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
中東大部分時間都不是中東人的中東,而是地球村強者的角鬥場。
現如今這個年代,中東人更無法掌控中東的命運。
01、歷史大生意
5月14日凌晨,以色列國防軍在推特上宣布:「以色列國防軍的空中和地面部隊目前正在加沙地帶發動襲擊。」
——以色列軍隊並沒有進入加沙地帶。路透社5月14日報導,以軍對加沙地帶的進攻並不是地面入侵,而是在邊境一帶發射炮彈。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14日凌晨發表戰爭動員,表示以色列正在應對兩線戰爭——
第一條戰線是加沙。我說過,我們會讓哈馬斯以及其他恐怖組織付出沉重代價,我們正在這樣做,還會加大力度,繼續這麼做。
——對哈馬斯窮追猛打。
第二條戰線在以色列的城市內部。為了恢復以色列城市的法律和秩序,我們100%支持警察、邊境警察和其他安全部隊。我們不能容忍無政府狀態。
——借恢復秩序的借口,清除巴勒斯坦反抗者。
這輪巴以衝突,將拉開中東亂局的序幕。
但是亂局,只是表象;本質是各方勢力進行的一場名利角鬥。
在名利角鬥場的背後,則是一盤大生意。
自古以來的中東,尤其是地中海東岸與約旦河以西那部分,也就是現在的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地區,是世界上最慘烈的名利角鬥場之一。
閉上眼睛回顧一下世界歷史,就會發現兩條驚人的脈絡:世俗脈絡和精神脈絡。
精神脈絡中,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這些影響世界的宗教,都視耶路撒冷為聖地。這幾家宗教,為地球村貢獻了大部分「主義」。
這些「主義」背後,都有一門「生意」。
世俗脈絡中,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等等,大凡地中海附近叫得上名號的帝國,基本都統治過那裡。
進入工業文明時代,中東又成了能源基地,各方爭奪更猛烈了。英國、法國、美國、蘇(俄)紛紛在中東大顯身手。中國入局雖晚,如今也成了一方棋手。
大家為什麼都往那裡跑?還不是那一帶現實利益巨大。別的不說,就旁邊那條連接紅海與地中海的蘇伊士運河承載的生意,就足以讓各方豪強競折腰。
哈馬斯明知以色列不好惹,為什麼還要挑釁?其生意經是取代法塔赫,成為巴勒斯坦的旗幟。
以色列為什麼要對哈馬斯窮追猛打?其如意算盤不僅是打死打殘打傷哈馬斯,更想趁機擴大地盤。
另外表面看,是以色列和哈馬斯在幹仗,而背後的伊朗、土耳其、沙特等中東大國各有各的算盤,且地球村的幾大棋手也各有各的利益。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這輪衝突,該如何理解呢?答案分三個層次。
02、三層答案
第一層答案:有人將其理解為猶太-基督系和伊斯蘭系的衝突,其實很不準確。
因為整個伊斯蘭世界的國家,只有伊朗和土耳其對以色列譴責的聲調比較高。但也僅僅只是譴責,沒有拿出實際行動。
如果把時間軸線放在冷戰之後,整個伊斯蘭世界也只有伊朗和以色列在敘利亞和伊拉克扳手腕,但也敗多勝少。
至於土耳其,也就是2019年9月份,埃爾多安到聯合國大會上曬了一張圖。
這張圖的內容,是巴勒斯坦領土逐漸縮小的過程。埃爾多安能為巴勒斯坦做的,也就這些。當然這次埃爾多安和普京通了一個電話,口頭敦促以色列停火。
伊朗和土耳其會介入麼?
答案二:不少人將其理解為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衝突,其實這也不對。
雖然巴勒斯坦主要居民是阿拉伯人,雖然歷史上的中東戰爭阿拉伯人都站在巴勒斯坦一邊;但是現在阿拉伯世界的各大石油王國,一方面習慣了躺在石油上紙醉金迷,另一方面戰鬥力實在有限。
阿拉伯盟主沙特,打一個胡塞武裝都累得氣喘吁吁,讓沙特為了窮親戚巴勒斯坦硬剛以色列?相當於讓大腹便便的富豪去田裡插秧,有點強人所難。
1990年的海灣危機,沙特甚至請求巴基斯坦派兵到自己家壯膽。當時巴基斯坦派出了一萬多人的軍隊保衛沙特。
答案三,還有人將其理解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衝突,其實還是不準確。
巴勒斯坦已經很弱小了,哈馬斯和法塔赫又窩裡鬥,無法形成合力。
目前的巴勒斯坦,法塔赫實力強於哈馬斯。但這輪衝突目前局限於哈馬斯控制的加沙,法塔赫控制區的態度竟然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好像希望以色列把哈馬斯打殘。
確切說,現在是以色列和哈馬斯的衝突。哈馬斯既沒有制空權、也沒有防衛系統,而且又被諸多國家列為恐怖組織,基本上就是被動挨打的份。
巴勒斯坦內部都無法達成統一,外部國家也不知道怎麼幫。畢竟打仗就是燒錢,誰家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常言道,救急不救窮。巴勒斯坦目前不僅窮,而且內亂。各路玩家幫還是不幫,依據並不是巴勒斯坦,而是處於自身利益考量的生意經。
理解這三層答案之後,也就能理解另一個問題,即這輪巴以衝突會不會升級為全方位的中東戰爭、甚至世界大戰?答曰:升級到什麼層面,取決於各路玩家的生意該怎麼做。
03、戰爭升級
前面說過,現在這輪衝突,準確來說還是以色列和哈馬斯的衝突。
如果法塔赫和哈馬斯內部協調起來建立聯合陣線對抗以色列,那麼衝突將升級為真正意義上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戰爭。
但目前看法塔赫與哈馬斯攜手的概率不大。
原因一,政見與利益皆不相同。
法塔赫相對溫和,看不慣哈馬斯的極端。反過來哈馬斯也看不慣法塔赫,都希望對方完蛋,自己成為巴勒斯坦唯一的旗幟。
原因二,背後的支持者不同。
法塔赫希望建立像沙特一樣,略微偏向世俗化的穆斯林國家,所以獲得沙特等阿拉伯國家的支持。
哈馬斯則希望建立伊朗一樣的政教合一的政權,所以獲得伊朗的支持。
沙特和伊朗現在還處於斷交的狀態。現階段指望伊朗和沙特合作,非常不現實。
換句話說,原本處於弱勢的巴勒斯坦很難形成有效的抗以色列統一聯合陣線。
但這並不代表戰爭不會擴大。
畢竟以色列的導彈炸的也是阿拉伯人。
畢竟以色列這些年在中東地區把阿拉伯人折騰得夠嗆。
所以戰爭擴大的另一種可能:阿拉伯國家支持法塔赫在不和哈馬斯聯手的情況下單獨參戰。
如果阿拉伯世界國家願意援助巴勒斯坦,那麼會進一步升級為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戰爭,也就是另一場真正意義上的中東戰爭。
然而新的中東戰爭打起來的概率仍然很小。因為沙特真的沒有戰爭基因。
目前沙特只是「發出最強烈的譴責(這台詞聽起來就像從前些年某外交部抄襲過來的),譴責以色列佔領軍對阿克薩清真寺的侵犯,以及對信徒安全的攻擊。」
儘管阿拉伯人很難和以色列人打新的中東戰爭,但並不意味着更糟糕的局面無法形成。中東真正能搞事的,除了以色列之外,伊朗和土耳其也是亂源。
04、亂源
5月15日,哈馬斯武裝總司令官,伊斯梅爾·哈尼亞給土耳其和伊朗打電話,尋求支援和幫助。
哈馬斯找伊朗幫忙很容易理解:他們本就想把巴勒斯坦建成伊朗那樣政教合一的國家。
哈馬斯找土耳其幫忙也容易理解,畢竟埃爾多安正帶着土耳其從世俗化伊斯蘭向政教合一的政權大踏步後退,越來越和哈馬斯的政治追求類似。
伊朗清流(對外主張強硬,對內主張反腐)代言人、前總統內賈德就聲稱,「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戰爭將提醒我們,土耳其-阿拉伯-波斯如果聯合,形成統一的戰線,做巴勒斯坦人堅定的支持者,那麼巴勒斯坦將恢復作為一個正常國家」。
內賈德的主張聽起來猶如天方夜譚。
但是如果伊朗和土耳其介入,就會把沙特裹挾進去。因為沙特在和土耳其和伊朗爭奪中東旗手。如果伊朗和土耳其出手;沙特再繼續袖手旁觀,會被認為是認慫,大概率會支持法塔赫入局。
如果整個伊斯蘭世界聯合起來對付以色列,那麼戰爭就會演變成以色列系對猶太-基督系的戰爭,成為世界大戰的前奏。
那麼土耳其和伊朗什麼情況下才會支持哈馬斯?
正常情況下,土耳其和伊朗很難直接出面援助哈馬斯。畢竟土耳其和以色列一樣,都是美國盟友。伊朗如今正期待美國重返核協議。
但是現實世界,往往還有很多非正常情況。
05、三種非正常情況
非正常情況一,埃爾多安好鬥的個性。
過去這些年的地球村,有衝突的地方就有埃爾多安的身影。
從利比亞到伊拉克,從納卡到敘利亞,埃爾多安無處不在。甚至是克什米爾,埃爾多安都想插一腳。哪天埃大總統介入了,吃瓜群眾也不要驚訝。
什麼情況下埃爾多安可能介入呢?
非正常情況二,以色列對領土的渴望。
現在以色列空襲加沙,可以說是反擊哈馬斯。但吃瓜群眾都知道,以色列的最終目的是蠶食巴勒斯坦的領土。
如果以色列出動地面部隊佔領加沙,那就演變成侵略。土耳其、伊朗、沙特都不能忍。
非正常情況三,各國甩鍋轉移矛盾的需求。
現階段全世界經濟到處是泡沫,原本就到了一個擠泡沫的周期,各主要經濟體壓力山大。疫情爆發,又讓世界經濟雪上加霜。
這種情況下大國博弈日漸激烈,美國拉攏盟友打壓中俄的態勢日趨明顯。但大國之間的直接衝突成本很大、風險也很高。
前段時間北約和俄羅斯在東烏對峙,一度搞得地球村風聲鶴唳,最後不了了之。因為雙方都承受不了直接衝突的代價。同理美日在中國周邊搞事,也存在巨大風險。
既然大國承受不了直接衝突的風險,又需要甩鍋轉移矛盾;那麼在局部地區打一場代理人戰爭也是一種選擇。
伊朗背後有中俄。
美國在中東背後廣泛布局。
在中東打一場代理人戰爭,美、俄、歐、土、伊各方都能參與,都有甩鍋的機會;同時又能爭奪能源。可謂一舉多得。
最後說幾句中國的角色。
06、中國的角色
由於近代歷史原因,中國在中東入局時間較晚。
作為地球村主要棋手之一,中國在中東能源基地布局是理所當然的事兒。
但中國不同於美、俄、歐,主要目的不是搞破壞,而是做生意與搞建設。前不久中國和伊朗簽署25年的戰略合作協議,就是直接證明。
中東能源,可以賣給中國。
因為中國是世界工廠,是全球第一工業生產大國,是世界上唯一擁有全產業鏈(聯合國產業分類所列的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的國家,對能源的需求是無限的。
所以中國可以同時和沙特、伊朗搞好關係。
中東如果要打仗,打爛了,可以請中國去建設。
因為中國是有史以來最強有力的基建狂魔,除了修橋、鋪路、蓋房子這些傳統基建,還可以搞5G新基建,而且物美價廉、服務好。
除此之外,中國還是世界第一貿易大國,任何需求都可以和中國互通有無。
中東名利角鬥場中,中國是最溫和的玩家,行的是陽謀大道。而中國這種溫和的陽謀大道,會改變中東殘酷血腥的博弈模式,成為歷史星空中的一抹亮色。■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