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再次授權空襲,意欲何為?

若曦

時隔4個多月,美國總統拜登第二次下令對「親伊朗民兵組織的軍事設施」發動空襲。

當地時間6月27日,美國國防部表示,美軍當晚對敘利亞和伊拉克邊境地區親伊朗民兵組織的軍事設施發動空襲,稱這些設施被用於襲擊駐伊拉克美軍。

據BBC報導,此次空襲造成包括1名兒童在內的至少8人死亡,並致多人受傷。

拜登授權發動空襲的舉動被認為違反國際法,受到國際社會多方譴責。如今正值美國國會計劃限制總統發動戰爭權,此次空襲再次引發國會對總統濫用權力的擔憂。

專家分析稱,拜登的空襲時機也值得關注。不久前,伊朗剛選出新任總統,眼下恢復伊核協議的談判正成焦灼態勢,拜登或想用此次空襲向伊朗施壓。

4個多月後拜登再次下令空襲

在就任總統的5個多月內,拜登授權對親伊朗民兵組織的軍事設施實施了2次空襲。

距離拜登上一次授權發動空襲,僅過去了4個多月,當時美軍對敘利亞東部親伊朗民兵組織目標發動空襲。

如今,類似的情形再次發生。

當地時間6月27日,美國國防部發布了一份聲明,表示「在拜登的命令下」,美軍當晚對敘利亞和伊拉克邊境地區親伊朗民兵組織的軍事設施實施了空襲。

具體而言,美軍出動了F15、F16戰鬥機,空襲目標是位於敘利亞的兩處以及位於伊拉克的一處設施和武器倉庫。

本次空襲造成了部分人員傷亡。據BBC報導,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表示,共有7名武裝民兵在空襲中喪生。另據敘利亞國家媒體報導,一名兒童在敘利亞邊境的空襲中喪生。

美國對敘利亞和伊拉克邊境地區親伊朗民兵組織的軍事設施發動空襲。/BBC報導截圖

美方似乎想用「自我防衛」為空襲行動「正名」。

據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美方給出的空襲理由是,包括「真主旅」「賽義德烈士旅」在內的伊拉克什葉派民兵組織利用這些軍事設施攻擊美國在伊拉克的人員和設施。因此,此次空襲是「防禦性」行為,旨在保護駐伊拉克美軍。

五角大樓發言人、海軍中校傑西卡·麥克納爾蒂聲稱,自4月以來,美國在該地區受到了5次無人機襲擊和持續的火箭彈攻擊。美國國防部官員證實,在所謂攻擊中,美方並無人員傷亡。

美方的空襲理由遭到伊拉克什葉派民兵組織的駁斥。據BBC報導,伊拉克什葉派民兵組織表示,這些武裝人員沒有參與任何反對外國人員在伊拉克存在的活動。並且,與美方說法相反,被空襲的目標地點中也沒有任何武器裝備。「因此強烈譴責本次對我方武裝的罪惡攻擊。」

美方「自我防衛」的理由也受到了法律挑戰。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托馬斯·傑斐遜法學院名譽教授馬喬里·科恩表示,近期無論是伊拉克、敘利亞還是伊朗,都未對美國或聯合國其他成員國實施過武裝襲擊,因此從國際法的角度來說,美國很難基於法律理由稱其空襲是出於自我防衛。

空襲命令遭到多方批評

儘管拜登形容此次空襲「必須」且「合適」,但此次空襲遭到多方批評。

作為遭受空襲的當事人,敘利亞和伊拉克尤為憤慨。

伊拉克武裝部隊總司令發言人葉海亞·拉蘇爾稱,這(空襲)是對伊拉克主權和國家安全公然且不可接受的侵犯。他再次重申,伊拉克拒絕成為「紛爭不斷的戰場」,希望各方保持冷靜,避免任何形式的局勢升級。

敘利亞外交部也對美方空襲行為表示譴責,要求美方停止對敘利亞國家領土主權的侵犯。

由於美方聲稱伊拉克什葉派民兵受到伊朗支持,伊朗外交部發言人也對此回應稱,美國正在「破壞中東地區的安全」,製造危機和緊張,並給中東地區民眾帶來麻煩,美方應該避免採取情緒化的行動。

對中東地區的最新空襲引發了國會針對總統發動戰爭權的辯論。/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截圖

除引發多方聲討之外,空襲行動也招致美國國內不滿。

就在本月,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了一項法案,該法案旨在限制總統發動戰爭的權力。如今拜登再次避開國會,授權發動空襲,引發了國會議員對總統濫用權力的擔憂。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表示,希望對拜登發動空襲的法律理由進行更廣泛的審查。

拜登「波浪式」的中東政策

在今年2月的空襲中,拜登表示此舉意在警告伊朗「小心點」。與此前類似,本次空襲也是「意在伊朗」。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田文林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就本次空襲而言,拜登意在傳遞兩個信號。其一是給伊朗新選出的總統易卜拉欣·萊希一個「下馬威」,傳遞美國的強硬態度;其二是給正在維也納進行的旨在恢復伊核協議的會談施加影響。

自4月初以來,伊核協議相關方已經在維也納進行了6輪談判,局勢正越來越焦灼。

拜登告訴里夫林不會允許伊朗擁有核武器。/推特截圖

美伊雙方都認為應由對方做出讓步。當地時間6月28日,拜登會見以色列總統里夫林。拜登對里夫林表態稱,不會允許伊朗擁有核武器。不久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對伊朗放話稱「談判時間不多了」。

伊朗的態度同樣強硬。近期,伊朗外交部副部長、首席核談代表阿拉格希表態認為,伊朗已經做過了艱難決定,現在該輪到其他相關方了。

當地時間6月21日,伊朗當選總統萊希在首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國針對伊朗人民的極限施壓政策已經失敗,伊朗已經顯示出其反抗美國施壓的能力。希望美國儘快重返伊核協議並解除「全部」對伊朗制裁。其他有關伊朗導彈項目和地區活動的議題則「不容談判」。

田文林表示,美國的空襲舉動無疑惡化了維也納會談的氛圍,美方想藉此對伊朗施壓,希望伊朗方面接受美國的條件。

從空襲的規模上也可看出美方的「克制」意味。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院長李紹先指出,美方刻意控制行動的規模,也是不願影響到伊核談判的大局。

放大到整個中東局勢來看,田文林認為,拜登上任后的兩次空襲也反映出拜登中東政策的「波浪式」特點。

無論是從阿富汗撤軍、承諾從伊拉克撤軍,還是想要重返伊核協議,田文林分析稱,這些都反映出拜登政府的中東戰略呈收縮態勢。不過,在策略上,拜登政府採用的是「退兩步,進一步」的「波浪式後退」。「磕磕碰碰和互動合作交替存在,以小動作顯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存在感。」這也是美國既想進行戰略收縮,又不願失去既得利益的體現。

但事實上,美方所謂「波浪式”」中東戰略對中東地區並無好處。田文林補充道,美國慣用軍事打擊的方法,但其負面作用非常大,不會促使中東地區實現和平穩定,只會使局勢更加複雜。

拜登聲稱軍事打擊是為保護駐伊拉克美軍,但也可能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李紹先指出,空襲行為可能會讓駐伊拉克美軍處境更加危險。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6月28日,美國位於敘利亞代爾祖爾省的軍事基地遭到至少8枚火箭彈襲擊,初步調查顯示,目前暫無人員傷亡,損失正在統計之中,尚未有官方消息證實襲擊者的身份,也不確定此次襲擊是否與前一天美軍空襲有關。

美方反覆的中東政策也無益於美國。田文林認為,美國目前國內問題繁多,頻繁介入中東只會分散美國的注意力和資源,不利於美國恢複發展。■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