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讓你讀懂畢加索:藝術是一種謊言,它教導我們去理解真理

丹尼爾

畢加索,現代藝術的代表,藝術史上無人能及的里程碑。他的名字早已衝破藝術界,成為某種精神象徵,甚至生活態度:當你說「這個很畢加索!」所有人都會心領神會。

他作為唯一在世就見證自己作品進入盧浮宮的第一人。要論名氣和財富,世上沒有第二個藝術家能跟畢加索相提並論。他趕上資本主義黃金時代,藝術品價格飛漲,年紀輕輕就靠畫畫輕鬆實現財務自由,曾用一張靜物畫就在法國南部買了度假別墅,順便帶火了當地旅遊。

畢加索如此重要,但極少有人能理解他的繪畫,以至有句笑談:「世上沒聽說過畢加索的人,不超過5個,能明白他畫了些什麼的,也不超過5個人。」面對畢加索的很多作品,幾乎所有人的第一感覺都是 —— 看不懂,這也能算藝術嗎?

如果你有這個疑問,說明已經很接近真相了。畢加索的很多作品,確實是因為它是畢加索畫的,才重要,才有價值。到底是為什麼呢?

今年是畢加索誕辰140週年。本期就以全新視角解讀畢加索,這個世界藝術史上絕無僅有的天才,也是人類史上繞不過去的藝術大師。

藝術不是真理,而是一種謊言,但這謊言教導我們去理解真理

Pablo Picasso (1881.10.25 – 1973.4.8)

畢加索就像《倚天屠龍記》裡的張無忌,一出山就已是頂尖高手。

10歲的時候,畢加索的素描就比美院老師畫的還好。14歲時他參加藝術學校考試,一天時間,就畫完了別人需要一周才能完成的作品。

First Communion, Picasso,15歲畫

16歲那年,西班牙馬德里皇家藝術學院告訴他:你不用再參加考試了。畢加索還沒成年,整個西班牙的美術教育,就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教他的了。

Science and Charity, Picasso, 16歲畫

但只有天賦,還遠遠不夠。

1900年,19歲的畢加索孤身一人,從舊世界西班牙,來到新世界巴黎。如同懷春的少年,憧憬愛情,自信滿滿,卻不知道真愛為何物。

在新世界藝術中心巴黎,畢加索起初過的窮困潦倒,以至於不得不和一位記者合租只有一張床的陋室。二人一個白天睡覺晚上工作,另一個反過來。

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畢加索開始了他的藝術探索。在那個攝影早已取代寫實繪畫的年代,是否畫的像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有新意。

畢加索在巴黎蒙馬特高地流連藝術沙龍,看其他風格的繪畫風生水起。他擅長兼容並蓄,融會貫通,直言「抄襲別人不可恥,抄襲自己才可恥」。

畢加索不斷嘗試和突破,先後經歷了所謂的「藍色時期」和「玫瑰時期」,風格表現出強烈的多樣性。

1901-1904年,初至巴黎的畢加索貧窮而拮據,摯友 Casagemas 的自殺使他深受打擊,對「生命」和「貧窮」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強烈共鳴。

The Old Guitarist & The Two Sisters,1902

憂鬱的藍色調瀰漫畫面,憂鬱蒼茫的情緒,簡單純粹的圖樣,沈重流動的線條,悲涼和絕望瀰漫畫布。

The poor by the sea & Life,1903

1904年,畢加索邂逅年輕的模特費爾南德,愛的滋潤讓他靈感迸發。柔情似水的玫瑰紅,取代憂鬱抽象的抑鬱藍,青春和愛情在畫面同時起舞。

從早年的古典主義,到後來的「藍色時期」「玫瑰時期」,都不過是畢加索在遇到真愛前的嘗試而已。看似風格變幻莫測,實則沒有本質區別。

Family of Saltimanques, Picasso, 1905

此時,在社會領域,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正在風起雲湧的醖釀之中。

19世紀的西方社會,伴隨生產力和生產規模的無限擴大。鋼鐵、電力、化工等領域突飛猛進,不只改變了生活,也改變了整個社會和文化。

1901年普朗克發表了「量子論」;1904年湯姆森發現電子;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相對論」。

現代科學徹底顛覆了過去對空間和時間的所有認知。牛頓建立起的那個歲月靜好的世界,就此分崩離析,人類的思考模式也從此天翻地覆。

藝術家們敏銳地感知到時代的變化,試圖用藝術的方式跟科學齊頭並進。他們熱衷多維空間,膜拜新科技新發明等一切能破壞舊有秩序的武器。

「立體主義」應運而生:

在題材上,立體派顛覆傳統,不畫宗教和自然,轉而畫工業生產的製造品,歌頌機械製造的價值。

Bottle and Fishes’, Georges Braque, 1910–12

在材料上,立體派不受束縛,會在畫面貼紙或者金屬,模仿油漆匠作出各種質感,強烈呼喚著創作的自由。

在思想上,立體派忽略傳統意義的美,不在乎呈現物體質感,人物情緒等。他們畫結構和體塊,試圖通過繪畫研究事物內在的本質。

Marcel Duchamp, 1912

這種描繪方式的改變,說明藝術家看待世界,和自我的方式在發生改變。嶄新的視覺效果帶著明媚的情緒,傳達著對未來的想像和期望。

身處巴黎的畢加索,無比強烈地感受著新時代的浪潮,對全新的「立體主義」一見鍾情。他渴望以全新思維,成就嶄新世紀視覺的藝術革命。

不僅如此,畢加索還有足夠的天賦,能夠將抽象的時代精神,用具象的藝術形式強有力地表達出來。這個表達,就是1907年《亞威農少女》。

這幅畫的構圖和寓意,來自格列柯的名畫《揭開第五封印》,畫面左側的施洗者約翰,正在懇求上帝懲惡揚善,給世界公平的判決。

The Opening of the Fifth Seal,El Greco 1604

為了強化視覺表現力,畢加索去掉男性形象,突出畫面深處的「美惠三女神」,變為搔首弄姿的風塵女子。

生硬的形象,放浪的線條,扭曲的形體,那些風塵女子彷彿監獄柵欄般粗陋而魯莽,輕蔑的眼神直視觀者,狂妄而暴戾,令人不寒而慄。

The young Ladies of Avignon, Picasso, 1907

這幅畫震驚了當時所有人,指責如潮。德朗說:「畢加索遲早會把自己吊死在畫布後面。」馬蒂斯說:「這是對西方藝術和文化的一次暴行」。

這幅畫毫無美感,卻做出了前無古人的突破。畢加索犧牲了傳統意義的美,突出了主觀的情緒 —— 那種對女性渴望,和恐懼交織的複雜情感。

不僅顛覆延續千年的傳統表達,更將藝術一掌摑回原始狀態。從此,藝術真正成為表達思想和觀念的圖示。

但縱觀之前的西方藝術史,始終在畫的像上苦心經營,在「平面」和「立體」之間徘徊,即使「印象派」也依然在追求「眼睛所見的真實」。

立體主義卻截然不同。不再依賴「視覺表象」來描繪事物,而是深入事物的內涵去認識和解析。傳統透視法只有一個固定支點,但立體主義造型法,卻強調同時呈現出物體的各個側面。

Brick Factory at Tortosa, Picasso, 1909

抽象的幾何形體,模糊的空間透視,比例失真,視點游移,看似散亂如碎片畫面,卻反映了另一種真實,就是存在於我們每個人腦海中的真實。

記憶中的形象總是散亂的,各視角和局部共同構成印象中物品的全貌。而「立體主義」正是用無數片斷的拼接,構成觀者心中可感知的形象。

如果說「傳統藝術」依靠視覺經驗和感性認識,那麼「立體主義」就主要依靠理性觀念和思維方式。

作為世紀之交「時代精神」在藝術上的再現,「立體主義」不僅影響了20世紀繪畫的發展,還有力推動了西方現代建築和設計藝術的革新。

Still Life with Compote and Glass,1914

畢加索敏銳地捕捉到時代精神,又第一個用充滿力量的方式吶喊出來。

「現代藝術」終於找到全新的時代語言,畢加索終於找到了自己的表達方式。引領繪畫進入全新的20世紀,開啓了一場延續至今的視覺革命。

畢加索從此脫胎換骨,從天才成為宗師。立體主義改造了畢加索,畢加索也成就了立體主義。之後藝術無論怎麼突破,都繞不開他開闢的路。

達利第一次到巴黎就去找畢加索,說:「我沒有到盧浮宮,我先到你這裡。」畢加索說:「你做對了。」

達利和畢加索都很清楚:那時的盧浮宮,展示的是過去時代的藝術,再優秀也不過昨日黃花;而只有在畢加索這裡,才代表著藝術的未來。

所謂大勢不可逆。立體主義和文藝復興,都是強大的文化藝術潮流,是特定時代的必然趨勢。既然如此,為何只有畢加索幾乎獨享了這份榮耀?

我們可以用歷史的偶然性來解釋,時代大潮來了,總有人被推上頂峰,不是畢加索,就會是同時代的其他人。

但這種解釋其實把問題簡單化了。事實上,的確是畢加索注定要成為立體派領袖,和現代藝術的代表。

首先,畢加索是真正的天才

畢加索在會說話之前,就會畫畫了。4歲的時候他把姨媽的情人肖像做成剪影,貼在牆上。他的天賦不僅表現在對繪畫方式的純熟駕馭,更體現在他對人性等深層次情感的體察和調度。

畢加索的天賦在《格爾尼卡》中表現的淋灕盡致。1937年德軍慘無人道的空襲西班牙小鎮格爾尼卡,而且操縱媒體編織織謊言,掩蓋罪行。

怒不可遏的畢加索決定用藝術的力量來粉碎謊言,還世界一個真相。他用超越日常、直面真相的方式進行藝術敘事,來揭露和控訴納粹的暴行。

畢加索創作《格爾尼卡》

這幅長達7米的巨畫只用了黑白灰三個顏色。破碎的殘肢、變形的細節,扭曲的人體,將轟炸時鬼哭狼嚎、人神共憤的氛圍表達的淋灕盡致。

Guernica, Picasso, 1937

作品的震撼超越任何文字性的描繪,而源自繪畫語言的感人力量。畢加索用前所未有的表達方式,觸及了人性最深層對戰爭的恐懼和顫慄。

這幅畫無論在當時還是現在,都被視為現代藝術面對恐怖政權,彰顯人性尊嚴的旗幟。它具有的揭示真相的現實力量,甚至遠遠超越藝術本身。

在畢加索生活的時代,人們心中對藝術家有一種假設:藝術家首先得是一個天才。這種觀念是19世紀浪漫主義運動的遺產:達芬奇是天才,梵高是天才,莫扎特是天才…

偉大的藝術家很多,但天才屈指可數,只有天才值得傳頌。在世時有價值,離世了更有價值。

其次,畢加索所處時代的特殊性

二戰之後市場資金充裕,刺激各種投資,鼓勵收藏的政策也紛至沓來,而藝術品無疑是升值潛力最大的投資。

畢加索的名望,首先因為他是「立體派」—— 這一顛覆式藝術潮流的領袖。功成名就的他,恰逢藝術快速增值的年代,財富伴隨名望而來。

畢加索的名氣越大,畫作就越有價值。他在普羅旺斯一片白牆上信筆塗鴉,經紀人就覺得有必要把整面牆拆下來,原封不動地運回巴黎保留。

此時畢加索的財富,又反過來助長了他的名氣,畫越有價值,名氣也就越大。這個商品經濟時代的藝術神話,背後還能挖掘出更深層的原因。

商業社會改變了人們對藝術的根本態度,藝術成為明碼標價的商品。於是藝術的屬性發生了分裂。一方面贊頌藝術源自天賦的神秘力量,另一方面又將它視為可以自由買賣的商品。

這種分裂看似矛盾,其實不然。當所有事物都成為商品之時,無價的天才就是一種必要的精神坐標。

時代把藝術家捧上神壇,因為人們需要這樣的神話,用「商品價值」來證明「精神價值」的神話。

商業社會越是發達,越渴望超越金錢的價值。藝術拍賣和收藏市場越發達,人們越需要無價的天才,成為藝術神話里當之無愧的英雄。

當時,畢加索不光有崇高的藝術史地位,還有足夠多的素材來支撐這個神話。

商業社會無限放大了畢加索作為天才的價值,天才的價值又可以轉化成資本,反過來促進他的藝術地位。

再次,畢加索多變的創作風格

重要畫家的創作大都很謹慎,數千張已經很多了。不僅數量有限,且風格統一。比如蒙德里安的方格子,還有馬克羅斯科那漂浮的色塊。

因為創作時需要消耗能量的,多數藝術家精神和意志只夠支撐一種明確的風格。但畢加索的作品有三四萬張至多,且風格多變,令人眼花繚亂。

畢加索豐沛的創作靈感,和無處安放的激情密切相關。如果說愛情的滋潤是藝術取之不竭的靈感繆斯,那麼畢加索無疑是這句話最極致的注腳。

每陷入一段戀情,畢加索的畫風也隨之一變。愛情不僅是生活的解藥,更是藝術永恆的靈感之源。

1911年畢加索邂逅迷人的伊娃,愛的轟轟烈烈。感情滋潤下的畢加索靈感迸發,不斷突破。1915年伊娃因肺結核去世,他的情感卻沒有終止。

1917年畢加索愛上俄羅斯貴族,芭蕾名伶奧爾佳,第二年就步入婚姻殿堂。進入上流社會的畢加索畫風大變。開始忘情於古典主義的細緻風格,柔和的色彩、圓潤的體態,彷彿回歸古希臘羅馬時代的雕塑藝術。

然而,很快畢加索對婚姻感到了厭倦。1927年,46歲的畢加索結識僅17歲的瑪麗,情與愛的糾葛讓他痴迷不已。

瑪麗回憶:「我抗拒過六個月,但女人是無法抗拒畢加索的。」(難怪不少女生在選擇直男和渣男的時候,大多選擇了渣男…)

情愛的滋潤再次讓畢加索的藝術突飛猛進。1930年代初進入「變形時期」,有別於立體時期的稜角,色彩鮮明豐富,線條感性柔軟,鮮艷欲滴的爛漫在畫中肆意流淌。

瑪麗被譽為畢加索的黃金繆斯,他甚至寫信:「在這世上,與你相遇才是我生命的開始。」以她為原型的創作:平鋪的色塊與柔媚的線條自由組合,充滿靈與肉融合的夢幻美感。

無數畫作定格下瑪麗的活潑與美麗,卻阻止不了情感變遷的步伐。

在瑪麗誕下女兒之時,53歲的畢加索結識了朵拉 · 瑪爾,年輕迷人的朵拉多才多藝,既是畫家、攝影家、又是模特,是超現實運動的文化繆斯。

朵拉是畢加索真正意義的紅顏知己,在長達8年的熱戀中,始終保持著心靈的默契。兩人在藝術上彼此影響,朵拉用多角度曝光的攝影,記錄畢加索的創作。與畢加索畫中割裂的空間如出一轍,畫作驕傲的聯名署著「畢加瑪爾」。

Portrait of Dora Maar,Picasso,1937

然而瑪麗和朵拉終究勢不兩立。瑪麗沈穩安靜,隱忍而柔美;而朵拉則激情四射,熾烈而濃郁。深陷對畢加索情感中的兩人都痛苦不堪。

1943年畢加索拋棄了情人朵拉。在62歲那年,認識了21歲女藝術家吉洛,風情萬種的吉洛讓畢加索為之瘋狂,在此後的3年時間裡,他與這個優雅漂亮的女孩互相追逐。

畢加索令吉洛無法抗拒:「跟畢加索在一起如同煙花般絢爛,他有無與倫比的創造力,充滿智慧,魅力無窮,甚至能讓石頭隨他的旋律起舞。」

1946年,吉洛終於與畢加索共同生活。欣喜若狂的畢加索畫了《女人-花》,孩子Claude 和 Paloma 的出生,讓他的筆下也洋溢著愛和喜悅。

當熟悉的吉洛再也催生不了畢加索的激情和靈感,他又開始不斷尋覓新的情感刺激。被拋棄的吉洛,一度精神崩潰,皈依宗教以尋求精神解脫。

1961年,已經80歲的畢加索又逢新春,與嫻靜的雅克琳娜再次步入婚姻,直至1973年去世,他無比豐沛的情感和藝術探索才終於畫上句號。

畢加索從豐富的情感經歷中,感受到不同的色彩和迥異的世界,每段新鮮熱烈的感情,都為他開拓了一個全新的藝術時期,促成他延續著「立體主義」之後,一次又一次的輝煌。

對畢加索而言,隱秘的思想,深層的慾望,都可以付諸筆端。他既是創造者,又是毀滅者,將一切敲的支離破碎,再重新組合,賦予新生。

每種風格表達不能說是美的,但卻如同打開潘多拉的魔盒,讓藝術從此徹底自由。世上再沒有藝術家,能夠擁有如此豐沛的創作激情和表達慾望。

最後,畢加索符合大眾對「天才」的設想

印象中的天才就該狂傲自大、不拘一格,風流倜儻。而畢加索呢,樣樣都滿足。無論是他的收藏還是他的故事,都會引發議論,成為他的標論,成為他的標誌,令人念念不忘。

畢加索生而自命不凡。天賦和野心,是他刻在骨子裡的驕傲。

畢加索曾說:「母親告訴我:如果你去當兵,你會成為將軍;如果你去當神父,你會成為教皇。但我選擇去畫畫,於是我成了畢加索。」

畢加索的一生風流倜儻,艷遇不斷,即使年逾古稀還有豆蔻年華的情人。搭訕的方式千篇一律卻屢試不爽:「小姐,我能為你畫像麼?我是畢加索。」令無數人唏噓又艷慕。

極端而強烈的人格,會激發傳奇,給畢加索提供更多的素材。而其它同時代的偉大藝術家,人格特質都提供不了足夠的素材來支撐這個傳奇。

畢加索快70歲的時候,導演克魯佐用拍懸疑片的手法,拍攝下畢加索作畫的過程。線條就如同自己在紙上游走、變形,充滿難以言喻的魔力。

觀看作畫的過程,觀眾的好奇心得到巨大滿足,懸疑的拍攝手法,變幻的神秘線條再次印證了人們的想像—— 天才不就該如此充滿創造魔力嗎?

不僅如此,畢加索還超級長壽,一直活到1973年92歲高齡,跨越整個20世紀的美術探索。因此他的畫就如同手繪的20世紀藝術發展史,生動呈現出風格和表現手法的變化。

畢加索是個非常「有戲」的人,只要在世,就有源源不斷的故事供人談資。就如同現在的「流量思維」,這也成為畢加索影響深遠的原因之一。

人們在乎的是畢加索這個人,稱贊的是他的天賦、名望和地位,而作品不過是天才的注腳、財富的象徵而已。

名畫之所以有名,並不是因為美,而是作品背後體現了觀念的進步、社會的前進和歷史的變遷。

如今,我們很難讀懂畢加索,因為他的作品依賴解釋,包括時代背景,藝術史的背景,以及經歷和性格的背景。

作為最具創造性的藝術家,畢加索對繪畫的解放,對形式的打破,無人能及。他開啓了「立體主義」,成為時代精神在藝術上的表達。這些顛覆和突破,依然影響著如今的世界。

歷史不斷向前,畢加索曾經帶來的震撼已成過去,但傳奇仍在繼續。他的每件作品只要亮相,依舊是藝術領域的重大事件。拍賣價格過億的作品一共十幾件,畢加索一人就佔了4件。

貢布里希在《藝術的故事》中開篇就說:「世上沒有藝術,只有藝術家。」藝術家的生命和創造力,遠比藝術史更經得起時間的消磨。

畢加索既令人贊嘆,又令人恐懼。他逃離了我們,而他的作品卻為我們打開了另一個世界。畢加索被時代的大潮推到頂峰。如果說藝術是商業時代的神話,那麼畢加索就是這個神話裡的英雄。

所謂「時勢造英雄」,時代選擇了畢加索。畢加索也成就了一個藝術與想像的時代傳奇。

這位很難被定義的畫家,和罕見的天才藝術家,他曾說了一句至理名言:「藝術不代表真理。藝術是一種謊言,它教導我們去理解真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