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撤軍不只是美國撤軍,其實還有北約諸國以及美國「夥伴國」的撤軍。阿富汗戰爭的失敗其實不只是美國的失敗,還是北約諸國與美國「夥伴國」們的共同失敗。所以我們看到美國總統拜登一次次地被打臉,其實北約諸國及美國的「夥伴國」們也感到臉上發燒。
這次參加阿富汗戰爭的國家,不只有美國,其實還有北約的「脅從國」以及美國的「夥伴國」。尤其是北約諸國的參加,是有約定的,依法參加。按照北約集體防禦第五款的「硬性規定」,有成員國遭到軍事侵略,亦被視為對所有北約成員國的侵略。美國遭受了恐怖分子的「9.11」侵略,等同於整個北約都遭受了「9.11」。美國向阿富汗發動戰爭進行報復,北約是有責任與義務與美國站在一起衝向阿富汗的。之所以稱北約其他國家為「脅從國」,是因為阿富汗戰爭的總指揮是美國,其他北約國家只是「脅從」角色,出兵數量與配給武器,跟美國相比都不在一個檔次上。
具體分工上,美國也與北約有所不同。美國的部隊主要用於打擊恐怖分子,是在一線上的作戰部隊。北約部隊主要用於「維和」,美其名曰「國際安全援助部隊」,簡稱ISAF。簡單地說,就是美國打下了地盤,北約部隊負責這些地盤的安全管理。指揮是統一的,美國軍隊司令官同時兼任國際安全援助部隊司令官。
北約在「國際安全援助部隊」任務完成後,又根據戰時需要組建了非作戰性的「堅定支持特派團」作為後續行動力量繼續呆在阿富汗,為阿富汗國民軍和安全部隊提供訓練、諮詢和協助,直到美國政府決定全部撤出阿富汗。
因此,北約部隊與美國部隊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勝利了一起享受榮耀,丟人了一起承擔丟人。這也是美國在阿富汗戰爭失敗後狼狽撤軍時遭到北約諸國領導人瘋狂吐槽的重要原因。北約諸國的邏輯是,戰爭指揮全聽你美國的,現在打了敗仗,自然該由美國承擔失敗的責任。另外,北約諸國也兔死狐悲心有餘悸啊,這次美國拋棄了阿富汗政府,下一次會輪到誰?北約的那一紙協定有多大作用,許多國家都在反思。中國古代的戰國時期蘇秦佩六國相印搞合縱,最後還不是被秦國各個擊破了?
對於阿富汗戰爭的失敗,北約諸國是咽不下這口氣的,話說得也非常悲觀,不再顧及美國總統的面子。歐盟外交事務負責人何塞普·博雷利·豐特列斯說阿富汗撤軍是「對阿富汗人民、西方價值觀和信譽以及國際關係發展的災難」,德國可能的繼任總理阿明·拉舍特說阿富汗撤軍是「北約自成立以來經歷的最大災難」,前北約秘書長夏侯雅伯稱「我們所知道的跨大西洋關係將再也不是以前的樣子了,阿富汗應該成為歐洲的一個教訓」。
這麼多個國家配合阿富汗30多萬政府軍打擊阿富汗塔利班游擊隊,最後的結果是失敗了,聽起來都是不可置信的笑話,但這就是活生生的現實。其實參加戰爭的除了美國和北約,還有美國的很多「夥伴國」呢,比如澳洲、日本、韓國、菲律賓、新西蘭、吉爾吉斯斯坦等。有的國家雖未在一線部隊作戰,但為美軍提供了後勤支援並在戰後派遣軍隊駐紮阿富汗。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呢?阿富汗劃了一個大圓圈,又回到了起點。除了20年的戰爭創傷,好像什麼目的也沒有達到。
阿富汗戰爭讓許多人重新審視這個世界,北約的存在價值也被反覆質疑。北約成立於1949年4月4日,它是一個軍事集團,為華約而生的。如今華約解散了,前蘇聯也解散了,北約沒有了「敵手」,還有什麼存在的價值?美國為了維繫北約的存在,把俄羅斯當成了「假想敵」,但戈爾巴喬夫提出過加入北約,葉利欽提出過加入北約,甚至連普京也提出過加入北約,都被北約拒絕了,為什麼?北約需要有「矛盾」存在,不喜歡世界和諧。可以說,北約也好,五眼聯盟也罷,以及新成立的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對話」,都是「冷戰」的產物,是拉「歷史倒車」的組織。二戰以後,世界建立了以聯合國為基本架構的管理協調體系,本來各國都應該遵守聯合國憲章就行了,但美國和歐洲多國偏偏另起爐灶,又搞起了北約、五眼聯盟等組織,甚至繞過聯合國發動了伊拉克戰爭,這是什麼居心?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如今,衰落的美國更多地借用北約、五眼聯盟、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對話」等組織的力量維護它的霸權地位,後者已成為大開歷史倒車的工具。到了北約退出歷史舞台的時候了,和平的世界不需要它。■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