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聯社新德里消息,形成於阿拉伯海的熱帶氣旋「陶特」當地時間17日向印度西海岸移動,印度當局奮力疏散數以十萬計的人口,並暫停古吉拉特邦的新冠疫苗接種工作。
印度目前正奮力應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激增的態勢,「陶特」和新冠疫情可能相互加劇對方造成的影響。據報導,「陶特」已經導致部分疫苗接種工作暫停,而新冠病毒在擁擠的避難所傳播風險更高。風暴可能摧毀道路並切斷疫苗和醫療用品等物資的關鍵供給線。風暴過後,新冠疫情封鎖措施還可能延緩救援工作。
只能說禍不單行。印度本來已經聲稱戰勝新冠肺炎疫情,並開始對外進行疫苗外交。印度社會也重新開放,宗教、體育和政治活動紛紛舉行,展現出一片祥和繁榮的景象。
然而,進入4月份以後,印度疫情第二波大爆發。這不僅讓印度措手不及,也讓國際社會一度難以相信。
總結印度疫情再度大爆發的原因,從中找到一些經驗與教訓,對世界各國來說都是必要的。
1、印度這波疫情有什麼特點?
一是非常突然。
從2021年初以來,印度的疫情基本上平穩發展。很多人,還不僅僅是印度人,都曾認為印度找到了應對疫情的新方法。
但是,從4月初以來,印度的確診人數就直線上升,與去年同期印度疫情曲線完全不同,超出多數人的預料。事實上,很多人都曾預測過印度疫情會有反復。
畢竟,很多國家的疫情都有了第二波、第三波甚至是第四波,印度疫情出現第二波並不令人驚訝。但是以這種方式和規模爆發,確實值得反思。
二是反季節。
去年天熱時,新冠肺炎疫情就出現明顯緩和趨勢。但現在,印度很多地方高溫在40攝氏度以上,本應是病毒的潛伏期,卻突然大爆發。這一點讓很多人始料未及。
由於是反季節,很多人在思想上輕視了病毒的威脅。在德里等地,很多人也會戴口罩,但多數是防護力低的布口罩,而不是醫用口罩。
這一方面可能出於成本考慮,布口罩清洗後可以重復利用;另一方面也是客觀因素所致,溫度太高了,不戴口罩時吸引都有些困難,實在是戴不住厚實的醫用口罩了。
這種耐熱的病毒變異,給人類社會所帶來的挑戰,絕對不會僅僅局限在印度人身上。
三是病毒的致病模式有明顯變化。
去年時,印度多數感染者為無症狀和輕症患者,絕大多數患者也都不需要吸氧。這就導致,去年印度政府準備的很多醫療設備(包括呼吸機和氧氣瓶等),其實多數沒有用上,今年更沒有大量儲備。
這一波疫情則非常不同,一些輕症患者也很快就需要吸氧。如此一來,呼吸機和氧氣儲備迅速面臨短缺局面,迫使印度政府向全世界求購一切可能獲得的氧氣和制氧機。
2、為何印度突然爆發第二波疫情?
目前看來,主要原因大致有四個方面:
一是,病毒發生了變異,導致前期形成的免疫力有失效的可能性。
印度這一波病毒非常複雜,有些據說發生了三重變異。尤其是,在印度的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德里邦和馬哈拉施特拉邦,去年疫情就十分嚴重,這次仍然是最嚴重的地區。目前看來,這兩個地區可能發生了病毒變異後的再次爆發。
二是,大規模群體性集會。
印度疫情曾有不可思議的緩和,導致大規模群體性活動重新出現。
2020年9月,印度平均每天報告93000個病例。但是,2021年2月中印度每天只報告11000個病例。每7天為一個週期的日平均死亡數,也下降到100以下。
這使印度出現了一輪樂觀主義情緒,甚至還由此產生了「印度例外論」。印度總理莫迪也一度被稱為疫苗大師。在這種樂觀主義情緒的助推下,印度人紛紛走出家門,參加各種體育、宗教和政治活動。
在恆河流域的北方邦等地,大壺節期間的大規模集會,可能是本輪疫情大傳播的主要原因。
雖然印度政府規定,只允許新冠肺炎檢測為陰性的人參加活動,並制訂了一系列的實施細則。但是,印度民眾並不買賬,反而在宗教情緒和樂觀情緒雙重鼓動下,非常積極地參加宗教集會活動。
在很多印度教教徒看來,「恆河母親的祝福,就存在於流淌的河水之間,那裡是不會有病毒的」。這導致恆河兩岸的很多地方,尤其是在一些宗教聖地,高峰時期每天有近百萬人聚集。
政治活動也導致了病毒大範圍傳播。
印度人民黨曾信心百倍,要拿下西孟加拉邦。為此,印人黨從全國各地調集人員,到西孟加拉邦等地走村串戶地拉選票,搞大規模競選活動,使得病毒有更多的機會跨地區傳播。
大型體育賽事也給了病毒傳播的良好機會。
板球是印度國球,什麼也擋不住球迷們觀看板球比賽的熱情。尤其是印度與前宗主國英格蘭隊的比賽,更是印度球迷們必看的。今年3月,印度對英格蘭的兩次比賽中,13萬多名球迷觀看了比賽,很少有人戴口罩。
三是,印度的應對能力有限。
從理論上說,物理隔離是應對疫情擴散的最佳選擇,但並非所有國家都能選擇這一措施,尤其是在病毒已經大規模擴散的情況下。如果沒有強大的供應能力和組織體系,封城不僅難以持續,反而可能產生更大惡果。
印度有超過4.5億移民工人,其中約4500萬人是跨邦移民工人。這些人支撐起印度城市中的非正式經濟,GDP貢獻率在10%左右。同時,這些人每天微薄的工資收入,經常只有450盧比左右(約合39.5元人民幣)。就是這點錢,也是支撐其家庭運轉的主要收入來源。
德里和孟買封城以後,大量依靠日薪生存的臨時工生活不下去,政府又沒有能力提供及時的資助和幫助。上千萬人只好離開城市,逃回家鄉,不僅有很多人死在路上,還造成交叉傳染,並將病毒從城市帶到醫療條件更差的農村地區。
四是,各國抗疫政策和應對措施步調不一,給了病毒在不同國家間反復交叉傳染、變異傳播的機會。
這次印度疫情大爆發,既有本土變異病毒,也有英國、南非和巴西變種。這些變種病毒在印度傳播,並與印度本土病毒相復合,使得應對疫情非常困難。
現在,印度變種病毒還在向尼泊爾等國家傳播。世界各國抗疫政策和步調的不一致,又給了病毒在不同國家反復傳播的機會。
3、每個國家的抗疫政策選擇,都有自己的原因和決策邏輯
對於印度這類經濟發展相對落後、醫療資源相對稀缺、年齡結構相對年輕的國家來說,不難理解它們會選擇經濟發展優先的抗疫戰略,這本身並無太多可以批判之處。
儘管如此,其他國家仍然可以從印度的經歷中,吸取到一些教訓,獲得一些經驗。
一是,不要輕言勝利。
新冠病毒不斷變異,疫情發展趨勢的變數很多,過早地宣佈勝利是不合適的。而且,勝利和失敗,在有些情況下可以相互轉化。印度疫情第二波大爆發,就與前期的所謂抗疫勝利有不可切割的關係,應當足以引起其他國家重視。
二是,要冷靜看待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
在人類歷史上,不定期發生大規模病毒傳染,是一種正常現象。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其實是人類歷史上應對最好的。
我們不需要妄自菲薄。不管是以中國為代表的東亞國家,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還是以印度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從歷史的縱向來看,表現得其實都不錯:
一方面,疫情的傳播速度雖然很快,但在現代醫療條件的幫助下,死亡率被限制在比較低的水平,印度為1.1%左右。並且,死亡者也多數為年老體弱或有基礎性疾病的群體,目前看,對其他群體的危害還不算太大。
另一方面,在疫情爆發不到一年的時間里,相關國家就研制出有效的疫苗,拿出了比較有效的應對方案,這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目前,疫情雖然仍然非常嚴重,但人們對新冠病毒的恐懼心態,已經淡化了不少。
三是,要做好與新冠病毒長期共存的準備,要對自己的生活方式進行調整。
在很多國家,包括中國在內,越來越多的人養成了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使用公共餐具和按時作息的好習慣,這將會在長期內改善人類社會的健康狀況。也許很久以後的我們會發現,這次危機反而成為改良我們生活習慣的一個契機。
四是,國際社會要加強抗擊疫情方面的合作。
國家有邊界,但病毒就像恐怖分子一樣,具有世界性,擁有選擇爆發時間、地點和形態的戰略優勢,會選擇世界各國中的薄弱環節進行突破,還會累積自身力量。
與此相比,各國之間的合作有限,基本上都是先保障自身安全需求,各自為政,相互之間的政策協調非常有限。這就導致,雖然各國不時宣佈各類抗疫好消息,但病毒仍然在世界上不同地方蔓延。
就像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板。決定全球抗疫成敗的,不是那些強國,而是弱小的國家。並且,在當今國際交流、旅客來往如此頻繁的時代,肆意蔓延的病毒,最終還會入侵強國的國境線。
因此,在抗疫問題上,國際社會必須聯合起來,不能再各人自掃門前雪。
延伸閱讀
重新認識印度
從上層視角到底層視角
「無論形勢如何演變,印度都將是21世紀秩序的一個支點。」這是多年前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對印度作出的預判。基辛格當時認為:位於世界不同地區和不同秩序概念交叉處的印度,憑借其地理位置、資源蘊藏和老謀深算的領導傳統,將是地緣戰略演變和世界秩序發展不可缺少的要素。
基辛格的評價並非沒有道理。從短時段看,至少在21世紀初的十多年里,人們看到了印度國家實力和國際地位的雙雙上升;2014年莫迪政府上台以後,更是極力推動國內改革、深度介入國際博弈,甚至豪言要在2030年前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一時間引人注目。從長時段看,隨著印度成為美國「印太戰略」的重要一環,這個南亞大國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國際戰略機遇期——作為美、英、日、澳爭相拉攏的戰略盟友和把中國視為主要「威脅性對手」的國家,其「支點」作用已不言而喻。
然而近年來,這個戰略支點正迷失自己的支點。2020年,莫迪政府對內強推改革引發激烈抗議,數十萬農民一度「圍攻」首都新德里;對外則借勢美國對華遏制戰略,單方面挑起中印邊境衝突,嚴重破壞中印和平局面。2021年春以來,印度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惡化,印度官方2021年5月17日數據顯示,印度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連續25天保持在30萬例以上,累計確診達24965463例,累計死亡274390例,甚至已經引發全球又一輪「疫情海嘯」。面對內外局面的接連失控和西方盟友的見死不救,印度的國家治理陷入困境,以至於不得不作出「16年來的首次政策轉變」——開始接受外來援助,包括從中國等國家訂購物資。這一顯著的變化,引發了人們對印度的深入思考。重新認識印度,也成為中國輿論場上的一個爭鳴點。
文 | 詩嘉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文化縱橫」(ID:whzh_21bcr),原文首發於2021年5月18日,原標題為《重新認識印度:從上層視角到底層視角》,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1、中國的「印度印象」:分歧與共性
印度當下的局面是如何造成的?這是人們都在追問和解釋的熱點問題。對於中國而言,印度的治理危機無疑具有警示意義,但輿論對印度的觀感和態度,卻存在明顯的分歧:
一方面,印度方面有意製造邊境流血衝突、鼓動抵制中國企業在先,而後又被媒體曝出選舉壓倒抗疫、精英包機逃離、民眾喝牛尿抵御病毒、病患屍體漂浮恆河等現象,乃至在抗疫中還頻頻炒作「中國威脅」「中國企業發印難財」等話題,都使得印度成為中國公眾眼中的一個反面典型。很多人認為,印度不僅是一個野心膨脹卻又不自量力的宿敵,也是貧窮、不公、落後、愚昧乃至髒亂差的代名詞。在他們看來,被長期殖民統治的印度,與英語世界有著天然的親和性,既然印度與西方聯手制華,並且對中國的援助毫不領情甚至刻意刁難,那麼這種「農夫和蛇」的關係不要也罷。
另一方面,也有些人認為,印度正處於加速現代化的進程中,其國家實力和社會進步不可忽視,而媒體對印度社會問題的選擇性報道,實際上是在塑造一個臆想的、片面化的印度「符號」,大眾對真實印度的瞭解還遠遠不夠。在他們看來,雖然印度對中國有著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也不時與中國發生矛盾衝突,但從長遠考慮,未來中印關係是僅次於中美關係的一對最重要關係。搞好中印關係,有利於穩定中國西面的地緣政治;反過來說,中國不宜把印度完全推向美國和日本,否則後患無窮。因而在抗疫過程中,無論是出於戰略考量還是國際人道主義,中國都有必要援助印度,而不是袖手旁觀。
從整體上看,兩種代表性觀點雖然意向不同,卻分享了同一種觀察視角,即從國家、政府、國際關係和地緣戰略等大處著眼,來分析印度。這樣一種上層化的視角,成為公共討論的一種潛意識,進而塑造了人們的「印度印象」。由此產生的一種網絡思潮現象是,對於印度社會的各種問題——無論是宏大問題還是具體問題,人們經常自覺不自覺地代入「印度印象」,而得出某種特定的結論,經過網絡空間的無限放大之後,更是變成各種段子式的流行觀念。客觀而言,這樣的思維方式有其必然性,但如果跳脫出來,可以發現,它恰恰還需要補充一種底層化的視角。所謂底層化的視角,是從印度的一般民情和普通人切入,觀察其生活百態,透視其複雜的社會文化現象,從而理解印度人行為方式的同與異。這種底層視角的重要性在於,它是真正瞭解印度社會基礎的基礎,也是察知印度社會潛在變化的方式。在中國人可以「真正平視這個世界」的時代,底層視角對於我們認識印度,必不可少。
2、印度的兩種面向:官方與民間的張力
以這次印度疫情為例,人們看到了印度政府的抗疫失職,卻對印度底層民眾的所思所為和疫情經歷缺乏全面瞭解。一個典型的現象是,由於印度醫療系統的癱瘓,一些求助無門的印度民眾將各種民間偏方作為防疫的「最後一根稻草」,這些信息被媒體爭相報道,從而塑造出了一個「被獵奇的印度」。在網絡空間里,印度某些官員鼓吹牛尿抗病毒以及某些民眾塗抹牛糞或痛飲牛尿的獵奇視頻令人震驚,隨著這些視頻以及相關「網絡梗」的創作、改編和廣泛傳播,一種「整個印度都被迷信蒙昧所籠罩」的評價也流行開來。這種對印度社會的娛樂化創作,逐漸脫離了素材的原貌,塑造出了一個標籤化、符號化的印度,卻與真實的印度有所出入。
部分印度民眾對「牛尿療法」的批評
事實上,幾周前,某印度官員對重症老人強行灌喝牛尿的做法,已經被民眾批評為不顧人命的政治表演;而對於另一位印度議員自飲牛尿的行為,很多印度民眾也直呼「此人需要進行精神治療」「我作為印度人感到羞恥」「我感到惡心」。印度社會一些有識之士指出,由於印度國內現有2億頭牛卻不能宰食,政府「牛福利」事務機構RKA實際上把生產和銷售牛糞牛尿作為經濟創收項目。他們呼籲科學理性,認為政府的錢用錯了地方,如果能把「牛福利」事務機構RKA的財政支出用於教育普及、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女性安全保護等更要緊的領域,印度便能早日成為現代化社會,那麼人民自然也會弱化對牛的盲目崇拜。
如果說「牛尿療法」只是錯誤宣傳,那麼印度政府在疫情中過分追隨美國而對華疏遠的政策,也在印度社會引發了不滿。儘管中國政府早已主動表達援助印度的意願,印度政府卻要面子不要裡子,以人命為代價拖延援助,至今仍不願批准中國疫苗進口,但另一方面又受到盟友美國的疫苗原料出口限制,面臨巨大的疫苗缺口。對此,一些民眾在譴責「美國優先」政策的同時,也批評莫迪政府存在嚴重的決策失誤。
不僅如此,莫迪政府無視疫情危急而只顧政治選票的做法,更是讓不少印度民眾寒心。即便是一些支持莫迪的印度民眾,也認為無論是從政府利益出發,還是從人民利益考慮,都應該先控制疫情,至少「先讓韭菜活著」。事實上,近期印度西孟加拉邦的選舉結果也證明瞭印度民眾的無聲抗議:儘管莫迪極為重視西孟加拉邦選舉,其本人在疫情期間曾多次到該邦舉行競選演講,但由於政府在疫情防控中行動不力,莫迪的人民黨在選舉中遭遇慘敗,僅在294個議會席位中拿下75席。
為了組織自救,一些印度民眾通過網絡,向外界傳遞印度疫情的真實困境,發出求助聲音。例如,在印度確診病例暴增之際,一位網名為「印度三哥MANU馬怒」的年輕人錄制了許多一手視頻,他稱贊從中國採購的制氧機在印度築起了守護生命的「防護長城」,並指出在當下印度,比氧氣、疫苗更緊缺的其實是食物,不少人因交通運輸的癱瘓而被困在異地,飲食全憑救濟(四五天吃一頓飯)。正因為如此,馬怒每天做100份盒飯去救濟周圍鄰居,而同行的中國朋友也慷慨解囊。這種民眾自發互助的場景,構成印度抗疫的重要面向,但在網絡傳播中,卻往往被忽視。
3、重新認識印度:跳出單向度的「信息繭房」
從普通民眾的視角觀察印度疫情,人們可以更為全面地瞭解印度社會的複雜性和多樣性。這種複雜性和多樣性,與網絡世界所構造出來的單向度的、一邊倒的「信息繭房」,大不相同。例如,一位目前仍在印度留學的中國學生在走訪印度民眾後發現,由於印度的泛神信仰,印度人對死亡有著不同看法,這部分解釋了為什麼在疫情期間,很多人印度人起初不帶口罩,象徵性地和顧客拉一條隔離線就繼續做生意的現象(當然,這其中可能也有生計的考慮)。可見,如果人們希望重新認識印度,就必須跳出「信息繭房」,發現更多的印度面向。
但要做到這一點,並非易事。曾有學者指出,今天國內政策界和知識界對印度的研究遠遠不夠,在輿論場上,對印度發表意見最多的,是那些缺乏政策經驗和知識背景的人,而印度的情況也差不多。正因為兩國都是如此,以至於經常觸發非理性的「言語」對峙和意志對抗,表現為激進的民族主義聲音。有鑒於此,中國無論是官方、學界還是民間,都有必要兼顧上層化和底層化兩種視角,進一步加深和拓寬對印度的認識,而不是被偏見和誤判所左右。■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