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台灣為何我們還在等?因為我們忌憚的從來不是美國,而是自損

近期,美國在台灣問題的動作愈加大膽,白宮方面頻頻打「台灣牌」,妄想用台灣「遏制」中國崛起,台灣方面左右逢源,和美國的「互動」十分緊密。對我們而言,其實一直在看一場「笑話」,一場由美國和民進黨傾情演繹的國際笑話。

要看懂這場笑話,我們要先學會看新聞。9月26日,被加大拿扣押三年多的孟晚舟回國了,10月6日,中美雙方派出高級代表進行了會談,繼阿拉斯加會談後,我們的楊主任再次對陣沙利文,根據官方消息,雙方進行了坦誠的對話。三天後的10月9日,雙方再次進行了高層次的經貿對話,外界評論會談效果很好。

沒看懂的話,我們先往前看,在7月份,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訪華,中國對美國開出「兩張清單」,要求美國先表示誠意再談合作,其中「糾錯清單」中第八條寫明:撤銷對孟晚舟的引渡。如今美國做到了這一點,於是十天後,我們同意了和美方進行會談,才有了後期的經貿對話。

新聞要連著看,在雙方經貿對話後,美國聯邦政府在本國企業的「要求」下,重新豁免了549類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又過了幾天,美國對包含中國在內的33個國家祭出了旅行禁令。有沒有看出一點端倪?

美國在自始至終都十分渴望和中國「對話」,但礙於種種原因,一直「拉不下臉」,或者說「下不來台」,此次美國表面上在「萬分無奈」之下對華讓步,實際是白宮一直以來的戰略目的,只是懸念鋪得有點長。

究其原因,還是由於特朗普留下的「政治遺產」,特朗普時期,為了自己的票倉,對中國百般污蔑,對民眾聲稱是中國「搶走了」美國工人的就業機會,聲稱中國企業讓美企「賺不到錢」,在一次次的煽動下,美國民眾對中國十分敵對。

拜登上台後,為了緩解疫情防控和刺激經濟,美國大開印鈔機,印了近十萬億美元,國內通貨膨脹十分嚴重,美債的發行也遇到重重困難,每月遠超5%的通脹指數猶如「緊箍咒」般不斷收緊,拜登政府十分渴望中國出手,像08年金融危機時輓救美國經濟,但因懼怕民意和共和黨的攻擊,遲遲不敢對華讓步。

同時,拜登政府先後發起「歐洲之行」、「亞洲之行」,不斷拉攏盟友、壯大聲勢,企圖「恐嚇」中國,但收效甚微,在經濟的不斷惡化和供應鏈危機下,美國無奈只能服軟,暗戳戳地對我們「使眼色」,滿足中國要求,進行經濟對話。

但我們憑什麼要為美國「背鍋」呢?就算要出錢購買美債或者人民幣貶值,美國這點「小恩小惠」遠沒有達到中國要求,於是,在沒有「籌碼」的情況下,美國開始生生創造「籌碼」和中國談條件。

這個「籌碼」,就是台灣。

如果留心觀察新聞,我們會發現,美國對台的動作從捨曼訪華後,變得愈加頻繁,力度也出奇的大。8月31日,美國先派出退休幹部「試水」,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率先發難,質疑聯大2758號決議。

9月1日,法國媒體公然鼓吹「獨立」言論,9月1日到10月中旬,是美國表明誠意和探討對話的時期,西方媒體和美國政客一律緘口不言,10月21日,美國再次「老調重彈」,助理副國務卿「質疑」聯大2758號決議,繼而拜登宣稱「保衛台灣」、布林肯支持台灣「參與聯合國事務」。

至於近期蔡英文宣稱台灣有「美國駐軍」的言論,毫無意外也是出於白宮的授意,至於為什麼,還是我們剛剛提到的,現在的美國手裡沒有任何吸引我們的「籌碼」,他們拿台灣問題說事,就是要「創造籌碼」,逼迫中國在中美經貿對話中讓步,如果中國能「滿足」美國的要求,那麼美國就不干涉台灣問題,或者「保持克制」,不然,美國就繼續打「台灣牌」,這就是「某種動物趴腳上,不咬人惡心人」。

那麼美國的「如意算盤」能不能得逞呢?如題所言,只是一個笑話。

美國沒有任何把握能夠阻止我們統一台灣,以美國如今的實力,軍事干預台灣問題的幾率幾乎為零。一方面,在中國近海作戰,美國沒有制勝的把握,前段時間,美國智庫用沙盤推演的方式,對美國軍事干預台灣問題的結果進行了預演,結果顯示,美國對中國「無能為力」,另一方面,美國的經濟已經不能支持軍方發動任何戰爭,因財政部沒錢導致「政府關門」的鬧劇已經上演過。

那麼美國能否在其他領域制裁中國,從而阻止台灣解放呢?這樣的做法有過先例。8年前的烏克蘭危機時,俄羅斯趁亂果斷出手,兵不血刃地收回了克里米亞地區,美國沒敢在軍事上出手,只是聯合歐洲,在經濟上對俄羅斯進行了全面的封鎖和制裁,最終導致俄羅斯GDP由2.3萬億美元下降到1.4萬億美元,直到現在還未恢復元氣,同時在能源上限制進口,作為能源出口大國的俄羅斯直接被斷了財路。

但要問普京後不後悔當初的決斷,想必絕對不會後悔,克里米亞對於俄羅斯是防線、港口,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而台灣之於中國,不僅是防線、港口,更是主權和尊嚴,意義更加重大。

那麼美國在不進行軍事干預的情況下,對中國進行類似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我們怕不怕?根本不怕。

首先在抗壓能力上,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全的工業體系,一共有39個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從服裝鞋帽到船舶重工,從打火機到航空器,我們可以在國內製造出任何東西,全球任何一種產品在中國都有供應鏈,如果封鎖中國,損失的不是我們,而是西方國家自己。

舉個例子來說,蘋果手機在中國有300多個供應鏈,大部分的配件和原料都來自中國,如果中國被封閉,那就意味著蘋果公司要在全世界範圍內尋找300多個中國的替代者,重新組建供應體系,耗時很久不說,產品成本直線上升,甚至很多原料(比如稀土)還是中國獨有,根本找不到替代者。

如果封鎖中國,不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而是傷敵二百,自損一千,這樣的傻事美國可能會幹,但歐洲絕不答應。

其次在消費市場上,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14億的人口意味著巨大的市場蛋糕,舉個例子來說,沒有中國的消費,特斯拉可能在08年就已經破產倒閉;沒有中國市場,蘋果手機直接損失600億美元的市場收入;耐克損失390億美元,英特爾700億,沃爾瑪直接損失443家商場,肯德基關門1000多家門店···,這樣的企業還有很多,失去中國市場,美國政府可能會乾,但這些企業絕對不幹。

那麼我們不怕美國軍事介入,也不怕經濟制裁,為什麼還不解決台灣問題呢?我們在等什麼呢?

很簡單,剛剛我們說了,美國現在制裁中國是傷我二百,自損一千。我們現在正在做的,是逐步減小自己的傷害,提升美國的自傷。比如努力做到「傷我一百,自損兩千」,或者「傷我二十,自損五千」,如果美國對我們的傷害到忽略不計的程度,自己或者盟友的損失大到不可接受,你認為美國還會為了台灣和中國「翻臉」嗎?

時間在我們這邊,時間越久,我們的底氣就越足,能力就越大,韌性就越強,等到我們強大到整個西方世界都不能撼動的時候,印度、日本、菲律賓、南海、台海等問題也將迎刃而解,在中國古代,這叫「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是屬於東方的古老智慧。

還有一方面的原因。在「自損」上,我們和美國比不起,我們關注民生、人民至上,為了民眾利益,我們可以不要經濟發展,選擇「封城」;一方有難,我們可以全國支援,不計得失;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們可以發展基建、發展教育,精准脫貧、共同富裕,而美國不一樣,美國更像一個「公司」,他們只對財閥負責、對精英負責,民眾只是一種「累贅」和「負擔」。

所以美國可以在70多萬民眾因疫情死亡的情況下繼續雲淡風輕,在國內超市「無貨可賣」的情況下還能對中國「狂吠」,在國內颶風、地震、山火災害不斷的情況下繼續「休假」和「旅遊」,我們和美國真的「比不起」。

我們在盡最大努力,減小因台灣問題對我們自身、對民眾、對經濟的傷害。這個努力,就是共同富裕,想一想,目前我們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如果全民富裕後,我們的購買力能有多強,西方國家誰能拒絕這個「全球超級消費市場」?

但我們也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這也是我們不排除使用武力的原因,我們無法「破罐破摔」,但如果為了經濟,放棄國家尊嚴,全國民眾也不答應,那個時候就是中國怒火爆發的時刻。■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