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衝突,戰爭形態在發生改變!

縱橫十

本次巴以衝突,最為亮眼的就數「火箭轟炸VS鐵穹攔截」大戰,那場景宛如燦爛的煙花,令人印象深刻。

然而,這種熱鬧的背後,卻似乎隱藏着戰爭形態的某種變化。

不止本次巴以衝突,再結合早前的兩場戰爭(或對峙),這種趨勢更顯得若隱若現。

第一場戰爭:亞阿戰爭

到現在,可能很多人都已經記不得亞阿戰爭是怎麼回事了,但對那場戰爭中亞美尼亞坦克被阿塞拜疆無人機吊打的場景應該印象深刻。

在那場對決中,號稱陸戰之王、稱霸陸地上百年的坦克,硬是被TB2無人人打得毫無脾氣,原本鐵流滾滾的鋼鐵雄師,最後變成了鋼鐵肉湯。

二場戰爭:巴以衝突

本次巴以衝突,最為亮眼的不是以色列的「鐵穹」多麼高科技,也不是它對「卡桑」火箭的大量攔截,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巴勒斯坦找到了對付以色列的辦法。

卡桑火箭精度是不高,但它超級便宜,幾百美元一枚;製作工藝超級簡單,以白糖作燃料、鋼管為彈體,幾乎是任何人、任何小作坊都能輕鬆製作的東西。這兩樣特點,導致了它的生產地能夠隨意分散,免受對方摧毀;也由於這兩大特點,使得它能夠大量生產。

於是,巴勒斯坦就能夠用大批量發射、飽和攻擊的方式來攻擊以色列,從而讓以色列卻面臨一個難題,不攔截會被轟炸,如果攔截,面對數千枚、數萬枚火箭,就很容易耗光以色列的攔截彈。

在交換比上,一枚火箭彈幾百美元,而一枚攔截彈則需要數萬~20萬美元,如果巴勒斯坦發射數十萬枚火箭過來,能直接將以色列打到破產。

於是,以色列在經過密集轟炸後,趕緊出動了地面部隊,主要原因應該就在於此。面對飽和攻擊,鐵穹一度「累」到癱瘓,如果再這樣玩下去,以色列就有點受不了了。

實際上,除了火箭彈外,廉價的無人機也是消耗對方防空導彈的方式之一。

第三場:俄烏烏東對峙

就如巴勒斯坦面對以色列那樣,烏克蘭面對俄羅斯時,基本沒有任何機會,但這並不代表烏克蘭就毫無辦法。

在那場險些一觸即發的戰爭中,美國曾給過烏克蘭一個建議,使用大量自殺式無人機對俄羅斯進行攻擊,其主要目的不是攻擊俄羅斯,而是用廉價的無人機與較高的交換比來耗光俄羅斯的防空導彈。

自殺式無人機往往價格很便宜,如果烏克蘭真用大量無人機沖向俄羅斯,俄羅斯將會面臨與以色列一樣的難題,不攔截則會被攻擊,攔截的話又不合算,不但交換比上不合算,大量攔截真有可能耗光俄羅斯防空導彈。

上述三個案例,至少能讓我們看到如下2個顯而易見的東西:

其一是戰爭在走向「無人化」

從亞阿戰爭、俄烏對峙、巴以衝突中,我們看到了現代戰爭在更多的邁向「無人化」,這應該促使人們更多思考在面對「廉價無人機」、「卡桑」火箭這類低成本無人化武器的攻擊、特別是在它們進行群體飽和式攻擊時的應對之策。

這其實還只是深潭中露出的一小塊礁石,更多的,美國、俄羅斯這類軍事大國都已在其本國空軍、海軍、陸軍等各個軍種上越來越多的試驗無人化智能武器,也許未來某一天的戰爭已看不到有多少人,不論是天上的飛機、水裡的艦艇,還是地面上的武器,都是一堆高度智能化的鋼鐵機器在那裡衝鋒陷陣,這種趨勢是我們要關注的。

其二是經濟問題

所有的套路在絕對武力面前,都變得毫無意義。巴勒斯坦雖然能用「卡桑」火箭讓以色列進退兩難,但面對以色列的戰機轟炸、特別是地面進攻,卻是難有還手之力。

同樣,烏克蘭也許能用無人機給俄羅斯製造一些難題,但面對俄羅斯的戰機與地面進攻,烏克蘭絕對不是對手。

說白了,戰爭打的是綜合實力、打的是資源,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經濟、是錢。現代戰爭中,各種高科技武器無不是用大把的錢堆起來的,一架戰機動輒數千萬上億美元,一艘驅逐艦往往需要十幾億幾十億美元,一艘福特級航母要150億美元,即使一枚導彈也要數十萬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美元…,戰爭打的是武器,實際扔出去的都是錢,沒有強大的經濟支持,根本無力支撐現代戰爭。

聽過一個傳聞(真假難辨),說是當年海灣戰爭爆發後,當時的中國掌舵人通過電視看到相關畫面後,陷入了深思,直言像這樣(費錢)的戰爭,中國能撐多久。然後…,當如今一些國外賊子們開着軍艦在我們周邊耀武揚威時,我們有的是「不過如此」的從容,有一種雲淡風輕的自信,不僅因為有J20、055、東風家族這些「驕兵悍將」,還因為我們有龐大的經濟後盾,真要玩,玩得起,就更能體會到當初那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多麼的富有前瞻性!■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