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來一直似真似假的俄白「一體化」構想正在走上快車道。11月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在俄白兩國聯盟國家最高國務委員會視頻會議上簽署了聯盟國家一體化法令。
該法令涉及的一系列文件在9月份就已提交給兩國總理審議,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表示,一體化文件達成一致的工作不簡單,但雙方最終找到了妥協的方案。
法令涉及了28個領域的聯盟計劃,包括移民、宏觀經濟、工業、農業、一般競爭規則、統一運輸市場、產品標籤系統、獸醫和植物檢疫控制。在能源領域,兩國將逐步形成石油、天然氣和電力統一市場。
引起美國和北約高度關注的是普京與盧卡申科批准的「盟國軍事理論學說方案」。
普京在會議上強調:「如今在兩國外部邊界,創造穩定和安全氛圍特別重要,我們將共同抵制任何干涉,主權國家內政的企圖」。
盧卡申科表示:「聯盟國家的區域軍隊不僅是兩國安全的可靠盾牌,也是整個後蘇聯空間的可靠盾牌」。
這意味著,如果西方動用軍事力量強行推翻盧卡申科政權,俄羅斯軍隊將依據「盟國軍事理論學說方案」出兵協助白俄羅斯。
消息發佈後,有不少網媒驚呼,「這是微縮版蘇聯嗎?」、「俄白要成立聯邦國家嗎?」、」再造蘇聯?」……
實際上「再造蘇聯」是無稽之談,蘇聯之所以能夠形成,因為它有布爾什維克的統一領導,有一致的建國發展理論,以及社會主義建設實踐。
俄白一體化走向「蘇聯化」,不具備理論上和實踐上的條件,更何況法令不涉及主權問題。
準確地說,俄白一體化是一個軍事政治聯盟,一個具有擴大化潛力的軍事政治聯盟。如果這種模式獲得成功,其它幾個原蘇聯加盟共和國出於自身安全考慮也有可能加入。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北約、歐盟極力阻止俄白一體化的原因。
然而,美國越是在原蘇聯地區搞顏色革命、搞軟性政變、搞軍事脅迫,這些國家就越是會出於恐懼而去尋求其它大國保護。
美國推行的政策與它的戰略方向結果是相反的,白俄羅斯就是一個再好不過的證明。
白俄羅斯的道路
1991年12月8日,葉利欽、舒什科維奇、克拉夫丘克分別代表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在明斯克400公里以外的別洛韋日森林公園簽署《別洛韋日協定》,宣告蘇聯解體。然後,打電話通知了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
從此,這三個國家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
「民主化的」俄羅斯在經歷了將近10年的經濟崩潰和社會混亂後,出現了一位政治強人普京。
普京扭轉了俄羅斯在西方面前的奴才樣和乞丐樣,國力有所恢復,與美國走向高度對抗局面。
烏克蘭政治動蕩卻一直沒有停止過,寡頭們掠奪了一切並主宰了一切,令這個工農業實力強大國家淪為了歐洲最窮國家之一,變成西方對抗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工具。
白俄羅斯則長期處於政局穩定、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平穩的局面,盧卡申從1994年一直執政到今天。
但由於白俄羅斯在外交上奉行中間路線,沒有像烏克蘭那樣徹底順從西方旨意,於是,盧卡申科被西方稱為東歐「最後一個獨裁者」。
哪怕白俄羅斯每次都是一人一票選舉,美國也不承認盧卡申科是合法總統。不過,美國花重金在白俄羅斯扶持「人民陣線」、「公民黨」都等帶路黨組織,都沒有起色。
白俄羅斯地理位置又是如此重要,它面對北約第一道防線核心–波蘭,又是俄羅斯最後戰略防線之一,所以,美國絕不會放過白俄羅斯。
美國的高壓政策,影響了白俄羅斯對自身發展道路的選擇。
俄白超國家關係早在1996年就已確定,當時白俄羅斯舉行了全民公投,結果是民眾支持俄白結盟,反對北約東擴到波蘭。
美國卻宣佈其公投無效。1997年4月,盧卡申科與葉利欽簽定了《俄白聯盟條約》。但是,俄白聯盟的基礎–《聯盟憲法》卻一直無法制定,當時為了避免損害與西方關係,俄白一體化就一直拖著,成了一個空架子。
白俄羅斯在90年代初,跟烏克蘭一樣,也對加入歐盟和北約抱有憧憬。
但盧卡申科比烏克蘭人看得明白,他認為這是一根永遠吃不到的胡蘿蔔,還是把小日子過好更為重要。既不得罪西方,也不傷害與俄羅斯的關係。
1997年之後,白俄羅斯銷毀了僅存的最後一批核武器,以取信於五大善人,決心走一條不親美、不反俄的發展道路,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
作為一個歐洲中小型國家,盧卡申科的選擇無可厚非。如果美國不破壞白俄羅斯的發展道路,那麼俄白一體化構想必將不了了之。
美國的威脅
2000年10月,白俄羅斯舉行議會選舉,美國扶持的政黨全部遭到慘敗。令白俄羅斯沒有想到的是,美國竟然公開宣佈其選舉無效。
2006年,總統選舉,盧卡申科戰勝親西方的候選人米林克維奇第三次當選總統,美國又宣佈選舉無效。
小布殊指責盧卡申科有舞弊行為,帶領歐洲將白俄羅斯開除出了「民主」陣營。
2007年,美國單方面宣佈制裁白俄羅斯,凍結其政府在美資產,並對盧卡申科及高官個人進行制裁。
盧卡申科驅逐了美國外交官,美白兩國關係惡化。白俄羅斯基於現實考慮,請歐盟幫忙說情,希望美國放它一馬,但受到了歐盟冷遇。
在美國多次威脅白俄羅斯之前,白俄羅斯沒有做過,也不敢去做傷害美國的事情,但仍然無法逃過美國制裁,根本原因就在它在地緣政治上重要性(圍堵俄羅斯)。
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白俄羅斯要得到發展,它必須解決三個保障:
一、國家安全;二、政治安全;三、能源安全。看看烏克蘭,這三個保障已蕩然無存,剩下的就是政客嘴裡的「西方價值觀、西方價值觀、西方價值觀」。
國家安全
威脅主要來自北約東擴,白俄羅斯跟波蘭存在著領土爭議,在一定條件下,北約會支持其成員國波蘭的領土主張。而這樣做真正目的就是將白俄羅斯納入西方軍事集團(炮灰),這對白俄羅斯來說意味著災難。
政治安全
威脅來自於美國的「顏色革命」,盧卡申科如果不是一位強勢總統,政權早就被美國掀翻了。帶路黨上台後,白俄羅斯必然走向烏克蘭、格魯吉亞的傀儡政府局面。在這種情況下,白俄羅斯有什麼力量跟美國抗衡,要如何維護政治安全?
能源安全
白俄羅斯國內90%的能源來自於俄羅斯,而且遠低於歐洲市場現行價格。如果它抱緊西方大腿對抗俄羅斯,那麼,美國能保障它的能源安全嗎?
美國能給予白俄羅斯的只有一枚「民主勳章」和一堆老舊武器,心情好的話,西方還能給盧卡申科一個諾貝爾和平獎。但是白俄羅斯人民的天然氣和石油呢?
因此,白俄羅斯要想得到發展,任何一位頭腦清醒的政治人物都會與俄羅斯保持良好關係,而不是相反。
俄白關係
盧卡申科與葉利欽、普京的關係並沒有像西方媒體渲染的那麼密切,至今,盧卡申科也沒有正式承認克里米亞歸屬於俄羅斯(只有白俄羅斯議會承認)。但這次法令簽署後,盧卡申科準備訪問克里米亞,不再顧及烏克蘭和歐盟的感受。
美國如果不是把白俄羅斯往死裡逼,盧卡申科這根政治老油條,也不會向俄羅斯一邊倒去。
俄白一體化,兩國早有意願,在普京上台前,盧卡申科比較主動,那時,白俄羅斯在政治穩定性上有一定優勢,能夠在聯盟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普京對俄羅斯的改造,令兩國各方面實力完全不在一個水平線上,盧卡申科對一體化積極性在消退。
因為,俄白一體化中的最關鍵障礙是–兩國「權力分配」,顯然白俄羅斯在這個問題上處於劣勢。
從普京角度來看,他也並不急於推進俄白一體化,否則,俄羅斯將背上一個經濟大包袱。
然而,當俄羅斯與美國關係越是惡化時,俄羅斯就越發主動追求這樁「婚事」,以保衛自己的地緣政治安全和戰略大後方空間,經濟包袱問題排在了次席。
盧卡申科,為了擺脫對俄羅斯的貿易依賴(俄羅斯佔其85%的貿易出口額),不斷地向中國移動,這在中俄關係緊密的背景下順理成章。
同時,盧卡申科也希望能緩和與美國、歐盟的關係,去年大選前,美白準備互派大使,恢復正常的外交關係。
但在去年8月總統大選後,美國收起了笑臉,要將白俄羅斯置於死地,不僅宣佈大選不合法,還冊封了一位「街頭女總統」,今年甚至策劃了針對盧卡申科的暗殺行動。
而俄羅斯在白俄羅斯陷入最嚴重危機之時,不僅在政治提供了幫助,並且在經濟上提供了支持,還有情報系統上的支持。
中國在政治和外交也給了白俄羅斯大力支持,包括新冠疫苗。白俄羅斯外長馬克伊在7月19日明明白白告訴西方,「白俄羅斯並不害怕西方,因為他有中國和俄羅斯這樣值得信任的夥伴。中國和俄羅斯作為白俄羅斯的戰略夥伴,可以給白俄羅斯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因此,俄白一體化問題不能僅僅將目光放在俄白兩國關係上,而是要放在中俄聯手與西方勢力的較量格局上來看。這對中亞、東南亞國家都會產生影響。
有人現在販賣焦慮說這對中國有不利影響,他們也不想想,誰「迫使」這一局面形成?那麼,俄白軍事結盟針對的對象就是誰。
至於俄白一體化對誰不利?它對波蘭來說是最危險的,對烏克蘭來說是最傷心的,對立陶宛等波羅的海國家來說是最可怕的。對於美國,那是另外一個層面上的事。
俄白聯姻,北約前秘書長拉斯穆森曾用戰爭威脅來阻止這一進程。如果俄羅斯和北約最前線到了兵戎相見的時候,捷克、波蘭、立陶宛?不知道誰又會被滅國了,炮灰的價值觀不就是成為炮灰嗎?
東歐一些領導人應當去學學盧卡申科的舞步。■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