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當解放軍發動總攻的命令時,還在南京蔣介石也在做著逃路的準備。有資料說老蔣要自盡,被兒子蔣經國勸住。其實老蔣可沒有這樣的打算,老蔣早為逃到哪裡進行過謀劃,所以提前派陳誠到台灣。而老蔣最初選擇逃到哪裡也糾結過,
從史料記載看,老蔣當時有三條跑的路線:一條路是跑到海南,想在海南立足,第二條是西南方向,也曾是老蔣選的路線,第三條就是台灣。但老蔣最終選擇了台灣,也改變了中國歷史。至今台灣還沒有被解放。
其實一個人在糾結的時候,需要有一個高人給他拍板定奪。老蔣當時也無法確認到底逃到哪,但其中有一個人起了關鍵作用。在他的建議下,蔣介石才拍板去台灣。此人就是我國近現代開創人文理學的專家學者張其昀。
1、學者型政客
張其昀是浙江寧波人,1919年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院史地部。1923年,張其昀從南高畢業後,先後在國立中央大學、浙江大學、哈佛大學等任職。張其昀沒出國留學,但到美國任教過。
1949年,張其昀成為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的秘書長,之所以能成為國民黨高官,與一個人關,這就是蔣介石身邊的智囊陳佈雷。張其昀在國立中央大學任職時,與陳佈雷相識。也正是這次相識,讓陳佈雷認為張其昀是個人才,於是就把張其昀推薦給蔣介石。
張其昀作為一個研究人文地理的學者,他並不懂軍事。而且他在我國歷史上也不太出名,但之所以被蔣介石賞識,主要還是因為陳佈雷。
老蔣對陳佈雷十分信賴,因此,陳佈雷推薦的人,老蔣也很信賴。老蔣與張其昀聊天時,也認為張其昀是個人才。
1949年,張其昀隨蔣介石到台灣,歷任國民黨總裁辦公室秘書組主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教育部部長、國民黨中央評議員兼主席團主席、總統府資政等職。
從張其昀的履歷看,他更像是一個學者型的官員。先從教,後從政,晚年再次從事學術研究。不過張其昀有一個觀點值得稱贊,他提倡「華學」,所謂的華學,就是把中國各大民族的政治、文化、地理都納入這個學科。因為西方把藏學、蒙學、滿學等排除研究中國文化系列,張其昀認為容易造成分裂。
晚年張其昀還與其老師竺可楨隔空呼應,共同進行了「保釣」行動。他與竺可楨從不同角度寫文章論述釣魚島不屬於琉球群島,而且台灣的出版的地圖也明確標識出來。這一點值得稱贊。
2、如何分析?
張其昀被任命為國民黨的秘書長後,此時的老蔣已經日落西山,他感覺到情況不妙,為了早做打算,蔣介石曾與張其昀探討,將來失敗後往哪裡躲避才穩妥。張其昀當即向老蔣建議到台灣。
為什麼去台灣,而不去西南和海南?
張其昀給老蔣站在人文地理及政治方面,給蔣介石進行了深度分析。
關於張其昀建議老蔣去台灣的建議,有的史料記載,老蔣正在為去哪焦慮時,張其昀隨口說了一句:「上上策是台灣」。這與老蔣不謀而合,於是老蔣把張其昀叫到密室,進行了深入探討。
張其昀給老蔣分析,如果以長江劃界根本不可能實現,解放軍必然能突破長江天險。而如果退到西南也不現實,雖然老蔣曾在抗戰時退守到重慶,並作為陪都。但撤到川康一帶,西南大山也不是屏障。如果退守海南島也不行,因為海峽太窄,解放軍必然能強渡過海。
張其昀認為退守台灣是上上策,他給老蔣5條理由:一是台灣物產豐富,能夠滿足軍民需求。二是日本殖民台灣時曾留下很好的基礎設施,如果加以利用,台灣很快就能發展。三是台灣海峽海面寬,解放軍沒有登陸經驗,也沒有大型軍艦,更沒有空中力量,很難渡過海峽。況且美國還會援助台灣,幫助老蔣防守。四是台灣交通便利,如果經營好了,能夠富足發達。五是台灣很少與大陸接觸,如果島內出現內亂,也可迅速止亂,確保穩定。
老蔣對張其昀給的5條建議很認同,因此做好東撤的準備。其實老蔣之前也有打算,也分批向島內派人,並運送了大量物資和黃金。但究竟哪個地方才是老蔣逃跑的最佳地點,需要有人給他定下決心。
3、結語
張其昀在台灣從政時間也很長,他一直伴隨老蔣病逝。但張其昀在台灣時,除了從政,還發展台灣文化教育事業,創辦新聞和出版組織及歷史學會。1985年,張其昀在台灣病逝。
有資料曾說,如果張其昀不給老蔣出這個主意,或許全國早就解放了。其實歷史沒有如果,沒有張其昀,老蔣也可能去台灣。因為從當時局勢看,去西南路途遙遠,不可能去。海南島距大陸太近,已經是共識。
不過張其昀對台灣的分析還是很透徹的,後來我軍為了統一台灣,有過一次戰爭,那就是金門之戰,我軍損失重大。我軍當時沒有渡海登島作戰的經驗,也缺乏大型船隻。在金門戰役中,甚至從當地找小船,但戰時船工竟然與解放軍耍心眼,居然趁著夜間躲著不出船。種種因素限制了我軍作戰。
此後,又發生了朝鮮戰爭,但統一台灣的事一直沒有停止。目前,統一再次提上日程,島內那些「台獨」分子慌得一批。■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