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整個世界局勢,甚至有資格在歷史書上留名的重大外交事件發生了。
法國,突然召回了其駐美國的大使,同時召回了其駐澳洲的大使。
召回大使,在外交上是一件很嚴肅很重大的事情,通常都會被解讀為關係的徹底破裂,因為這是極其不友好的舉動。
美國上一次召回其駐華大使,是因為新中國建立,而我們拒絕承認國民政府和美國簽訂的一切條約,因此美國召回駐華大使,隨後兩國關係破裂,抗美援朝戰爭的時候美國想和中國遞個話都得通過蘇聯大使館。
而自從尼克松訪華,中美關係破冰以來,兩國關係在最惡劣的時候都沒有互相召回大使,除了1995年台灣問題的那一次,因為美國踏破了中國底線。
打歸打,鬧歸鬧,召回大使代表我以後完全不想和你說話了,兩國還有什麼關係和合作可言呢,所以召回大使這種事是輕易不會出現的。
但現在,世界五常之一,歐洲重要領導國之一的法國,召回了其駐美大使。
法國不是美國的盟友麼,怎麼好端端的要召回駐美大使?
召回大使不是代表國家關係破裂的行為麼,一夜之間怎麼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
到底發生了啥,美國刨法國祖墳了?
自1783年美國獨立以來,法國和美國始終互派大使,關係非常之好,法國召回駐美大使,這是240年來的頭一遭。
史無前例的超級大翻臉。
1775年,美國爆發獨立戰爭,但一直被英國吊著打。
1778年,美法同盟確立,法國派出大量艦隊和正規陸軍支援美國,戰場局勢才開始逆轉。
1781年9月5月,法國海軍中將弗朗索瓦率領24艘戰列艦抵達切薩皮克灣,隨後又得到8艘戰列艦增援,以優勢兵力和英國海軍上將托馬斯率領的19艘戰列艦進行戰略對決。
在數日激戰後,法國海軍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切薩皮克灣海戰大勝後,法國海軍包圍了英軍據點,切斷了英國陸軍的補給線。
隨後,美軍對約克鎮的圍攻取得了大勝,大量英國陸軍向美軍投降。
約克鎮戰役,是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也是英國和美國在獨立戰爭中的最後一場大型陸地戰役。
在約克鎮大捷後,英國全線陷入戰略劣勢,被迫放棄了使用武力消滅美國民兵的努力,開始和美國談判。
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在巴黎和美國簽訂合約,歷時8年的美國獨立戰爭結束。
在美國建國後,法國贈送了美國一尊獨立女神像,兩國的深厚友誼就此建立,長達約240年。
因為切薩皮克灣海戰的勝利具備如此重大的意義,所以美國把每年的9月17日,定為切薩皮克灣海戰紀念日。
美國每次舉行紀念活動,法國都一定會參加。
2021年9月17日,是切薩皮克灣海戰240週年,美國將在首都華盛頓隆重舉行慶典,法國也早就承諾一定會來。
但是在2021年9月16日,切薩皮克灣海戰240週年慶典舉行的前一天,法國卻突然發佈公告,宣稱自己將拒絕參加這一慶典。
這一石破天驚的消息,迅速刷屏西方媒體。
盛大的慶典都已經準備那麼長時間了,這是美法兩國的共同盛事,而法國居然在慶典舉行的前一天突然說不來了,這是大國能幹出來的事?
就在9月16日上午,說不來的幾個小時前,法國駐美大使還發了個推特盛贊兩國的友誼:
240 年前,法國海軍在切薩皮克灣擊敗了英國海軍,為約克鎮的勝利和美國的獨立鋪平了道路。
剛發完推特沒幾個小時,就說不來參加慶典了?
為什麼法國要這麼做,這可是嚴重破壞兩國友誼的行為。
因為兩國的友誼已經不存在了。
2021年9月15日,美國、英國、澳洲聯手宣佈成立「三邊安全夥伴關係機制」,聲稱要共同應對所謂「印太地區安全挑戰」,通俗點說就是組成了三國同盟一起壓制中國。
壓中國就壓中國吧,這事和法國又沒啥關係。
但是在成立三國同盟時,為了凸顯三國之間的友誼,澳洲隨後宣佈單方面撕毀和法國簽訂的價值約660億美元的12艘常規動力潛艇訂單,轉頭以約960億美元的代價向美國購買8艘核動力潛艇。
然後法國就急眼了,大怒,雷霆大怒。
不就是幾百億美元的訂單麼,而且人家的核動力潛艇明顯比你的常規動力潛艇要好嘛,市場經濟優勝劣汰,法國你好歹是五常大國,連這幾百億都玩不起?
話不能這麼說,因為這是軍工訂單,意義和常規貿易訂單完全不同。
普通民用工業貿易品的利潤是很薄的,能賺個10%就暗自偷笑了,貿易額雖然大,但是利潤真不多,而軍工是出了名的暴利,利潤率50%起步,90%也不奇怪。
660億美元的軍工訂單,就算是3000億美元的普通貿易訂單,都遠遠比不上。
3000億美元是個什麼概念?就算是中美兩國,這都是絕對不可能忽視的重大貿易。
而軍工訂單的特殊之處也絕不僅僅只是暴利。
在和平時期,軍工體系非常尷尬,一方面要不斷的研發創新,不然就被對手趕超,一方面不管你研發出來的東西再優秀,也賣不出去多少個,因為現在是和平年代,對武器的需求比較低。
努力十年,研發費用100億,造出了各指標遠超預期的戰鬥機,結果最後國防部就買了10架,因為只需要10架。
假設每架建造成本1億,那麼把售價定為11億,軍工集團也僅僅只是保本而已,十年白忙,風險白冒,要是研發失敗這100億就全部打了水漂。
要給軍工集團一個合理的回報率,鼓勵他們繼續研發,那麼一架戰鬥機的售價至少要到20億以上,但直接建造成本其實只有1億。
這個時候,如果能把戰鬥機分銷給其他國家,總共賣出去100架,那麼每架的研發成本就被平攤到僅有1億。
這個時候,只要售價高於2億,軍工集團就能保本,多的就是淨賺的。
因此,軍工訂單對一個國家的幫助非常大,能夠大幅提升本國軍事工業的技術水平,因為等於是讓別國幫你付研發費,而研發人員和研發中心都在本國。
只要不打仗,軍事裝備就是一堆廢鐵,百無一用,不斷升級換代其實就是國家日復一日的在付研發費養活研發人員。
如果有他國幫你付研發費,但核心技術都掌握在你自己的手裡,這該有多爽。
所以,軍工訂單的100億利潤,意義遠遠大於普通民用品的100億利潤,因為這100億會直接增強國家力量,沒有絲毫浪費。
軍工訂單對出售國十分有益,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那為什麼還有人願意購買武器呢,大家都製造武器賣給別人,讓別人幫自己付研發費那該有多爽。
首先,不是每個國家都有獨立軍工研發能力的,大部分國家確實只能買,自己造的東西根本就沒法看。
其次,軍工訂單是一種表示友誼的手段,通常被弱國拿來討好強國,用作結盟的政治資本。
最典型的就是沙特,每次惹了事,就去美國那裡購買一大批軍火,然後美國就說這事算了。
所以軍工訂單雖然很肥,但不是你想拿就能拿的,軍工訂單對一個國家的意義也絕對不是普通的貿易品。
法國對澳洲出口的這660億美元潛艇訂單,單純從利潤看,可能堪比3000億美元的普通貿易品,要是考慮到政治意義和對法國國力的增強作用,就算是5000億美元的普通貿易品訂單都遠遠比不上。
當初為了拿下這筆訂單,法國總統馬克龍至少4次專程遠赴澳洲,各種拉關係做公關,各種歌頌法澳友誼,各種讓利,各種提供工作機會。
在2016年敲定這份潛艇協議時,法國總統辦公室發表聲明說這是「法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武器出口計劃」,並聲稱「法澳兩國從此建立起政府與政府間長達50年之久的戰略夥伴關係」。
2019年,這筆天價軍工訂單正式簽署。
660億美元的軍工訂單啊,加上維護週期內的維護費,總額接近1000億美元。
法國一年軍費還不到500億美元,法國海軍集團每年的營收才40億美元,這一單等於法國海軍集團以前16年的總銷售額,算上維護費等於25年的營收。
這筆訂單對法國的意義之大,無以倫比,澳洲願意向法國下這筆訂單,說法澳兩國將因這筆訂單建立起長達50年之久的戰略夥伴關係,一點問題都沒有。
但是在2021年9月16日,澳洲卻突然宣佈將撕毀和法國的協議,單方面取消了這筆訂單。
取消還不是最過分的,最過分的是在取消之前,美澳兩國完全都沒有找法國談過,法國直到被取消協議的幾個小時前才知道這個事。
法國外交部長在16日對法國媒體的講話中說:
「我們突然通過拜登總統的聲明知曉,法國和澳洲之間的合同被終止,美國將協助澳方打造核動力潛艇,而我們對美澳協議的內容毫不知情。」
法國有史以來最大的軍工訂單被取消,法國總統和外交部長,居然是通過美國拜登總統的電視講話上知道的,這簡直就是打臉。
至於核動力潛艇優於常規動力潛艇,這話說的好像法國造不出來核動力潛艇一樣。
核動力潛艇不是法國造不出來,而是不敢造,澳洲也不敢買。
常規動力潛艇在大多數情況下戰鬥力是不弱於核潛艇太多的,但由於航程限制,通常只能近海防禦。
而核潛艇的續航幾乎是無限的,可以滿世界溜達,攻擊範圍遠遠大於常規潛艇,而且可以長時間隱蔽海下,首次攻擊可以做到無跡可尋。
這些特點,導致核潛艇被認為是一種進攻性武器,且最大的用途就是隱藏水下發射核武器,而常規潛艇通常被認為是一種防禦性武器。
當初澳洲向法國海軍集團下訂單的時候,第一批意見就是我這個潛艇要採用法國「梭魚」級核潛艇作為設計基準,但要把上面的核推進系統改為常規系統。
為了改掉這個核動力系統,法國設計師們足足改了好幾年,要不然早就動手建造了。
核潛艇是大國爭霸的利器,澳洲拿這種東西一點用都沒有。
擁有核潛艇,也不可能讓澳洲打的過大國,而且會被大國懷疑,你買這玩意到底想乾嘛?
所以澳洲要核潛艇沒啥用,平白給自己惹麻煩。
而且核潛艇畢竟帶有核這個字,核潛艇貿易是絕對違反核不擴散條約的,法國敢賣核潛艇出去,一定會遭到美國的強力制裁。
同時,澳洲也會因此從無核國家變成有核國家,進入核打擊的優先目標。
因此,澳洲下潛艇訂單時,第一條修改要求就是把核動力改為常規動力。
但如今,美國居然要撬掉法國的單,自己賣澳洲核潛艇?
自美國成功研發核潛艇以來,從來就沒有把這東西對外賣過,全世界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出售過核潛艇。
如今,澳洲將成為全人類首次成功購買到核潛艇的國家,從核不擴散髮起國,美國的手裡。
你說法國能不委屈?
這些年,為了維護和美國的關係,法國退讓了太多太多。
對法國高度有利的北溪二號能源線,因為美國的反對,法國讓步了。
對法國德國高度有利的中歐貿易協定,都已經談好了,因為美國的反對,法國讓步了。
在G7會議上,被美國逼著一起發佈涉疆,涉藏,涉港,涉台聲明,以至於馬克龍後來不得不單獨和中國溝通,到處滅火,但出於維護和美國的友誼,法國讓步了。
美國唆使小國立陶宛開設「台灣代表處」,導致中國召回駐立陶宛大使,因為立陶宛的歐盟國家身份,法國再次被架在火上烤,成為了美國的槍,但出於維護和美國的友誼,法國讓步了。
屬於法國勢力範圍的幾內亞,在中國開發的西芒鐵礦即將建成時,美國搞起了政變。
美國不希望中國在幾內亞開發的鐵礦順利運行,以向中國出口鐵礦石為主要盈利手段的澳洲,也不希望中國在幾內亞開發的鐵礦順利運行。
考慮到和美國的關係,考慮到和澳洲的關係,法國再次忍了,當沒看到這回事。
如今,美國和澳洲居然繞開法國,偷偷談判了幾個月,突然就對法國單方面毀約,踢掉了法國上千億美元的軍工訂單?
這能忍?
這麼大金額的軍工談判,這是一天能完成的?至少秘密談好幾個月了吧。
這麼長的時間,法國居然一點風聲都沒收到,所有的談判都瞞著法國。
這是完完全全的沒有把法國放在眼裡,是對法國尊嚴的挑戰,其他國家都會因此質疑法國的權威,以後誰還敢跟著法國混。
而且法國明年就要大選了,丟了這麼大筆訂單,法國人民怎麼看馬克龍?
法國外交部長說:
「今天我非常憤怒,澳洲的做法,是在法國背後捅刀子,而這顯然是授意於美國,拜登的行為,就像另一個特朗普,甚至比特朗普更可怕,他做了一個單邊,粗暴,難以預測的決定。」
法國國防部長說:
「這嚴重摧毀了美國和歐洲的政治信任關係,更充分說明瞭歐洲戰略自主的重要性,美國如何對待他的盟友,法國看的明明白白。
這是美澳聯手對盟友的背後一擊,完全沒有把法國當盟友看。
9月16日,法國政府決定,退出原定於9月17日舉辦的「切薩皮克灣海戰240週年」慶典。
9月17日,法國政府決定,召回駐美大使和駐澳洲大使,和美國及澳洲斷交。
法國政府在公告中表示,這一背信棄義的行為令人不可接受,嚴重有損夥伴國之間的關係。
2021年1月,拜登成為了新一屆的美國總統。
剛上任,拜登就多次承諾自己會頒布新的外交政策,重新聯合被特朗普破壞關係的盟友,歐盟各國曾經對拜登寄予厚望。
但2021年9月,美國就突然捅了法國一刀,從法國那裡搶走了千億級軍工訂單。
這麼大的訂單,怎麼也得談個半年吧。
算一算,拜登從今年3月就開始偷偷摸摸的準備坑法國了。
敢情拜登上任後的主要工作,就是在搞這些東西啊。
這就是拜登對盟友的態度,連特朗普都不敢做的這麼絕。
法國不是美國的哥們,德國難道就是?
日本什麼的,又算個啥?
在中美關係鬧的最僵硬的那段時間,中美大使正常的辭職和離職,都會引發國際媒體的高度注意,生怕這是中美在召回大使。
全天下人都覺得中國快召回駐美大使了,美國也快召回駐華大使了。、
沒想到,第一個召回駐美大使的國家,居然是法國。■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