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行前釋放混亂信息,拜登陣腳已亂

風留痕

歐洲行對於拜登來說是一個關鍵節點。這關係到他的「大國競爭」戰略計劃的實施。然而,歐洲行之前,拜登卻釋放出了太多混亂信息。似乎表明他目前已經自亂陣腳。

修復關係,建立「新自由聯盟」,重塑美國霸權,這是拜登外交攻略的三部曲。當然,最終是為了爭取美國的戰略優勢,永久獨霸世界。

雖然此前的G7 外長會和G7財長會為他的歐洲之行做了鋪墊,但似乎在修復關係和建立新聯盟問題上還存分歧。特別是在「大國競爭」問題上,分歧較大。盟友國家特別是歐洲大國想要更多自主權,更怕成為「大國競爭」的犧牲品。

而意外曝光的丹麥門「監聽事件」,也讓歐洲主要大國對與美國打交道產生了異樣的心理。

在赴歐洲參加北約峰會之前,拜登在白宮招見了北約秘書長。會晤後白宮安全顧問就表態在軍費開支問題上將向歐洲國家施壓。而正是這個問題特朗普曾經威脅要退出北約。這是美歐分裂的一個重要因素。這讓歐洲人如何相信他的「團結之說」?

雖然說服了普京同意直接見面,但意圖過於明顯。拜登的企圖與普京的目標相去堪遠。重要的是,俄方已經明確表態對「拜普會」不抱期待。

或許是預感到了此次歐洲之行難以如願以償,甚至有可能出現難堪的局面。拜登近來又釋放出了一系列令外界難以正確理解的信息。

為了配合歐洲之行,拜登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的了一篇文章。把「修復關係」變成了「團結盟友」。進一步突出強調了建立「大國競爭」戰隊的企圖。

強調要實現「以美國實力地位來領導世界」,顯然這是一種威脅的暗示。即美國有實力,就必須實現美國領導。這種「美國實力優先」,實際上依然還是特朗普「美國優先」的翻版。這就讓歐洲更加懷疑拜登修復關係或團結盟友的誠意。

在歐洲行之前,在沒有與盟友溝通的情況之下,拜登突然決定借歐洲行之際與普京會面,這在歐洲已經確定俄羅斯為「最大的安全威脅和秩序破壞者」的情況之下,讓歐洲如何面對美俄穩定關係的局面。顯然這是把俄羅斯這個戰略包袱甩給了歐洲。歐洲就更難對「建立聯合戰隊」惟命是從了。

雖然已經明確要與俄羅斯建立「穩定可預測的關係」,可拜登卻突然變得強硬起來。拜登先是強調要在人權問題上對普京施壓。後又狂言維護烏克蘭的利益主權。

要知道,人權問題一直是美歐攻擊普京政權合法性的重要突破口,甚至可以說就是想利用俄境內所謂的人權鬥士來顛覆政權,也就是所謂的「顏色革命」。這是普京最討厭的。

而狂言要為烏克蘭撐腰和維護烏克蘭的主權,顯然又想挑起烏俄危機。這就意味着又回到了美俄關係的原點。

可以想像,如果拜普會時拜登真拿人權和烏克蘭問題施壓,「拜普會」肯定會不歡而散。

或許,這可能是拜登在學習特朗普的「交易的藝術」,在會晤前製造緊張空氣以極限施壓。然而,普京原本就不抱什麼希望,拜登這一刺激會令他更加反感。在會晤前釋放出來的是不想解決問題的混亂信息,這註定了談不成什麼結果。

然而,以上這些還不是重點,重點是在「大國競爭」戰略問題上的信息混亂。

拜登又拉黑了不少中國企業,還建立了所謂的「供應鏈打擊力量」。這不僅是要恢復貿易戰,而是要科技、貿易「脫鉤、隔離」的節奏。

可是,你要說拜登要一硬到底的話,在歐洲行之前卻連續進行了三次貿易溝通。顯然是準備重啟貿易磋商談判的意思。一方面是對與盟友談判貿易協定不感興趣,另一方面卻主動與中國套近乎。一方面要建立聯合戰隊合作競爭,另一方面卻又主動接觸。這就讓外界難以理解拜登將展開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大國競爭」?這些信息非常混亂。

或許拜登在玩軟、硬兼施,也或許在玩模糊戰術。但有一點,這一切都是圍繞建立聯合戰隊重塑美國霸權有直接的關係。

這可能是在告訴歐洲盟友,如果不配合支持建立聯合戰隊,寧可與中國談貿易也不會與歐洲談貿易協定。這是一種暗示性威脅。而目前歐洲確實更急於尋求與美國達成貿易協定。當然也是在暗示美國可能通過減輕對俄羅斯的打壓而增加歐洲的壓力。

總之,拜登「歐洲行」之前釋放的信息太多、太混亂。讓外界難以理解他真正的戰略意圖或戰略選擇。這肯定不利於取得「歐洲行」的成果。或許他在有意玩玄學,也或許他自己都不知道應當怎麼辦。也就是說,「大國競爭」戰略還沒展開,拜登已經自己先亂了陣腳。■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