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甦仍不確定,印度會不會崩潰?美國可能已為最壞的情況做好準備

六爺阿旦

印度總是一個能創造奇迹的地方,之前就很多人都說他們環境差,所以印度人天生抵抗力就高,這在幾個月前,好像還真是那麼回事,而且他們自己也高調的宣布已經取得了抗疫勝利,還說要出口疫苗拯救全世界,沒想到變化來得這麼猝不及防。

這兩天全世界都在關注印度,大家這顆懸了一年的心,現在反倒踏實了,因為現在大家對印度抱有的那一點僥倖心理可以說是徹底破碎了,這個世界終究還是沒有奇迹。要說有奇迹,可能就是最笨的方法,居然始終是最有效的。

現在很多國家開始意識到印度問題的嚴重性,因為印度是人口大國,如果情況繼續下去,很可能會蔓延到東南亞和中東地區,這樣全世界就有可能會面臨第二波反彈,這對於現在剛有點起色的全球經濟而言,無異於是雪上加霜。

這個時候很自然的就會帶來三個問題,第一個是經濟復甦還有可能嗎?第二個是這種情況下,美國的新印太戰略還能不能繼續?第三個終極問題是,印度會不會崩潰?

世界經濟今年還能復甦嗎?

我之前一直有個問題想不通,美國今年以來公布的各種數據,都非常好看,不管是經濟復甦的數據,還是疫情控制的數據,給人的感覺是今年美國要大反轉,但是在行動上,美國卻完全是另一回事。

美國在加緊疫苗接種計劃

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統計,截至當地時間4月25日,美國共有1.38人至少注射了一劑新冠疫苗,佔總人口的41.8%;9307萬人完成了接種程序,佔總人口的28%。

另一方面美國的放水計劃是一個接着一個,而且給人的感覺很着急,同時美國還屯了大量的疫苗和原料,數量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們自己的需求,這些事看起來就有點矛盾,宣傳上好像一切都在按計劃復甦,但行動上卻似乎是在為未來做更壞的打算。

美國的大規模放水,一直有兩種推測,一個是為了維持美股的流動性,因為美股是美元的貨幣池子,也是美國的命門,這麼多年一直創新高,誰都知道這是個泡沫,但它就是不崩,那肯定是需要持續的資金流入,才能維持的,所以有人認為美國不斷的放水,是害怕美股流動性出問題,這個擔心也是有道理的。

另一種推測是美國的復甦可能並沒有預期的那麼好,所以需要新的刺激計劃,來維持起碼的經濟運轉,如果沒有這种放水推動,可能經濟會弄成休克或者猝死,這種情況美國也受不了。

但現在印度這隻靴子落地之後,大家突然發現了一個問題,美國有沒有可能,嘴上喊的是復甦,是一切都在掌握,而行動卻是在為更壞的情況做準備?如果真的出現了這種預想中最壞的情況,那麼很顯然美國現在採取的這些措施,也算是合情合理了。

雖然說這樣想有點陰暗,但是真不能把美國想得太好了。今年馬上就四個月都過去了,相當於一年的三分之一已經過完了,從現在的實際復甦情況看,除了中國,其他的主要經濟體都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樂觀。

日本首相菅義偉23日晚宣布對東京都、大阪府、京都府以及兵庫縣實施「緊急事態宣言」,期限為4月25日至5月11日。日本政府希望通過要求提供酒精飲料的餐廳、大型商業設施等停業來控制人流,防止疫情擴散。日媒認為,17天後能否達到解除「緊急事態宣言」的效果,還有待觀察。

除了日本,歐洲在四月初也是在做新一輪的管控措施,原本大家想的是,夏天就要來了,應該是可以稍微鬆口氣,但是真的是怕什麼來什麼,這次印度的大爆發,就是在高溫條件下發生的,說明病毒最新的突變進化,已經克服了高溫的影響。

這麼一來,全世界這個夏天可能就不會太寧靜。最新的消息是全世界已經有21個國家發現了印度的雙突變病毒,現在大家肯定是在密切關注着這個影響下一步會是怎樣的,如果不像印度那麼嚴重,大家又可以僥倖一波,如果赴了印度後塵,那今年復甦肯定是沒戲了。

所以這麼一看,美國屯疫苗+提前放水,也可以算是一種對未來風險的對沖手段,如果天下太平,這也沒啥不妥之處,如果復甦無望,這簡直是一招救命的先手棋。那麼事情到底會向哪一個方向發展呢?

一般來說,我們普通人不可能獲得那麼多的一手情報信息,只能是去看國家層面做出的選擇,在這種事上尤其要注意的一點是,不要看他說什麼,而要看他做什麼。像美國這樣,嘴上說的是一回事,手上幹的是另外一回事。

跟印度的樂觀比起來,我們就要低調多了。雖然IMF預計2021年我們的增速是8.1%,但實際我們今年兩會時,定下的目標只有6%。現在看來,可能還是比較謹慎務實的。這也給我們個人提了個醒,全世界最大的不確定性風險,其實並沒有解除。

那麼在這種重大的不確定性下,一個月前美國還在大力推行的印太戰略,又將會何去何從呢?

印太戰略何去何從?

美國因為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相當於是走在了最前面,所以特別喜歡給別人指路,而印度又是個自己走着走着都能一個跟頭掉溝里去的狠人,哪裡架得住美國再給他往溝裡帶,美國之前給人的預期很樂觀,其中對印度預期最樂觀,聽了讓人直上頭。

此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這兩大組織對於印度2021年的經濟增速,預期分別是5.4%和11.5%,雖說差距有點大,但是印度自己默認去掉一個最低值,四捨五入那就是會增長12%,這個增速比我們都高。

所以一個月前疫情緩和後,印度也是鉚足了勁復工復產,力爭今年要不負眾望。因為印度今時不比往日,他要承擔起一個美國寄予厚望的重任,那就是把自己建設為一個新的製造業基地,在全球的供應鏈上取代我們的位置。

這真的是使命在身,時不我待,只是稍稍有點操之過急,現在的情況看,他們預測的增速,搞不好是個負的吧?印度想恢復生產和正常的生活,是有他的原因的,除了配合美國新印太戰略需要儘快恢複製造業之外,他們這兩年還有大量的外債集中到期。

在2019年的時候,印度的外債規模接近1.4萬億美元(包括中央政府公布的外債、州邦政府及企業全口徑外債總和),而2019年的GDP規模是2.85萬億美元,外債規模差不多是其國內生產總值的50%,經過去年的負增長,這個比例已經超過了60%,而60%這個比例是通常的國際警戒線。

去年基本上是借錢度日,原本指望今年也來個快速復甦,現在的情況看,有可能會落空,不但復甦沒戲,還有可能出現更嚴重的衰退。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有個疑問,那印度欠的錢怎麼還?

印度的計劃是賣國企,政府計劃出售印度人壽保險公司,印度煤炭公司,印度航空,印度第二大國有煉油商巴拉特石油公司,這些都是印度私有化計劃中的國企,把這些賣了換成美元再還外債,不就可以解決燃眉之急了嗎。

甩賣國企還債,這種事情看起來很眼熟,這都是美國通過資本控制別國產業的慣用手段,只不過過去美國都是先製造金融危機,之後是一邊逼債一邊抄底,從而通過資本控制產業鏈,現在對於印度卻有點左右為難。

一方面是很迫切的需要把印度扶持起來,只有有了新的供應鏈,美國對我們才有了更多的競爭底氣。另一方面美國資本對於印度的滲透與控制,又還不夠深,掌控力度沒有達到那種可以放心的程度,他也害怕扶持起來又失去控制,那不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嗎。

所以美國推行的這個新印太戰略有點猶猶豫豫的,印度就更是了,還記得去年我們最嚴峻的時候,美國以為是製造業轉移的天賜良機來了,印度為了表決心也是積極配合在邊境上搞事,但是最後搞了個虎頭蛇尾,因為都沒想到特朗普下去了,印度心裡也沒底,不知道後面美國會選個什麼戰略。

對於美國的資本,印度的精英們是既怕他們不來,又怕他們亂來,畢竟他們也不想被美國的資本深度控制。就在他們彼此都猶豫不決的時候,不期而至的大爆發來了,現在好了,美國也緩了口氣,印度也顧不上那麼多了。

那印太戰略怎麼辦?啥戰略不戰略的,大家都先活命要緊吧。

印度會不會崩潰

很多人都在猜測,印度這一波到底能幹到什麼程度?因為大家都知道,在印度大詞典裡,沒有崩潰這個詞,只有我們這些人大驚小怪的底線被連續擊穿,從來沒有什麼事能讓印度崩潰,所以我們只能說我們猜測的下限,可能會被刷新都什麼程度?

雖然說這幾天全世界都在關注印度,以國際標準,那肯定是已經沒有搶救的必要了。但是以印度的韌性來看,至少目前印度還沒啥大問題,這一點來說我相信他們,因為前兩年每次也有人預測印度會崩潰,結果無一例外印度崩潰論都被打臉了,就跟十多年前的中國崩潰論一樣不靠譜。

所以我提出一個新指標,從這兩年的行為邏輯來看,如果是真的扛不住了,當然我說的扛不住,不是說老百姓,印度老百姓沒有什麼扛不住的,天塌下來他都扛得住,說扛不住主要是說莫迪政府萬一扛不住的話,按他之前的套路,總是會有在邊境上搞事來轉移矛盾的衝動。

最近印度國內對於政府的不滿情緒已經在發酵了,我估計他們有種錯覺,到底是因為邊境太過太平了,還是病毒太過厲害了?所以這一塊我們還是要保持警惕,當然他也不一定是非得跟我們過不去,他看不慣的鄰國多了去了,甚至說只要是鄰國,他就看不慣。

所以擔心印度崩潰的,我覺得大可不必,在印度的邊境出現異動之前,印度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他們是人口大國,但是由於印度教的信仰,除了有錢人以外,其他人對於生死都看得很淡,所以我們覺得人命關天是大事,那是以一個異鄉人的角度在看問題,萬一人家覺得這是個脫離苦海重新投胎的好機會呢?這在他們的教義里還真是很有可能的。

在拒絕了幾次之後,美國政府在25日終於表態,宣布美國將立即向印度出口新冠疫苗原材料,並為其提供醫療設備和防護裝備,以幫助印度應對反彈迅猛的疫情。

但是現在這個情況,說實話美國的幫助不管是來得早還是來得晚,也不管是多還是少,只能說也就是盡人事聽天命,這個事發展到現在這個程度,很顯然已經超出了西方民主制度的治理能力極限,所以就是美國現在全面接管,用最正宗的民主,那也好不到哪去。

此前有種說法,說如果國外接種進度搞得快,他們有可能率先實現群體免疫,這樣他們就會彼此之間敞開大門,而這個時候我們不敢打開國門,那就會很被動。但是現在來看,如果印度最終炸了鍋,這種想像中美好的跨國交流恢復,最終也會變得不現實。

現在大家的心態很微妙,對於定時炸彈既有點僥倖,又有點害怕,不管怎麼樣,肯定還是希望這波能順利過去,因為我們真的是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前體會不深,現在懂了。

最後

美國和印度,就像兩面鏡子,一個跟我們面積差不多,一個跟我們人口差不多,一個要在前面遏制我們,一個要在後面追趕我們,要不是一前一後有這麼兩個參照物,我們發展的咋樣,自己還真是看得不太清楚。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從出生到成長,國家就一直在發展進步,發展進步是我們日常的一部分,是最理所當然的事。但是看了他們倆,可能認識會更清醒一點,我們在發展進步,他們也在發展進步,但是同樣的期中考試,這結果真的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在這個魔幻的時代,面對這樣的結果,只能暗自慶幸一句,還好我是中國人。■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