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宣布召回駐東歐國家立陶宛的大使,同時要求立陶宛也召回自己的駐華大使。中國和立陶宛的外交降級已經成為事實。那麼接下來會不會斷交?本次事件將會引發哪些連鎖反應?都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
有些朋友會非常奇怪,我們和東歐國家無冤無仇,相互之間的合作空間還非常巨大,為什麼類似於捷克,立陶宛以及波蘭這樣的中東歐國家屢次挑戰中國的主權底線,擺出一副人權衛士的模樣?中國是不是在哪些地方得罪過這些國家呢?
首先我們要確定的是,立陶宛和捷克這樣的國家對中國態度惡劣,和國家利益無關,因為與中國的交往從經濟利益上來說話,對它們有百利而無一害。更和人權無關,如果他們真的關心人權,就應該大量的接收來自利比亞和敘利亞以及非洲各國的難民,但恰恰也是這些國家,對歐盟的難民分配方案反對最激烈,生怕接收難民會給自己帶來負擔和麻煩。可見這些國家掛在嘴上的人權啥的都不過是借口而已。如果它們關心人權,還應該和美國斷交,因為美國的種族歧視舉世皆知,美國對待移民的粗暴更是讓人不齒。可他們非但視而不見,還把美國視作自己的榜樣,甚至是救世主。本屆立陶宛政府,就曾積極要求美國駐軍自己的國家,充當自己的保護神。
立陶宛這樣的前蘇聯國家以及捷克這樣的前蘇聯陣營國家,對於前蘇聯的印象不會像如今的俄羅斯人一樣,他們大多對於前蘇聯都有着較為憎恨的感覺,特別是波蘭和立陶宛,歷史上曾經數次被俄羅斯吞併,而更讓他們對這種吞併刻骨難忘的是,波蘭和立陶宛曾經也在東歐輝煌過一段時期。他們心中對這種短期輝煌的懷念再對比被俄羅斯人吞併的屈辱,我們也就理解了他們對於俄羅斯是怎樣的一種刻骨憎恨。
我們經常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那麼敵人的朋友自然也就是敵人。中俄在戰略上的高度合作,是立陶宛等國對中國不友好的主觀原因。這些國家的政客可以通過仇恨的轉移讓自己的對華不友好政策獲得選民的理解和支持。這是這些國家一部分政客們敢於反華的基礎。但這並不是他們反華的原因,原因還是在美國。
這些國家在歐洲來說,相對體量較小,但經濟發展得都不錯,畢竟加入歐盟後,只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發展歐盟產業體系內的某一項,就可以讓自己的國家過得不錯,比如立陶宛,人口也就三百多萬。只要從歐盟的大蛋糕裡分出一點殘渣,也就可以吃的滿嘴流油了。所以在經濟規劃上,它並不在乎中國的中東歐的17+1模式,因為沒有中國的投資,沒有一帶一路的前景,它們也能過得不錯,至於以後會怎樣,那不是小政客們願意去考慮的,他們需要考慮的只是當下:如何成為當權者,如何在當權之後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這些中國都給不了,但美國可以。
當下,想要成為歐洲的政治人物,獲得美國的支持自然要比獲得中國的支持更重要,甚至比獲得西歐大國的支持都更重要。畢竟,德法,英等國不也是看着美國的臉色行事嗎?既然這樣,何不自己投身美國,換一個與歐盟大國領導人平起平坐的身份呢?反正大家都是美國的奴才。這是東歐甚至西歐一些政客的心思所在,只是西歐畢竟都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相比之下,要比東歐政客要臉一點。
出於對俄羅斯的擔心與仇恨,把自己的國家安全和美國捆綁在一起,這樣的心態是可以理解的,對於那個曾經搖搖欲墜的俄羅斯再次滿血復活,他們的失望也是可想而知的,而俄羅斯之所以能夠再次危而不倒,在他們看來和它與中國的合作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把本國民眾對俄羅斯的仇恨遷怒於中國也正是那些政客們可以利用的工具。
這些國家是多麼的希望俄羅斯分裂成無數個像他們一樣小的國家,從此再也不能對他們構成威脅。但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中國的國際戰略布局也不會因為立陶宛這種國家的反對而有所改變。對於中國來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憤怒去吧。
立陶宛這次挑戰中國的底線,並不是一件突發性事件,而是早有,很早之前就在炒作的。之所以引而不發到了今天,是因為國際局勢到了需要它出來表態的時候。目前美國對於中國的內部分化已經宣布全盤失敗,無論是香港,還是新疆,不但沒有引發它想要的動蕩,反而被中國趁機把邊邊角角的衛生給清理了一番,可謂得不償失。當前的美國對於中國本身來說,除了台灣,已經無牌可打。所以,它必須要啟用對中國的新一輪戰術。
此前美國的戰術是希望中國的內耗發生。新疆,香港是這種戰術,資本配合也屬於這種戰術,但針對中國境內的種種戰術都被破了,且國內的凝聚力卻越來越強,中國的對外貿易更是風生水起,眼看從內部摧垮中國的戰略目標已經失敗,美國只能啟用從外部圍獵中國的戰術。
不是說以前美國就不會從外部對中國進行擠壓獵殺,但以前的那些手段主要還是配合他針對中國國內分化的戰術,比如聯合歐洲指責中國的人權,讓自己豢養的NGO撕咬中國的人權,以及針對香港的一干行動等,……但從立陶宛這件事開始,一場在國際環境下圍剿中國的戰爭才開始真正打響。這也就是一些美國政客們所說的脫鉤的開始。既然從內部亂不了中國,那就從外部對中國進行孤立。而這樣的孤立不再是輿論上和國際平台上的孤立,而是真正的物理意義上的孤立。也就是美國會爭取更多的國家不和中國玩兒。
美國要爭取的國家自然是從歐洲開始。而歐洲最聽美國話的國家不是西歐諸國,而是東歐諸國。原因之前也說過了,一者是出於對俄羅斯的恐懼和憎恨,一者是因為東歐小國的政客們更容易被左右,被收買。捷克如是,立陶宛也如是。
接下來的劇本大致是這樣的,如果中國在對立陶宛的態度上太過嚴厲,必然會遭到來自歐盟的苛責,這是一貫的,西方可以制裁你,你卻不能反抗,否則就是對西方尊嚴的挑戰,對人類價值觀的蔑視。站在道德制高點,渲染文明優越感是西方國家一貫的作風。但如果中國態度不嚴厲,又會有一部分被美國左右的國家跟風立陶宛。所以,在這件事上,中國想要保持中庸是不可能的。只能選一頭。那就是強勢對待。
下個月德國總理默克爾就會退休,從目前來看,秉持默克爾外交理念的繼承人很難接班,德國的右翼傾向已經非常明顯,立陶宛在這個時候受命於美國帶頭挑事,讓這件事在歐洲發酵一段時間後,恰好趕上德國外交走向的新選擇。一旦德國放棄了對中國的剋制態度,整個歐洲向右轉就難以阻止。這個時候,只要美國在裡面助推一把,再點上一把火,中歐目前脆弱的穩定也會被摧毀。而這時候,美國的目的也就達到了。而九月份,一場旨在把新冠疫情責任推到中國身上的溯源調查結果也將在美國中情局手裡出爐,九月份,將是中美關係,也是世界新格局的一個分水嶺。這也是我一直再說十月份左右,很多事情可以看得更清楚的原因。
我想,這大概就是立陶宛堅持發難的根本原因,這是一場中國外交歷史上最宏大戰役的開始,也是未來三五十年世界格局如何呈現的開始。中歐外交一旦走入死局,雙軌制世界也就正式開始啟動。我想,對此中國一定是已經做好準備。憑着我們人民的艱苦勤勞,憑着我們國力的強大繁盛,憑着中國對於世界的負責任態度,憑着中國對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信心,雙軌世界之下,這次倒下的一定是美國。
當年誘使前蘇聯崩塌的是美歐呈現給蘇聯人民的繁榮新世界,而如今,這個繁榮新世界在中國。同樣的劇本,角色卻已悄悄易主。■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