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中國與不丹就邊界談判簽署諒解備忘錄。
這件事在此時受到格外關注,是因為中國與不丹尚未確定邊界的地區中,就包括洞朗地區。
四年前,印度單方面宣稱不丹「求助」,悍然出兵洞朗。而如今,中印在邊境地區的對峙已經持續了17個月。
中國與不丹的邊界問題原本並不複雜,但因為印度的阻撓和破壞,雙方的談判從1984年開始,經過了20多輪談判,至今仍未解決。
印度外交部表態非常謹慎,也拒絕回答有關不丹是否提前「報告」的敏感問題。
不過,放不下自尊的印度媒體宣稱,如果不丹沒有向印度政府提前解釋,就不可能有這份備忘錄。
但這難以平息疑問。
中國此時宣佈與不丹簽署諒解備忘錄,是印度的「後院失火」嗎?這是一直被「保護」的不丹打臉印度嗎?未來中國、不丹與印度將如何互動?
1
這份《關於加快中不邊界談判「三步走」路線圖的諒解備忘錄》是由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吳江浩同不丹外交大臣丹迪•多吉14日通過視頻方式簽署的。
中方表示,相信《備忘錄》將為加快兩國劃界談判、推動中不建交進程作出富有意義的貢獻。
不丹外交部的一份聲明則稱,諒解備忘錄將「為邊界談判提供新的動力」。
中國和不丹的駐印度大使也都參加了這次視頻會議,因為雙方沒有外交關係,只能通過在德里的大使館進行聯繫。
雙方並沒有公佈該諒解備忘錄的具體內容。不丹方面的消息人士稱,有關談判過程的信息是「敏感的」,現階段不能分享。
中國與不丹接壤邊界約600公里,雙方未曾以協議形式正式划定界線,目前至少有6個區域沒有正式確定邊界,其中就包括位於中國、印度、不丹交界處的洞朗高原。
眾所周知,2017年中印兩國曾在這裡發生過長達73天的嚴重軍事對峙。
這也是為什麼,這一諒解備忘錄一經披露就引起高度關注。
最敏感的當然是印度方面。
印度外交部回應幾乎是火速做出,但表態被認為是「極為謹慎的」:
我們「注意到」此事;不丹與中國從1984年開始就在談了;我們與中國也在談。
這樣的表態幾乎等於是說:我們不表態。
說實話,不表態才是正常的,中國和不丹談劃界,印度表什麼態呢?
而對於外界高度關注的,所謂不丹在與中國達成這一重大進展前,有沒有向印度「報告」,印度外交部對此避而不答。
不過,印度媒體卻按捺不住。
《印度斯坦時報》說的還稍微含蓄點。它說,鑒於印度和不丹在外交政策問題上「極為密切的協調」,新德里不太可能因週四的事態發展而措手不及。
但《印度時報》就乾脆直白地說:「如果不丹沒有向印度當局解釋邊界問題的大致輪廓,就不可能就邊界問題討論諒解備忘錄。」
2
目前在中國的14個陸地鄰國中,只有2個國家與中國還存在領土爭議,它們分別是不丹和印度。
根據不丹外交部的說法,它與中國有關劃界問題的談判從1984年就開始了,雙方舉行了24輪的談判與10輪的專家層級會議。雙方在解決邊界問題上進展緩慢。
這種情況顯然是不正常的。與中國有複雜邊界糾紛的國家不止一個,要說複雜,個個都複雜,但中國一直本著與鄰為善的極大善意,這些複雜糾紛都一個個被解決了。
更何況,中國與不丹邊境情況真的複雜嗎?
中國外交部條約法律司編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邊界事務條約集——中不卷》明確寫道:中不邊界從未以條約或協定正式划定,但兩國間存在著一條傳統習慣線,邊境地區基本穩定。
由此可以看出,中國與不丹的之間劃界問題本身並沒有難以跨越的障礙,如果有,那就是印度。
之所以經歷了37年的24輪談判,至今才取得諒解備忘錄,完全是由於印度的阻撓和破壞。
成都世通研究院執行院長龍興春表示,中國和不丹之間的領土爭議矛盾實際並不大,之前雙方談過通過交換來解決領土爭議,我們用靠近不丹北部的400多平方公里領土換洞朗地區較小面積的領土。
「不丹對此是願意的,因為換給不丹的土地又大又肥沃,而洞朗的地理位置戰略意義對咱們而言更重要,雙方各取所需,但這個提議就是因為印度的阻撓,不丹一直沒能與中國達成協議。」龍興春說。
目前,中國和不丹談判的重點很大一部分集中在靠近中國、印度和不丹的交界處。
雖然是中國和不丹在談劃界問題,但印度認為這「事關印度安全」,因此越是靠近印度的地方,談判就越顯艱難。
這一點是不難理解的。自1949年不丹與印度簽訂《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以來,不丹的外交事務都必須接受印度「指導」。這一條約雖然於2007年被廢除,但印度的「指導」卻從未缺席。
不丹同世界上52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但卻不包括任何一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背後的原因也是因為「保護國」印度反對不丹與其他大國「交往過甚」。
而這樣的「指導」顯然不限於外交事務,不丹的內政、軍事等都被印度把持著。
印度還在不丹保持了一定規模的駐軍,美其名曰是幫助不丹訓練,實際上就是「看管不丹」。
2017年發生的洞朗危機,就是印度單方面宣稱不丹「求助」而出兵。
所以我們才看到,即便在印度媒體錯誤描述洞朗危機的時候,其邏輯也是十分怪異和荒誕的:「印度軍隊出面阻止了中國違反與不丹之間協議的行為。」
對於中國與不丹的邊界談判,印度曾經希望越俎代庖,由它出面來同中國談,在未能實現這一目標後,它對不丹與中國談判的每一個細節都試圖施加影響。
在中不14日簽署諒解備忘錄後,多家印度媒體提到,中國和不丹上一次的談判發生在2016年,也就是洞朗危機之前。
在中印洞朗對峙之後,中國和不丹的談判也一度陷入停滯,印度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不言而喻。
3
所以,不丹這次與中國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是否是對印度的「啪啪打臉」?
首先,印度顯然不會樂意。印度一直阻撓不丹與中國談判,除了所謂「安全」方面的考量,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一旦不丹與中國解決了邊界糾紛,那麼印度將成為唯一與中國存在陸地領土糾紛的國家。屆時從國際社會的視角,中國與印度邊界糾紛未能解決究竟是中國的問題還是印度的問題,一目瞭然。
如今的時機又尤其敏感。在中印邊境對峙已經持續了17個月的背景下,不丹與中國在此時宣佈簽署諒解備忘錄,印度很多人難免感到失落,甚至可能有種「後院失火」的感覺。
其次,要警惕印度方面利用此事玩外交花招。中國與不丹目前雖然在邊界談判中取得階段性成就,但離真正解決邊界問題還有很長的距離,對此我們一定要保持足夠的清醒。
從印度方面來講,其長期以來因為對其南亞鄰國的霸凌而飽受國際社會詬病,它完全有可能利用此次中不簽署諒解備忘錄這一契機,一方面向國際社會放出煙霧彈,玩弄外交手腕,顯示自己給予不丹「足夠的外交尊重」,為自己的霸凌行為洗白,另一方面又在私下對不丹施加更進一步的壓力,為中國與不丹最終解決邊界問題製造更多障礙。
實際上,對於中國與印度在南亞的博弈,有兩個趨勢值得關注。
一方面,不丹能在多大程度上擺脫印度的控制,近期來看並不樂觀。由於印度是目前與不丹建交的唯一「大國」,它完全掌控著不丹的經濟命脈。換句話說,不丹的柴米油鹽價格波動依然需要看印度臉色,印度不高興了對不丹斷水斷電也不難做到。與此同時,它對不丹國內政治的控制也是根深蒂固的。
這種嚴重違反現代國際交往規則的霸凌行為,在西方對印度的縱容下,已經持續存在了很多年,而在可預見的將來,隨著美國對華敵意的升高,美西方對印度的縱容將會更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另一方面,中國與不丹早晚會達成劃界協議,也最終會走向建交,國家無論大小強弱一律平等的現代法則印度扭轉不了。印度對於「影響力」的認知應當擺脫陳舊的殖民地課本,真正踐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
近年來,不丹要求獨立主權的聲音在升高,這一要求合情合理,也得到國際社會的支持。
經過不懈努力,2007年,不丹說服印度締結新條約,以替代明顯不平等的1949條約。
新締結的《印度不丹友好條約》,在序言中前所未有地強調了不丹主權國家的地位,刪除了進口武器需要得到印度批准的條款,並將原來印度指導不丹外交的條款替換為:
「為保持不丹與印度之間的親密友誼與合作關係,不丹王國政府和印度共和國政府應就與其國家利益相關的問題密切合作。任一方政府不得允許利用其領土從事對對方國家安全與利益有害的活動。」
應當說,這一修法賦予了不丹更大的外交自主權,儘管這種自主只是相對的,但它是一種苗頭。
不僅不丹,尼泊爾和斯里蘭卡等南亞國家在近年來也越來越多地表現出自主性,或者對更多自主性的呼聲,這是國際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逆歷史潮流而動的結果都會是悲劇性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