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首先要意識到戰爭本身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
組織一場戰爭至少要包括以下幾個要素(按照重要性排序):
1、後勤;
2、指揮與控制;
3、情報;
4、前線;
5、戰場配置。
這幾個概念不懂、不知道其重要性,沒關係,一會兒會講。這裡只是先說閃電戰到底在打什麼,閃電戰打的就是敵方的戰爭秩序,只要破壞了五個要素中的一個,敵方就沒有辦法繼續組織戰爭,從而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用很少的兵力快速達到戰爭的目的。
戰爭的目的不是殺人,而是讓對方在政治上屈服。
破壞敵方的戰爭秩序,使得敵方沒有辦法繼續進行戰爭,是閃電戰的核心。至於具體的戰役中到底是破壞哪一個,那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反正肯定不是「殲滅對方主力」。殲滅對方主力往往意味著大規模殺傷敵方有生力量,「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以殲滅戰為主要目的就會很容易陷入拉鋸戰,閃電戰不是這個打法。
癱瘓對方指揮系統有可能成為閃電戰的運作方式,但是指揮系統並不一定那麼容易癱瘓,只有高度依賴某種固定方式、僵化死板並且不會變通的指揮系統才會那麼容易癱瘓,實際上很少遇到這種指揮系統,一般的指揮系統都非常健壯,沒有那麼容易癱瘓的。
除非是印度。
印軍指揮體系極其陳舊、僵硬,導致其戰術極其死板,部隊的指揮控制基本上沿襲的還是冷兵器時代排兵布陣的思想。1)無法結合地形改變部隊配置;2)無法根據戰況調整部隊配置;3)無法有效建立戰場管理體系。
所以對印自衛反擊戰中,印軍表現就是一觸即潰、一潰千里,像戳破一個氣球一樣自己就炸成了碎片。他的指揮控制體系基本上還是個中世紀騎兵、步兵配合的指導思想,只不過把長矛和刀劍、弓箭換成了大炮和步槍,沒有去思考過大炮、步槍該怎麼指揮控制,只是僵硬死板的按照教範來擺布部隊。
同樣還有清政府的軍隊,儘管有西方請來的教練,卻從沒有真正掌握這些西方教範的內涵,只是樣子看起來像那麼回事,實際的指揮控制體系是無法變通的。
那麼這種徒有其表的樣子貨,當然可以用閃電一般的戰役動作來擊破,一旦擊破就束手無策,這種情況下才能用閃電戰去對付。如果敵方的指揮控制體系是靈活的、可以變通的,即使一開始遭遇到殘酷的打擊,也會很快回過神來重新組織,閃電戰也就失效了。
戰爭的五大要素儘管重要性各有千秋,但是確實每一個缺少了,戰爭、整個戰場都會崩潰,即使還有很多部隊完全沒有遭到打擊,戰爭也沒辦法繼續了。
1、後勤
後勤並不是簡簡單單的裝備、彈藥、吃飯睡覺救護醫療,戰役學上的「後勤」其實是個實力的此消彼長。
我們都知道,補給線過長意味著後勤供應的緊張,比如說一支部隊遠離補給地100公里打仗,跟跑出去1000公里是兩回事。它一直打勝仗一直打勝仗,跑得太快脫離了補給線,突然一下子就全軍覆滅了,這在戰爭史上屢見不鮮。它在一定的臨界點之前能夠保持戰鬥力,超過了臨界點戰鬥力就會急劇下降甚至直接歸零。
這個臨界點就叫「進攻極限」。
進攻極限不是一個點、一條線,而是一個存乎一心的概念,高級指揮員對此會有模糊的認知,可以通過士氣、兵力、後勤補給、戰場態勢來準確的感知到,但是絕對無法真正計算和精確掌握到。我們一般說戰爭是個藝術,就是因為這個:無論你用多麼強大的電腦和詳盡的數據,你都不可能真正把這個臨界點精確的計算出來,而必須要靠著人類的直覺。
部隊超過進攻極限之後,高級指揮員必然會陷入焦慮和精神高度緊張中。一些平時看起來冷靜沈著、提壯如牛的名將,到了這種時候都一樣焦灼、煩躁甚至情緒瀕臨崩潰。
軍事愛好者都聽說過一次詞彙叫做「基數」,一個基數的彈藥、一個基數的補給什麼的。所謂的「基數」實際上就是部隊彈藥、補給的攜行量,帶著能夠作戰、行軍、到處跑,就叫「基數」。摩托化、機械化部隊當然帶的多,徒步、騾馬部隊當然就帶不了多少,因此基數不能一概而論。
超過進攻極限之後,部隊就只有「一個基數」。這個基數,打完之後部隊就不再具備戰鬥能力,要麼撤退跑路,要麼全軍覆沒。
越過進攻極限,就是部隊生死存亡的時候了,由不得你不焦慮。
閃電戰、大縱深、圍點打援、迂迴穿插,一切戰役層面的概念都逃不開這個「進攻極限」。進攻極限的臨界點以內那是人人都能辦到的事情,在充裕的後勤條件下,誰都可以正常打仗、維持戰線。
戰爭的勝負在於極限之外,臨界點之外,這裡是「生死局」。是贏是輸,一切戰術上的努力,都取決於這裡,這「一個基數」,雙方拼到極限之後的這幾天時間。在閃電戰中,進攻一方處於進攻極限邊緣而且經常性的越過臨界點,戰術上目的在於讓防守一方也不得不拉近補給線,擾亂其正常的後勤供應補給體系,從而讓對方猝不及防的陷入供應中斷的境地。
比如像馬奇諾防線與德國對法國的閃擊戰。
法國天真而且死板的將馬奇諾防線作為防禦戰的核心,但是德國繞過了馬奇諾防線,這樣法軍部隊不得不離開既設陣地作戰,原來的後勤補給體系立刻就崩潰了。
儘管這時候德軍部隊也是處於進攻極限邊緣甚至有不少部隊已經越過了臨界點,但是法軍情況更加糟糕,離開原來的防禦配置的法軍根本就沒有補給支持,原來的後勤補給體系現在一點用都沒有,後勤實力乃至於整個戰爭實力比德軍還要困難。
所以德軍對法國的閃擊戰,最主要戰術指導思想是通過擾亂法軍戰場配置,擾亂擊垮其在本土上的後勤體系,進而達到閃擊成功的目的。
2、指揮與控制
指揮控制常常會被誤解,總被認為就是讓乾嘛乾嘛,其實沒那麼簡單。指揮、控制是兩碼事,指揮屬於是「你去把事兒辦了」;控制則屬於「事兒辦差不多得了」。
戰爭資源並不是無限的,不能緊著你造,你的一切行動都要服從戰爭大局,所以讓你打你要能打,讓你停你要能停,這叫做「控制部隊」,部隊失去控製造成的災難比打敗仗還要嚴重。知乎上有個問題:要是有個人不服從命令卻取得了巨大的戰功會怎麼樣?沒怎麼樣的,現代工業化軍隊裡面,這是個災難。
你一個旅衝過去直接把二戰打贏了,分別打敗美國蘇聯日本德國法國英國順帶收拾了國民黨,那你牛逼;
但是現實里這不可能。
指揮控制部隊實質上是個合理分配戰爭資源的學問,基本要求就是令行禁止、服從命令。部隊失去控制必然導致整體戰爭能力的下降甚至是整個戰場的崩潰。
比如解放戰爭、對印自衛反擊戰。
解放戰爭中,經過遼瀋戰役雙方的接觸、瞭解和試探性戰鬥,解放軍一方迅速發現了國民黨部隊指揮控制系統的致命缺陷,通過大踏步的前進、後退,急劇提高國民黨軍指揮控制難度,通過「圍點打援」充分的暴露了國民黨部隊「官不知兵、兵不從官」的短板,使國民黨部隊陷入無法控制的沒頭蒼蠅境地。
很多人無法從戰略的角度理解「圍點打援」、「運動戰」,實際上你把握住一點就好了:高組織度的部隊在整個戰略縱深上大踏步前進後退,迫使敵人跟在你屁股後面跑,活生生扯出空隙;利用空隙穿插包圍,形成「圍點」的態勢,圍住敵人不得不救的部分;在敵人前往救援的過程中牽著他鼻子走,進一步使其空隙拉大,首尾不能相顧;最後分割吃掉。
對印自衛反擊戰中,經過剛開始一段時間接觸的瞭解、偵察和試探性進攻,中方迅速發現了印軍在指揮控制上的致命缺陷,印軍軍官實際上不能控制部隊,印軍總體表現就是不聽號令,戰前好戰、輕戰、冒動,戰時混亂、失序、盲動,遇到挫折立刻崩潰、潰散、奔逃。
所以對印自衛反擊戰就是直接打擊威脅敵指揮中樞和指揮體系,造成其指揮與控制的困難,沒有了指揮的印軍士兵就像無頭蒼蠅,在有組織的解放軍面前毫無抵抗能力。
3、情報
情報是指揮與控制的基礎,沒有情報系統,整個指揮控制無從談起。
情報系統不是大家想像的「007」那種帥哥美女特工間諜,不僅僅是這些,還有一套穩定可靠的日常對內對外情報系統,更多是信息的獲取和感知,屬於是信息學的東西。
對內,是情況報知。這一點在前段時間的國內抗疫鬥爭中大家都有體會,每天新聞裡疑似病例、新增病例、治癒病例、危重病例都有詳盡的數字報道,這個數字就是來自於各級防疫部門的統計上報。我國的GDP也是類似的系統統計報告的,類似的系統可以說隨處可見。軍隊裡也是一樣,各個單位會把情況主動上報、匯總,各種傳感器,雷達、偵察、衛星等等傳感器的情況也要匯總報告,最終在指揮部形成「情報」。
對外,除了使用傳感器獲得情報,還要有判讀、分析、匯總、分析等等工作,有隱蔽戰線也就是最刺激的「007」那種,也有公開渠道獲取的情報,還有技術手段偵察到的情報。這些東西也要進行處理形成詳盡的情報。
最終為決策者提供參考。
情報系統存在致命缺陷,就會被「閃擊」。
美軍在冷戰結束以後的幾次軍事行動中都主要是針對弱勢對手的情報系統進行「閃電戰」,首先摧毀敵軍的情報系統,從而使其失去指揮控制能力,失去戰場控制。
例如「沙漠風暴」行動中,聯軍首先是使用遠程火力摧毀伊拉克的情報獲取系統、空中情報系統,配合中情局的情報戰行動,進行了一場「信息作戰」。
4、前線與戰場配置
前線配置廣義上屬於戰場配置的一種,但是因為重要性更大而單獨列出,實際上是戰場的前-後配置,通常戰場還有左-右配置,組成一個立體化的戰場體系也就是「戰線」。
戰場配置本身有問題的話,也一樣會被「閃擊」。
抗美援朝第一、第二戰役是典型的針對戰場配置出現問題實施的閃擊戰,當時美軍輕敵、冒進,另外由於聯軍的性質決定了各個參戰部隊有強有弱,有的能打,有的逃跑起來腳後跟把屁股都踢腫了,這就導致其戰場配置必然有問題。
彭德懷同志敏銳的抓住了這個重大戰機,大膽使用部隊猛擊韓軍防線,迅速擊潰弱部後使美軍孤立、暴露,再運用部隊對美軍形成包圍,整個戰場局勢急轉直下。
我都不明白,麥克阿瑟也算是有組織大規模兵團作戰經驗的人,怎麼會犯下這麼低級愚蠢的錯誤。大兵團作戰方面,彭老總還不算是中國最厲害的一個,堂堂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這個水平真的是令人失笑。
所以你看,所謂的「閃擊戰」、「閃電戰」,並不一定是針對哪個東西,往往是你哪兒有致命缺陷,就閃擊哪兒。
兵無常態、水無常形。■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