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大選的5大細節,意味深長

虛聲

今年6月份,伊朗將迎來第13屆總統大選。相比過往的歷次選舉,這次可謂空前重要。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伊朗是政教合一的體制,伊朗總統只是前台話事人,並非伊朗最有權力的那個人。伊朗大事最終決定權掌握在宗教領袖哈梅內伊手上。

其二,哈梅內伊年事已高,身體也不怎麼好。所以接下來的伊朗總統,很可能就是哈梅內伊的繼承人。

其三,伊斯蘭革命到現在已經40多年。開國集團的骨幹群體,正隨着哈梅內伊的老去而退出歷史舞台。接下來伊朗怎麼走,事關中東格局。

5月25號,伊朗內政部當天發布公告,公布了伊朗憲法監護委員會認可的7名候選人大名單,透露出5大意味深長的細節。

細節一 保守派盛宴

7人大名單,陣容豪華,但玄機暗藏。

賽義德·賈里里,曾任伊朗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伊朗核問題首席談判官;保守派。

穆赫辛·雷扎伊,現任伊朗確定國家利益委員會秘書長,曾任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2009年參加過總統選舉;保守派。

易卜拉欣·萊西,現任伊朗司法總監;著名保守派。

阿里禮薩·扎卡尼,現任伊朗議會研究中心主任;保守派。

阿米爾·哈希米,現任伊朗議會第一副議長,曾為穩固陣線成員;保守派。

邁赫爾·阿里扎德,曾任伊朗副總統;改革派。

阿卜杜爾納賽爾·赫馬蒂,現任伊朗中央銀行行長,安全委員會經濟委員會成員;無派系。

——7大候選人之中,有5個是保守派。

毫無疑問,這份名單是保守派盛宴。

打着改革派標籤的阿里扎德,其實就是打醬油的。

至於無黨派的赫馬蒂,也是充數的。

實際上五個保守派之中,真正的主角只有萊西一人,其他四位也是陪跑的。如此顯而易見的選舉,也讓伊朗選民的投票意願很低。伊朗國際組織5月初進行的一項電話民調顯示,只有27%的人表示願意投票。

針對這份候選大名單,此前呼聲很高的清流前總統內賈德、保守派拉里賈尼、改革派的賈漢格里落選大名單,還是讓很多人大吃一驚。

細節二,內賈德落選

伊朗現在國內主要有三大派,保守派,改革派,清流。

所謂保守派,代表教士與軍方利益,現階段牢牢佔據伊朗統治階層。

所謂改革派,主張改革開放,與西方和解,發展經濟。

所謂清流,主張對外強硬,對內清廉。內賈德就是典型代表。

實事求是地講,內賈德再次參與總統選舉,本身就是一種挑戰遊戲規則的行為。

按照伊朗法律,總統任期4年,可連任一屆。內賈德任期從2005年到2013年,已經幹滿兩屆。之前的伊朗總統,都是默認幹兩屆,不再繼續幹。

內賈德老鐵之所以在2017年(隔了一個任期,不算連任)又跑出來參加選舉,是想效仿普京(2008年卸任後,蟄伏4年,又繼續幹)。

內賈德(左)想效仿普京(右)

但內賈德顯然忘了,他不是普京。伊朗有位老婆婆(哈梅內伊)可以隻手遮天。所以2017年,內賈德被哈梅內伊取消資格。沒想到又過4年,哈梅內伊對內賈德依然毫不手軟。

作為清流的內賈德,因為強硬的對外主張,在伊朗人氣頗高。但他成也清流,敗也清流。

在伊朗,清流和保守派的差別,就在於對內腐敗問題上。

保守派只講強硬。因為教士和軍人階層組成的保守派,也是當權派,反腐敗相當於自己反自己,那叫自殘。

清流除了對外強硬,對內也強硬。內賈德代表的清流有點理想主義色彩,一定要對內反腐敗,而且敢拿最高領袖掌控的革命衛隊開刀。結果很明顯,把自己反進了牢房裡。

出獄之後,內賈德觀念不改,聲望不減。

民調機構數據顯示,內賈德的支持率與萊西不相上下。這種情況下,哈梅內伊更不可能讓內賈德進來攪局。

如果內賈德當選,哈梅內伊又因為身體原因無法掌控局面;那麼當內賈德再次祭出反腐大旗時,肯定與軍方、教士集團其衝突。如今已經虛弱的伊朗,再也禁不起類似折騰。

所以內賈德雖然在伊朗老百姓與國際上呼聲都很高,但只要哈梅內伊還在,他就沒有機會再次角逐伊朗總統。

目前內賈德唯一的反擊就是,表態「如果他的參選被否決,他將不會投票。」聽起來虛弱無力。

細節三,改革派式微

萊西是哈梅內伊培養的幾個接班人之一。

早在2017年,萊西就參與總統大選,當時是敗給了改革派的魯哈尼。

伊朗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伊朗總統都是保守派出身,最後都變成了改革派。

哈梅內伊成為宗教領袖之後歷經了四位總統,和他們的關係如下——

第一位是拉夫桑賈尼總統,他是霍梅尼的左膀右臂、哈梅內伊的戰友;但他上任之後主張跟西方緩和關係,搞自由化,發展經濟。第二個任期跟哈梅內伊直接衝突,鬧翻。

第二位是哈塔米總統。此君是霍梅尼的孫女婿,上任之後卻是更加明顯的自由派。在第二個任期,跟哈梅內伊鬧翻。

第三位是內賈德總統,本質上是哈梅內伊一手扶持上來的貧民草根總統,但最終和哈梅內伊鬧翻得更徹底。

第四位就是魯哈尼總統,已經不止一次地被哈梅內伊批評……

基本上所有伊朗總統,最終都要面對世俗化問題、經濟發展問題、甚至體制改革問題等等。

這是伊朗總統的悖論:

如果不面對這些問題,他們就無法讓基層大多數滿意,就拿不到選票;

如果面對這些問題,就無法讓最高領袖(老婆婆)滿意,其實比韓國總統還難幹。

2017年,魯哈尼之所以能戰勝萊西,是因為此前他與奧巴馬簽訂了《伊朗核協議》,給困境中的伊朗帶來難得的喘息之機。改革派當時風頭正旺,就算哈梅內伊想讓萊西上,也不可能忤逆民意。

隨後特朗普在2018年撕毀《伊朗核協議》,給伊朗施加壓力的同時,也摧毀了伊朗改革派的威望。

但是近期隨着拜登放出「重返核協議」的風聲,改革派影響力有所回升。

2021年這次大選,魯哈尼已經幹了兩任,不得繼續參選。

改革派陣營中,能給萊西製造威脅的,只有副總統賈漢格里和外長扎里夫。

前不久扎里夫因錄音泄密問題,出局。這次又把賈漢格里排除在候選名單之外,相當於否決了改革派在本次選舉中獲勝的可能。

哈梅內伊之所以這麼做,目的就在於自己年事已高的情況下,保證保守派萊西能順利當選。但萊西上台之後,會不會也和其他前任一樣向自由派靠攏?

細節四,萊西不簡單

易卜拉欣·萊西有三大特點:一,穆罕默德的後人(即所謂「聖裔」);二,哈梅內伊的學生兼嫡系;三,極端強硬的保守派,1988年在大規模處決政治犯中發揮了突出作用,體現了人狠話不多之本色。

1989年,哈梅內伊登上最高領袖之位,立刻任命萊西為德黑蘭總檢察長。隨後萊西在司法界發展,2014年擔任總檢查長。

為培養萊西,哈梅內伊於2016年任命他為伊馬姆·禮薩慈善基金會主管。這個職位看起來不是很高,但管錢。該基金會負責管理伊朗大量的企業和基金會聯合體,每年預算龐大。

通過那個管錢的職位,萊西和贏得伊朗最大保守派政治勢力伊斯蘭革命力量聯盟的支持。

2017年,萊西競選總統失敗之後,並沒有一蹶不振;相反在2019年被任命為司法總監,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核心人物。

根據伊朗憲法,如果最高領袖去世,將由專家會議選出繼承者,其中總統和司法總監,都有很大的機會成為最高領袖。

萊西如果從司法總監的位置上成為總統,很大概率能成為最高領袖。霍梅尼在世時,哈梅內伊是伊朗總統。霍梅尼死後,哈梅內伊被專家會議推選為最高領袖。

回到上面那個問題,萊西當選之後,會不會像前任們一樣向自由派靠攏?答案現在出來了:是否向自由派靠攏,主要取決於處於哪個位置。

如果有機會成為最高領袖,如哈梅內伊,那自然不會向自由派靠攏。

如果沒有機會成為最高領袖,那麼伊朗總統想要尋找自身歷史地位,只能去發展經濟,自然而然地向自由派靠攏。

極端保守派出身的萊西,有機會繼承哈梅內伊衣缽的情況下,自然會堅持自己的保守派立場。

為什麼最高領袖一定要保守派?答案很簡單,保守派的群體是教士與軍人集團,處於統治階層,擁有巨大利益。比方說哈梅內伊家族,堪稱伊朗第一家族。只有保守派上位,才能保證保守派的利益。

正因如此,哈梅內伊領導下的伊朗,才會在2021年總統候選名單中,排除了清流代表內賈德,就連改革派也就放了一個陪跑者。

那麼還有一個問題,哈梅內伊為什麼能決定總統候選者名單?這就涉及到伊朗體制運作。

細節五,哈梅內伊的威力

話說當年伊斯蘭革命勝利之後,為體現民主選舉,霍梅尼搞出一個名叫「專家會議」的機構,負責選舉最高領袖並對其進行監督,必要時甚至可將最高領袖罷免。

憲法規定,專家會議的議員由選民直接選舉,任期固定為8年。

表面看起來,「專家會議」的議員們權力很大;但實際上任何伊朗人想成為議員候選人,還須經過「憲法監護委員會」的批准。

這個「憲法監護委員會」的存在,是為了保證教士階層的特權。

伊朗憲法第91條規定,憲法監護委員會由12名成員構成,一半以上必須由宗教學者出任,且由最高領袖指定。

如此一來,憲法監護委員會就成了最高領袖的支持者(反對最高領袖的人無法進入專家會議)。不僅如此,憲法監護委員會還能監督審查伊朗議會的資格背景。

通過如此這般的巧妙設計,由於憲法監護委員會的存在,體現伊朗民主的專家會議就變成最高領袖的忠實支持者。

換句話說,最高領袖的繼承者,由哈梅內伊欽點,正如當年霍梅尼決定由哈梅內伊來繼任一樣。專家會議選舉只是走一個過場。

如此一來,最高領袖就可以全方位掌控伊朗的一切,從而保證伊朗政教合一體制的正常運轉。

伊朗總統候選人,也要經過憲法監護委員會審核。

內賈德在2017年與2021年沒有拿到總統候選資格,就是沒能過憲法監護委員會那關;其他改革派大員成不了總統候選者,也是因為過不了憲法監護委員會那關。或者說,過不了哈梅內伊那關。

這就是哈梅內伊的威力。■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