? 2000多年前,漢高祖劉邦就是這麼幹的,東到大海全給韓信,睢陽以北全給彭越,30萬大軍敗項羽於垓下,霸王自刎而死。

所以,中國聯合歐洲是為「中俄聯盟」買了一份保險,美國聯俄,中國就聯歐,美國聯歐,中國就聯俄,中國永遠不會缺乏盟友,而美國正如項羽,他不是被武力打敗的,他是被漢高祖(中國)活活拖死、玩死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