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國際局勢的回顧和解讀

山佳

中美阿拉斯交鋒,想必很多讀者記憶猶新,其外溢效應隨時間流逝不斷發酵。今天,咱們就簡單聊聊近期國際局勢出現的幾個新變化。

一、一旦西方慫恿烏克蘭開啟對俄戰端,俄羅斯必不會讓戰事久拖不決

繼俄羅斯日前警告「基輔政權在頓巴斯發動戰爭之日便是烏克蘭滅亡的開始」之後,4月11日,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隨時有可能爆發內戰,這對俄羅斯來說當然是很危險的。他還指出,沒有人想要開戰,也沒人能接受發生這種戰爭的任何可能,俄羅斯從未參與頓巴斯地區衝突,但對生活在烏克蘭東南部說俄語的人的命運不會無動於衷。

佩斯科夫的表態首先將烏克蘭戰爭定性為「內戰」,即:與烏克蘭政府軍作戰的是東烏民兵;其次,如果烏克蘭敢於對俄宣戰,那麼俄羅斯絕不會讓戰事久拖不決,為達此意圖,會考慮動用包括核力量在內的一切手段,讓敵方在最短時間內喪失作戰信心和意願。

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對烏克蘭可能採取的手段類似於國際社會必要時、提前解決日本問題時可能使用的手段。顯然,佩斯科夫的言論帶有強烈的警告色彩。

二、前有伊朗,後有中國,俄羅斯此時不強硬更待何時?

俄羅斯發出如此嚴厲的警告,其性質非常類似於2008年格魯吉亞戰爭之前,當時面對美國策動的格魯吉亞戰爭的威脅,俄羅斯重拳出擊迅速肢解格魯吉亞,這次在烏克蘭問題上俄羅斯也有這樣的操作空間。

西方當前在東烏地區製造緊張,用烏克蘭加入北約威脅俄羅斯,一方面繼續對俄羅斯施壓,不要管伊朗的「閑事」;另一方面也基於伊朗已經在不跟美國談判的底線上作出妥協,於是忙不迭在烏克蘭點起「狼煙」,「N步並一步」地繼續推進實質性消化俄羅斯進程。西方顯然只是在形式上、但卻沒從根本上吸取上次「因條件不具備而提前」在莫斯科製造街頭運動而吃大虧(註:被迫從緬甸問題轉回伊朗問題)的教訓。

而在「條件不具備」的問題上,下面簡單羅列幾條,供大家參考:

第一、伊朗雖然再次作出原則性讓步,但其還是那個「抵抗不堅決但又妥協不徹底」的伊朗,在西方沒有徹底解決伊朗的情況下,俄羅斯戰略上仍極具「彈性」。

第二、在經過2015年所謂「金融轉折年」之後,西方的金融霸權已從絕對霸權變成了相對霸權,特別是在新冠疫情的持續打擊下,西方的綜合實力、特別是政治能力與經濟能力均大幅下降,這一事實經中美阿拉斯加交鋒確認后,俄羅斯也明顯感受到了西方力有不逮的戰略窘境。特別是西方對其金融實力愈發不自信,反而更傾向於使用傳統政治軍事手段對俄施壓,這一點與洞朗事件中、西方「之所以鼓動印度在軍事上挑釁中國、就是因為即便在南亞造成軍事危機也要較在南亞造成金融危機更容易控制局」的事實選擇上,可謂如出一轍。

第三、中國的態度極其強硬,不管西方如何極限訛詐,中國一再彰顯絕不拿自身或他國核心利益跟西方做交易的底線原則,展現必要時解放台灣不容質疑的決心和能力,不給西方任何「製造混亂、讓伊朗特別是俄羅斯接收到西方希望他們接收到的信息」的可乘之機。正是有中國的強大策應,再加上桂林的中俄溝通,俄羅斯才有足夠的底氣強硬反擊西方,並以此形成中俄為核心的國際社會「隨時準備介入伊朗、甚至中東」的強烈信號,並又為伊朗所接收。

第四、烏克蘭加入北約問題觸及俄羅斯戰略紅線,俄「陸基核堡壘」有相當部分就分佈在俄南部靠近俄烏邊境一帶,一旦烏加入北約,該區域甚至就將直接暴露在北約「制式步槍的槍口之下」,俄退無可退只能反擊。

第五、俄羅斯不是伊朗,俄羅斯是軍事大國,也是核大國,顯然、西方那種以核威懾為支撐的關鍵壓力,也就是「傳統的軍事施壓手段」對伊朗也許有用,但對俄羅斯恐難奏效,更何況烏克蘭就在俄羅斯的家門口,一旦開戰,北約很難打勝俄軍,最多只能依靠烏克蘭軍隊、以代理人戰爭的形式與俄打成消耗戰。

但一旦如此,問題就必然回到前面所說的……一旦西方慫恿烏克蘭開啟對俄戰端,俄羅斯必不會讓戰事久拖不決….的層面。

正是基於上述種種因素,西方再次威脅升級烏克蘭戰爭時,俄羅斯表現極為強硬,哪怕西方動用土耳其這枚屢試不爽的「高效棋子」敲打俄羅斯也無濟於事。面對土近日發表支持烏克蘭政府的相關言論,俄外長公開警告土耳其和其他國家不要助長烏克蘭的軍國主義情緒。俄羅斯公開警告土耳其是一個新變化。

三、俄羅斯軍事打擊烏克蘭的可能方案

在中美阿拉斯加交鋒、中俄桂林溝通、中國打出中東是中東人的中東、且俄羅斯也同意「建立地區新安全框架」之後,中俄戰略協調明顯開始強化,因此,在我們看來,一旦西方果真將升級烏克蘭戰爭、甚至讓烏克蘭加入北約來極限威脅俄羅斯,則俄羅斯目前階段確實有「打爛烏克蘭」的操作空間。

俄對烏克蘭可能的軍事打擊方案之一就是,從東烏出兵,沿亞速海經馬里烏波爾、別爾江斯克向克里米亞方向挺近,佔領敖德薩之後再直達摩爾多瓦。一旦該方案得以成功實施,則烏克蘭將失去所有出海口而成為一個內陸國家,摩爾多瓦也將順勢被俄羅斯「接回」,克里米亞的隱患將得以徹底解除,且俄羅斯可以再次獲得軍事威脅波蘭的空間。

值得強調的是,儘管俄羅斯也不願意打仗,但如果萬不得已,則上述方案,對俄羅斯也非常有誘惑力!

如果烏克蘭戰事開啟,只要俄羅斯在第一時間不妥協,則對中國而言,必正式進入真正意義上的「半渡而擊動態評估階段」,甚至在這種「動態評估」中,中國必視俄羅斯的適時反應,或開始「或有意、或無意」策應俄羅斯(如果俄羅斯堅決反擊的話)、或開始準備將俄羅斯送入「西方消化它的快車道」(如果俄羅斯有妥協跡象的話)。

因此,有必要強調的是,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目前在烏克蘭方向出現「以攻為守」的變化,總體上仍按「有希望、不指望,外加高度警惕」原則處理。

四、韓國的「超然外交」

美國務卿和防長在中美阿拉斯加會談前訪問日韓,妄圖通過拉日韓助陣的方式迫使中國在不去管伊朗「閑事」問題上讓步。在經歷中美阿拉斯加交鋒後不難看出,這恐怕僅是美方自己的如意算盤:首先,為了防止類似阿拉斯加交鋒外溢效應提前出現,「美韓2+2」並沒像「美日2+2」那樣胡說八道,否則中國代表團極可能取消阿拉斯加之行;其次,之所以美國代表團在阿拉斯加如此「衝動」,恐怕與日本在背後「拱火」密不可分。

於是在隨後美國組織的印太司令部軍事演習中,出現了「不想請日本但又請不動韓國」的尷尬局面,韓國不來是基於薩德問題的敏感性不願得罪中國,而美國不請日本則是為了防止過度「抬舉」日本,於是日本在惱羞成怒之下,藉機挑動日韓島嶼爭端「自抬升價」噁心美國,並推遲了原定於4月9日的日本首相訪美之旅。

無獨有偶,韓國公開表示不在中美之間「選邊站」,其國安官員訪美的同時外長訪華,4月12日,青瓦台還澄清了日媒關於美國要求韓國加入「四國機制」的報導,批評日本「過分被動地依靠美國,不僅將自己綁上了美國反華的戰車,而且還加劇了地區緊張局勢」,並提出「超然外交」是韓國的生存之道。

此番表態也為中國之前猛批日本引狼入室出賣本地區利益作了「註腳」。儘管韓國未來隨時可能反轉,但目前韓方的這些言論足以讓對韓國有着深刻影響力的美國顏面無光。更有甚者,日本趁美國影響力在阿拉斯加的「折戟沉沙」,急需「籠絡人心」之際,在福島核廢水排放問題上公然對其主子美國「逼宮」。

五、福島核事故或超越切爾諾貝利成為人類歷史最嚴重核災難

4月13日,日本政府會召開內閣會議正式最終決定將福島核污水排入大海,具體的排放時間預計會在兩年之後。

日本極右基於其「核野心」,在福島核電站事故後沒有尋求徹底的解決方法,相關研究仍在秘密進行。鈈的密度與黃金相差無幾,融化後密度還會進一步增大,其早已對福島及周邊地下水層造成大量放射性污染,而鈈的同位素都擁有較長的半衰期,其中鈈244半衰期超過8000萬年。

結合日本此前多次排放核廢水的數據,尤其是2011年3月到2013年8月,我們推測福島核電站融化的堆芯或在2年後徹底融穿地層直接與海洋接觸,將對全球海洋環境造成巨大威脅,日本福島核事故或早已超過切爾諾貝利核事故而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嚴重、危害最大、影響最廣的核事故。

早在福島核事故發生之初,東京電力公司和日本政府始終對堆芯融化的相關數據秘而不宣,甚至造假數據掩蓋事實真相,錯過了採取措施阻止核污染擴散的最佳時機,日本極右、西方及其操控的國際原子能機構對此負有直接責任。

六、二戰結束後形成的雅爾塔體系就此出現解體的苗頭

美日在福島核廢水排放上各懷鬼胎,日本把排放核廢水的時間確定為兩年之後,其小心思在於,如可能就把美國的承諾先騙到手,如不能就以此對沖美國對日本施加的政治壓力。日本不惜以「自污」的方式企圖削弱美國束縛之意圖,即在西太範疇內,美國以後不得不更加倚重日本。正是因為美日之間互不信任,最後只能導致雙方的利益交換成為「期貨」,至於未來能否順利「交割」他們心裡都沒底。

此外,日本為了向美國要價,開始大肆炒作日朝秘密聯絡渠道中斷一事,想藉著「朝鮮威脅」渲染日本安全環境惡化的氣氛向美國討價還價,即:如果美國不能切實保障日本安全,則未來在台灣問題上日本或「愛莫能助」。

面對美日在核廢水問題上蠅營狗苟,國際社會後發制人。在美國務卿表態感謝日本在核廢水處理上的努力後,中國一改之前的低調,開始猛烈批評日本和美國。在中國的「組織動員」下,與日本核廢水相關的國家自動分為「涇渭分明」的兩大陣營,二戰結束後形成的雅爾塔體系就此出現解體的苗頭。

有意思的是,韓國在反對日本排放核廢水問題上非常活躍。在韓國看來,美國不能一味籠絡日本而損害韓國的利益。文在寅政府公開反對日本排放核廢水,也有對沖美國對其壓力的考量。這點也是國際社會可以借用的(克里的防韓遏制了這一苗頭)。

也就是說,一旦機會許可,則國際社會不妨在這個問題上「順水推舟」,對準美日的「痛點」繼續發力,比如拿日本核污染食品說事,團結太平洋沿岸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離間美日、美韓軍事同盟。不過話說回來,日本的核污染已十分嚴重,為了身體健康,建議大家避免接觸日本食品,包括台灣一部分食品也要謹慎,台獨分子與日本極右沆瀣一氣,加工有毒食品往大陸銷售是有前科的。

七、未來「疫苗牌」或在瓦解歐美聯手的問題上大放異彩

另外,以俄安全會議秘書日前猛烈抨擊美國在中俄邊境建立大量的生化研究所為標誌,俄羅斯在病毒源頭問題上開始配合中國,中國也公開呼應俄羅斯,再次就「病毒源頭問題」炮打美國,不難看出中俄兩國已開始強化戰略協調,在此基礎上,通過「疫苗牌」破解歐美戰略協調的效果初現。

當前,歐盟主要國家疫情再次反彈,德國四處尋找疫苗,但可靠的疫苗及產能都掌握在中俄手中。默克爾打電話到北京,暗示德國或選擇中國疫苗的可能性,提醒俄羅斯在疫苗問題上不要「囂張」,其渴望疫苗的急切心情溢於言表。

西方的疫苗研製程序不透明、技術路線單一,把疫苗當成政治操弄及賺錢的工具,mRNA疫苗對目前變異的新冠病毒效果有限,相比下中國疫苗研製過程嚴謹完善、技術路線多樣,滅活疫苗也被證明對變異新冠病毒有效。西方疫苗採用mRNA技術路線,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有中國這樣強悍的製造力,比如無法提供足夠的P3級別滅活疫苗生產車間。

近日曝出了德國女演員打疫苗被疑造假事件,說明西方民眾對其疫苗和政府的信任或再次降至一個新低點。中國只在疫情源頭問題上把美國懟在牆角,只要歐盟在病毒源頭問題上跟美國保持距離,理論上可以得到中國在中央政府層面的聯合抗疫,也可以獲得中國疫苗。

隨着阿斯利康、強生、輝瑞等西方疫苗先後「爆雷」,再加上中俄在病毒源頭問題上聯手,歐盟如果想在聯合抗疫(疫苗)問題上得到國際社會的幫助,其在「病毒源頭問題」上必須與美國保持距離,而一旦歐盟在聯合抗疫問題上與國際社會合作,則不排除日韓「立刻叛逃」的可能性(韓國提出「超然外交」就跟他目前無疫苗可用有關)。屆時歐洲金融市場也會因此而「亢奮」,甚至導致歐元對美元大幅升值,其效能等同於中國動用「匯率武器」,增加了歐美在非傳統層面政策協調的難度。

八、美國試圖重新為中美關係定調

4月11日,美國媒體突然放出了克里即將來華的消息,但一直到13日,中國外交部都表示「不知情」,直到最後美國14日發布消息稱克里將前往中國討論氣候問題,中國才在當天通過生態環境部官網發布了一條簡短消息。不難看出克里訪華完全是美國單方面提出的來的。

在我們的觀察與評估中,美國單方面提出,首先的一個意圖是故意向俄羅斯和伊朗釋放混亂信息(2016年,克里訪俄,有過「親自拎包」走下飛機的經典畫面,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公文包裡或攜帶着交易的「秘密文件」)。中國開始一直不接受其訪華就是要告訴方方面面,中國與美國沒有秘密交易可言。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克里訪華是想重新為中美關係定調,以儘可能彌補美國在阿拉斯加交鋒中的巨大損失。

中國主張中美是平等互利的雙邊關係,並公開強調絕「世界不接受一個『高高在上』的美國」,這令自視世界霸主的美國很難堪,因此,為了配合「定調」阿拉斯加交鋒之後中美關係「仍然是原來的中美關係」,美國在宣布克里訪華的同時,再次在台灣問題上打擦邊球,派出了一個所謂的「非正式代表團」訪台,妄圖以強勢姿態襯托克里訪華。

美國想維持一種形式上、似乎介乎於極其對抗的特朗普與雖然對抗但不及特朗普的奧巴馬之間的中美關係,同時,卻又企圖在性質上仍然維持「以美國的實力與中國對話」的關係。

在美國看來,如果中國第一時間接受克里來華,或意味中國接受了這種重新定調,但中國直到最後才非常低調地接待,且只是安排負責氣候問題的官員同克里在上海見面,堂堂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以氣候問題來談,期間,甚至連去北京的機會都沒有,說明中國根本不接受美國對中美關係的自視高於其實力的定調。

值得強調的是,美國不惜在核廢水問題上與日本同流合污,也是在試圖向中美關係「定調」注入變量。在中美阿拉斯加交鋒之後,中美關係的重新定調,意味着世界新秩序重新設定進程的開始,對美國是這樣的,對中國而言更是這樣的。

因此,美國想繼續維持西方金融霸權等各種霸權,這顯然是中國根本不會接受的。未來一段時間,雙方還將圍繞這個問題繼續角力。■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