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正在訪問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三個國家,目的也很清楚,就是想挑動這些國家對抗中國。
效果怎麼樣呢?
1
我說過,布林肯去印尼,效果肯定不會好。
原因主要三個方面:
一是印尼本身就和美國恩怨挺多,比如說它獨立時,美國就煽動它的分裂勢力,比如說印度尼西亞人民共和國革命政府,還有蘇拉威西島上的獨立運動。
順便說一下,蘇拉威西島的這個獨立運動最主要的據點名字,我們和港台的翻譯起來,差得特別遠:我們稱它為萬鴉老,港台稱它美娜多。
當初印尼付出很大的代價,花了5年時間,才把它們鎮壓下去。
對印尼,澳洲充滿了恐懼。
澳洲地盤只比中國小一點,有768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比台灣略多一點點。如果不理解這是種什麼狀況,不妨想想中國這麼大的地盤,只有3000萬人口的感覺。
反觀離它不遠處的印尼,爪哇島才13萬多平方公里,卻有1.45億人口。
對澳洲,印尼也充滿了恐懼。
印尼這個國家有18000多個島嶼,非常容易碎掉,維持統一極難。偏生邊上有個盎撒系的國家,澳洲本身人口不多,但它的表兄弟美國特強。
所以印尼也怕澳洲。
你怕我,我怕你的結果,就是澳洲過去幾十年,一直暗暗地支持著凡是可能導致印尼裂解的種種活動,比如說亞齊叛軍,再比如說伊里安島的叛軍,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東帝汶。印尼人心中至今留有痛。
三呢,則是印尼這個國家極其奇葩:它是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國家政權其實陸軍是幕後老大。
所以印尼政府挺矛盾,一方面希望用海軍,來牽制住陸軍;另一方面,為了維持住整個國家,卻還是支持陸軍獨大的這種現狀。
這就導致了美國拉印尼反華,必然會遭到失敗。
原因很簡單:如果真要印尼成為反華的生力軍,必然得加強印尼的海軍,風險挺大:
一是陸軍為了維持住自己的既得利益,會想盡辦法阻撓;
二是就算印尼陸軍不反對,也會出現像我上面說過的那種情況:萬一有一艘或者幾艘軍艦叛變,和某個島嶼的分裂勢力相結合,反而等於是提前把印尼給拆了;
三呢,就有點搞笑了。印尼和澳洲的矛盾這麼大,加入美國印尼有了一支比較強的海軍,它乾嘛要去惹我們扎手的敵人呢?南邊的袋鼠國,地大人少,之前又有宿怨,乾嘛不去它那裡肥嘟嘟地撈一票呢?
所以,美國要是加強印尼海軍的話,我在這裡基本可以保證,印尼會立即用來對付澳洲,而不是我們。
那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所以,對印尼,美國肯定是不會在海軍裝備上幫它忙的,因此最多也就搞點產業合作,想辦法移走一點已佈局在中國的產業鏈什麼的,也就玩點這種花樣。
2
那麼,馬來西亞和泰國呢?
其實效果也不會好。
東盟,英文簡寫是ASEAN。我總覺得,把它翻譯成「東南亞國家聯盟」,會讓人產生誤解,覺得這十個國家好像真的結成什麼聯盟,同進同退似的。
其實它們也是內部矛盾重重。
我覺得,這個名稱還是台灣的譯名比較好:東協。
馬來西亞和印尼,都號稱是馬來人的國家,人口的大部分也都是穆斯林,看上去應該很親密才對,其實這兩個國家矛盾也很深。
問題出在哪裡呢?
上張地圖。
有沒有發現,畫著紅框的地方有點古怪?
加里曼丹島上,怎麼會有三個國家:印尼、馬來西亞和汶萊?
看了地圖後,是不是覺得挺不合理的?島的大部分,屬於印尼,上面窄窄的一條,卻是歸馬來西亞。而馬來西亞的另一部分,卻離這個島挺遠的。
當然,還有很小一塊是汶萊。
這是英國人荷蘭人幹的事情:印尼還沒獨立時,是荷蘭殖民地,當時兩家就這麼分的地盤。
印尼人看著地圖,就覺得很不合理,這是殖民地遺跡啊,必須要鏟除啊!
所以,它就訓練了人手,準備去搶。
結果還沒來得及動手,馬來亞獨立了。
人家都獨立了,算擺脫殖民主義了,印尼人總不該動手了吧?印尼人不管這一套,說這還是殖民主義遺跡,還是得消除,就派兵了。
但印尼的國名中,畢竟帶著「印度」,也和印度一樣拉胯,做事情磨磨唧唧,又是亂七八糟,反正就是久攻不下,連大規模作戰都沒有,搞得像一股股小游擊隊去騷擾襲擊一樣。
馬來亞獨立了,但英國人的利益還在,所以很生氣。
澳洲呢,當然凡是能坑印尼的事,它絕不放過,所以也加入了。
當時已經是1960年代,再北一點,越南戰場已經開打了,美國人覺得印尼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在北邊打,你在我後背打?當時的印尼總統蘇加諾態度一向比較親蘇,美國人擔心腹背受敵,也很不爽。
這三家不爽的結果就是:策反了印尼陸軍,軟禁了蘇加諾,蘇哈托上台。
之後是印尼不去搞馬來西亞了。
但那純粹是被大國給壓著,至於它自己,真心想不想那塊地,它當然想。直到現在,仍然是心未死,還是念念不忘。
這麼一說,大家是不是覺得馬來西亞像個受氣包?
不,它也念叨著一塊地呢!
再上地圖。
看到沒,泰國的南部,是不是也挺奇怪的?伸出了很長一條?
這裡曾有個國家,名字叫北大年。
歷史上,這個北大年挺特別:它是馬來人建立的國家,和馬來西亞的馬來人一樣,也是穆斯林,但在歷史上,它又一直是泰國的藩屬國。
1909年時,當時馬來西亞這塊地還是英國人的殖民地。英國人跑去找到泰國人,說咱們中間,隔了個北大年,太礙事,咱們六四分,你六我四,把北大年給分了吧。
英國人強啊,當時泰國人不敢得罪,就答應了,心裡卻老在嘀咕:這北大年原來都是我的,怎麼硬生生被你分去四成呢?
泰國人一直不服。
分了北大年後,它在得到的土地上設了三個府。
馬來西亞呢,也不服:這地方的人都是馬來人,和我同種同信仰,怎麼被你分去了六成呢?
泰國人幹事也挺牛,一直逼著這三個府的穆斯林改信佛教,改用泰族名字,當地經常發生各種暴亂,動不動就推翻幾輛車,來個火焰大會之類的。
所以,泰國和馬來西亞的關係,其實也不好。
所以,我們串起來後,就會發現這麼一件事,這三個國家,加上澳洲,都是南邊的要搞北面的:澳洲想搞印尼,印尼想搞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想搞泰國。
這就挺麻煩:
如果美國幫忙,增強印尼的海軍實力,它很可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去搞澳洲;如果增強印尼的陸軍實力,它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去搞馬來西亞。
如果增強馬來西亞的實力,它可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去搞泰國。
泰國呢,當然倒過來,想搞馬來西亞了。
總之,就是不管美國人怎麼肯幫忙,這三個國家沒一家會把對付中國放在首位,都是準備去搞鄰國的。
所以,布林肯這次訪問,可以說,在出行前,就幾乎是注定要失敗的。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注定失敗,為什麼布林肯還這麼起勁,是怕打臉不夠,過去臉丟得不夠嗎?
3
不是。
是東南亞太重要了。
東南亞的總面積有457萬平方公里,比中國的一半略小。但中國的很大一部分地方,是高原、雪山、沙漠、戈壁,土地質量不如它,所以物產極其豐饒,加上礦產資源也非常豐富。
東南亞地理位置也極其重要,可以說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樞紐。
其實從東南亞,還可以往更南延伸:新幾內亞島、澳洲大陸、塔斯馬尼亞島,也可以往更東延伸,就是我之前講過的大洋洲三大群島:密克羅尼西亞、美拉尼西亞、波利尼西亞。
這幾年,澳洲為啥跳得這麼凶?
一是它對東南亞一直有野心。
有些小夥伴可能不知道,很長一段時間,大約二三十年,澳洲一直自稱亞洲國家、東南亞國家。它的盤算就是:美國是整個世界的警長,它呢,作為美國的表弟,是東南亞加大洋洲這塊廣闊區域的「片兒警」。
結果中國崛起後,它東南亞「片兒警」的美夢,顯然是做不成了。
二是它一直視大洋洲各島國為禁臠。
結果現在中國也進去了,它根本擋不住。
三是它最怕的事是中國惦記上它。
我前面說過,澳洲可是地廣人稀哦,它的總人口,和台灣島差不多,面積倒是有768萬平方公里,比中國的四分之三還大,它就算全部人口都當兵,都派到海岸線上去守衛,還是稀稀落落的。
要是東南亞落入中國手中,中國又對它起了心,搞它的難度不會超過快刀切嫩豆腐。
知道為啥澳洲一直跳得這麼凶吧?
利益使然,甚至是生存本能使然。
說句實話,如果美國霸權垮台,盎撒幾兄弟中,我最不看好的就是澳洲。
東南亞還有一件事也很重要:它有6.27億人口,還在快速增長。
這個人口規模,意味著兩件事:一是巨大的市場;二是海量的勞動力。我之前說過,中國的產業要進一步轉型升級,一需要市場,二需要將一部分產業轉移出去。
東南亞是個非常理想的蓄水池。
東南亞是片富饒之地
但這種轉型升級,和美國前些年搞的那種產業鏈轉移,不是一回事。因為那雖然看起來也是產業轉移,卻是美國主導,以傷害中國為目的的。
當然,對東南亞國家來說,反正都是產業轉移,其實沒什麼差別。
可能選中國更好,因為中國人口更多,國內市場更大。
另外中國主要地處溫帶,東南亞主要地處熱帶,農業這塊互補性非常強,美國雖然也地處溫帶,但它如果要進口熱帶農產品,肯定是拉丁美洲更方便一點。
之前我講過中國可以通過阿富汗、伊朗,通往西亞,那條路可以讓我們獲得能源,但其它東西並不多。修的基礎設施,雖然戰略意義重大,虧錢的可能性也很大。
但東南亞不一樣,它戰略意義也很大,還可以賺錢,就更有吸引力了嘛!
所以2019年,東盟取代美國,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2020年,東盟就取代歐盟,成為中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了。
不但貿易飛速增長,投資也在飛速增長。而且這種貿易和投資,和之前美國搞的那些,不是一回事。
在人類歷史上,凡是出現這種能快速增強自己實力的地方,通常就是大國爭奪的主戰場。
主戰場,不容有失,哪怕有一點可能,也得去爭取。
這就是我開頭說的,為啥布林肯明知此行基本會失敗,也得來呢?就是因為凡是做外交,參加國際競爭的,從來都是希望說不定能抓住一點點機會,從敗中求勝。
4
特朗普的時代,對東盟不怎麼重視。
但拜登上台後,對東盟特別重視。在這個領域,他是對的,因為東南亞確實是未來的中美競爭的主戰場,誰贏得了這一塊地區,誰就是勝利者。
看看今年以來,美國高官們,來了東南亞多少次,就明白了:
先從今年5月說起,大家還記得那件事嗎?
美國有個常務副國務卿,曾經不斷吵著,用盡各種辦法表示,要到中國來訪問。後來中國終於同意了,讓她訪問了天津。
之後第二天,坐在她訪問時坐著的同一張椅子上,就是塔利班代表團。
當時謝爾曼去哪裡呢?
跑去了印尼、柬埔寨和泰國。
到了7月,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又到東南亞了,訪問了新加坡、越南和菲律賓。
當時越南疫情已經起來了,這位黑叔叔好像有特異功能,他一到,越南政府公佈的確診人數立即降了下去。等他旁若無人地,檢閱完越軍儀仗隊,離開之後,確診人數立刻又回升了。
不得不說:真乃神人也,連病毒都怕他。
黑叔叔剛走,到了8月,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又到了。
訪問的國家,居然是黑叔叔剛訪問過的新加坡和越南。這麼重量級的美國高官,這麼短時間內訪問越南,越南人該高興死了吧?
沒有,形勢大變,因為美國在阿富汗丟了個大臉。
於是在哈里斯到來前幾小時,越南人專門向中國作了表白:永不反華。
結果這消息一出,又有神奇的事發生了:據說消息一傳到,美國駐越南大使館內,立刻出現了那個傳說中的神秘怪病:哈瓦那綜合症。
據說,這位被華人稱為「黑小三」的美國副總統還曾經猶豫過,是不是取消訪問。但她後來還是去了。去完回去後,被美國媒體噴了一陣,說這次訪問屁用都沒有。因為這些媒體都是支持拜登的,哈里斯還很生氣,覺得拜登在搞她。
到了11月,更熱鬧了,兩撥人:
一個是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訪問日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在新加坡,她放風說美國準備搞一個更高層次的亞洲經濟新框架協議,幫助各國發展高科技,哪種科技厲害就哪種上,但有個條件,跟著美國乾的,表現很好的,才可能拿到這個獎賞。
充滿了詐騙風。
之後又是一撥:美國負責東亞和太平洋地區事務的助理國務卿丹尼爾·克里滕布林克,從11月27日開始,對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這東南亞四國進行訪問。
反正就是穿梭不息,拼命地在東南亞轉啊轉。
然後就是這次,丹尼爾·克里滕布林克前腳剛走,才過了半個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又來了。
兵家必爭之地,才迎來不斷交鋒。
那麼,對我們普通人來說,這種大勢,會帶來什麼機會呢?
5
前段時間,中老鐵路通車,我就一直在思考這麼一個問題:這條鐵路意味著什麼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因為疫情在全球的蔓延,給中國的經濟也帶來了巨大的內外壓力。中國對抗這一壓力的主要措施就是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
我看過一些文章,不少人總覺得這輪基建,主要是拉動房價,或者是股價,甚至兩者一起拉動。我覺得這種看法可能是受了2009年4萬億那次結果的影響,有點走偏了。
為啥呢?
因為2009年那次,其實出台有點急,是為了應對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世界金融危機,當時有個名詞,稱之為「金融海嘯」。
既然是海嘯,肯定來得有點急,應對也得急,所以比較倉促,出台政策和規劃時的目的性很強,純粹就是為了救經濟、救就業。
但這次基礎設施建設,不一樣。
比如說,上次是哪個省有錢,就哪個省投資得多。但這次是排名靠前的幾個省是雲南、福建、四川、河南、陝西這些地方。雲南最高,有差不多5萬億,其他四家基本是在4萬億左右。
四川我們都知道,它要補的短板不少,同時還在搞川藏鐵路,還在準備打通往青海去的鐵路。
但雲南這個省,GDP也不高,它的基建投入,為什麼會高到居全國第一?
像浙江的投資規模,也就是差不多2萬億。
所以一下子在雲南投入這麼多,肯定不是為了補齊短板的意思,更不是簡單地為拉動經濟,而是從地緣或者大戰略的角度出發,來考慮問題的。
其實,從泛亞鐵路的三條規劃線,也能看出來:都是以雲南為起點的。
雲南基礎設施投資規模居全國已公佈省份之首;美國高官到東南亞不斷地穿梭,甚至美國國務卿明知很多事做了之後不會起效果,也不放棄哪怕一絲機會,不惜風塵僕僕。
都可以看出這麼一點: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中美交鋒的主戰場,就在東南亞。
以經濟為主,雲南是其中的樞紐。
人流、物流和利益,都是隨著交通線走的,這條交通線上,會給我們個人帶來什麼利益呢?大家不妨深思一下。
這幾年大家一定要注意雲南的動向!
說不定能從中發現什麼機會哦!■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